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節 全民公決選帝王

當各地慶祝中日戰爭偉大勝利的鞭炮碎屑還沒有清理乾淨的時候,共和十四年九月一日的各大報紙上,這篇報道幾乎都佔據了頭版頭條的位置。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集在中國這個古老而年輕的共和國身上,或許再也沒有共和十五年這個年號了。

在第一大黨的號召下,加上民主聯盟、工商業促進會、中國青年黨這些議會中也有若干議席的黨派的共同發力,這項議案几乎毫無懸念的通過了提案審覈。在七日後的全體大會上,新華黨的63%的議席作爲後盾,聯合了幾個已經認同君主立憲體制的黨派,還有不少因爲革命黨最近醜聞頻出而打算抽身而退的革命黨議員也投了贊成票。所以佔有19%議席的第二大黨革命黨卻僅僅湊了16.5%的反對票,當這項提案以81.3%的贊成票通過議會審覈的時候,作爲革命黨議會領袖的廖立中坐在議席上久久無語,直到同爲議員的夫人何玉凝將他輕輕拉起,纔在夫人的扶持下離開了議會。

因爲程序的原因,全民公決將會在一個月之後,也即是共和十四年十月一日付諸全民公決,預計公決結果將會在十月十七日到二十日統計出來。中國外交部也邀請了除了日本和紅俄之外的幾乎世界上所有大國派出觀察員監督此次公決,並且決定在投票計票環節引入機動抽查和隨機攝影的環節。各省的議會議員將會被隨機抽調到其他省份去監督投票工作,最大限度保證公決的公正性。

雖然投票尚未拉開序幕,但是在廖立中等革命黨的眼裡結果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張南江這個小諸葛確實是算無遺策,選擇了一個最佳的時機,又在付諸公決前利用手裡掌握的新聞媒體的話語權大肆攻擊革命黨以及其他主張共和制的政黨,而且揭露過程中還把這些人對共和制的主張與他們的齷齪行徑刻意的放在一起宣傳,造成了主張共和制的淨是些口是心非、衣冠禽獸的僞君子的印象,讓老百姓的心目中把這些敗類和共和制度聯繫起來。老百姓的心態很簡單,這幫人渣是因爲變成共和制的共和國才上臺當官的,他們作惡多端、惡貫滿盈,而且他們還積極鼓吹共和制。這壞人的主張自然是壞的,這麼多壞蛋都支持的共和制度自然不如君主立憲制度了。

而新華黨一開始就注意自身形象,對於腐敗分子決不手軟,往往是開除黨籍後移送司法機關,這種大義滅親的態度曾經讓新華黨流失過一些議席,廖立中的革命黨在其中也沒少撿便宜,不過現在看來這些便宜純粹都是陷阱,那些倒向革命黨的議員往往就是被揪出來讓羣衆批

倒批臭的那些革命黨。新華黨內工商業人士絕大多數是商會的成員或者嚮往入會的準會員,這些人在商會樂善好施的影響下,往往熱衷公益,注重自身形象(如果風聞不佳的會被商會一票否決,這裡可沒有拿錢刷信用的本事),這也讓參加新華黨的商會會員往往都是社會上的良善士紳,新華黨的另外幾大組成部分是科學技術人員、退役軍人、工農中的技術骨幹或者帶頭人,這三部分人或者是商會贊助的學校培養出來的,或者乾脆就是吳總長的麾下,剩下的也是受益於吳宸軒的推廣教育、鼓勵工商政策的主,所以整個新華黨幾乎就是中國先進階級的薈萃,這一點上革命黨自嘆弗如。爲了對抗新華黨,革命黨盲目擴大,一時間泥沙俱下,所以被抓住痛腳一點也不稀奇。

可是新華黨選擇用革命黨的敗類來抹黑共和制度的手法讓廖立中始終無法釋懷,這也是他至死不能和張南江和平相處的根源。不過此刻革命黨全面潰敗,幾乎面臨分崩離析的險境,廖立中也無力阻止君主制度的“復辟”。

不過革命黨也非毫無作爲,廖立中和已經回國的胡展堂(吳宸軒提請議會對其進行特赦,已經消了他當年叛國投敵的案底,再說東京郊外的胡宅也被轟炸過,在日本連老婆孩子都快養不起的胡展堂和一衆革命黨元老也再無國家庇護,不得不腆着臉回國。)把主要火力放在了狙擊新華黨關於實行“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的提議上,堅持實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

這裡的二元制君主立憲制,指君主立憲的前提下,君主權力大於議會,各種主要法令都要經其簽署,並且常有權委任首相和上議院議員,某些國家還有君權神授色彩,而不是政教分離的。當然吳宸軒不屑於搞那些扶鸞起乩的把戲,他若想當個君權神授的帝王,就靠着基地的那些設備,弄出幾個貨真價實的神蹟絕對是手拿把掐的事情。

二元君主制是起源於近代歐洲現代化,從政府層面看來,在有兩個形式上矛盾的方向同時進行,便是民族國家的中央集權制的成立,和相對的自由民主的私有財產的確認,在後世理解是因爲公民社會和理性主義發達的結果,所以可以接受政府以獨立於營利事業原則外運作,而專注於國防和外交事務。但在較後纔開始現代化的歐洲國家,爲了擴張政府權力又爲了吸納社會上不同的思想的人士,爲了晉身政府層面加強其運作,於是一部分君主制國家在統一和獨立的同時,編成了憲法成立議會,但和“虛君共和”相反是“虛位議會”制度。

一般認爲二元君主制是原型是16世紀的波蘭立陶宛聯邦,但成熟於拿破崙時代的法蘭西第一帝國,是當時拿破崙因戰爭需要而稱帝,但又希望能保持法國大革命的民主成果之產物。不過這種制度下,君主的權利過於強勢,如果在中國這片民主思想還很稚嫩的土壤裡,

保不齊就會真的演變成封建專制的借屍還魂。

而且在實踐上二元君主制,因爲無法同時兼顧君主和議會權力之爭,往往淪爲了第三方的武裝革命或政變的犧牲品,如二戰時的日本和意大利王國或後來的伊朗等,被認爲是權責不明的制度。所以吳宸軒雖然沒有表態(也不適宜表態啊。難不成跳出來說二元制就算了,勞心勞力的怪麻煩,那個議會君主制稱上二斤,哦,是來一份就得了。吳宸軒怎麼說也是個講究人,還是要講臉面的不是)。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簡稱議會君主制。其主要特點是:議會不僅是國家的最高立法機關,而且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由議會選舉產生的政府首腦組織政府,是真正的國家權力中心。君主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其職責多是禮儀性的。議會掌握立法權,內閣由議會下院多數黨領袖組建,下院多數黨領袖即爲內閣首相。內閣掌握行政權,受議會監督,對議會負責。君主無實權,行使禮儀性的職責。

內閣由議會產生並對議會負責。英國是最早實行議會君主制的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實行這一政體的國家除英國外,還有西班牙、荷蘭、盧森堡、比利時、瑞典、摩納哥、安道爾、挪威、日本、泰國、丹麥、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幾乎成了絕大多數君主立憲國家的不二選擇,這也說明這種制度更能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

最後在新華黨的妥協下,革命黨也欣然同意支持實行議會君主制改革,兩大黨的統一意見,加上幾個議會中前十名的黨派的推波助瀾,還在反對公投的共和黨、公民黨這些小黨派幾乎被邊緣化了,他們的聲音也變得細不可聞。

十月十九日,舉世矚目的中國全民公決結果揭曉,中國政治體制轉變爲議會君主制的君主立憲政體成爲了絕大多數中國公民的選擇。國家議會決定在共和十四年十一月一日正式終結共和政體,宣佈改國號爲“中華民主帝國”。這加入民主二字是爲了宣示中國實行的是君主立憲的民主制度,而絕非封建獨裁的復辟。

經過了傳統的三辭三讓程序之後,吳宸軒宣佈辭去共和國副總統、國防部總長職務,而在同一日的早些時候,已經連任兩屆的中華共和國第三任第五屆總統黎元隆宣佈辭去總統職務,並委任徐世昌爲看守內閣總理,在國體變更的過渡時期暫代行事國家元首職權。

現代國家從神權邁向民主化過程中,幾乎只有共和制與君主立憲制的兩種選項。中國在經歷了十四年的共和制度之後,在全國公民的民主投票抉擇之下,正式邁入了君主立憲的政體之中。這在當時是轟動一時的世界性新聞事件,但是經歷了數十年上百年之後,當人們用歷史的眼光來看待這一事件的時候,纔會驚歎這裡面竟然已經蘊含了決定世界近百年走向的契機。

(本章完)

第五百二十六節 蠢蠢欲動北極熊第三百五十五節 工潮亂起在粵港第四十節 杜子成獨守孤城第五百一十六節 日不落起死回生第三百四十二節 機動先鋒初顯威第一百九十八節 憲政考察始啓程第二百二十一節 完善施裡芬計劃第四百五十七節 太初元年的落幕第三百六十七節 共和十年之隱憂第二十一節 濟南商會初長成第五十七節 京城埋伏釣金鰲第二百一十二節 洪門會友識明堂第五百三十四節 北風之神如卷席第一百五十四節 偷襲輜重凌海集第三百六十七節 共和十年之隱憂第二百四十七節 三顧茅廬醇親王第四百三十四節 以血還血吾信條第一百五十九節 大阪師團鏖戰急第四百一十七節 最寒冷的長津湖第三百零二節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二百八十二節 蘭州外圍先接敵第三百四十一節 惡魔之卵燃燒*彈第一百二十一節 順氣順到銷金窟第五百九十一節 戰後掠影國際續第四百七十一節 刀光血影星期五第十五節 合作融洽買軍火第四百五十節 國務會議總結中第三百零五節 宋案餘波尚未平第二百八十九節 共和萬象千里行第五百九十六節 戰後掠影航天篇第四百九十二節 我們已經被出賣第一百二十節 武翼三鎮分權柄第三百二十五節 一戰起因君臣論第四百三十節 戰略轟炸進行曲第五百七十三節 日本入同的波折第二百六十八節 清鄉剿匪豫東北第二百九十二節 戰爭陰雲籠遼東第二百一十九節 海上琴音遇明月第二百六十一節 清亡拾遺三兩件第一百二十五節 技術決定情報戰第一百六十六節 日軍浴血爾靈山第五百九十五節 戰後掠影經濟續第四百零九節 炮兵集羣顯神威第三百六十一節 進軍西藏吳子玉第二十七節 初見項城美芹獻第四百五十八節 龍有逆鱗汝可知第二百一十六節 上下求索美利堅第三十五節 魑魅魍魎謀商會第五百九十節 戰後掠影國際篇第一百五十八節 武翼展威拒餓狼第四十九節 追兇頑敵蹤初現第二百一十二節 洪門會友識明堂第二百六十一節 清亡拾遺三兩件第三百二十九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二百八十節 統治戰場冷殺手第三百零二節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一百二十八節 二下江南爲求才第四百八十九節 談判無期備戰忙第五百一十節 三韓內亂青瓦臺第九十節 佈局兩江通商道第三百一十八節 大選再出洋咕咕第二百五十一節 保路終成導*火索第四百九十五節 國防體系之大成第四百四十六節 肇始中華新帝國第四百九十九節 鉗形攻勢閃擊戰第三百零六節 喬夫病危金陵降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二百六十四節 打出來的鐵防長第五十八節 雷霆救兵老佛爺第六十六節 回馬奪寶出奇兵第四百六十六節 隱蔽戰線的鬥爭第二百四十三節 慈禧光緒同駕鶴第五百七十二節 敗犬扣門入中華第二百八十六節 南北諜戰風波詭第五百九十二節 戰後掠影聯盟篇第四百一十六節 一次戰役始開端第八十九節 倒履相迎江浙客第十六節 開創商業新業態第四百六十二節 扶不扶的大拷問第三百零二節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二百二十三節 吾家有妹科技狂第四百七十五節 基地升起蘑菇雲第八十八節 強撐病體返濟南第九十九節 新任巡撫三把火第四百零八節 和平轟炸啓戰幕第四百三十五節 基隆屠狗九九九第四百八十節 德奧合併策源地第四百六十六節 隱蔽戰線的鬥爭第一百八十二節 自投羅網陸子欣第五百零七節 突擊集羣逞英豪第四百零二節 世家反撲起蕭牆第二百節 海上偶遇三原客第三百三十一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三百八十節 浮生願平東海波第二百二十二節 拜訪大使逢故知第三百零三節 低調做事高調人第五百三十三節 兵臨城下莫斯科第三十一節 小人毒辣施暗箭第五百二十三節 英倫爭奪陷僵局第四百三十六節 下關和談第二遭
第五百二十六節 蠢蠢欲動北極熊第三百五十五節 工潮亂起在粵港第四十節 杜子成獨守孤城第五百一十六節 日不落起死回生第三百四十二節 機動先鋒初顯威第一百九十八節 憲政考察始啓程第二百二十一節 完善施裡芬計劃第四百五十七節 太初元年的落幕第三百六十七節 共和十年之隱憂第二十一節 濟南商會初長成第五十七節 京城埋伏釣金鰲第二百一十二節 洪門會友識明堂第五百三十四節 北風之神如卷席第一百五十四節 偷襲輜重凌海集第三百六十七節 共和十年之隱憂第二百四十七節 三顧茅廬醇親王第四百三十四節 以血還血吾信條第一百五十九節 大阪師團鏖戰急第四百一十七節 最寒冷的長津湖第三百零二節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二百八十二節 蘭州外圍先接敵第三百四十一節 惡魔之卵燃燒*彈第一百二十一節 順氣順到銷金窟第五百九十一節 戰後掠影國際續第四百七十一節 刀光血影星期五第十五節 合作融洽買軍火第四百五十節 國務會議總結中第三百零五節 宋案餘波尚未平第二百八十九節 共和萬象千里行第五百九十六節 戰後掠影航天篇第四百九十二節 我們已經被出賣第一百二十節 武翼三鎮分權柄第三百二十五節 一戰起因君臣論第四百三十節 戰略轟炸進行曲第五百七十三節 日本入同的波折第二百六十八節 清鄉剿匪豫東北第二百九十二節 戰爭陰雲籠遼東第二百一十九節 海上琴音遇明月第二百六十一節 清亡拾遺三兩件第一百二十五節 技術決定情報戰第一百六十六節 日軍浴血爾靈山第五百九十五節 戰後掠影經濟續第四百零九節 炮兵集羣顯神威第三百六十一節 進軍西藏吳子玉第二十七節 初見項城美芹獻第四百五十八節 龍有逆鱗汝可知第二百一十六節 上下求索美利堅第三十五節 魑魅魍魎謀商會第五百九十節 戰後掠影國際篇第一百五十八節 武翼展威拒餓狼第四十九節 追兇頑敵蹤初現第二百一十二節 洪門會友識明堂第二百六十一節 清亡拾遺三兩件第三百二十九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二百八十節 統治戰場冷殺手第三百零二節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一百二十八節 二下江南爲求才第四百八十九節 談判無期備戰忙第五百一十節 三韓內亂青瓦臺第九十節 佈局兩江通商道第三百一十八節 大選再出洋咕咕第二百五十一節 保路終成導*火索第四百九十五節 國防體系之大成第四百四十六節 肇始中華新帝國第四百九十九節 鉗形攻勢閃擊戰第三百零六節 喬夫病危金陵降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二百六十四節 打出來的鐵防長第五十八節 雷霆救兵老佛爺第六十六節 回馬奪寶出奇兵第四百六十六節 隱蔽戰線的鬥爭第二百四十三節 慈禧光緒同駕鶴第五百七十二節 敗犬扣門入中華第二百八十六節 南北諜戰風波詭第五百九十二節 戰後掠影聯盟篇第四百一十六節 一次戰役始開端第八十九節 倒履相迎江浙客第十六節 開創商業新業態第四百六十二節 扶不扶的大拷問第三百零二節 刺宋主使有其人第二百二十三節 吾家有妹科技狂第四百七十五節 基地升起蘑菇雲第八十八節 強撐病體返濟南第九十九節 新任巡撫三把火第四百零八節 和平轟炸啓戰幕第四百三十五節 基隆屠狗九九九第四百八十節 德奧合併策源地第四百六十六節 隱蔽戰線的鬥爭第一百八十二節 自投羅網陸子欣第五百零七節 突擊集羣逞英豪第四百零二節 世家反撲起蕭牆第二百節 海上偶遇三原客第三百三十一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三百八十節 浮生願平東海波第二百二十二節 拜訪大使逢故知第三百零三節 低調做事高調人第五百三十三節 兵臨城下莫斯科第三十一節 小人毒辣施暗箭第五百二十三節 英倫爭奪陷僵局第四百三十六節 下關和談第二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