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

“可用馬將軍明顯我軍獲得的利益更大。”

“還望主公能夠權衡利弊,斟酌一下!”

說完,關平也擔憂劉備還會猶豫,心裡一想,便打算在繼續添把火,遂不假思索道:“主公,其實您也不必擔憂馬將軍會藉機起事自立。”

“嗯……?”

聞言,漢中王劉備不由愣了一下,有點懵。

“平兒,此言何意?”

“主公,其實這都不是事,您目前所憂慮者不過是擔憂馬將軍爲主將一旦入涼州仿若魚入大海般不受約束!”

“可平覺得,只要我軍能安排一員既德高望重、又武藝超羣的老將軍作爲監軍,那到時候就算馬將軍有如此想法也是絕技不敢付諸行動的。”

“德高望重、武藝超羣之人……?”

一席話語落罷,漢中王劉備徐徐沉吟着,面露思索之色。

“平兒,你可有人選?”

沉吟半響,劉備面上平靜,好似心裡已經有所答案,可卻是並未直言說出。

“嗯……”

眼見着這道眼神,關平哪還不明白他的用意,連忙拱手笑道:“主公,此人遠在天邊,近在咫尺也!”

“就是虎威趙將軍。”

“也就是小侄的岳父。”

一席話落,關平想了想,沉聲道:“趙將軍已跟隨了主公數十載,論忠心絕對是沒得說的,其次武勇高強幾乎與馬將軍不分上下。”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還是,以岳父……趙將軍于軍中的聲威,恐怕就算馬將軍有其心也未有這個膽色。”

一席席話音徐徐落罷!

關平緩緩提出了自身的見解,面露笑意。

至於兩側的軍師將軍諸葛亮、尚書法正也是斜眼旁觀,一言不發靜待着他表演。

舞臺就是你的,現在就任由你發揮。

沒有人打擾。

這就是目前諸葛亮二人的內心想法。

眼見着關平一字一句的說出自身見解,諸臣倒也並未打擾。

“我軍此次入涼州不要以攻城略地爲目的,而應當一方面以馬將軍的威招撫各部羌胡勢力、另一面也廣施仁義、豎以恩惠。”

“此舉遠遠比光復城池更重要,只要我軍此次能在涼州站穩腳跟,讓涼州諸人擁戴我軍,這纔是取勝之道!”

“如此,日後主公率大軍出秦嶺之際,方纔能與曹賊征戰中原,而不受後顧之憂的襲擾。”

說到這,關平也是面色涌動,腦海裡忽然泉如潮涌般而來!

想說的越來越多……

須知,原史上丞相諸葛亮便是如今關平這想法。

經營涼州。

想將隴右之地打造爲大後方,以供給北伐以此攻伐關中。

只不過。

街亭一戰,斷送了大好戰果,卻也同樣葬送了諸葛丞相最後一絲經營涼州的希望。

君不見諸葛亮自街亭以後,又有哪次北伐不是將重心放在奪取關中之地,而繼續糾結西涼的?

爲何如此?

因爲先機有失!

西涼大地魚龍混雜,羌、氐等諸胡部落環伺林立,可曹軍在涼州不只是軍威還是穩定性都遠遠強於蜀軍。

蜀軍能拿什麼比?

除了搶佔先機先行奪取隴右、隴西等地,不給曹軍絲毫入涼地的機會以外,還有什麼機會?

遣偏師守街亭,主力繼續攻略隴西。

不得不說,這的確不失爲妙招!

可他卻破天荒的看錯了人……不對,應該說是高估了馬謖。

其實,馬謖此人倒也不是真的廢材!

能力還是有的,也是受諸葛亮青睞器重的,平常也時常以“學生”居之!

諸葛亮也對這麼一位學生極爲滿意。

不然,平南、北伐又豈會都帶上他,還讓他在軍中暢所欲言,好論軍計?

特別是那道著名的平蠻“攻心之策”。

夫用兵之道:攻心爲上,攻城爲下;心戰爲上,兵戰爲下。願丞相但服其心足矣。’”。

單憑這席話也足以證明馬謖的才能。

可是,參軍之才並不代表能帶兵征戰。

謀士與統帥差距很大很大……

事前謀劃與臨機決斷又豈能相提並論?

這也是諸葛亮初次北伐失誤的關鍵所在。

用人不當!

誤以爲馬謖參軍謀劃之能出衆,便重用其領一軍,這不是很扯麼?

單從這一點上來說,丞相識人之能的方面還真未必比得上劉備。

腦海裡徐徐沉吟着,關平也愈發堅定了內心的想法,涼州必須要經營。

此次是一個契機。

抓住了日後便能在涼州擁有一道軍事基地,也就有了與曹軍分庭抗禮,進行拉鋸戰的資本。

繼續重複原史上丞相的錯誤,這是很不明智的!

“主公,拉攏反抗曹軍的諸胡,協助他們大肆打壓親善曹賊的各羌、氐等族,扶持他們的勢力以換取我軍在涼州立足,建立軍事基地的機會。”

“此舉又何樂而不爲你?”

此話落罷!

關平神色自若,遂徐徐拱手,便退到一旁,不在言語!

他內心心知肚明。

目前他需要說的已經都說了,該建議的也就多建議了。

漢中王劉備不可能不懂!

至於接下來……如何抉擇,那就是劉備的選擇了。

言畢,漢中王劉備緊緊屹立於上首王坐上,面色嚴肅,渾身氣場猶在,思索了好半響才忽然恢復了淡如水的臉色,輕笑着道:“呵呵,平兒那你這邊先退去吧!”

說完,他還特意揮了揮手。

見狀,關平哪還不清楚這是在趕自己走。

恐怕這是要徵求軍師將軍諸葛亮、尚書法正的意見了。

當然,既然已經想到了,關平遂也不在繼續猶豫耽擱,連忙躬身行禮拜道:“小子平拜見叔……主公……”

“那小子便先行離去了!”

拜完,便又向諸葛亮、法正拱拱手。

時間徐徐相過。

眼見着關平早已逐漸消失不見的目光,一旁的尚書法正忽然滿面笑容,笑了笑:“哈哈哈,關少將軍這不錯啊,行事沉穩緊密,有理有據周密有度!”

“這不錯,不錯……”

這一刻,法正都不由面露開懷的面容,高聲笑着。

眼神裡暗藏着的戒備之色也是時刻不離左右。

“孝直,你一向足智多謀,不知可否有何計策……?”

PS:話說還有讀者麼……

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戰略第一百五十六章 燃燒吧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二百七十三章 龐德犯事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計定下辯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十四章 收心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叫陣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二百二十九章 吳軍要殺我?第二百七十三章 龐德犯事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下亂戰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三百五十七章 夏侯楙的動作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一百八十九章 怒火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蠻掠三郡第二十六章 龐德,你走吧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二百三十二章 將軍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三百十三章 各有算盤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二十二章 偷聽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三百七十七章 喜結連理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三十四章 隆中對的“漏洞”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吳人欺我刀劍不利乎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四百四十二章 戰事後的調整第一百五十六章 燃燒吧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不能殺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
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二百四十三章 新戰略第一百五十六章 燃燒吧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二百七十三章 龐德犯事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計定下辯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十四章 收心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叫陣第三百六十八章 氐王,你已大禍臨頭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二百二十九章 吳軍要殺我?第二百七十三章 龐德犯事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天下亂戰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三百五十七章 夏侯楙的動作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一百八十九章 怒火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三百十二章 堅守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蠻掠三郡第二十六章 龐德,你走吧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乾坤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二百三十二章 將軍第十九章 自傲的關公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三百十三章 各有算盤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三百七十五章 後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二十二章 偷聽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一百四十二章 二郡危矣第三百七十七章 喜結連理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三十四章 隆中對的“漏洞”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吳人欺我刀劍不利乎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四百四十二章 戰事後的調整第一百五十六章 燃燒吧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第九十七章 湘關米,事件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不能殺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