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代理(下)

得知明軍願意解圍後,緬王和緬甸的高官們決定接受鄧名的條件。

自古以來城下之盟都不會有什麼好條件,而只要局勢有變,什麼盟約也都是廢紙一張——白文選沒說錯,莽白政權打的算盤就是拖延時間。等消除了東面的隱患,穩定了國內的局勢,恢復了軍心士氣後,莽白自然會提出修改條約,那時的條件就會根據那時的局勢而定。如果局面有利於瓦城方面,那不但不賠款,說不定還會要求明軍割讓騰衝,正如他的祖先莽應龍、莽應理一樣,緬王從來不會把與明朝的合約放在心上。

之前想把已經賞賜給部下的明人交出去不容易,但現在則容易得多,不少高級武士都在麗水一戰中陣亡;就算主人倖存,由於瓦城受到圍困,武士們在郊外和家鄉的莊園也都落入明軍之手,只要能收回莊園,這些人也不會捨不得幾個奴隸。

瓦城的效率很高,停火的一天還沒有結束,就陸陸續續開始放人,兩天之內就嚮明軍釋放了一千多御林軍俘虜,很快又有一批家眷也被歸還。逃出生天的御林軍到達明軍營地後先是抱頭痛哭,然後就義憤填膺地要求鞏昌王和保國公攻入瓦城,把莽白千刀萬剮。

“莽白肯定出了什麼事,不然他不會這麼痛快。”鄧名覺得緬甸方面的反應實在太過迅速:“難道是緬南發生了叛亂?”

不過不管緬甸有什麼內患,鄧名暫時都利用不上了,白文選急着返回雲南,現在只是爲了配合鄧名演戲以便把賠償拿到手。

所以御林軍的要求不可能得到滿足,鄧名把御林軍的軍官叫到他的營帳前:“如果你們是我的手下,我會把你們統統送去問罪——你們竟然不經抵抗就向敵人放下了武器!不過你們不是我的部下,而是天子親兵,我沒有權利管束你們。當然,我也沒有義務給你們發糧餉,除非你們肯接受訓練。”

御林軍的將領和高級軍官暫時都不會獲得釋放,鄧名打算把這批人以及隨後獲釋的御林軍官兵都送去龐高那裡,作爲明軍在緬甸的佔領軍:“在莽白付清賠償前,我們要持續地佔領緬北,我騰不出太多的人手,如果你們願意參加訓練,證明你們有能力和莽白作戰,我就會在皇上回來以前撥給你們軍餉和裝備。”

御林軍都欣然接受了這個任務,他們一個個都把莽白恨之入骨,不過他們對軍餉和裝備還有些疑問。

“裝備很好辦,這次我在緬甸繳獲了很多,裝備兩、三千佔領軍富富有餘。教官我會從我的手下精選一批。而軍餉嘛,我的想法是這樣:莽白答應賠償大明的軍費,不算利息總計二百五十萬兩黃金,其中四成是我的,剩下的是晉王和慶陽王的。晉王和慶陽王的那份都不能動,但屬於我的這四成,我只要一半,剩下的就是佔領軍的軍費,我會派人來監督賬本,不允許貪污、剋扣。軍餉如何確定和發放都要按我的規矩來,當然軍官待遇肯定會比士兵好,而且這兩成的賠償都會花在你們身上,誰也拿不走。”鄧名只有一個附加條件,那就是如果佔領軍要擴編軍隊、填補缺員的話,必須從川西招募新兵,而且這些川西兵員是受到鄧名保護的,佔領軍軍官不得拿他們當做奴隸看待,而且要允許他們退役。這個條件御林軍並沒有當做一回事,只當是鄧名以這個名義安插一些他的人,多分一杯羹而已,既然是鄧名的人,那當然不能當做奴隸看待,而且肯定要允許他們回去鄧名身邊效力。

“第一筆賠償中的四成,也就是四萬兩黃金我都會留給佔領軍,這次我就不拿一半走了。賬目是公開的,如果我的發放人員有問題,你們就可以截留以後的賠償,這樣我就知道你們不滿了,會派人來看到底出了什麼事。如果發現是你們不肯好好訓練,結果要不到賠償的話,那我們今天的協議就作廢,我會另外派人來緬甸要賬,你們自謀生路去吧。”

聽鄧名說了半天賠償的事,終於有個御林軍軍官問道:“緬人折辱卑職,掠奪我們的眷屬,這個按說是不是也該賠償?”

“你們是天子親兵,不是我的手下,我無權替天子決定怎麼做。”鄧名搖了搖頭:“不過等你們在緬北成軍後,如果你們去向莽白討要賠償,我也管不着。你們是天子親兵嘛,這種事我做臣子的實在不好插嘴。”

御林軍頓時都是一副心領神會的模樣,馬上就有人問道:“什麼時候開始訓練?”

“等你們到了莽魯和龐高那邊,吃飽飯,把身體恢復好了後就開始,”鄧名再次重申他只是個臣子,不能不顧及臣節:“無論是這個兩成的賠償,還是佔領軍的要賬任務,都是在皇上回來前的權宜之計,等皇上回來後,你們還是御林軍,我另外派人來要賬。”

楊在這個人鄧名有些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內閣是皇上的參謀,現在皇上都還在緬人手裡,這個閣老的權利就變得十分可疑。最後鄧名決定把楊在也送去龐高那邊,和御林軍幹差不多的工作,就是向莽白索要賠償,然後運回國內。

“楊閣老,我和鞏昌王、狄將軍商量了一下,要賬、運輸肯定需要一個衙門,我們都同意把要到的賠償金提出百分之二來,作爲給楊閣老的衙門經費,剩下的昆明五成、建昌一成,我和佔領軍都是二成五。如果楊閣老能夠保證賠償源源不斷地運回國,那這件事在皇上回來前就託付給楊閣老了,佔領軍和莽魯大王會配合楊閣老的。”和佔領軍一樣,這份合作關係也會隨着皇帝脫險而中止,畢竟沒有哪個臣子可以使喚皇帝的參謀,內閣成員也不可能在皇帝有需要的時候還在幹自己的那一份私活:“還有,早日從緬人手裡把皇上、元輔接回來,令岳、其他的閣老、尚書、勳貴、御史的事情,全都有勞楊閣老了。”

楊在沒有立刻答應下來,而是低頭思考了一陣,然後擡起頭慷慨表示:“保國公放心,這兩件事就都交給下官吧。”

“文督師有三位公子是皇上的侍從官,如果楊閣老能做到的話,我希望他們儘快返回奉節。”

“包在下官身上。下官知道文督師的這三位公子,要是他們七月前不能回國,下官不用保國公再說,下官自己就抹了脖子。”楊在向鄧名保證。耍心眼的本事緬人絕不是他對手,既然文安之的三個兒子都不是什麼大官,那肯定可以很快平安脫險。

“還有一事,”楊在又思考了一番:“據下官的理解,賠償金應該是緬甸人送到國內的數字,這其中的損耗不應該由天朝承擔,所以這個百分之二的火耗怎麼也不該由晉王、慶陽王和國公出啊。”

“那你打算怎麼辦?”

“下官以爲,讓莽白多交一些火耗是完全合理的,比如百分之五?”楊在小心翼翼地把這個數字吐出了口,同時緊張地觀察鄧名的表情:“下官的這個衙門所需的經費,以及下官需要僱傭的幕僚的儀金,都從火耗裡出。以保證足額的賠償金送到昆明、建昌和成都。”

“百分之五也好、百分之十也好,我不好說,楊閣老看情況決定吧。要是我定少了,到時候不夠衙門所需怎麼辦?”鄧名只是善意地提醒道:“但楊閣老千萬要量力而行,我覺得今年最好還是我們來掏這個火耗。”

“國公提醒的是。”聽鄧名錶示完全不干涉火耗後,楊在的聲音立刻高了八度:“下官會和御林軍……嗯,佔領軍妥善討論火耗問題的。”

“還有利息。”

“國公放心,下官牢記在心。”

……

明軍與緬甸很快就簽署了合約:莽白擔憂泰國突然發動進攻,或是緬南發生動亂,若是被明軍知道消息說不定又不肯退兵了;而明軍急着返回雲南,也不想在細節問題上斤斤計較,所以在接受了兩千多御林軍普通官兵後就簽署了協議。拿到十萬兩黃金的賠償後,等得不耐煩的白文選立刻就開始退兵。這批賠償很多都是用珠寶和象牙進行折算,這讓鄧名個個不看好莽白的償付能力。

協議只是規定了大致的框架:緬甸歸還流亡朝廷的全體人員以及他們的財產,並賠償明軍二百五十萬兩黃金的軍費,分十年償清;而明軍退出緬甸全境,結束對緬北地區也就是莽魯政權控制區的佔領。

這個協議的具體細節會由楊在負責和緬甸方面進一步確定,執行過程中也會由楊在代表大明方面來和緬人進行溝通。

“如果你們意欲洗雪前恥,向侮辱你們和你們家人的仇人討還公道,那麼這份協議就會是一份很有利於我們的協議。”在指揮川軍踏上回鄉的路途時,鄧名再次把楊在和佔領軍軍官們召集起來,對他們揮舞着那份條文模糊、發揮餘地極大的合約:“但如果你們依然固我,和咒水之難前一般無二的話,那這份協議就是一份對莽白、也就是你們的仇人極爲有利的協議。”

第3節 裁軍第9節 失言第38節 牽制(上)第36節 備戰第6節 親征(下)第35節 表態第53節 擒賊第29節 解圍(下)第20節 困獸第33節 問策(下)第50節 懷疑第12節 調整(下)第28節 借刀第30節 三投第48節 專利(上)第50節 動向(上)第18節 恐怖(上)第10節 爆破第11節 劫營(上)第55節 俘虜(下)第34節 糊塗(下)第16節 龍騎(下)第63節 黃雀(下)第32節 意外第42節 說客第38節 隔江第34節 動搖第50節 追擊(下)第49節 敗像第18節 鏈條第10節 決議(下)第18節 對手第40節 入寇(上)第28節 算計(下)第54節 迂迴第46節 證券(上)第37節 重慶第50節 誤判(下)第23節 波瀾(上)第50節 誤判(上)第4節 一致(上)第17節 虛招(上)第43節 鷹派第13節 天明(下)第30節 劍閣第48節 專利(上)第5節 重整(下)第57節 強弱第7節 變臉(下)第50節 誤判(上)第26節 告狀第37節 重慶第17節 調查第5節 退兵第49節 副手(上)第45節 突破(上)第52節 往事(上)第1節 代售第22節 退讓(下)第47節 獎勵第44節 夾擊(下)第2節 目標(下)第49節 風氣(上)第27節 飲血第49節 訓練第14節 肉票第7節 交易第51節 緊俏第8節 震怒(下)第38節 整訓(下)第3節 信號(上)第50節 挫折第59節 安撫第1節 誤會(上)第55章 山崩第37節 報告(下)第58節 處罰第14節 亂戰(下)第4節 一致(上)第27節 派系(下)第7節 出口第36節 備戰第17節 隱姓第10節 爆破第35節 會面(下)第50節 追擊(上)第16節 龍騎(下)第4節 暗示第21節 煙霧(下)第44節 靖難(下)第13節 債務第20節 康熙(下)第42節 中立(下)第60節 人心(上)第54節 迂迴第44節 條約(下)第22節 退讓(下)第16節 示威第27節 圍攻(下)
第3節 裁軍第9節 失言第38節 牽制(上)第36節 備戰第6節 親征(下)第35節 表態第53節 擒賊第29節 解圍(下)第20節 困獸第33節 問策(下)第50節 懷疑第12節 調整(下)第28節 借刀第30節 三投第48節 專利(上)第50節 動向(上)第18節 恐怖(上)第10節 爆破第11節 劫營(上)第55節 俘虜(下)第34節 糊塗(下)第16節 龍騎(下)第63節 黃雀(下)第32節 意外第42節 說客第38節 隔江第34節 動搖第50節 追擊(下)第49節 敗像第18節 鏈條第10節 決議(下)第18節 對手第40節 入寇(上)第28節 算計(下)第54節 迂迴第46節 證券(上)第37節 重慶第50節 誤判(下)第23節 波瀾(上)第50節 誤判(上)第4節 一致(上)第17節 虛招(上)第43節 鷹派第13節 天明(下)第30節 劍閣第48節 專利(上)第5節 重整(下)第57節 強弱第7節 變臉(下)第50節 誤判(上)第26節 告狀第37節 重慶第17節 調查第5節 退兵第49節 副手(上)第45節 突破(上)第52節 往事(上)第1節 代售第22節 退讓(下)第47節 獎勵第44節 夾擊(下)第2節 目標(下)第49節 風氣(上)第27節 飲血第49節 訓練第14節 肉票第7節 交易第51節 緊俏第8節 震怒(下)第38節 整訓(下)第3節 信號(上)第50節 挫折第59節 安撫第1節 誤會(上)第55章 山崩第37節 報告(下)第58節 處罰第14節 亂戰(下)第4節 一致(上)第27節 派系(下)第7節 出口第36節 備戰第17節 隱姓第10節 爆破第35節 會面(下)第50節 追擊(上)第16節 龍騎(下)第4節 暗示第21節 煙霧(下)第44節 靖難(下)第13節 債務第20節 康熙(下)第42節 中立(下)第60節 人心(上)第54節 迂迴第44節 條約(下)第22節 退讓(下)第16節 示威第27節 圍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