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

滔滔江水聲,連綿不斷。

此刻,漢水通往夏口的水道之上,荊州水軍正操控着舟船快速行進着。

一艘鬥艦,船艙內。

如今,主帥關羽正襟危坐,手裡捧着書籍,正認真研讀着。

赫然望去,封面之上便注寫着二字,名爲“春秋”。

“春秋大義,吾定當時刻謹記於心。”

讀到關鍵時刻,關羽眼中不由金光暴閃,面露笑意,撫須道。

春秋,乃關羽一生最爲推崇的書籍。

也正是由於他時常受春秋大義的薰陶,故而自身才以忠義爲本,這一生,無論前路如何坎坷,他都義無反顧,跟隨劉備征戰沙場,不離不棄!

行進良久。

兩千餘荊州水師所操控的層層戰船便徐徐行過漢水,進入了沔陽水域,距離夏口城越發之近。

途經一片相對狹窄的支流時,兩岸皆是蘆葦叢,岸上的蘆葦早已是枯萎,乾涸,猶如堆堆幹禾一般。

“報。”

“啓稟君侯,我軍前方出現變故。”

“一支約莫千餘部衆的吳軍士卒正緩緩行來,經探查,他們想必也是通往夏口方向的。”

就在此時,負責打探消息的斥候也迅速奔入船艙當中,拱手稟告着。

“哦?”

“與吳軍相遇?”

聞言,關羽卻是楞了片刻,遂道:“可曾看清,吳軍將旗?”

“啓稟君侯。”

“小人遠遠望去,吳軍陣間高掛着錦帆字樣的將旗。”

“錦帆?”

“吳將甘寧?”

一席話落。

關羽猛然起身,瞳孔微縮,厲聲道:“傳本帥令,速速整軍,截殺吳軍。”

“諾。”

號令傳下,艙內親衛聞訊,遂立即拱手應諾而出,前去傳將令。

緊隨着,關羽才瞬息拾起案几上的利劍,捏在掌心,面露堅毅之色,暗暗沉吟着:“此戰,誓要一舉全殲甘寧所部。”

暗暗堅錚之音於腦海內徹響着,亦是越發堅定了他全殲吳軍的信念。

畢竟,如今關羽率衆控船順江而下,本就是爲了奪取夏口重鎮,可現在卻是與吳軍半道相遇。

很顯然,吳軍就是回軍夏口的。

曾經劉琦駐軍夏口,劉備與之合軍,關羽自然很清楚,夏口城是何等的堅固,易守難攻。

由於漢水流經沔陽,匯入長江,故而夏口便坐落於這兩者交界之處,背靠水系建立大城,位於江北,其南岸便與武昌相隔,繼續沿東順江直下,下游便是赤壁、陸口等重地。

夏口城,也由於四周皆是水系,故而也稱“水城”,想要攻取,唯有用水軍攻打水門。

故此,這也是文聘駐軍江北多年,卻始終並未率衆爭奪夏口的因素。

而此戰,關羽腦海思緒如潮,心知一旦讓甘寧安然搶先一步返回夏口重鎮,屯駐堅城,那已己方的兩千餘衆,攻取夏口的計劃必然失敗!

故,他在聽聞回軍的是甘寧所部後,便陡然警覺起來,遂下令全殲吳軍。

因爲,只有殲滅了甘寧所部,己方奪取夏口的方略,才能順利實施。

江對面。

結成一排而有序通行的吳軍戰船,此刻百餘隻輕舟遊曳於江面,亦是壯觀不已。

“將軍,對面荊州軍已經率先向我軍殺奔而來!”

“我軍該當如何?”

此時,一員員斥候亦是迅速奔至甘寧主艦上,奮聲稟告道。

同樣的,荊州軍發現了吳軍行蹤,吳軍自然也發現了對方。

“來者多少餘衆,對方主將乃是何人,可曾打探清楚?”

此刻,聞聽着荊州軍來襲,甘寧也手執戰戟,屹立於甲板之上,眼神緊緊注視於前方江面,駐足片刻,高聲問道。

聞言,從旁斥候連忙拱手稟告着:“啓稟甘將軍,據小人查探,敵軍結陣而行,戰船約莫百餘隻,軍力規模大致與我軍相等。”

“不過,觀敵方戰旗,卻是關字將旗飄揚上空,恐怕是敵主將關羽親率衆殺來。”

“關羽,親自領軍?”

一席話落。

甲板上,從旁數員將校都不由陡然驚懼起來,不由失神呼吼着。

“關羽大敗我軍,如今不思回援江陵,卻爲何繼續向東順江直下,荊州軍意欲何爲?”

此時,吳軍諸將亦不由面露疑慮,喃喃自語着,言語間盡顯驚魂落魄。

顯然,漢津港激戰,已經令他們對勇武強悍的關羽心生了畏懼之心!

下一秒,數員將官卻是一致向甘寧拱手勸誡着:“甘將軍,還請下令率衆撤退。”

“如今荊州軍剛剛大敗我軍,敵將關羽又親統部衆東進,其麾下士卒軍心士氣必然空前高漲,我軍應當避免與其交戰,暫避鋒芒!”

“將軍。”

“別猶豫了,下令撤離吧,再晚時間便來不及矣!”

一時,數員將官勸誡半息。

可惜,甘寧卻並不爲所動,一言未發!

半響功夫,他才陡然高舉掌中戰戟,渾身氣勢陡然暴漲,面露厲色,高喝着:“全軍,聽吾令,整軍結陣,準備迎戰。”

一席高喝聲瞬息而落!

周遭親衛軍絲毫不猶豫,遂便立即前去向各部傳令。

只不過,號令傳下,數員將官卻是面色大變,紛紛面露驚慌之狀,遂道:“將軍,將軍,不可啊!”

“如今我軍新敗,軍心低迷,焉能是荊州軍之敵手?”

“我軍應當先行撤離,暫避鋒芒,等進駐夏口以後,再依託堅城之利,與敵軍對戰。”

一時,諸將勸說之言,連綿不絕!

不過,甘寧卻是充耳不聞,依舊面色嚴肅,將之通通無視。

“不必再言!”

“吾意以決,前去統軍,準備迎敵吧。”

半響功夫,甘寧瞬息以自身威勢壓制住了諸將,厲聲喝道。

一時,雖然諸將內心畏懼,可也無奈,只得紛紛勉強離去,統帥各部迎戰。

片刻功夫。

甘寧依舊屹立於甲板上,注視着遠方愈來愈近,戰船越來越近的一幕,他不自覺間,緊握着掌中戰戟,面色極爲凝重。

“今日,必是一場苦戰矣!”

此時,甘寧面露憂色,喃喃自語着。

他知曉,如今於江面上相遇荊州軍,是一件極爲不幸之事。

畢竟,己方新敗,軍心不穩,此時激戰敵軍,並不明智!

可是,他也無可奈何,只得迎戰。

因爲,甘寧此次的目標便是爲了進駐夏口城,以保全城池不失。

而荊州軍如今出現於此處,他不用多想,便知曉,這定是關羽準備趁己軍新敗,而突襲空虛的夏口。

所以,甘寧內心很清楚,己方此戰雖處於劣勢,可也只能迎戰,沒有退路。

唯有一戰!

шшш◆ ttκǎ n◆ C〇

試想想,如若吳軍此時避戰而退,關羽勢必會率衆碾壓而上,於後追擊不止!

到時,荊州軍也會尾隨其後,趁機攻取夏口。

可局勢真的那樣發展,不戰而退的吳軍士卒軍心必然會越發低迷,也越不能抗衡荊州軍。

如此,也是必敗!

故此,甘寧纔會力排衆議,直接於此處擺開陣勢,與荊州軍一戰。

畢竟,直接對敵關羽,雖然戰局不利,可也好過撤離,被弦尾追殺,而士氣大挫強。

至少,反身一戰,還有取勝之希望!

可如若當真不戰而撤,那吳軍便再無機會,不僅守不住夏口,反而還會有被全殲的可能。

其次,甘寧敢率衆留下一戰,也自然有着他的底氣。

щщщ⊙t t k a n⊙¢ ○

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三百三十七章 關平之怒第一百八十二章 睥睨萬軍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一百六十七章 閬中第三百五十六章 神威天將軍(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二百四十八章 策論結束第二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十六章 密謀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一百三十三章 故技重施第四十一章 鄧艾,取首勝第二百五十三章 塞胡紛爭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八十章 嫁禍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策論結束第二百八十三章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三十四章 隆中對的“漏洞”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零九章 公安之變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二十章 一曲悲彌般的壯歌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孟起,敢戰否?第一百零七章 據江而守第一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二十六章 龐德,你走吧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蠻掠三郡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一百零七章 據江而守第四章 軍令狀第七十七章 招攬第四十七章 詐降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戰略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謀算第一百三十三章 故技重施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六十章 留守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一百零九章 公安之變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不能殺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
第三百六十七章 馬平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三百三十七章 關平之怒第一百八十二章 睥睨萬軍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七十一章 憤怒的黃鬚兒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一百六十七章 閬中第三百五十六章 神威天將軍(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二百四十八章 策論結束第二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度根的應對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一百八十五章 兩路擊之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十六章 密謀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一百三十三章 故技重施第四十一章 鄧艾,取首勝第二百五十三章 塞胡紛爭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八十章 嫁禍第兩百零一章 震懾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三十二章 攻樊城第二百四十八章 策論結束第二百八十三章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三十四章 隆中對的“漏洞”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零九章 公安之變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二十章 一曲悲彌般的壯歌第三百零五章 功名馬上取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孟起,敢戰否?第一百零七章 據江而守第一百七十九章 算計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三百十一章 大敵來犯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三百八十二章 涼州雖大,卻任由馳騁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二十六章 龐德,你走吧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庸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蠻掠三郡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一百零七章 據江而守第四章 軍令狀第七十七章 招攬第四十七章 詐降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戰略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謀算第一百三十三章 故技重施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六十章 留守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四百二十章 密謀第一百零九章 公安之變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不能殺第二百二十二章 禦敵之策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