第177章 韓復渠伏法、、求各種

PS:第四更送到,票票趕緊,趕緊,哈哈哈....

在王世和等人的陪同下,老蔣一身戎裝地出現在了會場,門外的士兵大聲喊道:“委員長到!”

“啪”會場的所有人頓時都站了起來,以示對老蔣的尊敬,就連李、白、閻這些大佬也都不例外。

老蔣大步走到主位上,緩緩坐了下來,大聲道:“坐”

衆人坐下以後老蔣隨即起身說道:“自去歲倭寇在盧溝橋挑釁已達9月之久,期間經歷大戰無數次,有平津之戰,有保定會戰,也有鏖兵3月之久的淞滬會戰,還有南京保衛戰。雙方雖互有勝負,然日寇佔據戰略主動地位卻是很明顯,這一點賴是賴不掉的。九月間,我華夏兒女不懼倭寇強勢,奮勇反擊,使其3月亡我民國之言直接粉碎於無形。然我軍亦損失慘重,先後傷亡約70餘萬人,同時也丟掉了大片的土地,包括北方重鎮北平、天津、保定、德州、濟寧、濟南還有上海和南京。”

“彼將乘我準備未完之時使我屈服,吾還是那句話,和平未到根本絕望時期,決不放棄和平,犧牲未到最後關頭,決不輕言犧牲。現在既然到了不能忍耐的時候,我也無需再忍,我們固然是一個弱國,但不能不保持我們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負起祖宗先民所遺留給我們歷史上的責任,所以到了迫不得已時,我們不能不應戰。至於戰爭既開之後,則因爲我們是弱國。再沒有妥協的機會,如果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時便只有拼民族的生命,求我們最後的勝利。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準備應戰。而決不求戰。我們知道全國應戰以後之局勢,就只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倖求免之理。如果戰端一開,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總的來說我們中華民族的好男兒還是很英勇的,縱然是敵強我弱,縱然是敵衆我寡,但是我們依然有敢於和敵人拼搏到最後一兵一卒的勇氣。例如第29路軍吉文星團,民國二十六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吉星文團奉命奮起抵抗,他沉着指揮全團官兵,勉勵大家與國土共存亡的決心。7月8日夜晚,吉星文前往第三營營部,親自精選青年戰士組成突擊隊,縋繩梯出宛平城,出敵不意。衝入日軍陣地,如風捲殘雲,殺得敵人倉皇逃竄。戰鬥中,吉星文頭部被炸傷,他全然不顧,略作包紮,仍指揮戰鬥。接着,又組織150人的敢死隊,每人一支步槍、一把大刀、四枚手榴彈,準備奪回橋頭陣地。吉星文屹立橋頭督戰。將橋頭與附近陣地的日軍幾乎消滅殆盡,這場惡戰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日的鬥志。吉星文團在盧溝橋堅持抗戰23個晝夜,與頑敵殊死鏖戰,始終未讓日軍佔領盧溝橋與宛平城,直至7月30日。奉命撤出防地。23天中,吉星文以一團之力,殲敵3000餘人,對日軍、武器多有斬獲。”

“例如羅芳珪團,平津相繼失陷後,日本在挑起淞滬戰役的同時,又調集重兵南下,妄圖南北夾擊,速戰速決,進而侵佔全中國。爲此,7月31日日軍沿平綏線推進,在昌平集結重兵,準備進攻南口,目標是攻佔山西。羅芳珪團從大同乘車,冒着日軍飛機的狂轟濫炸,趕赴南口前沿陣地。到達指定位置後,在龍虎臺、南口火車站、南口村一帶迅速構築防禦工事,進行戰前準備。8月8日晨,戰役打響,日軍炮火向南口中國軍隊進行猛烈轟擊,日機輪番轟炸,五二九團一次次打退日軍進攻,堅守陣地,直至深夜,奉命戰略撤退,放棄南口車站,退守龍虎臺。在6天的南口戰鬥中,羅芳珪團與敵反覆爭奪,重創日軍,五二九團也傷亡慘重,在無兵增援的情況下,他們服從上級命令,拼死堅守,羅芳珪親臨戰場指揮戰鬥,幾個晝夜沒有休息,羅芳珪身負重傷,仍大聲呼殺,不下戰場,全團官兵大部犧牲,但士氣旺盛,同仇敵愾,視死如歸,與敵激戰不止。”

“例如謝晉元團,“八一三”事變發生後,謝晉元所在八八師二六二旅調防上海,被調任五二四團團附,率部駐防北火車站,與日軍對峙兩個月之久。日軍突破大場防線後,上海市區作戰的中國守軍被迫全線撤向滬西,謝晉元臨危受命,率五二四團一營扼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大樓,掩護八八師主力撤退。日軍包圍了四行倉庫,動用了坦克、大炮,但四行倉庫工事堅固,當日軍接近大樓時,胸有成竹的謝晉元一聲令下,官兵們集中火力一起射擊,用集束手榴彈投向敵羣,炸得日軍死傷慘重,第一天斃敵80餘人。日軍在大樓西北角縱火,企圖借火勢發動強攻,但三次進攻均被擊退。八百壯士孤軍奮戰一晝夜,數萬上海羣衆從早到晚聚集在蘇州河南岸圍觀,心繫八百壯士的安危,他們對謝晉元和八百壯士寧死不屈、浴血殺敵的事蹟深感敬佩,連租界裡的外國人也對這支孤軍讚歎不已。八百壯士依託區區彈丸之地,打退了敵人一次比一次兇猛的進攻,四行倉庫依然屹立!一連四天的血戰,謝晉元率部先後打退日軍六次大規模的圍攻,打死打傷日軍200餘人,自己也付出了上百餘人犧牲、30多人受傷的代價。他壯懷激烈、豪情萬丈地作詩抒懷:“勇敢殺敵八百兵,抗敵豪情以詩鳴。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倭奴氣不平。”

“例如奇襲陽明堡的陳錫聯團,這個陳錫聯大家可能不清楚,此人是第十八集團129師769團團長。爲了配合國軍在忻口前線的戰鬥,769團與民國26年10月18日晚趁日軍正忙於奪取忻口。而其側後兵力不夠、警戒疏忽之機。以突然速決的動作手段,襲擊機場,摧毀全部敵機,以策應在忻口方向作戰的黨國軍隊。此次戰鬥歷時一個小時,擊毀敵機24架。斃傷日寇機場警衛部隊100餘人,769團以傷亡30餘人的代價,創造了用步兵殲滅大量敵機的光輝範例。”

“另外還有姚子青守保山,一營將士500餘名官兵浴血奮戰,擊退日軍數次衝擊,奮戰2晝夜。大部分壯烈犧牲。孤立無援的20多人殘兵,在東門與敵短兵相接,展開白刃巷戰,姚子青身上多處受傷,最後腹部中彈,壯烈殉國。”

“如此種種都是我中華兒女之楷模。如此國難當頭,不分黨派不分信仰皆有守土抗敵之責。然有些人不聽命令,你不聽命令,你的部隊怎麼聽你的命令?”

老蔣說了一大桶廢話,聽得陳鋒都快要睡着了,前面誇的幾個團除了有國民政府中央軍以外,還有西北軍、晉綏軍、八路軍。可以看得出老蔣的這份演講稿準備的倒也下了番功夫,把各方面都照顧好了。倒是最後這句有意思,雖然沒有點名,但是剩下沒有表揚的人裡面也就只剩下山東的韓復渠了,看來是肉戲來了。

果然只聽老蔣大聲說道:“我們抗日是全國一致的,這個重大的責任應該說是我們每一個將領義不容辭的責任,可是,竟有一個高級將領放棄山東黃河天險的陣地,違抗命令,連續失陷數大城市。使日寇順利地進入山東,影響巨大,繼而放棄濟南、泰安、使後方動搖,這個責任,應當有人負擔!”

聽聞此話。韓復榘也知道老蔣這是要對他進行問責了,當下竟然毫無愧疚之意,毫不客氣地頂上去說:“山東丟失是我應負的責任,南京丟失是誰負的責任呢?”

韓復渠倒是硬氣,但是老蔣卻不給他責問的機會,他的話還未說完,老蔣便聲色俱厲地截住韓的話說道:“現在我問的是山東,不是南京!南京丟失,自有人負責。”

韓復渠正想開口反駁,想要問一問到底誰負責,是由你蔣委員長負責還是由唐生智負責。但是一旁的劉峙悄悄拉着韓復渠的手說道:“向方,委座正在冒火的時候,你先到我辦公室裡休息一下吧!”於是他拉着韓從會議廳邊門走了出來。

看着快速走出去的韓復渠和劉峙,陳鋒知道韓復渠算是完了。根據歷史記載,這次出去以後韓復渠便被逮捕了,不久之後被審判,最後被槍決。

韓復渠出去以後老蔣繼續說道:“現在宣佈一條命令,韓復渠以一己之私,貪生怕死畏敵不前,坐擁十幾萬精銳卻不戰而逃,連連將大城市拱手讓與日寇,現經軍委會一致決定批捕韓復渠,經軍事法庭審判後判刑。”

宣佈完這條命令之後,老蔣便宣佈散會。

這次國民政府的辦事效率倒是很高,1938年2月17日,國民黨組成高等軍法,何應欽任審判長,鹿鍾麟、何成任審判長官,賈煥臣任軍法官。然後對韓復渠進行會審。

然而,在審訊中,韓只昂着頭微笑,一句也不答覆,也不請求寬恕。法官再問,還是一言不發。這個審問,其實就等於宣判,因爲在逮捕令上,已註明了韓罪狀和革除韓的二級上將及本兼一切軍政職務。國民政府給他羅列了十條罪證,這十大罪狀是:1.違抗命令,擅自撤退。2.按兵不動,擁兵自保。3.勾結日寇,陰謀獨立。4.收繳民槍。5.縱兵殃民。6.派銷鴉片。7.破壞司法獨立。8.擅徵和截留國家稅款,破壞稅制。9.侵吞國防經費。10.擾亂金融。而那十條罪狀要是承認了的話,韓復渠知道自己將會面臨什麼樣的處罰。因此,韓已拿定主意見,一句話也不回答。

到了二十八日晚上七時左右,有一個士兵走到韓的面前說:“何審判長請你談話,跟我就去!”韓當時還以爲真的是何應欽找他談話,就隨着下樓。到樓梯半腰中一看,院子裡滿布了持槍待放的哨兵,當時便說:“我腳上的鞋小有些擠腳,我回去換雙鞋再去。”他邊說邊回頭,就在他回頭上樓的腳剛邁了一步,站在樓梯邊的特務從背後開槍向韓頭上打去,韓一回頭,說了一句:“打我……”此時連續的槍已打倒了他。他頭部中兩彈,身上中五彈,計打七槍而死。

第161章 戰後總結第614章 大東北戰役的前奏第317章 大戰的序幕第215章 分歧第4章 招兵買馬第511章 雙喜臨門喜得佳兒第341章 二戰風起好生意第204章 克萊兒病危第527章 御前會議前的垂詢第562章 海軍雄起(二)第636章 大東北戰略——陳鋒的陰謀第178章 交易第41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130章 陳鋒的怒火第78章 死局(二)第259章 驚喜連連第640章 大東北戰略——海軍的首秀第314章 戰雷(八)第303章 婚禮進行時第645章 大東北戰略——兵臨伊春第343章 會議1第334章 改組省政府與大跨步發展第532章 岡村的三件事第332章 趕赴西西伯利亞盆地第574章 花園口危機第269章 諜戰風雲(五)第79章 死局(三)第465章 賽音山達之戰第474章 談判進行時第340章 提前出現的零式戰鬥機第667章 珊瑚海海戰第306章 嫦曦赴美第431章 獸入魯西第218章 克萊兒的震驚第624章 大東北戰略——開戰第519章 美日動態——近衛文磨致羅斯福的電文第154章 陳鋒與陳紹寬之間的交易第701章 終戰審判第658章 桌面上的深度剖析第702章 番外第648章 大東北戰略——刺殺陰謀第19章 提前相遇的王牌第638章 大東北戰略——進攻還是防守第565章 海軍雄起(五)第167章 投桃報李緩和關係第121章 刺殺進行時(一)第366章 第八戰區的大兵團第508章 日本媒體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論調第477章 外蒙風雲(上)第350章 亞瑟的擔心第316章 大華夏風暴第601章 第八戰區的主要任務第158章 戰第656章 大東北戰略——老頭子的遺囑第67章 一日雙捷第364章 土着部落的臣服第174章 南下第199章 鼠疫危機第178章 交易第691章 登陸菲律賓第95章 後宮淳的陰謀第564章 海軍雄起(四)第625章 大東北戰略——日軍反擊策略第434章 駐軍秋明第111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169章 人才第312章 戰雷(六)第115章 大搜山第420章 1940年的發展規劃第350章 亞瑟的擔心第435章 日本要找小夥伴第143章 神兵天降第544章 火箭筒發威與陳鋒下套第680章 宜昌保衛戰和大庸爭奪戰第489章 松岡外相的預言第143章 神兵天降第59章 喋血孤城之瘋狂地進攻第230章 糧食危機第336章 第二次武漢會戰與好事連連第477章 外蒙風雲(上)第539章 敲定作戰計劃第36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對戰新平堡第270章 諜戰風雲(六)第96章 凌亂的宋夢瑤第370章 序幕——顧家營鎮遭遇戰第357章 衝突與強勢第624章 大東北戰略——開戰第20章 空手套白狼第181章 紅藍對抗訓練第581章 血戰鄭州(四)第243章 宣戰(2)第124章 刺殺進行時(四)第451章 突圍前的小潰敗第528章 御前會議第320章 結盟第394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214章 轟轟烈烈的大暴動第531章 崗村赴任第290章 八:系統變化
第161章 戰後總結第614章 大東北戰役的前奏第317章 大戰的序幕第215章 分歧第4章 招兵買馬第511章 雙喜臨門喜得佳兒第341章 二戰風起好生意第204章 克萊兒病危第527章 御前會議前的垂詢第562章 海軍雄起(二)第636章 大東北戰略——陳鋒的陰謀第178章 交易第41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130章 陳鋒的怒火第78章 死局(二)第259章 驚喜連連第640章 大東北戰略——海軍的首秀第314章 戰雷(八)第303章 婚禮進行時第645章 大東北戰略——兵臨伊春第343章 會議1第334章 改組省政府與大跨步發展第532章 岡村的三件事第332章 趕赴西西伯利亞盆地第574章 花園口危機第269章 諜戰風雲(五)第79章 死局(三)第465章 賽音山達之戰第474章 談判進行時第340章 提前出現的零式戰鬥機第667章 珊瑚海海戰第306章 嫦曦赴美第431章 獸入魯西第218章 克萊兒的震驚第624章 大東北戰略——開戰第519章 美日動態——近衛文磨致羅斯福的電文第154章 陳鋒與陳紹寬之間的交易第701章 終戰審判第658章 桌面上的深度剖析第702章 番外第648章 大東北戰略——刺殺陰謀第19章 提前相遇的王牌第638章 大東北戰略——進攻還是防守第565章 海軍雄起(五)第167章 投桃報李緩和關係第121章 刺殺進行時(一)第366章 第八戰區的大兵團第508章 日本媒體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論調第477章 外蒙風雲(上)第350章 亞瑟的擔心第316章 大華夏風暴第601章 第八戰區的主要任務第158章 戰第656章 大東北戰略——老頭子的遺囑第67章 一日雙捷第364章 土着部落的臣服第174章 南下第199章 鼠疫危機第178章 交易第691章 登陸菲律賓第95章 後宮淳的陰謀第564章 海軍雄起(四)第625章 大東北戰略——日軍反擊策略第434章 駐軍秋明第111章 日軍騎兵第四旅團的末日第169章 人才第312章 戰雷(六)第115章 大搜山第420章 1940年的發展規劃第350章 亞瑟的擔心第435章 日本要找小夥伴第143章 神兵天降第544章 火箭筒發威與陳鋒下套第680章 宜昌保衛戰和大庸爭奪戰第489章 松岡外相的預言第143章 神兵天降第59章 喋血孤城之瘋狂地進攻第230章 糧食危機第336章 第二次武漢會戰與好事連連第477章 外蒙風雲(上)第539章 敲定作戰計劃第36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對戰新平堡第270章 諜戰風雲(六)第96章 凌亂的宋夢瑤第370章 序幕——顧家營鎮遭遇戰第357章 衝突與強勢第624章 大東北戰略——開戰第20章 空手套白狼第181章 紅藍對抗訓練第581章 血戰鄭州(四)第243章 宣戰(2)第124章 刺殺進行時(四)第451章 突圍前的小潰敗第528章 御前會議第320章 結盟第394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214章 轟轟烈烈的大暴動第531章 崗村赴任第290章 八:系統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