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謀算

夷陵城關。

城內,軍府。

“你是說,吳軍已經大舉退去,這則軍情可否屬實?”

“啓稟趙將軍,千真萬確。”

“小人與各位同袍一直隱蔽於城外山林,時刻關注着吳軍的情況,可從昨日夜裡,吳軍大營便忽然亮起微弱火光。”

“隨即,我等便摸上去悄然跟隨,終是於次日清晨,趁白日發現了吳軍約莫有萬餘部衆。”

“至於吳軍將旗則高舉着凌、黃戰旗,他們正疾馳往江陵方向奔去!”

“小人們推測,這便是吳軍主力撤離,故此,小人才迅速回返稟告趙將軍如實軍情,還請將軍定奪!”

一席話落。

這員斥候徐徐匯報着。

話音落下,趙雲原本便堅毅的臉頰上亦不由露出一絲思慮之色,暗暗沉吟着,一言未發!

半響。

從旁的夏侯蘭不由輕聲道:“子龍,如今吳軍既以撤離,想必是久攻不下,放棄繼續攻略夷陵了。”

“畢竟,荊南二郡新得,黃蓋必來不及穩定郡縣,便舉兵西進匯合淩統所部,強攻夷陵城,企圖扣開我軍防線,徹底斷絕蜀中與荊州方面的聯繫。”

“如今,既吳軍已撤離,子龍,我等也收拾收拾,準備率衆前往南郡援助吧。”

“不然,一旦這支吳軍回援,勢必會增強呂布攻城的實力,屆時,江陵危機便更大矣!”

一席話語,徐徐落下。

此時,夏侯蘭亦是面色一震,喃喃勸慰着。

他以爲,吳軍久攻不下,退卻乃是必然選擇,故而如此勸誡。

只不過。

趙雲卻是依舊面色淡然,一言未發,細細思索着。

良久,他才陡然回神,先行揮手斥退斥候,然後出聲,道:“君閣,以你之見,如若是你統軍於城外,攻城數日,會如此輕易的退軍,卻一點都不感到惋惜麼?”

“惋惜?”

“子龍,此言何意?”

喃喃自語一番,夏侯蘭不由忽然面色緊促,想到什麼,遂道:“難道說,吳軍會假裝撤軍,實則會挑選精銳于山林埋伏。”

“然後靜待時機,伺機趁我軍不備,夜襲城池?”

“然也!”

一席話落,夏侯蘭一時竟是面露震驚之色,趙雲也滿含笑意,遂肯定着。

“的確,黃蓋乃早年便跟隨於孫堅的老將,縱橫沙場數十載,戰陣用兵經驗必是極爲豐富,以他之能,假意退軍,實則卻暗地裡隱藏着,待機而動,偷襲夷陵。”

“此策,不能說沒有。”

“雲估計,此時恐怕黃蓋便於城外的某處山林中,率衆隱藏呢。”

隨着趙雲一番分析,夏侯蘭也徐徐想到了城外崇山峻嶺的地形,不由也面面點頭附議。

畢竟,夷陵城外山林衆多,保不準吳軍便真的隱藏山林,等己方放鬆警惕,率衆前往南郡之際,便轟然殺出,趁機襲取夷陵。

可以說,此策的可能性極大!

一時間,夏侯蘭眉頭也不由緊皺,凝眉道:“那子龍,既如此,我軍便繼續固守待命吧!”

“估計,如今主公也已經收到信使的消息,想必也加緊派遣主力東進來援。”

“我軍只要拖住蜀中援軍抵達,那屆時便能全面向東吳發動反擊。”

“不。”

“雲想將計就計,引誘黃蓋出擊,趁機敗其一陣。”

話音剛落,夏侯蘭便不由面露恍惚之色,遂喃喃道:“子龍的意思是………?”

隨即,趙雲再其耳旁輕聲耳語一番。

陡然間,夏侯蘭遂恍然大悟。

“君閣,你去通知陳守將前來,本將與他商議一些作戰細節。”

“諾!”

夜色緩緩降臨,冬季的夜晚可謂是氣溫極低,寒冷異常。

此時,夷陵兩側山林,透着層層夜色望去,卻是殘存着道道虛影。

旬眼望去,夜色當中,竟是數千餘身披甲冑的吳軍士卒正暗暗隱藏着。

冷風徐徐吹拂着,寒風凜冽,極爲刺骨!

此刻,衆多吳軍士卒臉頰上早已是凍得面部通紅,身軀亦是唯唯唆嗦。

另一旁,一員斥候正悄然而至,向身披堅甲的主將黃蓋,輕聲道:“黃老將軍,剛剛有情況。”

“半刻鐘前,夷陵城竟是悄然打開,一支數百餘衆的軍卒正悄然沿着山道徐徐向東行去。”

“哦?”

“荊州軍,可否是趙雲所部?”

聞言,同樣面部通紅的黃蓋不由喘着冷氣,雙手搓着取暖,徐徐詢問着。

“老將軍,據敵軍所打着的微弱火光來看,這支軍卒皆身披白衣戰甲,領頭之將,則身系白袍,手執亮銀槍,胯下一匹極爲健碩、神采奕奕的白馬神駒。”

“料想,必是趙雲無疑!”

一席稟告。

雖然情報已經基本證實軍情,可作爲老將的自覺,卻還是告訴他,不要輕舉妄動,小心有詐!

“你等速速前去跟隨,沿途一直緊跟着敵軍其後,負責打探情況,注意隱蔽。”

“諾。”

一席指令,斥候無奈,只得拱手應諾,遂徐徐退下。

細細盯凝着斥候緩緩離去的黑影,黃蓋不由苦嘆一聲,遂繼續隱藏。

作爲老將的自覺,他還是不敢輕易出戰,襲取夷陵。

畢竟,如若此乃趙雲之策,明裡遣軍東進向南郡行去,可實際上卻只是假意行軍,而真實的意圖卻是等待己方強攻夷陵時。

然後,趙雲卻是陡然率軍直起突襲後背。

屆時,那時必將腹背受敵,乃是吳軍之災難!

故此,他才沉住氣,並未立即進攻,而是先派遣斥候前去打探消息,注意趙雲所部的動向。

………

短短兩日時間。

只說,趙雲率數百白耳精兵自從出夷陵以後,便一路毫不停歇的疾馳東進。

一兩日功夫,便奔行了百餘里路途。

此時,寬闊的道路上,吳軍士卒正在結陣前行。

“啓稟凌將軍,我軍身後約莫三十餘里處,有一支數百餘卒的荊州軍正疾馳行進着。”

“看樣子,意圖乃是東進,奔往江陵城。”

“將軍,我等作何處置?”

一席話落。

淩統不由面露慮色,遂徐徐道:“你可曾看清,敵軍主將乃是何人?”

聞訊,這員斥候立即拱手道:“將軍,據小人觀測,敵軍爲首主將手執亮銀槍,胯下白馬神駒,其餘荊州軍卒也是身系白衣戰甲。”

“估計是主將趙雲率白耳精兵親至。”

話音剛落。

從旁淩統便沉吟着,暗暗道:“目前,照此看來,趙雲竟是親自率衆奔往江陵城,想必是並未看出黃老將軍的策略。”

“那看來,我還是要想方設法將其拖住,儘量給黃老將軍拔取夷陵,爭取相應的時間。”

聽聞趙雲率衆出城以後,淩統雖並未表露而出,可內心亦是暗喜,喃喃自語着。

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四十四章 匯合第七十七章 招攬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蠻掠三郡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神威天將軍(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一百零十章 士仁,吾誓殺汝!第二百二十四章 奪權(補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二十二章 偷聽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二百零四章 落幕的武聖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八十六章 病重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兩百五十六章 寇巴丘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八十章 嫁禍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不能殺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二百八十五章 贈書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二百二十一章 豪強大族(鳳溪生日,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四百六十八章 壘民望,抑豪強第五十五章 夏侯楙,顫抖吧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十三章 內亂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二百五十三章 塞胡紛爭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二十二章 偷聽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擊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十三章 內亂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二百九十七章 馬超能不能用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位名將?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二百六十六章 拜訪孔明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三百七十九章 渾水摸魚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三百零三章第三百七十九章 渾水摸魚
第十五章 在設計第四十四章 匯合第七十七章 招攬第二百四十四章 智鬥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六十二章 孫狼來投第四百六十二章 冰河世紀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一百九十六章 南蠻掠三郡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神威天將軍(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關平抑豪強第一百零十章 士仁,吾誓殺汝!第二百二十四章 奪權(補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和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四百五十八章 長江上下,盡情馳騁第三百二十五章 輕取陰平地第三百九十二章 算無遺策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二十二章 偷聽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三十五章 請戰第二百零四章 落幕的武聖第二百十八章 會蠻王第二百三十章 放你走第四百八十二章 悲歌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趁亂取巴丘第八十三章 計議起兵第四百零七章 以少勝多第二百四十五章 俠客第四百零五章 陌刀所向第八十六章 病重第四百四十七章 敕開府之權第兩百五十六章 寇巴丘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八十章 嫁禍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一百九十一章 鄧艾的應對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不能殺第四百六十六章 令吳人聞風喪膽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四百二十七章 力斬四將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六十七章 仁義之師第二百八十五章 贈書第五十八章 計議收羣盜第二百二十一章 豪強大族(鳳溪生日,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威天將軍(中)第四百六十八章 壘民望,抑豪強第五十五章 夏侯楙,顫抖吧第三百七十八章 坦白第十三章 內亂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二百五十三章 塞胡紛爭第一百五十五章 火船第二十二章 偷聽第二百十一章 痛苦中死去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一百三十六章 衝擊第三百八十七章 覆滅之第十三章 內亂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四百零八章 主力齊聚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二百九十七章 馬超能不能用第四十章 “自信”的夏侯楙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位名將?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六十九章 回軍路線第二百六十六章 拜訪孔明第一百零四章 難道,你以爲只有你會算計?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三百七十九章 渾水摸魚第二百九十四章 孔明薦關平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二十章 李基的決絕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三百零三章第三百七十九章 渾水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