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變臉(下)

“這還不是讓朝廷逼的啊。”蔣國柱一聲長嘆,他知道順治親征的消息瞞不了多久,就把實情告訴了自己的標營指揮。

聽說皇帝即將前來南京,標營指揮也驚得說不出話來,作爲蔣國柱的心腹,他對蔣國柱通鄧一事當然也有所知曉,很明白這都是抄家滅族的大罪,要是皇帝抵達南京,定會讓實情敗露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蔣國柱又把幾個心腹幕僚召來,一起商量此事,得知順治在兩個月內就要駕臨南京後,幾個幕僚也都產生了和蔣國柱一樣的念頭,就是立刻武力解決鄧名,只要能夠消滅鄧名,那什麼流言都不怕了,萬一還有人想鬧事,江寧巡撫也完全可以把這些行動解釋爲麻痹敵人的手段。

個別激動的幕僚要求蔣國柱馬上向鄧名下戰書,立刻開戰。但標營指揮反覆聲稱武力解決鄧名幾乎是不可能的,一旦和鄧名撕破臉,出城野戰只可能比鄧名迅速解決;現在江南綠營依託城防可以保衛南京,但其他府城都很可能不保,唯一能夠阻止鄧名進攻的,大概只是因爲鄧名捨不得犧牲他麾下的精銳甲兵。

“下戰書後,我們立刻就要把所有的漕船都躲進水城,讓所有府縣關閉城門,放棄所有城外的土地堅守城池,停止在長江上的通航以防止我們的船隻被鄧名奪走。”儘管面對了來自幕僚集團的極大壓力,但標營指揮寧可被他們罵成懦夫也不肯贊同開戰:“只有我們能夠立刻發起進攻,開戰纔有好處,現在開戰就要在放棄長江,然後在放棄大片土地全力防守,這開戰是圖什麼呢?”

雖然蔣國柱不知道“戰術爲戰略服務”這句論斷,但他現在已經陷入了這個兩難局面中,戰略上要求他立刻與鄧名斷交開戰,但戰術上他卻沒有任何開戰的理由。

“或許皇帝會收回成命。”標營指揮的堅持讓幕僚們也漸漸失去了開戰的決心,終於有一個幕僚把他的僥倖心理講了出來:“或許皇上不會真的親征。”

這句話讓蔣國柱立刻開戰的決心變得更加動搖,是啊,要是皇帝最終也沒有親征,那撕毀協議開戰又有何益?被鄧名一通好打,說不定還要接受更屈辱的城下之盟;萬一皇上本來改主意不打算親征了,見江南連番慘敗、府縣接二連三地丟失,結果堅持要發動親征,那蔣國柱豈不是自己給自己招惹禍患?

最後蔣國柱決定暫觀其變,在減少與鄧名接觸的同時,儲蓄錢糧、積聚部隊,如果皇帝不親征就算了,如果皇帝親征那被迫與鄧名開戰時也底氣足一些。

“既然要與鄧名作戰,那江寧綠營的訓練是不是需要加強?”標營指揮在散會前又提出一個問題:“是不是暫時改爲五日一操?或者三日一操?”

蔣國柱面有難色,而一個不管錢糧的幕僚則生氣地說道:“這個時候還偷什麼懶,應該日夜不休地操練啊。”

“日夜操練不敢想,不過若是巡撫大人同意,能每日操練當然最好。”標營指揮高興地答道。

但不等蔣國柱說話,其他的幕僚已經呵斥剛纔那個發話的人,責備他不管錢糧就不要出來瞎嚷嚷。

每次出營操練都要給士兵發至少雙份的口糧,如果士兵沒有吃飽,軍官可是不敢讓他們上操場的,絕對能背後中箭。而且操練還需要打賞,不僅要給士兵,還要給各級軍官,如果表現優異沒有得到賞賜,下次操練的意外事故就會顯著增多,就是表現一般也要適當給一些,不然意外還是會增多。最後一點,操練必然還會導致物資消耗,弓箭不必說,肯定還會報損盔甲、武器,都需要撥款修理,哪怕是當靶子的稻草人也要銀子。

只要上面肯撥款,士兵能吃飽飯,下級軍官能得到賞錢,高級軍官和倉庫管理都有外快,這自然是皆大歡喜的事,所以剛纔標營指揮根本不敢奢望日夜操練,只要能每日一操x他就喜出望外了。不過要是不給錢就讓軍隊增加操練數目,那就等着譁變吧,而江寧庫存早就因爲多災多難而空空如也,現在蔣國柱又要集結部隊、儲蓄糧草備戰,不停操就不錯了,還加什麼操?

蔣國柱權衡了一番,最後還是沒有同意標營指揮加操的要求,沒能替自己和同行掙到外快的標營指揮訕訕而去,對那幾個幕僚心生怨恨的同時,還產生了報復心理:“這關頭還不願意多給銀子,好吧,反正又不是我一個人倒黴,這個月就實操兩次,還有一次走個過場就算完。”

其實江寧巡撫並非不瞭解手下軍官的願望,但他實在也是有難處,這些軍官不當家不知道財米貴,上次增援揚州幾千綠營,樑化鳳就要走了上萬兩的開拔費,事後還報了個五百戰死、一萬支箭的耗損、和幾十個立功軍官的賞賜——因爲是林起龍挑起事端,所以樑化鳳宣稱撫卹、補充、賞賜只找蔣國柱要一半,又討走了不少銀子——雖然蔣國柱覺得其中必定有詐,但不敢在這時候拂逆大將的意思,還是批給了樑化鳳。

爲了借周培公,蔣國柱還掏了一大筆銀子,現在江寧藩庫雖然還不到跑老鼠的地步,也也不遠了。向江寧聚集部隊還要開拔銀,抵達後各路軍馬還要賞銀,客軍還要雙餉,戰時每天要給吃兩頓乾飯……若是再加操,蔣國柱知道藩庫下個月就能見底。到時候兵倒是練好了,可事先發不出開拔銀,事後拿不出撫卹和賞銀,兵就是練得再好還是沒法驅使他們去和鄧名打,這練兵還有什麼意義呢?

在蔣國柱頭疼欲裂的時候,揚州官場也是大亂,林起龍得知皇帝要親征後,第一個念頭就是逃回駐地淮安去,再不呆在揚州這個地方,可林起龍轉念一想,萬一皇帝發現真相,自己如果不在身邊就沒有機會爲自己巧言辯解,那後果可能會更糟。

而且林起龍也和蔣國柱想到一塊去了,那就是搶在順治親征前和鄧名開戰,如果僥天之倖能夠擊敗鄧名,那以前有什麼過錯也都能遮掩過去了。不過在詢問過自己的標營指揮以及統領河道官兵的將領,林起龍也打消了這個瘋狂的念頭,因爲所有的人都指出這是自殺——沒有水師的情況下,帶着一羣就會欺負漕工的河道兵去打擁有制江權的鄧名,估計還沒有過江一半的士兵就能開小差。

而且林起龍的標營也遠沒有蔣國柱的那麼強大,雖然其他總督標營的定製是一千甲騎,但漕運總督很少會遇到需要他出戰的時候,所以朝廷從來不打算花這份冤枉錢,林起龍的標營只是一個百人規模的衛隊而已。

在河道兵靠不住的情況下,林起龍就把希望寄託在了樑化鳳身上,雖然對方是兩江的將領,但林起龍有一個很大的優勢,那就是他現在遠比蔣國柱有錢。從鹽商手中拿到的投獻再加上炒家所得,林起龍狠狠地發了一筆財,財大氣粗的漕運總督上下瘋狂一通打點後,現在捏着上百萬兩的銀子。

林起龍給樑化鳳開出的條件是,他負責給樑化鳳出加操銀子,如果想擴充兵力,林起龍也可以贊助一部分,作爲交換,樑化鳳要保證有漕運總督的一份功勞,也就是說,無論是奏章上還是面對皇帝的垂詢時,樑化鳳都要把河道官兵列入對鄧名作戰的序列。

樑化鳳對此沒有異議,當即就同意了林起龍的要求,表示他會把軍隊立刻擴充爲五千甲兵,一萬輔兵,超出兵額的部分暫時就用義勇的名字。軍隊所需的軍餉不用說,就是這些甲兵需要的裝備,也要由漕運總督立刻重金打造出來;而從即日開始,樑化鳳也會督促軍隊日夜操練,以求儘快變成一支不可輕辱的強軍。、

“每天一萬兩銀子。”樑化鳳開出了價碼,除了裝備的花費、還有招募丁勇的安家費外,樑化鳳還要林起龍先付一個月的操練費用:“三十萬兩,勞煩總督大人給末將個批條,從庫裡拿走銀子後,末將明日就開始練兵。”

“每天一萬兩……”林起龍對樑化鳳敲竹槓是有心理準備的,但即使如此他仍然驚呆了,雖然漕運總督是個肥缺,但林起龍一年能淨落的銀子也就是五萬兩銀子左右,上次和鄧名達成協議時他還沾沾自喜,認爲相當於做了二十年的漕運總督,而樑化鳳光訓練費就要拿走六年的,這還只是一個月而已:“你這廝怎麼不去搶呢?”

“總督大人言重了,末將只知實心做事,不知有他。”雖然氣急敗壞的林起龍已經開始罵街了,但樑化鳳卻嚴守禮儀,表情沒有絲毫的波動:“爲了儘快練出一支強兵來,總督大人剛纔責成末將日夜操練,這一天總要給士兵們吃四頓飯吧,操練這麼緊,每天肯定要有一些酒肉的了……爲了速成賞罰必重,所以不光要賞賜,還要很多傷藥……每天練兵八個時辰,弓手射一百支箭不算多吧……就是砍草人,每天八個時辰,刀也會鈍啊……還有夜晚操練,這火把、松脂也都是銀子啊,積少成多……”

最後林起龍打消了日夜操練的念頭,改爲一日一操,儘管如此,樑化鳳還是爲第一個月的操練要到了十二萬兩銀子的經費。

從庫房裡搬走了銀子後,樑化鳳密令一個心腹立刻帶着十萬兩上京,給朝中的高官們送去。

“蔣巡撫這次是要倒黴了,林總督也夠嗆。”樑化鳳在心裡琢磨着:“等皇上一到揚州,我就去告密,我只是一個武夫,什麼都不懂,這通鄧全都是他們搞出來的,我只是聽命行事。”樑化鳳知道東窗事發後多半自己也會有過錯,如果不是覺得怎麼也遮掩不過去了,樑化鳳也不願意去當這個小人,現在他還需要考慮如何彌補皇帝對自己的印象:“好好地練兵,然後在皇上面前打頭陣,以求得皇上寬恕。”

第18節 鏈條第22節 退讓(下)第22節 突破(下)第57節 分贓(下)第1節 精明(下)第53節 兌換第63節 黃雀(下)第13節 天明(上)第17節 虛招(上)第11節 攻勢(上)第4節 平衡第52節 往事(下)第18節 詔書(上)第56節 推測第29節 統一(上)第47節 證據(上)第32節 奉節第8節 進軍第38節 買賣(下)第52節 壯士第65節 援助(下)第47節 證據(中)第28節 算計(下)第37節 刺客第27節 圍攻(下)第36節 分攤(下)第47節 情報(上)第26節 佈防第44節 退意第10節 默契第39節 都府第22節 退讓(上)第46節 脫逃(下)第40節 入寇(上)第9節 送神(上)第53節 衝鋒第59節 細作第53節 烈焰第13節 天明(上)第38節 牽制(下)第52節 反擊第39節 衝突(上)第56節 推銷(下)第7節 演變(下)第11節 攔截第59節 黃雀(下)第59節 議款(上)第25節 壓力(上)第44節 中介第31節 血戰(下)第42節 中立(下)第35節 請客(上)第14節 彈盡(下)第39節 哨探第31節 戰備第4節 生變第23節 援助第48節 提案第51節 夢想(下)第68節 混亂(上)第64節 平息(上)第48節 失誤第16節 示威第24節 川西第56節 推銷(上)第69節 忠臣(上)第28節 城前(下)第9節 授權(下)第58節 處罰第16節 攀談(下)第6節 戰俘第6節 親征(下)第17節 政策(下)第49節 訓練第60節 算盤(上)第21節 東進(上)第49節 昆明第23節 代理(下)第51節 晚宴第25節 駭浪(上)第4節 推薦(下)第19節 感慨(上)第46節 脫逃(下)第46節 戰備(下)第34節 動搖第14節 初捷第9節 授權(下)第5節 協作(下)第50節 誤判(上)第20節 相逢第9節 買路第58節 同盟(上)第56節 推銷(下)第21節 東進(下)第35節 請客(下)第47節 情報(上)第32節 才能(上)第20節 康熙(上)第19節 跋扈(上)第56節 推測
第18節 鏈條第22節 退讓(下)第22節 突破(下)第57節 分贓(下)第1節 精明(下)第53節 兌換第63節 黃雀(下)第13節 天明(上)第17節 虛招(上)第11節 攻勢(上)第4節 平衡第52節 往事(下)第18節 詔書(上)第56節 推測第29節 統一(上)第47節 證據(上)第32節 奉節第8節 進軍第38節 買賣(下)第52節 壯士第65節 援助(下)第47節 證據(中)第28節 算計(下)第37節 刺客第27節 圍攻(下)第36節 分攤(下)第47節 情報(上)第26節 佈防第44節 退意第10節 默契第39節 都府第22節 退讓(上)第46節 脫逃(下)第40節 入寇(上)第9節 送神(上)第53節 衝鋒第59節 細作第53節 烈焰第13節 天明(上)第38節 牽制(下)第52節 反擊第39節 衝突(上)第56節 推銷(下)第7節 演變(下)第11節 攔截第59節 黃雀(下)第59節 議款(上)第25節 壓力(上)第44節 中介第31節 血戰(下)第42節 中立(下)第35節 請客(上)第14節 彈盡(下)第39節 哨探第31節 戰備第4節 生變第23節 援助第48節 提案第51節 夢想(下)第68節 混亂(上)第64節 平息(上)第48節 失誤第16節 示威第24節 川西第56節 推銷(上)第69節 忠臣(上)第28節 城前(下)第9節 授權(下)第58節 處罰第16節 攀談(下)第6節 戰俘第6節 親征(下)第17節 政策(下)第49節 訓練第60節 算盤(上)第21節 東進(上)第49節 昆明第23節 代理(下)第51節 晚宴第25節 駭浪(上)第4節 推薦(下)第19節 感慨(上)第46節 脫逃(下)第46節 戰備(下)第34節 動搖第14節 初捷第9節 授權(下)第5節 協作(下)第50節 誤判(上)第20節 相逢第9節 買路第58節 同盟(上)第56節 推銷(下)第21節 東進(下)第35節 請客(下)第47節 情報(上)第32節 才能(上)第20節 康熙(上)第19節 跋扈(上)第56節 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