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

2004年10月15日,一批商界人士在北京的中國地質大學的某禮堂裡舉行了一場關於某本暢銷書的讀者座談會。會議組織者專門把該書的策劃者、總編、翻譯、責編及與本書相關的人士都邀請到了現場,同參加座談會的熱心讀者一起交流。我作爲特邀嘉賓之一也參加了。

座談會開始後,該書的總編、責編及翻譯都先後被邀請上臺就讀者感興趣的話題,介紹了許多有關該書出版過程中的故事。他們的發言引起了讀者的濃厚興趣。

“以上諸位不同側面的發言,讓我們這些熱心讀者大飽耳福,也進一步加深了對該書的理解。”一位商界人士站起來說,“現在我們大家想聽一直還未發言的總策劃的講話,因爲總策劃是這本書的發現者,從翻譯、編輯、出版到發行都參與了全過程,是最有話可說的人了。大家想不想聽總策劃的發言呢?”

“想!”多數讀者都異口同聲地說。

只見這位總策劃,先是臉紅,接着是推三推四,尋找種種藉口不想說。這時掌聲一陣高過一陣,面對在座諸位的熱情實在推託不掉了,他只有擡起了重重的臀部,顫顫巍巍地說:“我實在不擅長當衆講話,這種沒準備的講話我更不行,請大家原諒……”

這位讓在場讀者都想聽他說幾句的總策劃,站起來後,吞吞吐吐就擠出了這麼幾句話,而他所說的全部內容,除了道歉,就是檢討,一句大家想聽的話都沒有。並且,我注意觀察到他在說這幾句話的過程中,從頭至尾,他的眼睛是看着桌子上的茶杯,不敢面對聽衆。

在一些場合,突然被叫起來說幾句時,如何避免遭遇這位總策劃的窘態呢?這就需要學會站着思考,掌握即席發言的要領和方法。那麼,如何練起呢?

即席發言有三種情況:一種是參加某種研討會、座談會時,在會上一時有感而發所作的臨時性發言,也稱即興發言;第二種是本來沒準備在會上發言,突然被主持人叫起,不得不說的即席發言;再就是在一些場合面對聽衆的提問,所做的應答。

本書所指的“即興發言”,意思是在一些場合,有感而發,現場構思後,站起來作較短時間的發言。即興發言的要求是:精彩居第二,合適居第一。爲什麼這麼說呢?

《魯迅在他的位論》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大意是:有一闊人家,在孩子滿月時舉行喜宴,前來慶賀的人在孩子面前有說有笑。有的說,這孩子將來一定能當大官;有的說這孩子將來一定會發大財的;有的說這孩子將來一定能成大才,等等。這時有一個人卻說:“這孩子將來會死的。”結果遭到了一頓痛打。

而事實上,前面的人都是隨口奉承,無根無據;最後一個人卻是言之有據,符合客觀規律。“這孩子會死的。”這話是實話,一點沒錯。爲什麼卻遭到的是棍棒相加?當然是他說了不合時宜的話。從口語表達的效果來看,孩子滿月是喜事,主人願聽讚美之詞,儘管是信口之言;而說孩子會死,儘管是人生之規律,但主人是反感的,因爲說出的話與現場喜慶的氣氛不相協調。當然,現實生活中沒有人會傻到這種程度,但它從一個側面提醒我們:在喜慶的場合要說喜慶的話;在莊嚴的場合要說莊嚴的話;在輕鬆的場合要說輕鬆的話;在熱烈的場合要說熱烈的話;在悲傷的場合要說悲傷的話。即興發言並不是僅憑一時有感受,站起來說就可以了,而是要說合適的話。

合適的話,指標有四:一是適合場合,即“上什麼山,唱什麼歌”;二是適合聽衆,即“見什麼人,說什麼話”;三是適合身份,即說自己有把握又適合自己身份的話;四是時間的掌控恰到好處。

將四個指標總體概括後,稱之爲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

四個W分別取自where、who、what、when四個英文單詞的頭個字母。where代表什麼場合;who代表聽衆是些什麼人,自己又是什麼角色;what代表聽衆關心什麼,喜歡聽什麼,我又能講什麼;when代表即興發言要長話短說,做到短小精練爲最好。如果即興發言者能按這四項要求去做,就能恰到好處地現場組織自己的即興發言,說聽衆愛昕的話,說適合場合的話。請參考圖示。

該法則的運用方法是,即興發言之前,先問自己:

這是什麼場合?即where;

聽衆是誰?我是何種角色?即who;

他們愛聽什麼?我又能說些什麼?即what;

我的發言是在前還是在後?說多長時間最爲宜?即when。

判斷什麼場合,爲的是要說適合那種場合的話,做到“上什麼山,唱什麼歌”;

弄清楚現場都有誰,同時明白自己的角色,爲的是說現場人愛聽的話,避免說錯話,得罪人,做到“見什麼人,說什麼話”;

發言時心裡有時間概念,會根據現場情況靈活調整發言的長短。譬如,主持人給你2分鐘,就要強迫自己把最想說的話在2分鐘之內說完;如果是最後一個發言,到了會議結束的時間,就要長話短說。這樣聽衆纔會買你的賬,否則,費力不討好。

2004年9月12日下午,我應北京某大學之邀,參加他們的一個新生座談會。會上專家學者紛紛發言,輪到我發言時已經臨近會議結束,按“四個W法則”,我是這樣現場構思的:首先,我告訴自己座談會是大家說的場合,不適合一個人長時間的多說;其次,在現場有校方領導和各界人士,說話時要適當照顧到這些人;再者,我本人是搞素質教育的,這話題太大,不是一兩句話能說好的,我只着重談學生綜合素質中的當衆講話和人際溝通兩項,新生感到新鮮,也是我擅長的。時間控制在3分鐘左右。經過這樣一番構思,接下來的講話,我這樣開頭:

各位嘉賓,同學們,下午好!呂博士的發言太讓人感動了,當年一個初中畢業生,咬定青山不放鬆,最終拿下博士學位。這種在求學路上不斷挑戰自己的勇氣,太值得我學習了。相信在座的各位也會有同感……(即照顧到在場的嘉賓,又讓聽衆感到不生硬,此種講話的開頭叫“承上啓下”法。)

今天我很高興應貴校的邀請參加我們的新生座談會。首先祝賀在座的同學們成爲首都高校的一名新生,更祝賀你們選擇了一所在教育理念方面具有前瞻性的學校……(站在學生和校方的角度說話。)

爲什麼這麼說呢?……(引入正題,談自己熟悉的話題。)

新生座談會結束後,一位嘉賓湊上前來跟我說:“你是今天講得最精彩的。”聽了他的話,我心裡想,精彩不精彩,各有各的感受,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做到了長話短說,照顧到了當時聽衆的疲勞心理。

下面是第10期訓練班學員王先生的一次實踐體驗。他無意中被大學時的一位老同學拉去參加他們單位的一次聚會。這羣人都是搞航天工作的,他們的熱情深深地感染了王先生。王先生在訓練班上說:“按照以往的習慣,我是能推則推,能不講就不講。不過,這一次我想起了‘四個W法則’,決定嘗試一把。於是我進行了現場構思。先想這是一個新老航天人聚會的場合(where);又想我是局外人,他們的朋友(who),在場的有首長也有普通官兵(who);他們肯定愛聽外行人是怎樣看待他們的職業的(what),想到這,我馬上想到了剛看過的電影《橫空出世》(what),話題一下子就冒出來了。”隨即他便站起來說:

朋友們,晚上好。我很高興參加咱們新老航天人的大聚會。大家的熱情感動得我不吐不快。

前幾天,我看了電影《橫空出世》,裡面的一些細節深深地打動了我。比如,研製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老前輩們竟是用算盤當計算機,出色完成了一項又一項複雜的計算任務;再比如,當年奉命秘密執行任務,夫妻之間彼此保密,卻意外在研製現場相逢,才知兩人原來執行的是同一任務……(這時提醒自己,這種場合的發言宜短不宜長(when),2分鐘即可,我便收住舉例。)新老航天人的這種默默奉獻精神太感人了!

我由衷地敬佩大家長年遠離熱鬧的城市,遠離親人,長期在野外基地艱苦工作,這種舍小家顧大家的精神是最值得我學習的。在此,我向在座的大家道一聲辛苦了!

王先生的這次即興發言,話題是合適的,發言的時間長短也是恰當的。他既談了當時聚會人員感興趣的話題,又藉此表達了對他們的敬意之情,當時的氣氛其樂融融。

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
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