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深陷迷局

水寨外圍,戰鼓滔天。

此時,夏侯楙一身戎裝,腰旋利劍,目光淡然,意氣風發的屹立於軍陣中。

“荊州狗,南蠻子快出來與我等決一死戰!”

“你等莫不是昨日一戰被我軍嚇破了膽,今日便龜縮不出了吧?”

一時,水寨外曹軍士卒軍心高漲,紛紛向寨中挑釁,大笑着。

自從昨日大敗荊州軍以後,今日關平便閉寨不出。

可惜,夏侯楙卻是沒有絲毫放過的意思,窮追猛打,直接親自領軍殺來。

寨中,箭塔上,關平望着外面極度囂張的曹軍士卒,不由面色陰沉。

“曹軍竟如此欺人太甚,該死。”

此刻,關平一掌拍在從旁柱子上,渾身間充斥着無盡的怒火。

良久,他怒喝着:“鄧艾,本將命你領軍出戰,迎戰曹軍。”

“記住,許敗不許勝!”

聽聞前半句,一旁諸衆還未有什麼,可後面一句話關平卻是說得極爲輕聲,表情亦是面露異樣之色。

諸將此時卻瞬息疑惑起來,半響不得其解。

“敗,不能勝,少將軍爲何如此?”

“難道說,昨日戰敗,是少將軍故意的?”

不過,就在諸衆狐疑時,鄧艾好似領悟了其意,遂奮聲道:“諾!”

號令傳下,鄧艾便揮刀領衆,疾馳出寨,然後連陣勢都不組織,便徑直衝殺過去。

見此,夏侯楙面露譏諷之色,冷笑連連,暗暗道:“看來荊州軍果真是一羣烏合之衆矣!”

“這樣亂做一團的軍卒與賊匪又有何區別?”

想了片刻,夏侯楙面色瞬息陰沉,冷冷道:“將士們,結陣,攻殺荊州軍,務必全殲他們。”

“喔喔,殺!”

“咚咚,咚。”

號令傳下,曹軍士卒紛紛結陣,奮力喊殺着步步推進,士氣亦是極爲飽滿,下一秒,戰鼓聲也是徹底響徹沿岸四周,震鼓擂擂。

這一刻,曹軍士卒軍心達到了最巔峰。

片刻功夫,兩軍便短兵相接!

只不過,荊州軍卒壓根沒有結陣攻擊,每位軍卒毫無配合,雜亂無章的,卻是在曹軍士卒結陣的攻擊下,被殺得步步後退。

鼓聲震響,曹軍聲勢越發之盛,荊州軍卒更是無從抵擋!

此刻,鄧艾揮刀斬殺兩名曹軍士卒,環顧四周,眼見己方軍士已經被殺的接連後退,不由怒目圓睜,大喝着:“全全…軍,速撤!”

號令傳下,荊州軍卒紛紛如泄氣的皮球般,陡然邁步向寨中逃離。

箭塔上,眼望着己方在敗,關平陡然大驚失色,喃喃着:“這…曹軍戰力竟如此恐怖如斯?”

頓了頓,關平高聲喝着:“弓弩手,準備,掩護鄧艾所部撤離。”

片刻功夫,鄧艾先行率衆狂奔入寨,曹軍士卒亦是隨之追來,想趁機殺進水寨,全殲荊州軍卒。

“咻咻!”

可惜,此時寨中箭塔上遍佈的弓弩手卻是紛紛發射,阻擋着敵軍的推進。

眼見於此,夏侯楙遂也下令全軍停止追擊,隨後高喝着:“大魏威武!”

“萬勝,萬勝。”

此刻,曹軍在勝一場,軍心更是空前的氣勢恢宏。

耀武揚威許久,夏侯楙才心滿意足地領軍回返城中。

比縣,城頭。

陳羣望着下方軍陣中所散發的氣勢如虹的氣勢,不由暗自沉吟着:“難道又勝了?”

“荊州軍真的如此廢物,關平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強?”

這一刻,隨着己軍連戰連捷,荊州軍的戰力認知也在陳羣心底被顛覆了。

“這究竟是不是關平設的詐敗計策呢?”

“可他詐敗又有何陰謀呢,難道是想讓我軍放鬆警惕,趁機襲取城池?”

“可這也不對啊,單憑他四千餘衆,想偷城也不現實吧,還是說關平有其他後手?”

一時間,層層疑問匯聚一堂,饒是陳羣才思敏捷,可思索半響,也未推出有用的訊息。

接下來的兩日內,陳羣本意是想靜觀其變,固守城池,好觀察荊州軍究竟有何動向的,只不過,夏侯楙初戰連連告捷,卻已經不將敵軍放在眼裡。

這兩日,夏侯楙每日都領軍主動兵臨水寨,挑戰荊州軍。

只是,連敗的荊州軍士氣“低落”,關平卻是不予理睬,嚴令全軍緊閉寨門,閉守不出。

這一日黃昏,眼見荊州軍依舊堅守不出,夏侯楙索然無味,徐徐下令全軍返回。

“頻繁兩日堅守不出,關平究竟想做什麼?”

城頭上,望着己軍再次不戰迴歸,陳羣眼神微凝,暗暗思忖着。

須知,如今荊州軍輕軍北上,所帶糧秣輜重肯定不足以支撐長期作戰,反觀比陽距離許都便一水之隔,曹軍隨時可以得到補充。

換言之就是,持久戰進行下去,越久反對越對曹軍有利。

故此,這也是陳羣極力反對野戰,堅持固守的原因。

畢竟,如今隨着荊州軍與曹軍大戰,各地反叛的賊軍也沉寂觀望着。

陳羣相信,只要己方拖垮荊州軍,那屆時許都以南的危局也就不攻自破!

故此,這也是陳羣、夏侯楙持兩種觀點,意見始終相左的因素。

“關平既然能領軍北上,自然有其過人之處,他難道不知道持久戰對他極爲不利?”

“還是說他真的只是一介廢材,只是仗着其父威名罷了,可已關羽的秉性,要是其子真的不行,他會放任關平領軍北上,威脅許都?”

陳羣終歸是陳羣,他權衡良久,既不敢輕視關羽能力,亦不敢小覷關平。

思索許久,陳羣喃喃道:“恐怕關平的確有陰謀,只是他針對的是什麼?”

既然印證了關平不是廢材,陳羣自然將己軍連戰連捷的情況給定義爲這是荊州軍的詭計。

不然,夏侯楙如何能連敗關平?

夏侯楙有統兵之能,這個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陳羣是一萬個不信的。

“關平既能有十日破襄陽的戰績在身,便說明此人詭計多端,如今這局勢越是反常,越容易出事。”

思索半響,陳羣暗暗沉吟着。

所謂十日破襄陽,武將所想到的必定是關平武勇多麼多麼強悍。

可是細細深思都知道,以襄陽的城防,就算是數萬大軍圍攻,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攻陷。

又何談十日破城?

陳羣由此便斷定,關平此人是用謀破城,而不是強攻。

只不過,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如今陳羣作爲局內人,亦是深陷迷局陰謀之內,他也無法破局,知曉關平的真實本意。

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二百六十九章 墨家傳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一百八十六章 看重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三十章 猛將終降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二百十七章 宴會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二百五十四章 混亂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五十四章 作亂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十一章 亂像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二百十四章 關門捉賊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二百五十四章 混亂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九十章 對峙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九十章 對峙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六十章 留守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九章 假象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四百一十六章 遍地開花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海第一百九十二章 殲其一部第一百六十七章 閬中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
第四百零四章 這纔是我的北伐將略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二百六十九章 墨家傳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二百三十三 環中環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一百八十六章 看重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三十章 猛將終降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四百七十九章 席捲青徐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戴罪立功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六十六章 割稻子第二百十七章 宴會第三百四十三章 拔城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一百四十六章 雞冠嶺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二百五十四章 混亂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五十四章 作亂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三百七十二章 芳心暗許第十一章 亂像第四百零九章 三郡響應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一百四十五章 偷襲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二百九十六章 大手筆第二百十四章 關門捉賊第四百三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涼之謀第二百五十四章 混亂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九十章 對峙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三百五十一章 徹裡吉的轉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三百四十五章 關興逞威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暗通第四百八十一章 卻月陣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九十章 對峙第一百十四章 荊州變故(一)第一百零二章 交割第六十章 留守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進五丈原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一百四十三章 定謀第一百三十四章 圍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二百三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三百六十章 羌人震恐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一百九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九章 假象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四百一十六章 遍地開花第二十三章 李基逃了?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三百章 英雄遲暮第四百三十三章 兵寇晉陽第一百零三章 算計第四百七十三章 南征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四百七十一章 下海第一百九十二章 殲其一部第一百六十七章 閬中第一百十九章 以城換子(第三更)第一百章 徐晃,行動了第三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