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節 二戰最後的戰場

德國已經徹底堅持不下去了,他們甚至主動放棄了倫敦,當工人黨少年師的14、5歲的娃娃兵被美英聯軍的主力師打的丟盔卸甲,雖然他們比起那些大叔級的德軍士兵不怕犧牲,但是單薄的身體,連“連弩”步槍這種足夠輕便高效的武器也不是這些平均身高才1米4的小娃娃們能掌握好的。

面對龜縮在朴茨茅斯附近的德國駐英倫部隊的求援,從東線歸來的幾個主力集團軍也都疲憊不堪,一時間德國除了幾個警察師之外,再也派不出援軍。總不能在中國登陸美洲大陸的時候,德軍卻要被美英趕下英吉利海峽去玩鐵人三項吧,萬般無奈的赫斯只好聽從了卡納里斯海軍元帥的建議,在東方戰線分界談判的時候,向中國方面提出了“借師助剿”的建議,當然德國的讓步也是巨大的。

“馬歇爾將軍,您能夠告訴我,美利堅合衆國的軍隊還能不能在愛達荷州-內華達州一線阻止中國軍隊的攻勢嗎?或者說我們還能阻止他們多長時間?”皮膚鬆弛灰暗的杜魯門現在對於死去的羅老大怨念頗深,如果不是這位老大強出頭要帶着美國人去爭奪舊大陸的榮光,或許現在美國還在一面賺取交戰各國的黃金,一面挑揀各國的人才。現在美國親自上陣,卻把手裡的賭注輸了個精光,中國人更是後發制人的登陸了西海岸,雖然只有3個集團軍和一個航空隊、兩三個特混艦隊加上二十萬雜七雜八的僕從軍,但是這已經讓西海岸的美軍第1集團軍和第3集團軍的四十幾個師佈防起來捉襟見肘了,從9月11日的登陸到今天已經過去了整整三十天,美軍除了被擊潰殲滅了6個師,連一箇中國僕從軍的團級單位都還沒開過葷。

“恐怕除了命令部隊嚴防死守之外,我們已經無能爲力了,總統先生。”馬歇爾並不是一個鐵血的將領,相反他的很多命令都是有人性的考慮在其中,(相比之下,那個說出我不要傷亡數字,我只要莫斯科的國防軍林懷青上*將就有點冷酷無情了。)“實際上我們沒有調往英國的軍隊有一半以上都調往內華達—愛達荷州前線了,但是不幸的是我們阻止中國軍隊前進的代價過於慘重,我們的部隊已經很難堅持下去了。如果我們放棄了這條防線,我們就必須從整個西海岸撤退,另行組織防線。”

“將軍閣下,您的意思是說軍隊已經對阻止中國軍隊的入侵毫無辦法了是嗎?也就是說我們每年4個億美金的軍費開支都在爲一條防不住餓狼的防線而忙碌,見鬼,除了撤退你還能有別的對策嗎?馬歇爾先生。”議長勞倫斯是一位來自猶他州的參議員,現在中國軍隊的兵鋒已經直指內華達,他怎麼會不焦急呢。

“我們會盡我們能做到的一切去阻止入侵者,但是現在時間和形勢不在我們一邊。”馬歇爾將軍也很無奈,面對中國皇家空軍的碾壓還有中國陸軍採取的那種機動突進,守點打援的一套辦法也缺乏足夠妙的對策“即使從英倫撤回那幾個集團軍也只能利用本土作戰的優勢在東部地區

才能阻止他們的進犯,我們認爲中國軍隊的應用也到了極限,或許他們的長達兩萬公里的補給線也已經不堪重負了吧。”馬歇爾知道這很丟人,美國軍隊只能依賴於中國人的補給出了問題才能守住防線,簡直就是奇恥大辱,不過形勢比人強,不然還能依賴那些沒訓練超過三個月的童子雞們嗎?

“爲了美利堅的利益,我認爲我們需要再次向帝國政府表達我國的和平意願,我相信中國的領導者也能看明白這裡面的道理,沒有必要這麼僵持下去,不然我們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德國佬消化了東歐的土地之後成爲第二個美利堅。”議長勞倫斯先生顯然不會對馬歇爾將軍那似是而非的話所打動,他和他的基本盤都認爲能主動結束這場戰爭即使有賠償也能接受,畢竟美國已經到了國破家亡的地步了。

看着杜魯門總統沉默的表情,明顯是動了這方面的心思,馬歇爾明白唯一的障礙就是鐵五條帶來的軍隊方面的阻力,不過隨着戰爭的持續,中國皇家空軍的轟炸造成了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失去了工作和房屋,被迫當土撥鼠去挖防空洞,民族自尊心似乎也沒有那麼重要了。馬歇爾嘆了口氣,美軍已經無力繼續把中國國防軍託在內華達的沙漠地區,或許下一波的中國援軍到了,美國軍隊的內華達—愛達荷州防線就要告破了。

“美國已經第四次求和了,赫爾利大使私下裡傳話,說鐵五條華*盛頓方面可以考慮不公開默認,除了領土問題,其他都可以變通。”鄧先賢第一時間接到了北美司的上報就向周仲輔彙報“我們認爲這次美國方面的態度是認真積極的,他們已經充分體會到我方軍事力量的強大,這是他們不得不坐回會議桌前的主要動因。”

“老鄧,你看看這個。”周仲輔把一份文件和批示遞給他。

“這是,這是元首的批示?”鄧先賢一目十行的看着,他已經擔任政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五年了,這份文件他很熟悉,這是中國對於戰爭成果與損耗的一份內參通報,上面的數據詳實而有效的反應了中國在這場世界大戰中的付出與獲得。

“對得起,對得住,對得上。”鄧先賢默唸着這九字批示,心裡泛起了一陣波瀾,這看似是元首對目前戰爭進展的一種評價,又何嘗不是對如何結束戰爭的最高指示。戰爭誰都可以挑起,但是如何結束必須由勝利者說了算,中國算是這場戰爭的最後勝利者嗎?作爲參戰不算太早的中國,其實在這場戰爭裡算得上參戰範圍最大的一個國家。現在已經由內衛部隊接手的北方(紅俄)戰場,從坎大哈一直打到了亞歷山大港的西征軍,從蘇臘巴亞南下征服整個澳洲大陸和新西蘭、瑙魯、湯加等南太平洋島國的南方戰線,不算在南非登陸作戰的陸戰隊2師和應德國邀請前往法國加來準備登陸英倫作戰的第18集團軍,中國還有一個主力雲集的北美戰場要應付。三線作戰的德國都要自愧不如,中國一共開設了四條主要戰線和兩個小副本,國內僅僅留下兩個集團軍

的主力,可謂傾巢出動。

中國國防軍和皇家空軍的戰鬥力已經被一場又一場取勝的戰役,一個又一個倒下的對手所驗證,雖然勝利看似來得輕鬆愉快,但是這麼多條戰線和這麼多場戰役下來,中國的損失也是巨大的。內參顯示中國已經付出了3.5萬億中元的戰爭開支和戰爭損耗,相當於戰前中國兩年多的國內生產總值,直接經濟損失0.89萬億中元,人員傷亡334萬,其中軍人佔了289萬,光是陣亡將士就超過了43萬,幾乎是戰前國防軍陸軍的一半人數,當然對比德國、美國、日本等主力國家還有英國、紅俄等已經實際滅亡的國家,中國的損失還不在一個等量級上,但是如此沉重的損失必將對戰後中國的整體國力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而且國內的反戰呼聲也開始擡頭,洪述祖接過了病逝的章瘋子的接力棒,成爲國內最大的反對派“人民利益聯盟”的領袖,他們在全國發起的和平請*願運動已經造成不少城市的混亂,但是在不違憲的情況下,政務院和國會不好對此進行置評,其實在政府裡關於結束戰爭的思路也已經開始形成氣候,畢竟中國已經得到了比參戰前能想象的更大的戰果,見好就收已經不是少數人的看法了。

中國不可能霸佔全世界,至於獲得實際利益,確立世界霸權的任務早已可以宣告完成了,再進行戰爭的目的似乎僅僅是爲了徹底摧毀盎格魯薩克遜人的統治地位,還有就是鐵五條那個有史以來最霸道的反擊條款。中國已經做好了一切結束戰爭前應該完成的目標,剩下的事情是如何以維護中國根本利益的方式結束這場耗時6年的世界大戰了。元首之前對此沒有多少態度,除了堅持鐵五條之外,但是現在他的九字批示似乎已經給出了底線,那就是要在獲得與中國付出的犧牲與金錢相對應的利益基礎上,與英美討論和談來結束戰爭。

“德國方面的態度呢?”周仲輔已經擔任總統職務,政務院總理雖然已經卸任,但是還沒有開國會選舉,所以也就只好由他兼任,結束戰爭或許就是他在總理位置上做的最後一件大事了。德國作爲中國的最大盟友,他們的意見必須得到重視,至於軸心國的其他小弟,除了土耳其的意見需要考慮之外,都可以以德國的意見爲主。

“德國早就打不下去了,他們甚至在考慮讓出黑海部分地區,換取我們出兵擔當主力徹底打垮英倫三島的聯軍,不過張總參的意見是目前軍隊不適合繼續增兵歐洲戰場。”鄧先賢已經開始代理總理的部分職能,他也是下一屆總理的熱門人選,和軍方溝通的重任就由這個四川羣山裡出來的精明人擔任。

“或許是停戰的時機了。”周仲輔的手放在了美國地圖上,他已經看出了各方利益都在停戰這方面已經達成了高度一致,現在不是停不停戰的問題而是如何停戰的問題了,而這個恰恰是中國才能決定的,他的手指下壓着的正是中國第六集團軍第22機步師剛剛攻下的最前沿—鹽湖城。

(本章完)

第二百節 海上偶遇三原客第三百五十九節 千里轉戰大西南第三百三十八節 飛艇陰影罩霧都第一百零一節 奈何齊魯不識君第三百一十九節 跛腳總統是黎叔第一百六十七節 三攻高地未盡功第四百八十一節 雪域烽火燃藏南第八十節 再進京師爲和談第五百零二節 靜默的西部前線第五百八十六節 戰後掠影軍事續第四百零四節 行政首都遷泉城第四百四十九節 一彈一星鑄脊樑第五百四十八節 鋼鐵抉擇大會戰第五百三十六節 最大包圍戰基輔第七十一節 救人滅口兩廂忙第四百六十五節 春和景明趕山會第三十二節 項城順水且推舟第三百九十六節 知己知彼談軍改第一百八十三節 浙東暴*動風波惡第一百八十二節 自投羅網陸子欣第二百一十五節 泛美商會大開發第三百六十二節 昌都烽火戰雪域第三百七十二節 巴黎和會預備會第三百四十節 中國統治着天空第五百二十四節 萊茵春天的驚雷第二十五節 衙門公審明事理第四百五十八節 龍有逆鱗汝可知第一百九十五節 孤身說服光復會第九十四節 新軍擴充終成鎮第五百三十六節 最大包圍戰基輔第三百三十一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一百二十節 武翼三鎮分權柄第五百九十三節 戰後掠影敵友篇第五百一十九節 俄芬戰爭檢討會第五百四十節 西征漫漫黃沙路第一百零一節 奈何齊魯不識君第五百三十二節 春季反攻烏克蘭第三百零六節 喬夫病危金陵降第四百三十一節 地獄入口東京都第二百四十八節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九節 靈藥救命又一村第二百七十五節 寶雞除霸杭柺子第五百六十二節 神風突擊難奏效第五百三十三節 兵臨城下莫斯科第一百七十八節 聯合管理委員會第三百七十八節 整軍礪武備國戰第一百一十七節 初到京城見川島第五百八十節 紅色巨熊覆滅記第五百九十二節 戰後掠影聯盟篇第一百九十二節 軍校授課親登臺第三百四十二節 機動先鋒初顯威第四百三十六節 下關和談第二遭第五百二十七節 格魯吉亞狂想曲第四百八十九節 談判無期備戰忙第二十九節 借芝泉練兵臘山第五百七十節 菊水特攻血戰酣第一百四十六節 秋操餘波仍盪漾第九十三節 武翼練兵擴軍忙第十四節 開業大吉鎮宵小第五百三十七節 被遺忘的珍珠港第四百一十七節 最寒冷的長津湖第三百五十八節 飲馬珠江定兩廣第三百二十六節 共和六年風和雨第五百八十一節 美利堅的國恥日第二百四十三節 慈禧光緒同駕鶴第五十一節 爲煤鐵兵出兗棗第一百五十一節 武翼出征到遼東第四百八十六節 南下恆河飲戰馬第三百五十八節 飲馬珠江定兩廣第一百五十四節 偷襲輜重凌海集第二百九十七節 國防軍改戰鬥羣第三百七十六節 東線戰場鏖戰急第四百一十二節 鐵翼擊鯨戰扶桑第四十七節 推心置腹攬大將第三十六節 魯北拳匪進省城第一百三十四節 吾之喉舌是鐵流第三百六十三節 天兵蒞臨布達拉第五百一十三節 志願空軍要介入第五百四十三節 貫通歐亞大陸橋第五百一十九節 俄芬戰爭檢討會第四百九十三節 恐怖戰車進行曲第十二節 強攬買賣釀衝突第二百八十八節 共和萬歲與萬*稅第三百七十一節 爛尾一戰貢比涅第五百零六節 中路突破說阿登第七十四節 俘虜是個大問題第四百零七節 原敬內閣總辭職第九十二節 電影教育造人才第五百五十七節 太平洋上西風緊第五節 買賣不成看風景第一百二十三節 驚聞已成反動派第一百九十三節 新軍戰術終大成第五百七十五節 史詩一般的碰撞第四百六十五節 春和景明趕山會第七十一節 救人滅口兩廂忙第四百六十一節 海軍發展的航標第四百五十二節 海原海原在求救第一百二十七節 大義釋疑楊士海第四百三十一節 地獄入口東京都
第二百節 海上偶遇三原客第三百五十九節 千里轉戰大西南第三百三十八節 飛艇陰影罩霧都第一百零一節 奈何齊魯不識君第三百一十九節 跛腳總統是黎叔第一百六十七節 三攻高地未盡功第四百八十一節 雪域烽火燃藏南第八十節 再進京師爲和談第五百零二節 靜默的西部前線第五百八十六節 戰後掠影軍事續第四百零四節 行政首都遷泉城第四百四十九節 一彈一星鑄脊樑第五百四十八節 鋼鐵抉擇大會戰第五百三十六節 最大包圍戰基輔第七十一節 救人滅口兩廂忙第四百六十五節 春和景明趕山會第三十二節 項城順水且推舟第三百九十六節 知己知彼談軍改第一百八十三節 浙東暴*動風波惡第一百八十二節 自投羅網陸子欣第二百一十五節 泛美商會大開發第三百六十二節 昌都烽火戰雪域第三百七十二節 巴黎和會預備會第三百四十節 中國統治着天空第五百二十四節 萊茵春天的驚雷第二十五節 衙門公審明事理第四百五十八節 龍有逆鱗汝可知第一百九十五節 孤身說服光復會第九十四節 新軍擴充終成鎮第五百三十六節 最大包圍戰基輔第三百三十一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一百二十節 武翼三鎮分權柄第五百九十三節 戰後掠影敵友篇第五百一十九節 俄芬戰爭檢討會第五百四十節 西征漫漫黃沙路第一百零一節 奈何齊魯不識君第五百三十二節 春季反攻烏克蘭第三百零六節 喬夫病危金陵降第四百三十一節 地獄入口東京都第二百四十八節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九節 靈藥救命又一村第二百七十五節 寶雞除霸杭柺子第五百六十二節 神風突擊難奏效第五百三十三節 兵臨城下莫斯科第一百七十八節 聯合管理委員會第三百七十八節 整軍礪武備國戰第一百一十七節 初到京城見川島第五百八十節 紅色巨熊覆滅記第五百九十二節 戰後掠影聯盟篇第一百九十二節 軍校授課親登臺第三百四十二節 機動先鋒初顯威第四百三十六節 下關和談第二遭第五百二十七節 格魯吉亞狂想曲第四百八十九節 談判無期備戰忙第二十九節 借芝泉練兵臘山第五百七十節 菊水特攻血戰酣第一百四十六節 秋操餘波仍盪漾第九十三節 武翼練兵擴軍忙第十四節 開業大吉鎮宵小第五百三十七節 被遺忘的珍珠港第四百一十七節 最寒冷的長津湖第三百五十八節 飲馬珠江定兩廣第三百二十六節 共和六年風和雨第五百八十一節 美利堅的國恥日第二百四十三節 慈禧光緒同駕鶴第五十一節 爲煤鐵兵出兗棗第一百五十一節 武翼出征到遼東第四百八十六節 南下恆河飲戰馬第三百五十八節 飲馬珠江定兩廣第一百五十四節 偷襲輜重凌海集第二百九十七節 國防軍改戰鬥羣第三百七十六節 東線戰場鏖戰急第四百一十二節 鐵翼擊鯨戰扶桑第四十七節 推心置腹攬大將第三十六節 魯北拳匪進省城第一百三十四節 吾之喉舌是鐵流第三百六十三節 天兵蒞臨布達拉第五百一十三節 志願空軍要介入第五百四十三節 貫通歐亞大陸橋第五百一十九節 俄芬戰爭檢討會第四百九十三節 恐怖戰車進行曲第十二節 強攬買賣釀衝突第二百八十八節 共和萬歲與萬*稅第三百七十一節 爛尾一戰貢比涅第五百零六節 中路突破說阿登第七十四節 俘虜是個大問題第四百零七節 原敬內閣總辭職第九十二節 電影教育造人才第五百五十七節 太平洋上西風緊第五節 買賣不成看風景第一百二十三節 驚聞已成反動派第一百九十三節 新軍戰術終大成第五百七十五節 史詩一般的碰撞第四百六十五節 春和景明趕山會第七十一節 救人滅口兩廂忙第四百六十一節 海軍發展的航標第四百五十二節 海原海原在求救第一百二十七節 大義釋疑楊士海第四百三十一節 地獄入口東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