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

漢章武元年,冬十月。

距離劉備登基稱帝昭告天下已過去一月有餘,漢帝劉備率趙雲、馬超,黃忠等大將以及法正、向朗等謀臣齊聚北上,遂進駐於漢中。

每日親臨軍營督促軍士奮勇訓練,以待大雪交融,來年春暖花開之時便誓師北伐。

而此時此刻,巴蜀諸郡內卻是被總動員着,丞相諸葛亮被劉備委以重任,坐鎮朝堂,引領羣臣穩固後方且足食足兵矣!

徵召軍士、大肆積蓄今歲所收割的糧麥於府庫,以待來年好做好後勤供應。

此次北伐,劉備依舊沿用了漢中大戰的模式,軍事以充分信任法正,以其爲謀主,至於統籌全局卻毫無保留的交給了丞相諸葛亮。

……

荊襄東南。

隨着江陵軍議以後,各郡縣間士卒便調動頻繁,而隨着關平領五千餘軍士沿沔水徑直從沔水東向一路抵達了南新城。

南新城前出則是山岩之地,後面便是滾滾沔水匯入長江,乃江夏郡水陸交匯之地,與曹魏治下重鎮安陸城隔山而望,兩地相隔不過百餘里地。

關平進駐此地以後,便以此爲大本營和荊州方面隨時保持聯繫以及保證糧道的暢通。

而此次他統轄將領亦不是舊部,而是調任過來擅長水戰的傅肜以及老爹的親衛虎將周倉。

其次纔是其弟關索和親衛將劉伽。

此次江夏之戰,興許會有水戰的接觸,故而關平領了兩千的步卒外加三千衆的精銳水師,以做不時之需。

而水戰自然需要有豐富水戰經驗的將領,這一點關平統帥水軍的機會少之又少,自然難以匹敵諸人,而傅肜早在劉表帳下爲將時便曾於蔡瑁麾下擔任水軍將校。

至於龐德則留守於上庸,協助鄧艾掌管騎兵。

再說真要發生水戰,估計衝陣戰力還未必比得上週倉。

畢竟,船舟與戰馬天然處於對立面。

……

軍帳中。

此時,諸將圍攏一團商討着戰術規劃,傅肜摸着下巴沉吟道:“據近兩日分散於周遭打探消息的斥候回報,言文聘自打聽到我軍有兵進江夏的軍事意圖以後,他便遣麾下最得力的副將吳傑率衆進駐側翼的上昶城。”

“此城本就是依山傍水而建,有地勢之優,而自從文聘上任江夏以後亦是多加修繕,現上昶稱之爲固若金湯也不爲過。”

“恰巧我軍若要攻取安陸,則必然要通行上昶。”

說完此話,他面露難色,嘆息道:“唉,可我軍此次不過數千軍力,又如何能強破城池?”

“依肜看,少將軍此次我等不如遣使告知吳軍,讓他們率水軍策應,將魏軍本部兵力都給吸引過去,我軍再行行動,如此雙方聯動進軍,我覺得纔有一戰破文聘的機會。”

“不然若向如今這樣各打各的,雖說是聯盟,但卻無法齊心,文聘也不會忌之,反而會分兵迎擊。”

一番番話落,傅肜提出了與吳軍聯合進軍、相互策應的看法。

但此策剛一落罷,身着戰袍威風凜凜的關平便揮揮手拒絕:“傅將軍,此策不妥,我軍此次本就是與孫權約定了,哪方有能力、有本事獨佔曹魏領地,便盡數奪之!”

“若當真如此,那孫權勢必將全力以赴盡遣江東水師齊赴江夏,到時江河作戰,分兵抗之的文聘將必敗無疑,而我軍水師寡不敵衆,單靠步卒速度豈能快過於長江水面航行的江東水師?”

“若搶地盤搶不過,讓孫權盡數奪取江夏全境,我軍此次出兵將並無太大意義。”

一言落下,關平侃侃而談,分析着傅肜此舉的弊端。

雖然利益也有,那就是能迅速滅掉文聘,但關平卻不希望因滅文聘而趁機壯大了江東的實力。

眼見着提議被否,傅肜倒是並未惱怒之色,畢竟關平所考慮的問題以及後果又與他不同,不採納也在情理之中,但思索片刻卻面露擔憂道:“但少將軍,若此戰一旦時間太過持久,勢必會引起曹魏方面的反撲,到時候以滿寵、張遼爲首的軍團都會向此處馳援靠攏,一旦戰局如此形成的話,那江夏將會變成三方的大混戰也!”

傅肜思慮一番,也是有這個擔憂。

但聽罷此話,關平卻並無多大憂心,反而一臉笑容相對,輕笑道:“傅將軍,您當真沒有看出平之謀劃嗎?”

“嗯?”

“傅將軍以爲,若我軍出襄樊直取宛洛、威脅中原腹地,能功成的機率如何?”

一時,隨着關平如此發問,傅肜忽有些覺得關平好似還有其餘謀劃般,慢慢又從剛纔話語中回味一番,忽有些頓悟了,遂道:“少將軍難道是想……?”

“嗯……”

得到關平肯定答覆,傅肜忽然內心深處有些震撼無比了。

而一旁的關索瞧見自家兄長不緩不急的神情,也忽然恍然大悟了,連忙道:“原來大兄當日于軍議上所提出的先滅文聘只是一幌子,實際上卻是以江夏爲誘餌,將曹魏與東方二方的視線吸引過來?”

“阿索這三載時常跟隨子隨先生討教兵法謀略,看來果真大有長進,爲兄都還未透露半點,便被你窺破了其中謀劃機密。”

話落,關平也是滿心歡喜,自家這小弟弟確實天資聰慧,領悟力極強。

這才短短數載,便已經逐漸成長起來。

隨後,關平道:“阿索,你繼續說。”

隨即,關索繼續分析道:“大兄,弟覺得,你的謀劃應該是以江夏爲跳板,吸引曹魏各方援軍齊至,而魏軍主力一至,父帥肯定也會傾力來助,如此很輕易間便改變了我軍的攻擊勢頭。”

“誠如先前傅將軍所言,若以襄樊北伐,則很難功成,因爲中原是曹魏經營數十載的地區,根基尚且穩固,現僞帝曹丕還建都於洛陽,若我軍北上曹魏勢必會全力死守。”

“如此我軍北伐恐怕與四年前的襄樊大捷會同出一轍,無法攻略曹魏重鎮,如此我荊州戰局將會遲遲無法得到突破。”

說完此處,關索麪色平靜瞧了其兄一眼,見關平眼神微動,示意他繼續訴說,便陡然面露嚴肅,繼續道:“但攻伐江夏,將攻擊方向東移至江淮卻對我軍大有利弊。”

“首先,江淮地區並不似中原那般穩固,這從曹操易欲遷徙淮地百姓,卻導致十餘萬人大規模的南渡投孫權便可看出一二,曹魏於淮地統治並不牢固,於此處主力相交,更有利於我軍的戰局突破。”

“另一方面來說,我荊州軍若能將戰線鎖到東面,而江淮距離關中路途遙遠,也能極大牽制拉扯曹魏的軍事力量,爲陛下北伐提供強有力的便利。”

一席分析,關索說完了自身所想到的分析,面上洋溢着自信的面容。

而隨着他於一年前在黃忠的催促下,也終是在關羽、黃忠這兩位五虎上將的主婚下,關索迎娶了黃舞蝶過門。

聽罷這席言論,從旁的傅肜露着層層笑容,隨後連連感嘆着:“哈哈。行軍途中時少將軍還如何向肜誇讚小關將軍的機智、智謀不俗,起初我還有所不信,今日一見,才當真是見識了。”

“慚愧,慚愧呀!”

聞言,關索連忙謙虛行禮道:“傅將軍從軍多年,征戰經驗豐富無比,小子還得向您多學習纔是。”

“哈哈哈。”

一時,關平,傅肜同時大笑着。

隨後,關平才沉聲道:“不過,剛纔阿索之言說了諸多原因,但實際上最重要的因素卻還未提及到,我之所以決定將主攻方向轉變爲東面的江淮地區,還多虧了子隨先生的一席話也!”

“若從襄樊北伐,則江東陰奪荊州之可能性極大也,一紙盟約靠不住,唯有將戰火燒到江淮,將孫權也拖入戰亂當中,讓其無法獨善其身,荊州方可保無虞。”

這番話一出落,一側的一位五旬老者才微笑着搖頭。

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四百一十六章 遍地開花第三百零一章 黃家有女初長成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四百零二章 先打掉文聘再說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八十章 嫁禍第二百二十一章 豪強大族(鳳溪生日,求訂閱)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已至尾聲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八十章 嫁禍第九十六章 爭執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二百四十八章 策論結束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二百八十三章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二十八章 衝突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二百二十一章 豪強大族(鳳溪生日,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二百六十九章 墨家傳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十七章 城破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一百七十七章 小勝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一章 夢議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你二百二十章 士家的小算盤(求訂閱)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已至尾聲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
第二百七十四章 以爵抵罪第四百一十六章 遍地開花第三百零一章 黃家有女初長成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六十四章 看走眼了?第九十二章 下戰書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四百零二章 先打掉文聘再說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一百六十一章 殤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四百五十一章 親赴武陵第八十章 嫁禍第二百二十一章 豪強大族(鳳溪生日,求訂閱)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之變第三百九十四章 山林隱士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郡失守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二百七十五章 戴罪之身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已至尾聲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一百三十八章 勇戰(二)爲偉大祖國慶生,求訂閱第八十章 嫁禍第九十六章 爭執第二百二十六章 用心良苦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戰餘威第三百零六章 戰前鼓舞第二百四十八章 策論結束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二百四十七章 收穫頗豐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二十五章 震驚的曹仁第二百八十三章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二十八章 衝突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馬羌第二百二十一章 豪強大族(鳳溪生日,求訂閱)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二百六十九章 墨家傳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兩百五十五章 士家覆滅第四百四十八章 桃園情第十七章 城破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一百七十七章 小勝第三百三十八章 漢胡不兩立第三百三十六章 仇人相見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一章 夢議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你二百二十章 士家的小算盤(求訂閱)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一百三十二章 定計第一百二十八章 漢津激戰第七十二章 假途滅虢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三百九十八章 匆匆三年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一百四十章 振軍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盛怒的飛哥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已至尾聲第二百七十九章 西羌王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二百九十九章 軍事基地第二百六十四章 指點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二百三十九章 策論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