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章 王猛王景略

伐 三十章王猛王景略

在明光宮營地歇了一宿,第二天一早,石青帶大隊回返,同行的多了一人——麻姑。行至清漳水浮橋,麻姑一抱拳,憋着嗓子,粗豪地說道:“石青。我們祭竈節後再會。”

“好說好說,再會再會。。。”石青苦笑着告別麻姑,沿着清漳水西上,迴轉大營。

清漳水、濁漳水自西而來,分從鄴城北、南流過。這兩條河流就像天然的護城河般,衛護住鄴城南北西三面。

石青辭別麻姑回營的時候,鄴城之南的濁漳水,來了兩位鄉下人。兩位鄉下人都是年青男人,年齡大點的約莫二十七八,年輕一點的約莫二十四五。

和當初小耗子一樣的是,兩人蓬頭垢面,衣裳襤褸,和四周住戶格格不入。和小耗子有些不一樣的是,這二人沒有鄉下人進城的那股子興奮的好奇勁。

年長之人,一身布衣短褂,葛藤腰帶上斜插一柄短斧,步子沉穩,很有砍柴高手的風範。年青之人,瘦骨嶙峋的身上披了一席骯髒的寬袍,西北風吹過,袍角飛揚起來,露出裡面斑駁粗陋的獸皮襖。自有一股瀟灑出塵之姿。

兩人過了濁漳河,前方的鄴城和左手的太子東宮遙遙在望。“咦籲唏——”年青之人發出一陣含義不明的蹉嘆。年長之人聽了精神一振,歡聲道:“景略。可是看出些名堂,未來英主卻在何方!”

年青之人一搖頭,發屑草沫一陣飛揚,他也不以爲意,唏籲道:“中嶽大哥,小弟並未望氣,適才感慨,乃是因鄴城山川地勢而發。大哥你看,濁漳水、清漳水有西而來,從鄴城南北五六裡處流過。。。嘖嘖。魏武不愧是用兵大家,當初看中鄴城,想來就因爲此。”

年長的‘中嶽’大哥似乎不是很明白,疑惑道:“景略此言何解?”

年青的‘景略’很有氣慨地伸臂一圈,道:“大哥請看。若有人意欲攻打鄴城,將從何處入手?從西?鄴城之西兩水相夾,地勢狹隘,小股部隊尚可活動,大軍則無法施展。從南?從北?鄴城南北五六裡處,各有清、濁漳水掩護,若是越過漳水紮營,營地臨近城下,在城頭弩炮打擊之下,實爲自取死路。在漳水之外紮營?對方拒河而守,有城可依;想下鄴城,誠爲艱難。如此,攻城之處,唯餘東方一途,反之,守城一方只需守住東城便可。呵呵,如此大的城池,只需守護一方,誠實容易,亦是難得。以景略觀之,當年魏武在此立基,不惟看中漳水左近之肥沃田土,只怕更看中的是此城地勢,易守難攻。”

年長的‘中嶽’哦了一聲,看起來像是明白,又像是不明白,他似乎不喜歡這種話題,咕噥了一聲,道:“景略。你所學乃是治國安民之道,怎地如此留意山川地勢這等軍略兵學?”

喚作景略的年青人惆悵地嘆了一聲,道:“中嶽大哥。亂世之中,只懂治國安民之道卻也不成。當初蜀漢諸葛武侯,孜孜苦學意欲治國安民,不也是不可得,仍需身披箭矢,親上沙場?”

看的出來,這個年青人對諸葛武侯甚爲推崇,提到武侯,便忍不住遙思嚮往,默然出神。

年青人姓王名猛,字景略,這人對諸葛武侯十分推崇,歷史上,他的上司兼主子——前秦皇帝苻堅大度地滿足了他這個心願,效仿劉備厚待諸葛之典古,也賜封他爲武侯。

王猛原是青州北海人氏,年幼時,他家被徵爲編戶向北遷移,王猛隨父母一道來到安陽亭南,在一個編戶屯耕點內落戶。

王猛十六歲時,父母相繼過世,全家只剩他一人,也就沒了管束。他生來不是安份之人,無心農耕;於是編了些簸箕,打着賣簸箕的名義,四處遊歷。有一日到得嵩山,偶遇一位名叫王佐的隱士。

王佐是洛陽望族子弟,家族因戰亂幾乎湮滅,他帶了襁褓中的幼子逃進嵩山,心灰意懶之餘,給幼子改名爲嵩,從此在嵩山隱居,再不出世。

王猛與王佐十分投緣,王猛欣慕王佐滿腹文采,求知若渴;此時的王佐正惱恨自己的兒子王嵩愚鈍難訓,學文不成,成天只顧野獸廝打;遇到王猛,感他機靈敏銳,天資聰慧,實爲不可多得之好弟子,遂將準備教導兒子的韜略都傳給了王猛。

自此,王猛既不回家,也不賣簸箕了,呆在嵩山之中,隨王佐識字習文。王佐賜他景略一字。過了五年,王佐去世之時,王猛已非當初南下阿蒙,可謂文韜武略無一不精,諸子百家,無一不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王猛不是安份人,王佐過世不久,他就鼓動王佐之子——王嵩王中嶽隨他出山,試試有沒有名揚天下,奪取功名富貴的機會。

首次出山,王猛慘遭敗績,他在鄴城一番遊說,並沒有博得達官貴人的注意和重視,只有時任侍中的徐統看中他的文采,爲他在功曹處謀了個書辦的吏員職位。

王猛自然看不上這個職位,悄然遁走。

失意之下,王猛認識到自己聲望不足、缺乏後臺等等不利之處,於是奮發養望。鑑於嵩山遠離朝廷,不利聲名傳播,王猛帶着王嵩轉走華山,以隱士高人自詡,杜撰出‘王佐慧眼識荊、徐統有識人之明’等故事,隨着故事的傳播,故事主人公共同看重的年青人——王猛王景略在關中一帶聲名鵲起。

山居是寂寞的,在華山呆了幾年,年已二十五的王猛聞聽鄴城動盪,天下大變在即,當下頗爲心動。所謂時勢造英雄,天下動盪之時,英雄俊彥怎能蟄伏不出?王猛不甘寂寞,意欲來鄴城在碰運氣,遂和王嵩出了華山,臘月二十二這一天,抵到鄴城。

來到鄴城南門的時候,兩人和當初的小耗子一樣傻了眼。他們傻眼不是因爲路引,而是因爲沒有入城費。

隱士並不是那麼好當的,山居艱難;兩人依靠狩獵、採集,保住肚子不餓已然不易,偶爾打到完整的動物皮毛也是硝幹了趕緊拿去交換食鹽;事實上,山居之時,王猛要麼披掛草葉,要麼赤條條無牽無掛,身上這套破破爛爛的寬袍只有出山或會客才捨得穿。窮困成這般模樣,怎麼可能有入城費?

王嵩抑鬱地抹下臉,埋怨道:“這可如何是好?景略,就算你嫌棄華陰縣丞職位太低,依你在關中的名聲,也可以在長安找個好差事,幹嗎非要跑這來找不自在?”

“中嶽大哥稍安勿躁。”

王猛拉着王嵩,拐到東邊的小道上,解釋道:“大哥有所不知。關中久經戰亂,窮困貧弊,人煙稀少,雖有地利,卻已非王霸之地。除非有英主精耕細作,再有天時,不受滋擾地休養生息數年。否則絕難成事。我們若是到那去,實屬自斷前程。”

“是嗎?這些道理我卻是不懂得。”王嵩懵懂着說了一聲,話語間帶着膺服,道:“景略懂得多,大哥聽你的就是,你到哪,大哥就到哪。”

王猛一笑,安慰道:“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我們貿然進了鄴城,很可能先入了局,不定會有所疏忽;眼下進不得倒好,正好可容我們在城外留意觀察;哈哈,一俟弄清鄴城行事,有用之時,必定事半功倍。”

“景略說得有理。”王嵩被王猛一通胡侃,說得心花怒放,適才的抑鬱早就丟到爪哇國外。

中午時分,王猛和王嵩來到建安驛,行至僻靜之處,兩人蹲了下來。王嵩取下背上的乾糧袋;打開後一陣摸索,掏出一隻醃老鼠,遞給王猛。

王猛接過,齜牙裂嘴地大嚼起來,王嵩隨後又掏出一隻,往嘴裡一丟,吧唧吧唧嚼得比王猛香多了。吃完老鼠,王嵩拿出七個曬得乾巴巴的野果,分給王猛三個,自己取了三個,剩下的一個重新裝進乾糧袋。

王猛吃了三個乾果,雙手在地上一劃拉,捧了一捧雪,一口一口地往嘴裡吞嚥,一捧雪下肚後,他已是‘酒足飯飽’,精氣神十足。“走!中嶽大哥。我們四處轉轉。若能找間無主的破廟亂屋落腳,夜裡可就好受多了。”

鄴城這段時間確實動盪,但廝殺發生在城內、在皇宮;城外並沒有受到波及;王猛興沖沖地和王嵩四處搜尋,轉了大半個時辰也未能找到一間無主的房屋。

“往北轉一轉。。。”王猛很瀟灑地一指華林苑,拉着王嵩就往北行。“我們若欲成事,終究要將鄴城四周探查清楚,此時倒是巧了,一箭雙鵰。哈哈。。。”

“景略說得在理。”王嵩精神一振,和王猛肩並肩進了華林苑。

華林苑確實已被大趙皇室遺忘,但是這裡還住着近十萬宮女內侍。兩個衣裳破爛、蓬頭垢面之人,鬼鬼祟祟地在亭臺樓閣間窺視逡巡,不一會兒,就引發出一陣陣恐慌的尖叫聲浪。

“不好!”王猛被聲浪激得全身起了一層疙瘩,慌張地對王嵩道:“中嶽大哥,這樣下去只怕不妙,我們還是快點離開爲妙。。。”

“景略說得有。。。”

王嵩正在附和,一聲怒吼傳了過來。“何人在此窺視?快快受縛,聽後我家將軍發落。”聲音來處,一什士卒刀出鞘、槍斜舉,徑直奔了過來。

“不好!景略快走。。。”王嵩拔出腰間短斧戒備,一手抓着王猛就跑。

剛跑幾步,身後就響起一聲警告:“新義軍在此。膽敢抵抗者!殺無赦!膽敢逃竄者!殺無赦!”

警告聲剛落,那什士卒爆出整齊的喝聲:“殺!”

隨即咚咚咚一陣沉重地腳步聲響,那什士卒追了上來。

王猛心頭一顫,一把拉住王嵩,急道:“中嶽大哥!快。丟了斧子,休要反抗。這些士兵一看就是上過戰陣,殺過人的。我們不能招惹。。。”

王嵩剛一猶豫,一聲號角驀然響起,二人前後左右遠遠近近,四面八方都有一什一什的士兵冒了出來。

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第8章 紙老虎第2章 小耗子歷險記(中)第4章 桓衝北上二十七章 因果循環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五十四章 浮光暗影十八章 江湖高手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二十九章 一槍封喉四十八章 兄弟間的話題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三十五亞聖後裔六十九章 張遇的真實意三十四章 書聖是這樣來的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十六章 義士的失望九十三章 挑釁五十九章 朋友越多越好六十九章 合併第5章 再續前盟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四十六章五十二章 先勝一局十一章 安離趙諫黎半山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第7章 義士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第1章 小耗子歷險記(上)第9章 燕使皇甫真第9章 行蹤泄露四十四章 進入幽州五十三章 用什麼下酒七十二章 挺進豫州第7章 佈政第一步三十八章 另外一場對話一百零五章 突圍血戰上四十五翻臉不認人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三十五章 薛瓚的恐懼三十六章 邂逅第3章 談婚論嫁二十七章 財帛動人心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二十七章 第一次較量十二章 出巡六十三章 諸葛攸顯能二十七章 開闢新戰場第6章 初來乍到 沒人關照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十一章 雛形十三章 論兵第5章 殺威棒?五十二章 先勝一局四十六章 大晉風流人物三十九章 意料之外二十一章 哪有恁多爲什麼十七章 免費的晚餐五十七章 敵我同行七十三章 風滿樓下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四十章 翁婿重逢七十二章 挺進豫州二十三章 接風宴上的變故七十一風滿樓上六十九章 私器五十章 騎兵間的戰鬥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八十章 必須付出代價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八十一章 何去何從十四章 好苗子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三十七章 各打各得十五章 接戰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二十章 火燒懸瓠城二十二章 嗬哈三十八章 各施手段十五章 笑臉七十二章 分道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五十一章 失望十六章 放膽直言五十三章 下一個目標三十六章 邂逅十九章 勝利的頂峰五十傾巢而出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二十章 郗愔迴轉四十九章 合肥遇險七十一章 人要有覺悟十二章 離開鄴城六十八章 豫州軍的破綻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十二章 故人第10章 回家
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第8章 紙老虎第2章 小耗子歷險記(中)第4章 桓衝北上二十七章 因果循環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五十四章 浮光暗影十八章 江湖高手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二十九章 一槍封喉四十八章 兄弟間的話題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三十五亞聖後裔六十九章 張遇的真實意三十四章 書聖是這樣來的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十六章 義士的失望九十三章 挑釁五十九章 朋友越多越好六十九章 合併第5章 再續前盟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四十六章五十二章 先勝一局十一章 安離趙諫黎半山二十五章 不是我軍無能第7章 義士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第1章 小耗子歷險記(上)第9章 燕使皇甫真第9章 行蹤泄露四十四章 進入幽州五十三章 用什麼下酒七十二章 挺進豫州第7章 佈政第一步三十八章 另外一場對話一百零五章 突圍血戰上四十五翻臉不認人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三十五章 薛瓚的恐懼三十六章 邂逅第3章 談婚論嫁二十七章 財帛動人心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二十七章 第一次較量十二章 出巡六十三章 諸葛攸顯能二十七章 開闢新戰場第6章 初來乍到 沒人關照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十一章 雛形十三章 論兵第5章 殺威棒?五十二章 先勝一局四十六章 大晉風流人物三十九章 意料之外二十一章 哪有恁多爲什麼十七章 免費的晚餐五十七章 敵我同行七十三章 風滿樓下五十章 中原第一世家的尊嚴四十章 翁婿重逢七十二章 挺進豫州二十三章 接風宴上的變故七十一風滿樓上六十九章 私器五十章 騎兵間的戰鬥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八十章 必須付出代價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八十一章 何去何從十四章 好苗子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三十七章 各打各得十五章 接戰三十章 不一樣的承擔二十章 火燒懸瓠城二十二章 嗬哈三十八章 各施手段十五章 笑臉七十二章 分道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五十一章 失望十六章 放膽直言五十三章 下一個目標三十六章 邂逅十九章 勝利的頂峰五十傾巢而出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二十章 郗愔迴轉四十九章 合肥遇險七十一章 人要有覺悟十二章 離開鄴城六十八章 豫州軍的破綻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十二章 故人第10章 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