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意外之喜

臨羌。

王城破。

主城上方早已換上了漢軍將棋翱翔天際,飄揚四方。

宮城,跺牆上。

關平、伊寧二人傲然而立,凝視着前方靜默不語。

好半響,關平目光瞟過,淡笑着:“先生,當初您爲報徹裡吉救命之恩執意爲其盡忠,現其國已破、家已亡,其子也死。”

“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仕。現先生可以爲我幕僚效力了吧?”

“敵國已破,饒是天下士人也再無法抨擊您。”

一席席話落,時隔多日,關平再次出言勸降。

此次突襲王城,他也沒想到竟會如此順利。

原本,他聽聞徹裡吉之子非但未棄守王城,反而臨危間收攏部衆屯駐宮城固守而待援軍。

聽聞這席消息以後,關平也敏銳的意識到此事有些棘手,畢竟宮城相比於王城的防禦體系更加堅固無比。

但隨着羌人突圍死士紛紛被截殺以後,西羌諸文武之衆終究是與徹裡吉之子離心離德,爲了活命,最終直接梟首其首級開城獻降。

而此刻,關平也是以大義勸誡着:“先生,您乃高義之人,這一點從您起初被捕獲卻無懼死亡,也並似其餘羌將一般爲了乞求活命就誆騙同袍便可看出一二。”

“您輔助徹裡吉十餘載,要說對西羌沒有一絲留戀想必是不可能的,而本將此次又親自覆滅了西羌,您心裡肯定過意不去,但本將還是希望先生能放下芥蒂好生輔助於我,助我興復漢室,還此天下一太平盛世,這也不負先生曾經日夜寒窗苦讀的初衷不是嗎?”

“呵呵!”

聞言,伊寧卻面露絲絲嘲諷之色,隨即說着:“還天下太平?漢室當真還有盛世嗎,還有正義嗎,若不是漢室無力,這天下又豈會亂,我的親屬族人又豈會喪身?”

“至於那曹孟德雖亦有屠城等諸多過失,但也是一介雄才大略之人,平定了北方諸郡使得紛亂已久的亂世重歸太平,讓隨波逐流的流民生計逐漸得以穩定。”

“若未有劉玄德、孫仲謀割據自立,這天下又豈會呈現三足鼎立之勢?劉玄德既自詡爲仁義之人,難道不應當舉旗歸附曹孟德,直接儘早結束這天下亂世,豈不更好?”

一席話落,伊寧也越發忿忿不平,直言抨擊着。

“非也非也!”

話音一落,關平面上浮現出笑容,沉聲道:“先生,您此話就有失偏頗了,大漢早年的確遭受了豪族、外戚以及閹黨等一系列勢力的明爭暗鬥,禍國殃民而導致了天下烽煙四起。”

“但先生您不能因爲曾經漢室的無力,便從此否定了大漢的正義性吧?”

話到此處,雙目一瞟,望着伊寧的目光早已被自己所吸引,不由心下一喜,遂繼續說着:“舉旗依附曹賊?這是什麼話,難道天下百姓生活於其治下當真是安居樂業,心懷恩德嗎?”

“錯了,都錯了,北方諸州民衆不過是畏威不畏德罷了,曹賊征服各羣雄期間殘暴不仁,手段狠毒,屠徐州、坑降卒、屠鄴城,戮貴妃,視天子爲掌上萬物,視大漢威嚴而不顧擅自烈土稱王。”

“如此一位對手無寸鐵民衆性命於螻蟻的奸賊,又豈能與吾主相提並論?”

“我主一向愛民如子,信義助於四海,他曾說過曹賊不仁,那他就以有仁抗不仁,曹賊無義,便以仁義抗無義。”

“不知先生如何會說出此等粗鄙之語,讓正義之師屈於無義之師的淫威下?”

說到此處,關平面上神情也是變幻不已,片刻後,他臉色一肅,厲聲道:“先生,我敬重您爲有德之士,還望您不要以自身之遭遇來全盤否定大漢。”

“曾經大漢肯定有諸多過失纔會導致天下狼煙四起,百姓無不流離失所,但既然漢室出了吾主這位漢室帝胄,而且以其仁義在奪得天下後,難道不會改革大漢的弊端嗎?”

一言一語,關平以狠厲的語氣直言不諱的說着。

一席話落罷,伊寧卻是有些詞窮,好似不知接下來該如何接。

沉默半響,伊寧面色淡漠,沉聲道:“關將軍還請不要忘記我等的賭約,您雖覆滅了西羌王城,可西羌主力依舊尚在外,若羌王一舉攻破了蜀川防線,那將軍你的這則計劃也將無用也!”

“關將軍恐怕還不知曉羌王此次對於取西川之地的決心吧?”

“些許很多人都以爲,他傾盡全力相助曹軍攻巴蜀之地是爲了討好曹氏,但事實上卻是羌王野心爆棚,他早就心生對富饒、壯麗山河般的西川是何等的覬覦,此次曹將郭淮前往王城勸說相互聯盟攻蜀地,他正好找到了大舉出擊攻伐的時機罷了!”

“別以爲他是真的爲了助曹軍一臂之力。”

“以往,伐蜀都要通過曹氏所控制的隴西、武都等郡,若羌王取蜀,那相當於後勤補給站便掌握在別人手中,而曹氏主動聯盟有求於人,這豈不是最好的征伐機會?”

說到最後,伊寧也是再度補充了一句。

對於當初徹裡吉力排衆議決定的伐蜀計劃,伊寧也是十分贊同的,若不是由於羌道的時候因意見不合,又被衆羌渠排擠,他也不會受此冷遇而遭到被俘的下場。

徹裡吉一路南下伐蜀,初期都極爲順風順水,這其中固然有軍力強盛的理由,但主要功績還在賴於伊寧居中謀劃。

“哈哈哈!既然先生還念念不忘賭約,那我等便拭目以待吧。”

眼見此刻伊寧對於效力自己還存着牴觸情緒,關平大笑一番,遂也不再繼續勸說。

……

與此同時。

通往武威姑臧的官道之上。

此時,一支數千餘衆披甲而行,士氣飽滿,旌旗招展的曹軍士卒正快速前行着。

陣中,郭淮一席戰袍,身胯着戰馬,繼續與韓德等將商討着軍情。

就在諸衆討論甚歡之際,遠處好似有陣陣“嘀嗒”聲由遠及近般的響聲響徹,半響後,一位神色急促,微喘着氣的曹軍斥候奔進,連忙跳下戰馬跪地拱手啓稟着:“啓稟將軍,據小人們深入河西數郡探查,兩日以前,西平郡王城臨羌已被蜀軍騎士攻破。”

“徹裡吉之子遭受其屬下背叛,被梟首。”

“什麼?”

“蜀人動作當真如此迅速?”

一語落的,馬背上的郭淮好似要栽倒一般,有些身形不穩,徐徐勒住繮繩調整了下才淡淡道:“蜀軍主將可是關平本人?”

“回稟將軍,的確如此。”

隨着斥候的回稟,郭淮忽然面上浮現出些許無奈又露出一絲苦笑:“唉,沒想到本將緊趕慢趕,卻還是慢了那關平一步啊?”

對於蜀軍入河西諸郡一事,郭淮並不覺得意外,還早有所料。

縱觀關平以往的用兵風格來看,每次取勝都絕不是以主力軍決戰而勝,往往是在關鍵的時刻、合適的時機,他率衆出現在最爲重要的地方奠定了勝局。

郭淮此時此刻越發覺得,若論統御大規模的行軍征戰,強過關平的估計人不少,但如若換在把握時機,尋找機會或者創造機會的這一面上,普天之下恐怕還真未有幾人能夠比擬。

“蜀將關平論兵行道者,超乎常理以外卻能取得意料之外的戰果,此子不虛也!”

一時,郭淮也不由由衷的感嘆着。

“郭司馬,接下來當如何行事?”

隨着西羌王城覆滅的消息傳下後,韓德也不由輕輕拱手問着。

一席話落,郭淮想了想道:“嗯……事到如今,我軍亦只能繼續狂奔快速趕赴武威郡,與蜀軍爭奪河西等各方勢力的拉攏了。”

……

就在郭淮如此想的時候,他卻未料到,關平已經截獲了前往隴西面見關平的氐人使者,正是俄何所派遣而出的那人。

一時,關平聞言連連笑道:“此當真是意外之喜也!”

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四十四章 匯合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三十章 猛將終降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餘萬羌寇如探囊取物爾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二百十八章 蓋世神威第八十六章 病重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的悲慼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一百五十二章 破淩統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一百八十九章 怒火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三百五十四章 神威天將軍(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十章 攻城第三百七十七章 喜結連理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四百一十二章 俯視關中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四百零二章 先打掉文聘再說第八十六章 病重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一百八十二章 睥睨萬軍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擊戰法初逞威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二十七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二百五十四章 混亂了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不能殺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十七章 城破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四百八十六章 漢室再興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賢令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不能殺第八十六章 病重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
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四十四章 匯合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三十章 猛將終降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三百四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餘萬羌寇如探囊取物爾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二百十八章 蓋世神威第八十六章 病重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四百三十七章 劉備的悲慼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四十六章 劉伽獻策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一百五十二章 破淩統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一百八十九章 怒火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三百五十四章 神威天將軍(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十章 攻城第三百七十七章 喜結連理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四百一十二章 俯視關中第三百八十一章 突圍路線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四百零二章 先打掉文聘再說第八十六章 病重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一百八十二章 睥睨萬軍第三百四十一章 合擊戰法初逞威第八十七章 橫渡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二百七十七章 子午谷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二十七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二百五十四章 混亂了第三百零四章 北上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不能殺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十七章 城破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四百八十六章 漢室再興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賢令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不能殺第八十六章 病重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