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瞞天過海

江夏郡,東部地區。

短短數日時間,沿長江支流的數縣,可謂是一片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沿岸邊,城鎮,也有一些低矮的縣城,都遭受着“東吳軍卒”的洗劫。

不僅如此,東吳軍更是推鋒必進,企圖兵臨上昶城,幸虧在關鍵時刻,主將文聘得到消息,先行派遣一支偏軍南下,坐鎮城中。

基於此,纔打消了“東吳軍士”的念頭,聽聞援軍的訊息,瞬息便沿長江撤出了江夏境內,消失於江面之上,在杳無音信!

上昶城。

領軍駐防的曹軍將領正是文聘副將,姓吳,諱傑。

如今的他,可以說憤怒無比,他領命南返駐防城池,以驅逐“東吳軍卒”,避免境內民衆在深受其害。

然,事實卻是,東吳軍一得到他回防的消息,便立即逃離,這還不是最致命的。

東吳,竟然惡人先告狀!

昨日,周邵初率衆抵達舉口,便瞬息遣人前往江夏,質問曹軍爲何要突然襲擊他們戰略要地,舉口,並且還在周邊肆意屠戮沿岸民衆。

那東吳軍卒一副質問的神情,頓時便令吳傑怒火沖天,要不是周遭將官阻攔,恐怕他早已一刀砍了那名軍士。

此刻,屹立城頭上,吳傑依舊怒氣未消,高聲道:“江東賊子,真是可恨!”

“他們率衆擅自入境,肆意劫掠我方東部縣城、鄉野,吾還未前去找麻煩,他們倒是先行找上門來,血口噴人。”

“真是,欺人太甚矣!”

怒罵一通,吳傑發泄一番,隨後面對從旁將官,下令着:“你等速速安排下去,遣人前往舉口,吾要討回一個公道。”

聞言,從旁一位將官略顯冷靜,遂道:“吳將軍,末將以爲,恐怕這其中另有隱情。”

“有何隱情,你說。”

得到首肯,這將官面色大喜,拱手道:“將軍,依末將來看,我軍才初與東吳聯盟,一致以對抗關羽爲目的。”

“而以孫權小兒的秉性,想必早就對荊州這塊肥肉垂涎三尺,如今關羽北伐,被我軍拖在襄樊前線,後方可謂是極度空虛。”

“此刻,固然江東於我軍有所不滿,可他們的餘力必定都在備戰,以取荊州那面。”

“末將覺得,東吳應該不會在這個時候節外生枝,不然他又爲何要答應與魏王的聯盟?”

話落,吳傑若有所思,喃喃道:“你想說,這是那支南返的荊州軍所爲,然後嫁禍於東吳,想挑起兩家爭鬥?”

吳傑畢竟也是文聘的副將,得到這一番提醒,反應自然不慢,便說出了這席話。

“將軍聰慧,末將正是如此想。”

聞言,這將官也未居功,拱手誇讚着,隨後又道:“將軍,不過也不排除是東吳故意所爲。”

“我軍理當要遣人前往舉口,與他們進行協商,不過態度不能太過強硬,不然我們兩方也將矛盾激化。”

“到時,真的鬧翻,文將軍屯兵隨縣駐防,以防止荊州軍趁機殺入江夏,局勢反而於我軍不利。”

“此時此刻,與東吳儘量以和爲主!”

不得不說,這名將官還是很有眼光的,至少最基本的全局還是分析沒錯,知曉如今關羽兵鋒強盛,己方不該在與吳起衝突。

此話一落,吳傑也不猶豫,立即便派遣數人前往舉口,面見周邵。

江夏郡,武昌境內。

此刻,關平正率軍卒隱藏在一截長江支流上,等待着時機。

“距離我軍前往此地已經三日了,派出的斥候也沒有絲毫消息傳出,也不知曉此策成效究竟如何了。”

戰船甲板上,關平面色凝重,喃喃着。

這一策,其實也是他臨時所想,雖然又有鄧艾隨後的補充,讓策略破綻更小,成功率更高,可此時,關平心裡也沒有底。

畢竟,想要徹底讓曹營、江東兩方都向自己所希望的那樣去走,很難。

聞言,從旁鄧艾徐徐說道,開解着:“少將軍,你不必如此憂心忡忡了。”

“眼下之計,也只有看他們互相怎麼應對了。”

“要是兩方直接和平解決,那我軍也只有強攻武昌,強行穿過長江了。”

“唉!”

話落,關平、鄧艾神情落寞,也萬般無奈,嘆息着。

只在關平失落的時候,卻是忽然讓他神情一震,盡掃剛纔的哀怨,瞬息間神情、身心間頓時充滿了活力。

因爲,就在此時,關平腦海裡古書竟然再次發亮了。

古書發亮,代表着什麼,他在清楚不過了。

上一次古書亮,發動了隔岸觀火,促使了襄陽城中青州兵與江漢籍軍士相互火併,成功讓關平兵不血刃奪取襄陽城。

這一刻,值此危急存亡之際,古書再次可以使用,關平覺得,改變態勢的機會,可能就在此一舉!

這,由不得他不欣喜。

旋即,關平遂不在猶豫,立即以意念翻開了古書,停留在發亮的第二頁。

第二頁,便是先前激活的第二道策略,瞞天過海。

“瞞天過海策略發動,古書將現今局勢,指定最合適的人選爲周泰長子周邵,現任駐防舉口的將領,以及受害的舉口方圓數裡的江東民衆,外加上江夏東部受劫掠的郡民。”

“被指定者將會在接下來作出錯誤的判斷,望主人抓住時機。”

“呼!”

隨着計策在關鍵時刻發動,這一刻的關平身心好似忽然得到緩解,遂面色淡然,面露喜色的盯着江面。

從旁鄧艾眼見他轉陰爲晴,不由滿臉不解。

………

舉口。

“我軍偷襲你們,你覺得可能麼?”

“我軍駐防舉口方面的數百部衆都已被全殲,劫掠你們境內,怎麼劫,告訴本將?”

“依吾看,恐怕是你們先率衆襲擊了我戰略要地,然後又自導自演,搞了一出自我劫掠的把戲出來,想要嫁禍於我軍。”

“你等還有膽,前來質問?”

一時間,隨着周邵接待了吳傑所遣來的數人,一番談論下,他不由面露冷色,譏諷着。

由於在率衆北上時,程諮也並未完全確定,這就是荊州軍所爲。

故此,周邵也保留了自身的意見,領衆抵達舉口後,所見所聞下,舉口周遭可謂是一片狼藉。

其實,他此刻心底已經漸漸將矛頭指向了江夏曹軍所部。

因爲,屠戮民衆,曹軍可謂是天下聞名,惡名昭彰。

反觀荊州軍,由於皆受劉備仁義之名的影響,幾乎未有擅自屠戮民衆,殺戮戰俘的不利名聲傳出。

此時,又由於曹軍遣人前來質問,更是令他惱火無比,心底越發堅定,這就是曹軍襲擊舉口以後,自導自演的把戲。

一番交涉下,雙方不歡而散!

走出營外,周邵陡然間見狀,周邊受害的衆多民衆俱都跪伏在外圍,一致拱手請求着。

“將軍,還請爲我等做主啊!”

“今日,我等在江上打魚,所遇江夏之民,他們欺人太甚,竟然污衊我軍肆意劫掠他們。”

“不僅如此,他們還揚言,一旦等到文聘率部回防,便誓要率軍東進,屠戮我等,爲他們受害的同袍血仇。”

一時,民衆們一言一語,述說着目前局勢,這不由令本就身懷怒火的周邵更是面色越發陰沉。

半響,周邵積攢的怒火陡然爆發,立即高聲道:“諸部聽令,全軍集結,乘船開往江夏邊境。”

“今日,本將誓要向曹軍討一個說法。”

號令傳下,周邵殺氣騰騰,營中無人敢不從,紛紛列陣乘船,準備出營渡江西進。

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渾水摸魚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四十七章 詐降第一章 夢議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餘萬羌寇如探囊取物爾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九十五章 搏戰,赤壁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四百四十二章 戰事後的調整第三十章 猛將終降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六章 背水紮營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三百三十五章 絕路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二百十七章 宴會第八十六章 病重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二百三十一章 吳人欺我刀劍不利乎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馬銀槍,天下無雙(求訂閱啊!)第三百四十九章 戲要做足,演戲才逼真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兩百五十六章 寇巴丘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五十四章 作亂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訪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五十五章 夏侯楙,顫抖吧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四十一章 鄧艾,取首勝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關張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
第四百六十七章 山越叛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渾水摸魚第三百六十一章 毒策第四十七章 詐降第一章 夢議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餘萬羌寇如探囊取物爾第七十五章 談妥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九十五章 搏戰,赤壁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第四百四十二章 戰事後的調整第三十章 猛將終降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第四百二十五章 老將之夙願第六章 背水紮營第六十三章 汝水奇遇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三百三十五章 絕路第三百三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一百七十三章 退卻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二百十七章 宴會第八十六章 病重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九十九章 白衣渡江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二百三十一章 吳人欺我刀劍不利乎第七十章 父子,訣別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馬銀槍,天下無雙(求訂閱啊!)第三百四十九章 戲要做足,演戲才逼真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戰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兩百五十六章 寇巴丘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二百四十二章 高談闊論第二百八十一章 挑釁第二百八十九章 天府之國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一百一十六章 荊州變故(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二百六十五章 開導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三百九十九章 三足鼎立第五十四章 作亂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訪第一百二十七章 陸遜,關羽間的博弈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五十五章 夏侯楙,顫抖吧第十八章 縛李基第三百六十四章 固執己見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四十一章 鄧艾,取首勝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斷聯繫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三百九十一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十八章 戰前規劃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四百五十章 南征交趾第一百九十九章 荊南變天時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關張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三百八十章 我回來了,驚不驚喜?第一百九十章 陽謀第二百九十五章 奇策第二百五十章 擺駕魏王宮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