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章 腳不沾地

號角長鳴,探馬飛奔。隨着慕容俊一聲令下,準備多時的各部燕軍紛紛出動,在幽冀交界地帶掀起漫天狼煙。

慕容評、高開兩部出青縣、滄縣,在河間與封奕部會合後,徑直殺向西南方向的魯口;悅綰率部出清樑,目標指向西南的中山郡盧奴城,從朔平出發的慕容恪部緊隨之後;先鋒副將慕容軍率部出雄縣奔高陽,慕容俊在慕輿根等諸多文武將官的陪同下率燕軍主力從容城南下,行軍路線筆直地指向蠡縣、滹沱河浮橋、安平。。。。。。

至此,燕軍兵分三路,撇開東邊的渤海郡,從冀中、冀西兩個方向突破冀州的總體方略暴露無疑。

四月初十上午,安平城兩萬多民衆開始向冀州城撤離,似乎知道己方主力正趕來接應,駐守浮橋的燕軍膽氣壯了許多,打探軍情的小股精騎開始在安平附近出沒,並時不時與李承部混編騎相遇,爆發出一起起小規模戰鬥。

安平城南門外,丁析、劉準、李承三人正在向王猛道別。

李承、劉準面色肅穆,昨日的振奮輕鬆不翼而飛。燕軍的消息大致已經探明,三十萬大軍造成的壓力讓任何人都無法感到輕鬆。

原魯口幽州軍被收編之後,徵北大將軍府下轄十二萬人馬;其中兩萬騎兵,十萬步卒;這支人馬和南下燕軍相比無論是數量還是騎兵所佔的比例都相差很遠,而且分散部署在襄國、冀州城、渤海郡、博陵郡、中山郡、常山郡、趙郡等七個郡國十數個城池裡,遠不如三路進攻的燕軍集中。

而且,李承、劉準知道,部署在冀州北部的十二萬民軍中,有五萬民軍去年秋天被拉到襄國整編,然後南下豫州壓制胡人去了,再然後又分散到中原各地爲災民搬運糧食,一直忙到今年三月才結束。他們不知道這五萬人馬回返襄國沒有,能不能夠調用;沒有這支人馬,指望憑藉分散的七萬人馬阻擊、消耗、擊潰三十萬戰力強悍的燕軍實在是難上加難,即使大將軍早有定計!

李承、劉準忐忑之際,王猛輕笑一聲,怡然自得說道:“呵呵,兩位勿須擔心,直管按照徵北大將軍府號令行事就是;實不相瞞,南下豫州的五萬士卒不僅及時趕回,而且已經進入預定位置埋伏起來了。”

李承、劉準眼中一亮,齊齊盯向王猛。李承朗聲說道:“王大人放心,便是拼了性命不要,李承亦會照應好各部撤離之事。”

劉準振奮道:“如此劉某無憂了,只盼大將軍早日北上,秋糧下來前擊潰燕軍,以便安平生民可以趕回來收割糧粟。呵呵——”

王猛微笑頜首,轉對丁析道:“請丁司馬把大將軍府的作戰意圖轉告雷都督、逢都督。大將軍府不需要魯口、南皮爲其他地方分憂,只願兩地密切配合,拖住東路的慕容評。慕容評這路燕軍主要目的是爲中路、西路的燕軍提供側翼遮蔽,防止我軍突出奇兵從渤海襲取燕軍後路,是以進攻意圖不強,兩位都督只要在河間郡、章武郡一帶多派疑兵,虛虛實實攻打幾下,慕容評必定不敢放膽南下。”

丁析點頭應道:“王大人放心,丁某會轉告兩位都督。”

王猛頜首示意,舉手團團一揖,衝三人說道:“諸位,王某先行告辭了,過幾日我等在冀州城再會。”

“王大人走好,一路小心。。。。。。”劉準、李承、丁析一一拱手和王猛作別。

從這一刻開始,四人將分頭行事;丁析往東走,在魯口、南皮轉一圈,向雷諾、逢約、童圖傳達大將軍府將令和未來的作戰意圖。

劉準率博陵郡守兵留守安平城,阻擊燕軍先鋒,爲徵北大將軍府佈置全線防禦爭取時間。李承護送安平、深州兩城民衆撤往冀州,抵達目的地後,將與原祖鳳部混編騎會合,北上接應劉準部郡守兵回撤。

王猛的目的地是滹沱河北岸的安國、無極兩城。這兩城是中路副都督鹿勃早和西路都督權翼的駐地,無論是論地位還是論駐地位置的重要,都需要王猛親自去和這兩位大將溝通。

安國城在安平西北方,若是走浮橋,兩城之間的路程不到五十里。可惜浮橋落到燕軍手裡,要到安國必須另想辦法了。

離開安平城,王猛和十名親衛騎兵一路向西,到正午時,行出了五六十里路程;估摸着遠離了燕軍斥候的偵測範圍,十一騎折而向北,來到滹沱河岸邊。

王猛四周逡巡了一圈,然後指着西方緊挨着滹沱河的一片杉樹林吩咐道:“走!到那邊林子裡歇息,然後伐木製排。”

來到林子裡下了戰馬,胡亂用了些乾糧喝了些水,十名親衛便開始忙乎着伐木編排,王猛找了個僻靜處獨自坐下,滿臉慎重地在地上勾勾畫畫,再沒有半點輕鬆模樣。

誠然,從接到石青命令他北上冀州暫代徵北大將軍一職的將令那一刻起,他就日夜難寐,一心謀算着如何抵禦燕軍入侵。兩個多月來,爲此預定的各種計劃不下數十個,但是戰事一旦開始,各種情況千變萬化,這些計劃卻未必適合,必須依據軍情及時調整。

兩個時辰後,親衛過來請王猛渡河,兩個簡易木筏已經編制完成了。

十人十馬分乘兩支木筏渡過滹沱河,上了河岸之後,王猛令四名親衛騎趕往無極,命令王龕分遣一萬人馬攜帶一月輜用趁夜趕赴安國。

傳令親衛向西而去,王猛率六騎親衛轉頭向東,一口氣趕出三十幾里路程,在天黑之前進了安國城。

此時的安國城內一片緊張肅殺之氣。昨天下午,戴施的親衛隊長老何和一兩千逃兵將蠡縣、滹沱河浮橋失守的消息帶了過來。安國城位於南下冀州大道的側翼,位置較偏,配置的守軍比蠡縣還少兩千,只有三千人;如今算上老何這股殘兵也不到五千人,在後路被敵軍所佔,與己方主力聯繫中斷,守城士卒豈有不緊張之理。

王猛來得很及時,恰好舒緩了這股緊張;一般士卒確是不知道他有什麼驕人戰績,但是假徵北大將軍這個身份的份量已經足夠讓人安心了。

“王大人!戴施那個狗東西暗中投了鮮卑人,蠡縣、浮橋都是他搞的事。”

見到王猛,鹿勃先將這個消息道了出來,然後慎重地說道:“事發突然,鮮卑人這次佔足了先手。我軍若是倉促應戰後果難料,很有可能大敗;以鹿某之見,前方各部邊打邊撤,爲中軍、後軍爭取時間,中軍、後軍不用趕來救援,應該儘早在冀州城、襄國一線構築防禦,會同鄴城援軍就地阻擊鮮卑人;待鮮卑人久戰疲憊之時,就是我軍反擊之日。”

“此人見識不凡,足以勝任副都督之職。奇怪了——大將軍的眼光也太好了吧,怎麼就找出這麼個胡人來的?”鹿勃早一番話讓王猛暗自訝異,如果徵北大將軍府像鹿勃早說得那樣倉促,而不是早有準備,王猛肯定會按照鹿勃早說得那樣去部署。

“副都督所言有理,只是,其中有些內情副都督去不知道。”王猛衝鹿勃早笑了笑,然後摒退左右,壓低聲音將“石青”的意思一一道出。

“咦!竟有此事!”

鹿勃早的反應和劉準、李承的一般無二,除了驚喜還有三分振奮。不過他的心思顯然比另外兩人多,振奮只是一瞬,隨即疑慮道:“大將軍雖然早有所料,但卻無法料定燕軍究竟如何進兵南下,具體如何防禦只能臨時制措,不知王大人可有了定計?”

“說得好!”

王猛揚聲大讚,欣喜地說道:“如何應對燕軍王某心中早就有了主意,只擔心實施時未必一切如意,特別是安國城,在王某計劃裡爲重中之重,稍有差失便可能一切成空。好在見了副都督,王某算是徹底放心了。來——副都督,我等一道磋商防守安國城示意。”

。。。。。。。。

四月十一上午,燕國前鋒副將廣威將軍慕容軍率領兩萬五千人馬進入蠡縣,從清樑士卒手中接管了城防,過了不久,駐守浮橋的慕容霸傳來將令,命令前鋒軍留三千人駐守蠡縣,其餘人馬即刻趕赴滹沱河與他會合,準備南下攻打安平、深州。至於蠡縣西邊五十里外的安國城,先鋒軍不用理會,留給主力大軍收拾。

與此同時,包括諸葛羽的親衛步兵營在內的一萬民軍從西門進入了安國。城內的六七千民衆則在王猛的引領下前往無極避難。

無極距離安國大約有八十里,六七千民衆遵照鹿勃早將令,不帶糧食、傢什,只帶隨身衣物細軟,可謂是輕裝簡行;儘管如此速度還是比推車挑擔的士卒慢上許多,等待天黑下來之後,總共才走出三十來裡。

王猛等不及了,命令親衛騎留下來組織民衆連夜趕路,自己只帶了一名精悍的親衛先行趕往無極。

無極是個小小的土城,外面沒有包城牆磚;因爲地勢偏僻,遠離盧奴至真定的馳道的緣故,向來不受兵家重視,是以這個小城在戰火漫天的卻能保持的完好無損。

王猛趕到無極之時,天還沒亮。但是城內卻到處是噪雜的喧囂,眼下的無極已經成了一個大兵營。權翼的五千騎兵、五千步卒駐守於此,王龕從襄國帶來的援軍剩下的兩萬也駐守在此,幾萬人馬人來人往,將無極擠塞得滿滿蕩蕩。

前方敵情如火如荼,權翼、王龕不知徵北將軍府如何打算,心中沒有成算,這兩天就像熱鍋上的螞蟻,急躁得一刻都不能安寧。一聽說王猛進了城,當即從榻上爬起來趕過去相會,討問根底。

“中山郡的戰事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利用盧奴城阻擊燕軍,儘量給予其殺傷,爲後方從容佈置防禦爭取時日;第二階段,棄守盧奴,守軍退往常山郡,在真定阻擊燕軍西路軍,這樣既可以拉長燕軍補給線路,也可以拉開燕軍中路軍、西路軍之間的距離,使得對手不能相互應;第三階段,無極守軍主動出擊騷擾燕軍補給,引誘燕軍前來攻擊,將其拖在無極城下耗死,待時機到來便予以反擊。”

對權翼、王龕兩人的幹練勇武王猛極爲放心,三人單獨會議之時,他先將“石青”的意思複述一邊,安定了軍心後,便乾脆利落地道出了西路作戰方略。

“爲了防止泄露軍情,也爲了減少糧食消耗,盧奴、安國、無極三城民衆盡皆撤往中山郡。王副都督率一萬五千人馬在無極城內潛伏,對外裝扮出一兩千守軍的模樣,不可暴露出大軍蹤跡,以驕恣對手,誘其強攻。”

“權都督率五千精騎,一萬步卒即刻趕赴盧奴救援,轉移民衆的同時,依託城池給予對手儘量大的殺傷,不出所料的話,十日之後,燕軍中路大軍會攻之冀州城下。盧奴守軍做出孤軍難支的模樣向西南方的真定突圍;到時徵北大將軍府會安排一萬混編騎趕過來掩護接應。兩位都督還有什麼疑問嗎?”

熬得血紅的雙眼在權翼、王龕臉上來回移轉,王猛沉聲喝問。

權翼蹙眉道:“別的權某到不擔心,只擔心從盧奴突圍中間在對手的追擊下大軍容易潰散,若是如此可就得不償失了,是以,李承那一萬混編騎一定要趕過來接應。見不到混編騎,權某說什麼也不敢率大軍突圍。”

“這是當然,若沒有騎兵接應,王某絕不會讓盧奴守軍突圍。”

王猛很乾脆地答應下來,稍傾,斷然令道:“開始行動吧,後軍抽調五千人充入西路軍,權都督整頓了步卒,即刻率一萬五步騎大軍前去救援盧奴。王都督安排一部人馬組織安國、無極民衆撤往真定,告訴民衆,此去要不了多久就會回來,帶上隨身衣物即可,真定官府會安排大家吃住,家中積存的糧食留下來給守軍輜用。”

“諾!”王龕肅然應命,與權翼告辭而去。

王猛坐了一會,感覺有些困,當即喚來親衛道:“請王都督爲王某準備一輛牛車,王某坐車去真定。”

ps:回來晚了,這一章算十一號的;馬上繼續寫今天的。

四十章 翁婿重逢七十九章 慕容霸的祈禱十九章 勝利的頂峰三十四章 書聖是這樣來的二十四章 勇者無敵二十章 想決戰沒門七十五章 北方的壞消息十七章 密謀七十一章 有理由嗎四十四章 悲傷四十一章 賤人喜歡硬的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二十二章 狩獵上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六十三章 建制一百零四章 再入囚籠第6章 姚氏兄弟第5章 再續前盟第4章 幫我作間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第4章 幫我作間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荊州軍二十七章 意外的意外五十三章 下一個目標二十章 火燒懸瓠城六十六章 山重水複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六十二章 榮譽與驕傲第2章 小耗子歷險記(中)二十一章 血色浪漫六十二章 枋頭之變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第5章 隨時指點你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四十六章 壓力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二十八章 彌合第1章 煎熬五十二章 屠夫父親的一面第4章 第一步八十章 博浪五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二十六章 剃頭擔子一百零四章 再入囚籠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六十四章 消息二十七章 流言的解析六十三章 王猛之請第7章 公祭之序幕四十四章 楊羣的青兗印象第7章 出路在哪裡十八章 江湖高手三十二章 好苗子要培養七十一章 毒計八十二章 就叫新華吧六十七章 意外叢生五十六章 金鉤七十五章 北方的壞消息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第7章 禽獸不如!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二十二章 辣手未摧花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四十一章 難阻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二十五章 窩盔西進二十章 火燒懸瓠城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四十八章 兄弟間的話題六十九章 張遇的真實意三十六章 連番意外二十六章 剃頭擔子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十三章 論兵五十章 最糟糕的局面三十四章 異人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四十四章 四月初八四十四章 隔岸觀火三十三章 祭竈節下十八章 江湖高手七十二章 輿論戰心理戰五十二章 襄國之戰二六十五章 南下陳留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四十三章 契機十五章 給你個馬紮坐不坐十六章 放膽直言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三十五章 對決序幕拉開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四十章八十四章 虛晃一槍
四十章 翁婿重逢七十九章 慕容霸的祈禱十九章 勝利的頂峰三十四章 書聖是這樣來的二十四章 勇者無敵二十章 想決戰沒門七十五章 北方的壞消息十七章 密謀七十一章 有理由嗎四十四章 悲傷四十一章 賤人喜歡硬的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二十二章 狩獵上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六十六章 停止攻擊六十三章 建制一百零四章 再入囚籠第6章 姚氏兄弟第5章 再續前盟第4章 幫我作間二十八章 初入建康第4章 幫我作間六十九章 出人意料的荊州軍二十七章 意外的意外五十三章 下一個目標二十章 火燒懸瓠城六十六章 山重水複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六十二章 榮譽與驕傲第2章 小耗子歷險記(中)二十一章 血色浪漫六十二章 枋頭之變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第5章 隨時指點你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四十六章 壓力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二十八章 彌合第1章 煎熬五十二章 屠夫父親的一面第4章 第一步八十章 博浪五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二十六章 剃頭擔子一百零四章 再入囚籠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六十四章 消息二十七章 流言的解析六十三章 王猛之請第7章 公祭之序幕四十四章 楊羣的青兗印象第7章 出路在哪裡十八章 江湖高手三十二章 好苗子要培養七十一章 毒計八十二章 就叫新華吧六十七章 意外叢生五十六章 金鉤七十五章 北方的壞消息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第7章 禽獸不如!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結果二十二章 辣手未摧花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四十一章 難阻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二十五章 窩盔西進二十章 火燒懸瓠城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四十八章 兄弟間的話題六十九章 張遇的真實意三十六章 連番意外二十六章 剃頭擔子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十三章 論兵五十章 最糟糕的局面三十四章 異人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四十四章 四月初八四十四章 隔岸觀火三十三章 祭竈節下十八章 江湖高手七十二章 輿論戰心理戰五十二章 襄國之戰二六十五章 南下陳留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四十三章 契機十五章 給你個馬紮坐不坐十六章 放膽直言六十六章 登陸作戰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三十五章 對決序幕拉開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四十章八十四章 虛晃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