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

現在人們大都有這樣的感受,參加一些場合,聽人講話,留下印象較深的往往是那些善於說幽默講笑話的人。娛樂類講話有兩類:一類是在正式講話之前或講話之中說一些與講話內容相關的笑話,一來營造輕鬆氛圍,二來藉此表情達意,這是演講者必備的基本功之一:另一類是指藉助詼諧的語言和幽默,當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見解。這種輕鬆的表達能力是口語表達的較高境界。

笑話和幽默本身既是講話者和聽衆之間的“粘合劑”,又是講話者營造輕鬆氛圍的“催化劑”。輕鬆的講話氛圍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容易讓講話者儘快贏得聽衆的認可,在當衆講話中起着重要的輔助作用。

時下人們聽得多,見得多,誰也不願聽空洞、乾癟的理性說教。聽衆最受歡迎的是那種輕鬆詼諧的表達。起初練習,試着在當衆講話中添加些笑話和幽默,是比較容易做到也比較奏效的方法之一。

(一)“娛樂類講話”的應用

1.講話的開頭第119期“當衆講話訓練班”學員魏先生在班上彙報說:“我搞的是爲金融證券服務的工作,具體說,專門包裝“上市公司”。因工作關係,免不了要與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各層人士打交道,經常參加一些大大小小的場合,諸如:研討會、答辯會、論證會等。出入的場合多了,我有這樣的感受,多數場合中,起來發言的人開口都是程式化的語言,諸如:我是誰,來自哪個單位,我的發言題目是……或我的感受是……等等。一個挨一個,如果都這樣說,就會使整個會議形成一種呆板、凝固的氛圍。

“自從參加完當衆講話的訓練班後,我找到了解決的辦法,並且屢試屢中,現場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不說遠的,就說前幾天我在本部門主持一個“討論會”,主要是想聽聽大家對目前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主持過討論會的朋友都會有感受:平時私下裡誰比誰都能說,可真在會上最難啓動的是大家那張嘴。會議正式開始之前,我先給大家來了一個日本笑話:

有位日本老婆婆,兒子從外地捎來信,她想找個人給她念念,就呆在路邊,等着來人。一個武士走過來了,老婆婆對他說:“請你給我念念這封信吧?”武士把信接過去,過了一會兒,“叭噠、叭噠”掉起眼淚來,老婆婆一見這情景,斷定兒子出事了,也隨即哭了起來。

這時,一個賣砂鍋的挑着擔子過來了,一看兩人在哭,隨即放下擔子,也哭了起來。

一個過路人走過這裡,先問賣砂鍋的:“喂,你哭什麼呀?”賣砂鍋的說:“去年這個時候,我想賺點錢,出來賣砂鍋,結果全賠光了,我想大哭一場,一直沒功夫哭。今兒見她倆哭,勾起了我那段傷心事。”說完,“嗚嗚嗚”又哭了起來。

過路人又問老婆婆:“老婆婆,您爲什麼哭呢?”老婆婆說:“我兒子外出多日,沒有半點音信,是死是活,我十分擔心。近日受到來信,我不識字,叫這位武士幫忙,給我念念。他手拿書信,兩眼發直,一言不發,接着就哭個沒完。我猜想,多半是我兒子出事了。你說我能不哭嗎?”

過路人又問:“武士老爺,你爲什麼哭呢?”武士長嘆了口氣說:“鄙人說來實在羞愧。小時候,因爲不愛學習,一個字也念不進去。拿到這封信後,我一個字都不認識,非常後悔,不由得就哭起來了。”

“說到這裡,在場的人全都笑了,一下子把現場的氣氛活躍了起來。接着,我說:今天我可是專門來聽大家說說心裡話的,這是機會,可不要像那位武士老爺一樣事後後悔!好,咱們言歸正傳……

“開頭先來上一段與開會的主題似乎有點聯繫的娛樂類講話,經我這樣處理,大家的情緒不知不覺被調動起來了,會議中爭先發言,收到了事先想要的效果。”

講現成的笑話,作爲自己講話的開頭是一種方法。另外,如果自己有一些有趣的經歷,也可用來作爲開頭,這樣更有現場感。譬如,第67期“卓越管理人員講話班”的學員龐女士,她彙報說:“前幾天剛到市郊開了一次會,專門安排了一天下午是與會代表發言。我發現一個個站起來,開頭幾句話都是老調重彈。當時我想,我是接受過正規專門訓練的,不能人云亦云,得說得有新意。輪到我發言時,我這樣開的頭:

聽了以上幾位同志的發言,我深受啓發。也勾起了我想說的。昨天晚上,我正睡着的時候,在客廳看電視的老公走進臥室,說我們主任打來電話,讓我明天得提早一個小時出發。朦朦朧朧中,我“啊?”了一聲。會議是8點開始,本來我怕遲到,準備6點多就出發。這下可好,提前到了5點,也太早了!我連忙問老公,是爲什麼?老公說:“你們主任好像是說通知你有誤”。

今天一大早5點鐘,天還黑着呢,我只好把老公拽上作我的司機,等我們到了這兒,天才矇矇亮,會場大門緊閉,一個人都沒有,我給主任打電話,主任在電話裡哈哈大笑說:“我是說早上‘有霧’,怕你不好開車,不是‘有誤’。”

“說到這,引得現場聽衆鬨堂大笑,大家一笑,我放鬆了,隨即進入了正題。”

提醒大家,在不是過分嚴肅的場合,開口講話來幾句幽默,講個笑話或讀幾條手機搞笑短信,會很好地調節現場氣氛,給自己的發言開個好頭。2.詼諧的表述在一些比較隨意的場合發言,如果能用詼諧的措詞、調侃的語調,在適當的場合,面對適合的人羣來表述,既給他人帶來愉悅,又能讓人在輕鬆愉快中有所感悟,是一種較高的表達技巧。一位學員在闡述“三天可以出個暴發戶,三年養不成個貴族”這一觀點時,他這樣說:

劉準自幼生活在偏遠農村,讀書不多,零敲碎打幹過一些農活兒。他受了初中歷史課本里陳勝、吳廣故事的啓發,連做夢都想着“崛起於阡陌之間”。大約十三四歲的時候,他就跟朋友麻二說過,“苟富貴,毋相忘”之類的話。

適逢改革開放之初,劉準隻身跳出“農門”,空手套白狼,掙回一摞摞花花綠綠的票子。從前的朋友再見到的劉準,頭髮也長了,老婆也換了,腿也直了,西裝革履,口若懸河,氣宇的確比從前軒昂多了。

這年春天,他邀請村裡打小就崇拜他的好友麻二,到北京參觀他的“宇宙公司”。一路上,坐火車是包間,住賓館是套間,吃飯是單間;點菜必有龍蝦,抽菸全是大中華,那個闊綽大方呀,真個喜煞麻二!

到北京下了火車,打一輛出租,拐彎抹角駛出北京城六十多公里,開進了掛着“宇宙公司”牌子的荒涼空曠的大院子。麻二問:“老劉哥,這是你開的廠子?”劉準答非所問,指指幾間廉價租來的廠房說:“這是我下屬的工廠。”並特意叮囑:“麻二,在公司裡不要叫我老劉哥,要叫‘劉總’。”

話說這劉準回到“公司”,立馬忙得不可開交,跟女秘書插上門議事,一議就是大半夜。他親自陪麻二吃過一頓早飯,然後就從公司派出一名小老鄉,陪麻二擠公共汽車去北京城遊覽觀光。

小老鄉倒也實話實說,跟麻二講一些“劉總”的趣事。比如:

“劉總”月底給員工發工資時講,遲到1分鐘扣10元,寫錯一個字也扣10元,等等,花樣翻新,任你天大本事也拿不到一份完整工資,有一位宣傳總監月薪900元,被扣了45元,不服。“劉總”說:“這個月你寫的材料中有3個錯別字,扣30元;丟了一個逗號,扣10元;彙報時,唸錯一個字,扣5元。”總監說:“‘供給’的‘給’就是讀jǐ。“劉總”說:連都說:“發展經濟,保障供給(gěi),還能有錯?”總監說:“你聽見說過?”“劉總”說:“是親自念給我聽的!”氣得總監憤然辭職,還有……麻二忙打住這位小老鄉的話,心裡有點“那個”,於是謊稱家裡有事,買了一張硬坐火車票,連夜回老家了……

有人說,世界上最上乘的幽默,是敢拿自己調侃。暴露自己的一件尷尬事或戲說一下自己的經歷,聽衆最願意聽,因爲這樣滿足了人們好奇的心理需求。當然這得需要相當的勇氣和開放的心態。第4期“卓越管理人員講話班”學員陳先生在闡述“樂觀心態”這一觀點時,拿自己“戲說”了一番:

有人說,看見我就想起了萬惡的舊社會;還有人說,我這副模樣實在對不起眼下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經濟。

這能怪我嗎?我一日三餐,一頓都不少;餐餐有魚肉,頓頓有蛋奶。我從內心感激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

千不怪,萬不怪,只怪世界上的人都沒長眼睛,他們一根筋地往女同胞身上跑,才害得我一個堂堂大老爺們兒還像生活在舊社會。

有人說,風一大,就會把我吹跑;還有人說,我像根竹竿。哎!真不如做個女人,女人瘦了,人稱苗條;女人胖了,人叫豐滿,眼下的勢利眼是多麼地善待女人!

小胳膊如柴的我,走在街上既沒收視率,更沒回頭率。有一次,好不容易看上個女孩,萬分主動地搭上腔,千保證萬證明自己吃喝拉撒睡與常人無異。你聽聽人家女孩說什麼:“新中國都成立50多年了,我國人民只用了一代人的時間,就取得了其他國家幾代人才能取得的成就。過去無人問津的野菜,上了星級飯店的餐桌,營養過剩的危害已大大超過了營養不良的窘況,怎麼就喂不肥你一個呢?”

щщщ●тt kān●¢ ○

思前想後,自古華山路一條——加肥!

遺憾的是,100英寸的電視裡一天24小時都有廣告,唯獨不見賣加肥藥的廣告。走遍京城大大小小的藥店,想買個“加肥丸”或“加肥液”什麼的,硬是把營業小姐問得一愣一愣地半天找不着北。

加肥不成,對象可不能不找,總不能等到真“加肥”了那一天再行動吧?可怎麼贏取姑娘的芳心呢?日日想,夜夜想,想得我頭都大了三圈。最後,還是小妹聰明,神秘兮兮地對我說:“找一個肥胖一點的女孩即可。胖女孩是在你的另一端,她們成天爲自己身上的肉惶惶不安,也在爲找不着對象發愁呢,跟你一定有共同語言,這叫‘資源整合’。”

聽小妹一席話,頓覺醍醐灌頂,哈!好一個“資源整合”!

以上這位學員的娛樂類發言,就自己的“瘦”,用誇張地語言、詼諧的語調拿自己“調侃”了一把,讓聽者開心之餘,也領教了他樂觀的心態,以及透露出的獨特語言魅力。

每個人,有每個人自身的具體情況。受此啓發,你也可以選取自身的某一特點試着用詼諧的語言說說看。講好了,會讓周圍人在輕鬆的笑聲中有所回味。

(二)“娛樂類講話”的技巧

講解娛樂類的講話,重點不是想訓練你成爲一名說笑話或講幽默的高手。要想成爲一名專業的幽默語言大師,得需要專門訓練,而且還要有一定的天賦。當然,這也不是你的目標。但懂得一些這方面的基本常識,掌握一些常用的技巧和方法,爲自己在大小場合當衆講話時,多一項口語表達基本功,活躍一下氣氛,增添一點自己口語表達的魅力,想必是你的心願,也是本節內容的初衷。爲了更加有針對性,下面就娛樂類講話,就大家所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作一解答。1.他人聽了爲什麼不笑?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從別人那兒聽到或讀到的一則笑話,當時讓你笑得前仰後翻,甚至只要一想起來就想笑。遇到場合,自已也想與大家分享,但說完後,結果卻是自己良好的願望,換回的不是笑聲一片,常常是大家相對而視。更讓人傷心的是,聽的人爲了給你個面子,感謝你這份熱心,勉強露出個皮笑肉不笑的笑臉。每逢這個時候,只恨現場沒個洞。這是什麼原因呢,7

一看對象

別人能說笑他人的笑話,你說不笑他人,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你說的笑話,不對現場人的口味;或者他們對那方面的內容不熟悉,理解不了,自然引不起他們的共鳴。因此,說笑話,一定耍先看對象。北京電視臺有一個叫“挑戰自我”的欄目。有一次節目,是給3個小夥子每人10支糖葫蘆,要他們出門40分鐘內賣掉;然後,用得來的錢,爲自己買最實惠的東西,或爲自己乾點最實惠的事情。考覈的是看誰在規定的時間內賺錢有道,花錢有方。

其中有位胖小夥,拿起10支糖葫蘆就急匆匆地出門了,一路上見誰都問買不買?連遭拒絕後,又見一位80多歲的老太太坐在馬路邊曬太陽,他也不放過,連忙向前說:“老奶奶,這糖葫蘆可是老北京都愛吃的,酸甜適中,糖脆山楂面,您老買一支嚐嚐?”老太太笑眯眯地看着眼前的小夥子說:“傻小子,你心好,但眼睛不好,沒看見我牙都沒了,想吃,哪能吃得動!”賣東西要看對象,說笑話,同樣要看對象!

還有一類笑話,是帶“辣味”的,是諷刺或嘲笑某種人或某種行爲的。說這類笑話尤其要注意現場的聽衆。譬如:某一位公司經理,在一次會議上,爲了調節現場氣氛,用陝西方言給大家講了這樣一個笑話:

有一位農民老大哥去大醫院看病,醫生給他開了化驗尿的化驗單,他到了化驗室,問值班人員,放到什麼地方?值班人員丟給他個小瓶瓶,說:“放到這裡就行了。”過了一會兒,這位農民老大哥一手拿瓶子一手捂着瓶子口,又問值班人員,放在什麼地方?值班人員不耐煩地說:“放在這兒就行了!”農民老大哥說:“放到這兒,沒了怎麼辦?”“不會的!我們這兒從來沒有過。”聽到這兒,這位農民老大哥鬆開了捂着的手,到旁邊的凳子上等待化驗結果。不多時,化驗員叫他的名字,問他:“你的瓶子怎麼是空的?”農民老大哥委屈地說“我說捂着,你不讓捂,屁不捂,能不空嗎?”

這笑話說完之後,現場只有幾個人笑,多數人都沒笑,這位經理忽然想起他的部下多數是農村背景。

二看場合

遇到一些正式場合,說段笑話,本來是爲了調節氣氛,活躍大家的情緒,但如果笑話的選題不妥,相反會造成周圍氣氛的凝重,這是千萬要特別注意的。第125期“卓越管理人員講話班”裡一位姓馬的學員,上完“學說笑話,鍛鍊機智”這一課後,正趕上公司組織的一次聯歡會,領導耍大家踊躍發言,他爲了鍛鍊自己,當着衆人的面,主動給大家講一段笑話。他說:

有一個馬戲團,裡面有頭異常兇猛的獅子,除了一個年輕人外,誰都馴服不了它。

每次上場演出,別人不管用什麼方法哄騙、引誘,它都無動於衷;對它施加武力,更惹得獅子野性大發,唯有請那個年輕人出場。只見他走到獅子面前,在獅子的耳朵邊悄悄地說了什麼,獅子立刻順服了下來,眼睛裡流露出驚恐害怕的神情,乖乖地配合馬戲團的演出。

衆人都覺得很奇怪,百思不得其解,就問那個年輕人,用什麼方法讓獅子馴服的?

那年輕人得意地笑笑,說:“別人我都不說的,看你們都是自己人.就告訴你們吧!”

衆口齊問:“什麼辦法?”

“沒什麼,我只是跟它說了句話。”

“什麼話?”

年輕人神秘地說:“我對它說:‘如果你再不乖乖地配合演出,就讓你去當衆講話!”’

這個笑話講完,現場反應平平,領導的臉上甚至流露出了不悅的表情。這說明有些笑話,不是任何場合都能講的。老百姓常說“上什麼山,唱什麼歌”,講笑話也要遵循此道理。

三找笑眼

笑話,與一般小故事不同之處在於:少不了一兩句逗樂的話,這叫“笑眼”。聽的時候,讀的時候,一定要留意、分析。我們有時說個笑話他人卻不笑,可能是我們在處理“笑眼”時淡化了它,或者就根本不知道還要找出“笑眼”,且重點表述。

如:前面我們列舉的那個“三個日本人哭”的笑話,它的笑眼是在最後那個武士說的話上,講到這兒時,你就要有意識地停頓一下,用加重的話氣,模仿武士的羞愧語調說:“鄙人說來實在羞愧。小時候,因爲不愛學習一個字也念不進去。所以拿到這封信後,我一個字都不認識,想來十分後悔,不由得就哭起來了。”

又如:“陝西農民化驗尿”的笑話中,笑眼就是那句:農民老大哥委屈地說:“我說捂着,你不讓捂,屁不捂,能不空嗎?”

再如:那個“獅子與年輕人”的笑話中,笑眼是那句:我對它說:“如果你再不乖乖地配合演出,就讓你去當衆講話!”2.不能引人入勝是爲什麼?不能引人入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些要牽扯到高水平的講話技巧問題。我們不能與專業人士比,也沒必要花費精力,專門去練一些高技巧。只要做到說出來的話能吸引人,讓人愛聽就可以了。那有沒有一種簡單易操作的提高講話吸引力的方法呢?回答是肯定的。

大家留心觀察就會發現,有些人的講話之所以很有吸引力,仔細分析,他也沒有什麼高難度的發聲、發音、語調、語氣等的表達技巧,可人家講出來的話,別人就愛聽,其中的秘密在哪呢?

一位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有趣的試驗:

將一屋子的人召集在一起,向他們宣佈兩條重要消息:第一,昨晚非洲某一地區發生強烈大地震,有個部落所在地整個淪陷,幾乎無一人生還:第二,今早我們的醫務人員發現,有一種目前尚不知名的小紅包正在悄悄爬上某些人的臉,具體原因正在查明中,只是提醒大家,不要擔心,不會有影響。

兩條消息公佈的同時,負責觀察檢測的有關人員就用攝像機一五一十地錄下了當時人們面部表情的反應變化,結果發現:儘管第一條信息告訴大家發生了那麼大的地震,並死亡那麼慘重,但人們的面部表情無多大變化;而第二條信息一說,儘管宣佈人說大家不要擔心,不會有影響,可仍明顯地看到人們還是相互地你讓我看看、我讓你看看,究竟那不知名的小紅包爬沒爬上自己的臉,並且議論紛紛。

第一條消息的反映冷淡,第二條消息的反映強烈,說明了這樣一個心理現象:人們普遍關注的、感興趣的是那些離他們近的,或與他們自身有密切關係的事和物。

這就給我們一種啓示:要想說話吸引人,最基本的一條就是儘可能說一些與聽者相關連的事情。那些沒有過高的口語表達技巧、但說話卻能吸引人的“講話高手”,其手中的秘密武器是:善於改編。將聽到的,看到的和談到的奇人逸事,根據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的人羣,將時間、地點、原因等因素進行適度的調整,緊緊圍繞如何抓住眼前這部分人的興趣,適度展開或省略部分情節,聽起來讓大家感覺這就是發生在近期的事,甚至有時讓聽衆覺得連人名似乎都那麼耳熟。

秘密一經公佈,大家便不難做到。在這之前,我們都做慣了遵紀守法的良民,惟恐稍有不慎,冒犯他人,以致連說個笑話、講個故事,也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忽略了對笑話、故事進行必要的適度改編,來增加當衆講話的吸引力。

請從現在開始就有意識地練習,將下面這個笑話適度地改編後講給他人聽。

有一小夥子,總愛玩彈弓,後來發展到專愛打建築物的窗玻璃,麻煩事惹了一樁又一樁,家人再三說教都不管用。最後,有人建議帶他去看看心理醫生。這小夥子的媽媽帶他到了心理醫生那裡,心理醫生的診斷結果是小夥子患有“偏執症”。

小夥子的媽媽問心理醫生:“這病好治嗎?”

心理醫生說:“沒問題,讓他在我這兒住段時間,進行一下系統治療就好了。”

過了些日子,媽媽到醫院來接病已治好的兒子。

這位媽媽半信半疑地問心理醫生:“怎麼驗證我兒子的病確實已經治好了呢?”

心理醫生說:“出醫院門後,在大街上你可以問他看到了什麼,如果他的第一反應說的不是建築物的玻璃,這就充分說明他的注意力已經轉移。”

出了醫院門,走在大街上,兩邊高樓林立,媽媽問兒子:“你看到了什麼?”

兒子說:“我看到了前面穿裙子的姑娘。”

媽媽一陣驚喜,在心裡連忙說,我兒子病好了,我兒子病好了!

走了不多時,爲了進一步驗證,媽媽又問兒子:“你看到了什麼?”

兒子說:“我看到了她穿的裙子。”

這一次又讓媽媽驚喜,因爲媽媽最擔心的“玻璃”二字,兒子一直都沒有提到。

又過了一會兒,媽媽還是不太放心,又問兒子:“你看到了什麼?”

兒子還是說:“我看到了她穿的裙子。”

聽完兒子這次的回答,媽媽感覺有點不對勁,忙問兒子:“此時你想幹什麼?”

“我想抽出她裙子上的鬆緊帶。”

“抽出鬆緊帶來做什麼?”

“做彈弓,打玻璃。”

3.改編後仍不吸引人,是爲什麼?

比如說,一個村姑,相貌身段都十分好,走在大街上回頭率卻不高;而一個城市姑娘長相身段比不上村姑,卻極有回頭率。這是爲什麼?原來村姑穿的是肥大的衣褲,走起路來羞羞答答。而城市姑娘穿的是時尚衣裝,走起路來挺胸擡頭,生氣勃勃。可見,有姣好的相貌、苗條的身段,還要有得體的衣着,落落大方的言談舉止。具體到當衆講話,也是如此。那麼,當衆講話的外衣和舉止是什麼呢r

口語化

人類語言,有書面語和口語之分。寫出來的書面東西拿來說,即使你有再高超的演講技巧,也總讓人覺得隔着一層,缺少真情實感,感覺不“自然”,而從心裡吐出的口語化語言,用詞雖不那麼完美,有時甚至還出現語法上的不太規範,但給人的感覺是親切的、自然的,別人願意聽。你的笑話含義很深,你的故事也很精彩,但如果用書面語言去講,就好比村姑穿的衣裳。

前面我們舉的“老闆劉準”中的語句,如:

零敲碎打幹過一些農活兒;

空手套白狼似地掙回一摞摞花花綠綠的票子;

頭髮也長了,老婆也換了,腿也直了,舌頭也僵了……:

坐火車是包間,住賓館是套間;吃飯是單間,點菜必有龍蝦:抽菸全是大中華,那個闊綽大方呀,真個喜煞麻二。

整個敘述全是原汁原味的口語,讓人讀起來備覺親切自然。

說到這兒,改編之後,說出來的話還不吸引人的原因之一也就找到了,即半文不文,讓人聽起來免不了感覺不新鮮。我們往往忽視了這一點。

記住:當衆講話,活用口語。那就像剛從山裡摘來的鮮靈靈的瓜果,讓人喜歡。表演性聽人說笑話、講故事,與自己看書的區別在於:聽人講是眼耳的感受,自己看書是藉助想像。那麼,這就要求講話者,需要通過聲調、手勢來加以輔助傳聲達義。比如:講述的情節中有人物對話,一男一女或一老一少,在聲音上、語調上就要有所模仿,再輔以擡頭、側身、手勢等細微的形體語言,就會把所講的情節內容,活靈活現地展示給聽衆,讓聽衆覺得你口中講述的事情就發生在他們身邊,你所說的一個個人物就晃動在他們眼前。做到了這一點,便會大大增添你講話的吸引力。

試着講講前面我們列舉的“1美元的故事”,裡面的對話很典型。如:

“先生,有什麼吩咐,我可以爲你代勞嗎?”

“我想借點錢。”

“你想借多少?”

“1美元。”

“只借1美元?”

記住:當衆講話,適度表演。這就好比將聽衆領到了故事發生的現場。

通過以上概括性介紹,大家對娛樂類講話的適用場臺、功能分類以及講述技巧,都有了基本的瞭解,所列舉的事例是給你的一種啓發,讓你舉一反三,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去學會蒐集、改編和運用。

如果你留心,就會發現看到的、聽到的到處都是有意思的素材。發現並不難,關鍵是變成自己的東西,經過再加工,適地、適時地加以靈活運用。

不要指望一口吃成個胖子。這方面的能力需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每次進步一點點並不難,貴在堅持。多說多練,就是前人的最好經驗之談。

遇到場合,不要怕出醜,權當練習,給大家來一段,愉悅了他人,也鍛鍊了自己,你的講話水平就不愁沒有提高。

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
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