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五章 以夷制夷,區域自治

隨着沉寂已久的古書再次激活了,關平一時內心也再次欣喜起來。

畢竟,計策解鎖越多,日後行軍征戰時,纔能有越發之多的助力。

“關門捉賊,這計策顯然是專門爲打殲滅戰,斷敵後路所準備的啊。”

喃喃思索片刻,關平理解了一下計策效果,不由暗暗沉吟道。

再庭院屹立良久,他才徐徐起身,準備向關羽房中奔去!

可就在關平剛剛起身,還未擡腳移動時,便有一陣活潑而又開朗的言語聲瞬息響起。

“大兄。”

“聽聞嫂子懷有身孕了,小妹想去看看她。”

聞言,關平見狀,不由笑道:“鳳兒,讓你嫂子好好休養吧,你便別去打擾她休息了。”

“你這從小便不安分,動不動就舞槍弄棒,嚷嚷着要學武,爲兄怕你前去反而驚嚇了你嫂子。”

一席話落。

關平對於她這位妹妹也是頭疼不已。

關鳳,如今年過十五,正是如花似玉的年紀,由於古代女子早熟的年紀,現卻是胸前早已凸透起伏,極爲顯眼。

此刻,她身席一身藍袍披風,身長將近七尺五寸,面色卻並未有尋常女子楚楚動人的神情,反而是一股堅毅之色。

很明顯,這是常年習武的緣故!

話音剛落,關鳳便面露笑意,嘻嘻道:“大兄,不會的,小妹會小心照顧嫂子的。”

“不會驚着她的!”

“你毛手毛腳,爲兄豈可放心?”

聞言,他不由柔了柔頭,喃喃道:“等明日再見吧,現在你嫂子已經睡着了,就別去打攪她了。”

“你現在便好好回房待着,別偷跑去你嫂子房中,爲兄目前還有要事前去與父親商議,便不與你多說了!”

話音落定。

關平遂便不再多說,打發走關鳳,便頓時加快腳步,前去會面關羽商議安撫蠻子之策。

此事,如今也已經是迅速要必須解決的。

安撫蠻子,妥善安置,乃是目前爲止,重中之重,不容半點疏忽!

很快,關平便快速離去,只留下關鳳一人原地留在此處,半響還未回神。

“這……大兄怎的如此匆忙?”

喃喃嘀咕一句,不過她遂立即面露喜色,轉瞬間便貓着步向趙琳臥房奔去!

房內。

“兒拜見父親。”

“平兒,你前來可有何事?”

此時,正居於案几上沉靜的單手拿着書籍看着的關羽眼見關平徐徐走近,不由丹鳳眼微微凝視,遂徐徐相問着。

聞訊,關平走到從旁,面向關羽,面色沉靜,說着:“父親,兒前來是向你彙報安撫境內武陵蠻一事的。”

此話一落,他遂絲毫不猶豫,立即便將自己所思索的遷移武陵蠻於郡縣,單獨劃分一地供其居住,以漢人的管理制度約束他們的總總策略一一講述。

落定,關平才道:“父親,平已經讓岳父先去傳信,將這則策略先行透露給黃將軍以及殷別駕,馬先生,好讓他們有所心理準備。”

“不知父親以爲如何?”

聞言,關羽不由輕輕放下了掌中書籍,然後面如潮涌,靜靜思索着。

“平兒,此策倒也可行!”

“很顯然,如若能夠趁此良機,將武陵蠻進皆從深山遷移而出,讓他們與我等漢人棲息生存。”

“如此長此以往下去,蠻族也必然會受百姓的影響而紛紛學會種地,以此求生活,這自然便能逐漸進行融合。”

一席言語,關羽先是面露肯定之色,高聲誇讚着,只不過下一秒卻是面色憂慮,話鋒一轉道:“可平兒,你可曾忽略了一則問題?”

“問題?”

“還請父親明示!”

聽罷,關平思索半響,卻毫無頭緒,不由相問着。

聞言,關羽丹鳳眼微睜,笑着道:“平兒,爲父受令都督荊州十餘載,可謂是對荊州山川地勢、郡縣各地風俗人情大都瞭如指掌!”

“首先,以平兒你所獻的大雜居、小聚居而言,一旦我軍將深山蠻族部落皆遷移下山,與百姓一道混雜在郡縣、村落當中生存。”

“這勢必會引起極深的矛盾。”

頓了頓,他喃喃道:“畢竟,早在百餘載前,荊南漢胡矛盾便由來已久,一直都極爲激烈。”

“爲父擔憂,讓漢、胡棲息一塊,會導致境內不穩,矛盾滋生,從而引發更大的暴亂!”

“如此,反而不利於我軍的部署。”

話音遂落,關羽面露擔憂之色,顯然也並未看好他的這道策略。

說實在的,這也算是極限性吧!

關平作爲後世人來說,他自然知曉後世對待少民的政策是多麼的正確。

大雜居,小聚居。

雖然目前短時間爲止來說,看似是弊大於利!

可一旦選拔官吏治理時,只要不肆意欺壓、壓榨,選擇一位極爲有品行的官員前去,凡事都公正對待。

數年以後,蠻族自然也就不足爲懼!

可關羽並不清楚。

由於如今漢胡矛盾劍拔弩張,他所考慮的自然是遷移以後所面臨的情況。

“父親,此事兒已經想到了,已經有解決方案!”

話音剛落,關平便繼續爲其補充着策略。

一席話音落定。

“平兒,此策的確可行!”

“你可有想法,前期的磨合應該如何渡過?”

“只要我軍能夠保證最初蠻族遷移下山不被欺壓,而穩定好大局,那日後荊州便能穩如磐石,堅不可摧!”

聞言,關羽不由面露笑意,遂相問着。

短短時間。

父子二人言語犀利,交談甚久。

隨後,徵求了關羽同意,關平才躬身行禮跨步離去,向郡府行去。

奔出關府,身騎戰馬迅速穿過城中熱鬧的街市,騎乘大半響功夫才抵達郡府處。

抵達以後,關平翻身下馬,命府門前的侍衛將馬匹固定好,旬眼望去,只見周遭沉浸出欣欣向榮之色,片片車水馬龍之地。

江陵盛世,由此非同一般!

“恭賀少將軍。”

初一奔到郡府府旁,兩面的守城軍士便立即匯聚而來,拱手稟告着。

見狀,關平遂也並未面露冷色,反而面帶笑容,徐徐向守城軍士致以謝意。

徐徐奔進府中。

郡府內。

大堂。

此時,黃權、殷觀,馬良等衆正聚於府中繼續商討着軍情要務。

“趙將軍,你是說少將軍言,將武陵蠻全部遷移下山,編入齊戶,按照漢人的管理制度,同樣如此管理他們?”

“是的,季常。”

此話一落,饒是馬良聰慧過人,卻也不由喃喃相思着,徐徐相問。

聞訊以後,趙雲面露肯定,笑着附議道。

隨後,他才環顧四周,拱手道:“諸位,以雲之見,關平此策的確可行!”

“只要能夠充分利用此次時機,將五溪蠻全權從深山中遷移於南四郡郡縣,那屆時必定導致我軍人口大力增長。”

“不僅如此,我軍還可以隨時徵召蠻軍征戰時,也可讓他們學習耕地,爭取磨合一段時日後,我軍軍糧物資也可大幅度提升。”

話音剛落。

一旁的潘濬不由沉思着,喃喃道:“可趙將軍,你應當知曉,荊南漢胡矛盾由來已久,濬擔憂將他們放在一起,遲早雙方會惹出爭端。”

“如此,反而不美!”

“是極,是極!”

“潘從事說得有理。”

“少將軍想必有些想當然了。”

陡然間,周遭數人也紛紛附議着潘濬的建議。

很顯然,對於關平此策,諸衆是不太贊同的!

眼見諸衆的臉色,上首黃權不由面露平靜之色,遂望向從旁的趙雲,喃喃道:“趙將軍,關少將軍可還有其他想法?”

“難道除了此策,便無其他對策了?”

話音既出,趙雲便鄭重的點了點頭。

事實也的確如此!

關平只給他講述了大致戰略的要點,至於戰術方面,如何統一調配、安撫蠻子卻並未告誡。

下一秒,就在諸衆懸疑的時分。

府外,一員魁梧持刀侍衛迅速逼近,單漆跪地,拱手稟告着:“啓稟黃將軍,諸位將軍,少將軍於堂外求見!”

“哦?”

“關平來了?”

聞言,一時荊州諸衆都彷彿紛紛找到主心骨一般,原本還神情低落的面色陡然便紛紛高吼起來。

旋即,他們遂竊竊私語着。

“宣其入府吧!”

“諾。”

漸漸地,關平踏着質量上佳的鞋子,腳步聲匆匆響起,徐徐跨入堂中。

“平拜見黃將軍,拜見諸位將軍、先生各位同僚。”

抵達正前,關平神色不變,不卑不亢地說道。

聞言,黃權頓時大喜,沉聲道:“關少將軍,以剛剛趙將軍所言,你曾告訴他,安撫武陵蠻一事。”

“我等諸位聽聞以後,都一致覺得此策尚佳,覺得可以一試!”

“只不過……”

忽然間,他不由話鋒一轉,又道:“只是,潘從事、馬從事也紛紛面露憂愁,他們也一致覺得,以如今漢、胡雙方之間的矛盾。”

“將武陵蠻部落遷移而來,我軍會難以有效控制局面!”

“不知關少將軍可有何策補充,將您的這道計略補充完全。”

話音遂落,從旁諸衆也不由面露歡笑,一致附和着

“少將軍,以你之見,此策當真可行麼?”

眼見着堂中諸衆良久,關平才面露笑意,喃喃道:“黃將軍,諸位,稍安勿躁!”

“吾此次前來,特意便是協助黃將軍一道,確定好應該如何安置武陵蠻。”

此話一出,關平沉吟片刻,便說着:“漢胡矛盾其實再平看來,都並無太大聯繫!”

“矛盾在怎麼激化,總歸是有源頭的。”

“既然有源頭,便容易進行解決,只要我方將胡人部落皆遷移下山以後,便可按律安排,匯合在漢人百姓當中聚居生存。”

頓了頓,他也輕笑着:“當然,鑑於雙方的矛盾,平以爲,初次會面主要以提升雙方關係爲主,例如平日裡便與我漢人不合的部落,便單獨設立一地,便將胡人安頓於此,從中選出一位首領進行管理。”

“然後再由統一的監察官進行監視,以關注胡人的一舉一動,避免暴動。”

“至於親善的部落,則可以試圖遷移至城池、村落,與百姓們共同棲息,學習農耕,改變他們曾經引以爲傲的打獵生活。”

一席話落,關平喃喃說着,周遭諸衆遂面目嚴肅,開始思索起來。

半響。

一旁的潘濬當先問着:“少將軍,可濬還有一事不明!”

“我軍大規模遷移胡人進入郡縣棲息,當真不會出現任何問題麼?”

聞言,關平眼神微動,徐徐望了一眼,喃喃道:“潘從事,此事您多慮了!”

“胡人深處深山,亦是迫不得已之舉!”

“須知,由於在冬季時,他們隨着氣溫的驟降,導致深山內寒氣逼人,胡人又缺少棉衣等保暖之物,勢必會導致凍死諸多民衆。”

“可只要我軍遷移胡人南下,按照漢人制度一同管理他們,並不對他們進行壓榨、歧視,那平相信,蠻子是很樂意遷徙的!”

“隨後,我等在嚴令禁止漢人百姓肆意欺負蠻子,自然時間一長,那胡人便進皆將會全權歸心!”

話落此處,關平面色忽然陡然鄭重起來,高聲喝道:“諸位,此乃是長久之策!”

“並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便能看出成效,還望諸位不要質疑。

話落,沉吟半響,關平不待諸衆反應,又面露笑意,輕笑着:“安撫蠻子,遷徙他們下山安頓,這在平的設想中,也只是第一步罷了!”

“等過去數月乃至數十月,漢人百姓與胡人相互融合,矛盾緩和以後,我軍還可從胡人當中特意挑選官員,專門管理胡人。”

“讓他們以夷制夷,然後由漢人官員統一領導。”

“如此,自然便能逐步融合武陵諸蠻!”

緊隨其後,關平更是厲聲高喝着:“不僅如此,平還有最關鍵的想法,那便是在漢胡矛盾緩和之際,也可頒佈律令,漢胡可以相互通婚。”

“不僅如此,通婚的同時,我方還可劃分各大區域,讓胡人自主進行管理,讓他們進行自治。”

“如此,便能徹底讓漢胡徹底融合爲一體!”

“諸位以爲如何?”

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一百九十二章 殲其一部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三百十七章 局勢好像不利?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三百五十七章 夏侯楙的動作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八十章 嫁禍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一百五十六章 燃燒吧第一百四十四章 夷陵變故第三百七十七章 喜結連理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三百五十三章 江油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三百五十九章 計定下辯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兵第二百五十四章 混亂了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三百二十章 一曲悲彌般的壯歌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兩百五十六章 寇巴丘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二百七十章 要上天?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十章 攻城第二百二十九章 吳軍要殺我?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兵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一百八十九章 怒火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九章 假象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九章 假象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四百七十章 南北對峙,天下二分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不能殺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蠻掠三郡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十章 攻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五十五章 夏侯楙,顫抖吧第四十七章 詐降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
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四百六十九章 順江直下,直搗黃龍第一百九十二章 殲其一部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一百七十二章 老將請戰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三百四十六章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三百十七章 局勢好像不利?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三百五十七章 夏侯楙的動作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八十章 嫁禍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四十三章 降水賊第一百五十六章 燃燒吧第一百四十四章 夷陵變故第三百七十七章 喜結連理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三百五十三章 江油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三百五十九章 計定下辯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兵第二百五十四章 混亂了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四百三十八章 以守爲攻第三百二十章 一曲悲彌般的壯歌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兩百五十六章 寇巴丘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議第二百七十章 要上天?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十章 攻城第二百二十九章 吳軍要殺我?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兵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一百八十九章 怒火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九章 假象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一百五十一章 破軍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九章 假象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四百七十章 南北對峙,天下二分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不能殺第二百四十章 齊聚江陵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蠻掠三郡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十章 攻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朝會議策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一百五十七章 敗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五十五章 夏侯楙,顫抖吧第四十七章 詐降第二百四十九章 入蜀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