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節 登陸大阪下馬威

“嘟,嘟”再長的旅程也有到站的時候,何況上海到大阪的輪船本來就是算不上遠洋航線。今天的大阪港口上有一些不同,是了,一箇中隊的陸軍居然開進了一向是海軍地盤的大阪港,在客輪碼頭上等候着什麼。這讓周圍的旅客很是驚訝,不過見多識廣的大阪人接受能力超強,很快就各自忙活起手頭的活計,甚至有膽大的小販在隊列後面給大兵們推銷起貨品,很快中隊長們就大聲呵斥着把小販攆出隊伍,而口袋裡鼓鼓囊囊的士兵被一頓三賓得給打的暈頭轉向,不住的喊着哈衣。

看着亂糟糟的隊伍,小川又次中將苦笑了一聲,這個第四師團可以說是日軍裡的奇葩,從建軍起軍紀就很糟糕,士兵軍官又多是小商人小手工業者出身,頭腦靈活,可不像那些熊本二傻子一樣好忽悠。在日俄戰爭中就幾次出現頂不住的情況,第八聯隊在322高地戰中更是被俄軍給打的差點全軍覆沒,後來的奉天追擊戰中,損失不大但是戰果也很小。所以戰後小川沒有被降職,但是也不敢奢望升官。這一回兒,陸軍省的幾大巨頭聽說武翼新軍的總統制官吳宸軒要隨同憲政考察團訪日,大山岩大將和山縣有朋大將難得的統一了一次意見,覺得由陸軍省負責接待這位大清國考察副使。

不過大山和山縣這兩位大佬自恃身份,不會親自到大阪來接待,而乃木希典已經成爲天皇的侍衛官,根本不可能出來,陸軍省乾脆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小川師團。小川和武翼新軍曾經共過事,對這位吳大人還是很欽佩的,畢竟清國高官能親自上陣的可不多,更何況這位軍銜上*將的總統制官從頭到尾都在戰場上,還曾經坐着飛機親臨前線,甚至聽說他親自操着機槍射擊過俄軍的陣地,在日軍中將軍上陣的也不多,所以對這位武勇的將軍在日軍中的崇拜者也不少。

今天客輪到岸,小川又次中將帶着第四師團的師團部人員和一箇中隊來迎接這位傳奇的吳大人,至於另外一位正使戴鴻慈就交給外務省的小辦事員去吧。

“吳大人,請。”“戴大人,先請。”

一番謙讓之後,頂戴花翎的戴鴻慈打頭,身着武翼新軍軍禮服的吳宸軒跟在後面,其他的隨員或者長袍馬褂,或者燕尾服高筒帽,在一陣子謙讓寒暄中依次下船。舷梯下面,鼓號齊鳴,一名黑色禮服的外務省官員和一名日軍將軍在舷梯下面等候着。

外務省的二級參贊按照外交程序接待正使戴鴻慈不提,小川又次看着吳宸軒軍禮服的三顆八角金星,心裡面不禁苦笑。沒奈何只好主動上前敬禮,吳宸軒也算給面子,也很正式的還禮。

“吳將軍,歡迎您的到來。卑職是第四師團師團長小川又次中將,奉陸軍省命令,前來接待將軍。”

“小川將軍你好!”吳宸軒還禮後摘下手套和小川握手之後“感謝貴軍的安排,請小川將軍替我感謝大山岩大將和乃木希典大將的盛情接待。”

“報告將軍,請將軍檢閱我軍第二十二聯隊第一大隊第一中隊。”一名上尉軍官跑步過來報告。

“吳將軍請。”小川軍銜低於對方,只好委屈作爲先導。吳宸軒整理了一下軍容,在一箇中隊的日軍面前開始檢閱。身後的十名內

衛隊員也穿上軍禮服,扛着嶄新的秦弩步槍,挺着雪亮的軍刺,每個人的腰間都彆着一把勃朗寧手槍,踢着正步在身後護衛。雖然十個人的隊伍僅僅是簡單的兩列縱隊。

“第四師團果然精銳,我對貴軍軍容嚴整,令行禁止很是敬佩。”吳宸軒對這一個中隊的日軍敬了軍禮,日軍士兵也都立正挺槍致意。

檢閱完畢的吳宸軒和小川又次在一邊等候外務省接待戴鴻慈,小川又次和吳宸軒閒聊,眼睛卻沒有離開吳宸軒身後的衛隊,這些雙槍兵看似輕鬆的散佈在周圍,但是從他們按在槍套上的右手和打開的步槍保險來看他們正在警惕的履行警衛義務。

就在此時,從對面的碼頭上傳來了一陣喧鬧,一個梳着大辮子的勞工正在從貨船上通過跳板卸貨,身邊穿着和服的監工大概是嫌這名勞工的手腳太慢,正在一鞭子一鞭子的抽在勞工的脊背上,打的那個清國人到處亂滾,監工一邊抽打一邊看着對面的清國考察使團的歡迎場面,周圍的大阪市民嬉笑不已。

戴鴻慈也瞧見了對面碼頭的情形,本來就覺得這些出洋扛活的都是天朝棄民,所以不願多事的他裝作看不見繼續和日本外務省的參贊交談。使團的其他人也紛紛學着鴕鳥大人的樣子繼續微笑着和身邊的日本外交人員寒暄。

“小川將軍,你覺得三十年式步槍和我們的秦弩步槍那個精度更高呢?”小川聽到身邊的吳宸軒突然一句問話,讓他有些詫異,不過順口回答道:“我想兩種步槍的裝備時間差不多,設計上也很相似,精度應該都不差。”

“是嗎?”吳宸軒搖頭笑道“作爲軍人,我們應該讓實踐來檢驗結論。”說着吳宸軒衝着身後輕輕一揮手,站在他身後的一名內衛士兵瞬間提槍,據槍,射擊。

“乒”的一聲清晰的槍聲讓喧鬧的碼頭瞬間鴉雀無聲。三百米外的另一個泊位上,那個被打的皮開肉綻的清國勞工也不再翻滾,因爲剛剛還不停的吐着芯子的鞭子似乎突然消失了,像是一條死蛇一樣盤在身邊的地面上,那個一臉得意的浪人監工的獰笑凝固在臉上,手裡的鞭子只剩下一個鞭把在手裡攥着,一秒鐘之後,手上傳來的灼燒感讓他像是被馬蜂蟄了一般把鞭把扔出去,右手虎口處一條焦黑的灼燒痕跡清晰可見。

那名開槍的士兵手腕輕輕一抖,一顆黃銅色的彈殼跳出彈倉,緊接着一顆子彈推入槍膛,槍機閉合完成射擊準備,整個過程不足兩秒鐘,旋拉槍機的迅速上彈優勢展露無遺。讓周圍的第四師團的老兵們都倒吸一口涼氣,如果自己笨拙的三十年式小銃碰上這種步槍,不論精度,單只是射擊頻率就落下一大截。

“小川將軍,你看秦弩步槍的精度是否還不錯?”吳宸軒笑着說,根本對周圍日軍士兵的怒氣視而不見。身後的內衛士兵也毫不畏懼的挺胸握槍和第四師團的士兵對峙。

“吳將軍,希望你能注意你的言行,這是在大日本帝國的土地上。”小川又次不是不知道這些浪人是在故意挑釁,而且也知道這是那些玄洋社會員的小伎倆,但是身爲日本陸軍軍人的他不能對清國人在日本土地上開槍的事情無動於衷,這樣的話,說不定自己會被那些滿腦子口號的下級軍

官給天誅了。

“小川將軍,如果你們不能維護好使團的友好氛圍,我將把我對你們第四師團能力的置疑轉達給大山岩大將閣下。”吳宸軒也正色道“另外,我想北方的客商對於擲彈筒和01式步兵炮的生產許可和現*貨都很敢興趣。實際上我們之前是基於日本陸軍和我們山東良好的關係才向貴國出口這種武器的,但是我現在感覺到的是完全與雙方友誼相悖的氣氛,看來我們有必要重新考慮是否有必要履行這些合同。”

“請吳將軍不要介意,我們第四師團會維護好貴師團在大阪的安全。”小川對日軍進口山東武器的項目很清楚,日軍各個師團都在爭奪這些精良的步兵武器,如果因爲第四師團的原因造成武器進口泡湯,那第四師團會怎麼樣不知道,但是他小川又次在日軍中的下場一定不妙。小川又次讓這個中隊的隊副帶人去處理一下情況,很快就有日軍士兵彙報對方沒有受傷,鞭子被打斷了,手部有點灼傷,其他無礙。吳宸軒的手下一名文職也跟着過去,把清國勞工帶上了客船,給他買了船票,安排他趕緊返回大清國。

一場風波消弭於無形,經此一事,日本方面的歡迎也草草結束,使團入住了大阪的大和飯店。

“宸軒老弟,碼頭上你可是有些操切了。”戴鴻慈和吳宸軒在包間的客廳裡品茶。畢竟對方也是封疆大吏,戴鴻慈也不好過於深究,不過剛剛可是真把他嚇出一身冷汗,當年的北洋水師廣島事件差點引起兩國交兵,光是淮軍和北洋水師就擼下去幾個紅頂子藍頂子。

“對不住,讓戴大人受驚了。”吳宸軒先拱手謝罪“日人向來欺軟怕硬,豺狼本性,聖賢道義對他們是不管用的。剛剛我們遇到的應該是一些民間激進組織的浪人搞出來的事情,並非日本政府和軍方的意思。而且我們是外交使團,如果日本敢對外交使團動用武力,那麼在國際上是得不償失的,日本人雖然驕狂但是不傻。況且我手裡有他們的一些急需的訂單,他們絕不敢動我們分毫。”

“原來老弟早有計較,不過下次可要和老哥我商量一下,這次就算了。”戴鴻慈對於日本人的醜惡嘴臉也很厭惡,如果吳宸軒能不惹麻煩的出一口惡氣,也是他樂見的。“對了,剛剛開槍的那名壯士着實是好槍法,回頭讓容師爺給他捎過去一白兩賞銀,算是本官的一點心意,不知宸軒老弟意下如何?”

“奧,大人如此厚愛,我替那位弟兄拜謝大人賞錢了。”吳宸軒笑着和戴鴻慈談了一些接下來的行程安排和注意的事情,然後告辭而去。

“大人,這位吳大人可是夠跋扈的”容師爺是典型的紹興師爺,對於剛剛在碼頭上喧賓奪主的吳宸軒很是不屑“是不是給朝廷奏上一本,反正朝中看這位不順眼的大有人在。”

“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戴鴻慈疲憊的擺擺手“容師爺,此人看似驕奢,實則精明,手裡有兵有權有銀子,山東又有諸多大才襄助。日後這吳宸軒是龍是蟲還尚未可知,還是多種花少栽刺的好。”

“大人高見,學生領會了。”容師爺躬身退下,漸漸變暗的客廳裡戴鴻慈靜靜的坐着,只有茶几上的紫砂壺裡茶香氤氳。

(本章完)

第四百六十六節 隱蔽戰線的鬥爭第三百九十五節 判官團小試鋒芒第三百五十八節 飲馬珠江定兩廣第一百九十七節 停職留崗受排擠第四百七十節 烈火烹油華爾街第三百二十九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三百五十五節 工潮亂起在粵港第八十三節 辛丑和談初啓幕第二十一節 濟南商會初長成第一百九十一節 戰後論兵談變革第四十節 杜子成獨守孤城第一百二十七節 大義釋疑楊士海第三百八十七節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一百一十四節 武翼新軍有新槍第二百六十二節 防長之爭起波瀾第二百六十七節 奪寶奇兵在行動第三百四十節 中國統治着天空第一百六十九節 擲彈狙擊顯神威第三百二十三節 離奇的薩拉熱窩第三百六十六節 宗方推斷寺內憂第四百一十七節 最寒冷的長津湖第五百零二節 靜默的西部前線第一百零七節 血債還須血來償第四百二十節 旌旗十萬下江南第二十九節 借芝泉練兵臘山第三百一十八節 大選再出洋咕咕第四百九十二節 我們已經被出賣第一百六十三節 第四師團放水忙第二百三十節 拜耳醫藥出新品封推感言第四百一十六節 一次戰役始開端第六節 時來運轉遇苗家第二百一十七節 華府尋訪老麥克第三十九節 拳匪攻打濟南府第二百七十四節 剿匪先要除惡霸第四百九十八節 如箭在弦的入侵第四百七十九節 軍刀所指皆驚忙第五百九十八節 戰後掠影法制篇第三百八十八節 有女激將請昭南第三百三十二節 日軍後撤我軍上第三百零九節 離京路上憶老友第五百四十九節 晨曦行動在東線第四百三十六節 下關和談第二遭第五百二十四節 萊茵春天的驚雷武衛右軍編制演進(贈閱)第一百二十二節 血濺京師陝西巷第八十五節 和談上演全武行第一百一十二節 前田出招欲驚蛇封推感言第二百七十一節 直皖內訌戰三晉第四節 初出茅廬探世情第二百九十節 關東諜影暗戰急第二百三十節 拜耳醫藥出新品第四百七十三節 悽風冷雨美利堅第四十一節 老營外痛殲敵匪第五百四十九節 晨曦行動在東線第四百四十二節 全民公決選帝王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第一百八十四節 飛兵海寧浙江潮第四百二十五節 兩軍對壘洛東江第五百七十節 菊水特攻血戰酣第四百七十九節 軍刀所指皆驚忙第六十一節 網住王八逮到鱉第五百零四節 死神揮鐮指阿登第一百八十四節 飛兵海寧浙江潮第二百一十八節 登陸漢堡訪德國第八節 柳暗花明遊島城第三百零四節 真相大白千夫指第二百五十四節 武翼出手定中原第四百八十五節 光復錫金和不丹第一百一十六節 前田喋血匯泉灣第二百五十節 軍政文商齊上陣第一百三十八節 一面秋操一面戰第一百六十七節 三攻高地未盡功第一百一十節 總會來人勘實情第五百五十九節 硝煙瀰漫硫磺島第五百二十節 南下南下再南下第五百三十節 瓦胡島上旭日丸第二百九十節 關東諜影暗戰急第二十一節 濟南商會初長成第四百五十節 國務會議總結中第二百二十二節 拜訪大使逢故知第四百五十九節 G9大會的召開第三百四十七節 戰役膠着絞肉機第五百四十三節 貫通歐亞大陸橋第五百八十二節 二戰最後的戰場第三百六十六節 宗方推斷寺內憂第二百八十一節 威震敵膽戰青馬第三百三十一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一百四十六節 秋操餘波仍盪漾第七節 三轉一響打名頭第七十四節 俘虜是個大問題第二百四十六節 北洋三分天下驚第十七節 刁鎮招兵管閒事第四百八十三節 深遠包抄獵羣羊第二百六十節 上海會議立國體第五百九十四節 戰後掠影經濟篇第三百五十八節 飲馬珠江定兩廣第七十一節 救人滅口兩廂忙第一百四十節 旌旗半卷圍泰州
第四百六十六節 隱蔽戰線的鬥爭第三百九十五節 判官團小試鋒芒第三百五十八節 飲馬珠江定兩廣第一百九十七節 停職留崗受排擠第四百七十節 烈火烹油華爾街第三百二十九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三百五十五節 工潮亂起在粵港第八十三節 辛丑和談初啓幕第二十一節 濟南商會初長成第一百九十一節 戰後論兵談變革第四十節 杜子成獨守孤城第一百二十七節 大義釋疑楊士海第三百八十七節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一百一十四節 武翼新軍有新槍第二百六十二節 防長之爭起波瀾第二百六十七節 奪寶奇兵在行動第三百四十節 中國統治着天空第一百六十九節 擲彈狙擊顯神威第三百二十三節 離奇的薩拉熱窩第三百六十六節 宗方推斷寺內憂第四百一十七節 最寒冷的長津湖第五百零二節 靜默的西部前線第一百零七節 血債還須血來償第四百二十節 旌旗十萬下江南第二十九節 借芝泉練兵臘山第三百一十八節 大選再出洋咕咕第四百九十二節 我們已經被出賣第一百六十三節 第四師團放水忙第二百三十節 拜耳醫藥出新品封推感言第四百一十六節 一次戰役始開端第六節 時來運轉遇苗家第二百一十七節 華府尋訪老麥克第三十九節 拳匪攻打濟南府第二百七十四節 剿匪先要除惡霸第四百九十八節 如箭在弦的入侵第四百七十九節 軍刀所指皆驚忙第五百九十八節 戰後掠影法制篇第三百八十八節 有女激將請昭南第三百三十二節 日軍後撤我軍上第三百零九節 離京路上憶老友第五百四十九節 晨曦行動在東線第四百三十六節 下關和談第二遭第五百二十四節 萊茵春天的驚雷武衛右軍編制演進(贈閱)第一百二十二節 血濺京師陝西巷第八十五節 和談上演全武行第一百一十二節 前田出招欲驚蛇封推感言第二百七十一節 直皖內訌戰三晉第四節 初出茅廬探世情第二百九十節 關東諜影暗戰急第二百三十節 拜耳醫藥出新品第四百七十三節 悽風冷雨美利堅第四十一節 老營外痛殲敵匪第五百四十九節 晨曦行動在東線第四百四十二節 全民公決選帝王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第一百八十四節 飛兵海寧浙江潮第四百二十五節 兩軍對壘洛東江第五百七十節 菊水特攻血戰酣第四百七十九節 軍刀所指皆驚忙第六十一節 網住王八逮到鱉第五百零四節 死神揮鐮指阿登第一百八十四節 飛兵海寧浙江潮第二百一十八節 登陸漢堡訪德國第八節 柳暗花明遊島城第三百零四節 真相大白千夫指第二百五十四節 武翼出手定中原第四百八十五節 光復錫金和不丹第一百一十六節 前田喋血匯泉灣第二百五十節 軍政文商齊上陣第一百三十八節 一面秋操一面戰第一百六十七節 三攻高地未盡功第一百一十節 總會來人勘實情第五百五十九節 硝煙瀰漫硫磺島第五百二十節 南下南下再南下第五百三十節 瓦胡島上旭日丸第二百九十節 關東諜影暗戰急第二十一節 濟南商會初長成第四百五十節 國務會議總結中第二百二十二節 拜訪大使逢故知第四百五十九節 G9大會的召開第三百四十七節 戰役膠着絞肉機第五百四十三節 貫通歐亞大陸橋第五百八十二節 二戰最後的戰場第三百六十六節 宗方推斷寺內憂第二百八十一節 威震敵膽戰青馬第三百三十一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一百四十六節 秋操餘波仍盪漾第七節 三轉一響打名頭第七十四節 俘虜是個大問題第二百四十六節 北洋三分天下驚第十七節 刁鎮招兵管閒事第四百八十三節 深遠包抄獵羣羊第二百六十節 上海會議立國體第五百九十四節 戰後掠影經濟篇第三百五十八節 飲馬珠江定兩廣第七十一節 救人滅口兩廂忙第一百四十節 旌旗半卷圍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