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當曾國荃看到李富貴給他準備的三十門嶄新的迫擊炮以及十幾箱炮彈和手榴彈感動得幾乎說不出話來,這幾天他在淮陰可沒少跑,幾個軍營他幾乎都轉遍了,各種軍械的威力他也基本上摸清楚了,所見所聞讓他下決心回去要好好勸一勸自己的哥哥,這個李富貴的確是個二鬼子,不過他是個很有本事的二鬼子,他的這一套實在有必要借鑑一下,中學爲體、西學爲用嘛。而現在曾國荃可以完全肯定李富貴是一個好二鬼子,一定要改變兄長對李富貴的偏見,雖然連他自己也有點想不通爲什麼會有好二鬼子。

“沅甫兄,怎麼樣,這些軍火還滿意嗎?”

“簡直太好了,大人如此厚愛,叫在下愧不敢當。”

“就是少了一點,有點拿不出手啊,還請回去一定要向令兄解釋一下,我這裡也很困難啊。”

“如此重禮已經是愧不敢領了,要不是爲了前線的將士,我怎不敢伸着手。”

“沅甫兄準備什麼時候帶着批軍火回去?走之前我再挑幾個人你帶回去,他們對這些軍械都很熟悉。”

“那實在是感激不盡。軍情緊急,自然是越快回去越好,不過我這次走之前還有一事想請大人幫忙。”

“有什麼事只管講。”

“對於大人的資助我們兄弟永感肺腑,不過這些到了戰場上恐怕還是太少,所以想煩勞大人,幫我們再向洋人訂購一批。”說着從懷中把銀票掏了出來。

李富貴朝銀票上的數字掃了一眼,心想:好傢伙,還真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啊,前幾天我說的那些話恐怕連石頭聽了都要落淚,沒想到他居然還能沉得住氣,一直到驗過了貨,見了真佛,才把銀子掏出來。“這個沒問題,等一下咱們把銀子的數目算算,看看你都想要些什麼,到時候一起向洋人買來就是了。”

這件事情上李富貴倒是有些錯怪曾國荃了,那天談話的時候曾國荃是真想當場就把銀子掏出來的,不過他在離開湖南之前曾國藩反覆叮囑,要他千萬把銀子看住了,這些可都是鄉黨們的血汗錢,沒見到東西之前決不能把銀子露出來,還說了不少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之類的話,反正是萬萬不可讓那個二鬼子給騙了,所以曾國荃才強忍住了掏錢的衝動。

曾國荃既然已經把銀票掏了出來,接下來就變得很豪爽了,不管是武器的種類還是價格都遵從李富貴的建議,在曾國荃看來李富貴即是行家又誠實可信,沒有理由不尊重他的建議。而李富貴除了在價錢上多要了那麼一些之外倒也沒有去坑他,東西都是好東西,組合起來的效果也應當不錯。

送走曾國荃李富貴又需要爲鐵路的事情操心了,剛剛接到情報:據傳聞,在法國和美國已經開始就這條鐵路發行股票了,這個消息可把李富貴嚇得不輕,他的計劃是在前期瞞着清廷作準備,等到最後各項工作一起進發那時清廷就算反對恐怕也只能繼承事實,可是這幫洋鬼子居然這樣大張旗鼓,萬一被清廷知道,到時候一糾纏起來,麻煩可就大了。不管怎麼說鐵路自己一定要修,照現在的情況看必須加快進度了,風水上自己也要做好準備,李富貴的大致思路是弄一部僞書假託湯若望的名字給他弄一套似是而非的西洋風水,就說鬧長毛是因爲這幾年星象不好,好像星象是湯若望的強項。星象不好怎麼辦呢?必須從地理風水上來解決,在南京的上方橫着修一條大路,這樣就可以鎮住金陵的匪氣,不讓它北衝京都的王氣。既然這個學說是出自湯若望,那李富貴請一些洋風水先生來也就很好解釋了。到時候突然把工程換成鐵路的時候也可以推到風水先生頭上,就說這樣可以用洋玩意的煞氣鎮住太平軍,富貴軍節節勝利不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嗎。李富貴也並不指望這些鬼話能騙到北京的那些士大夫們,很多事情就是這樣,有藉口和沒有藉口的區別非常大,哪怕這個藉口連傻子都騙不了,我們的國人往往自持聰明,對這些藉口看不上眼,其實這個東西不過是給雙方一個臺階下,真鬧得太明白了反而不美。

富貴軍在安徽的軍事行動逐步展開,李富貴雖然人在江蘇可是眼睛卻一直盯在合肥附近的戰場上,李富貴有種感覺,他的軍隊會在這個戰場上徹底的被鍛造出來。在李富貴的頭腦裡,他起碼有一千種方法對付西方列強的軍隊,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自己手下的這些人要有解放軍那樣的軍事素養,十年的戰爭可以提供錘鍊隊伍的熔爐,當年的戰爭雖然跨時二十多年,不過絕大部分戰士應該不會有超過十年的軍齡。

目前從路歸延那裡傳回來的戰報還基本上令人滿意,由於有物質基礎李富貴最關心的羣衆政策被執行得不錯,這個時代不禍害老百姓的軍隊太少了,仁義之師的門檻很低。分地的工作進展就有些慢了,主要目前游擊隊的活動範圍主要還是在合肥以北,這裡的兵禍不算很厲害,仍然保持了很大的人口密度,雖然太平軍破廬州城的時候也達到過此地,兵荒馬亂當中也弄死過一些地主,但是還是留下了足夠多的繼承人,所以根本就沒有無主的土地。不過一過合肥,情況就好多了,那裡民團和太平軍打得很厲害,在那裡戰爭的殘酷性表露無疑,今天你殺過來,明天我殺過去,有家有業的非死既逃,剩下那麼一點都組織起了武裝,農民在戰火中損失也很大,呈現出了那麼一點地多人少的味道。目前游擊隊的政策是,向合肥以北輸入一些物資來爭取民心,而在合肥以南只是重新給那些zhan有了土地的農民頒發地契,對於這些農民來說這可算是給他們吃了定心丸,他們現在可以正大光明的耕種自己的土地了,再也不必擔心原來的地主或者他們的不知什麼親戚找上門來。在李富貴向路歸延部署安徽攻略的時候,有一句話讓陸歸延欽佩不已,“收買人心的最高境界就是慷他人之慨”。

在李富貴的計劃裡,如果真的可以完全掌握這一地區的民心,就可以真正的發動羣衆展開游擊戰,強大的民間武力在加上自治的色彩,那將會成爲自己最爲堅固的根基。

在這一段時間游擊隊與太平軍之間的衝突並不算多,不過開始出現投誠的太平軍,這讓李富貴很費了些思量,數量雖然不大,但這畢竟是個好的開始,自己必須善待這些人以起到榜樣的作用,可是他又不願意把他們編入現役,他總覺得這些傢伙有那麼點反覆無常的味道。人總是這麼矛盾,一方面他爲那些戰死的太平軍惋惜,另一方面他又厭惡這些背叛了革命的叛徒,當對方奮死反抗的時候,李富貴由於敬佩對手而希望他們投降,當對方不加反抗的時候,李富貴又覺得他們毫無骨氣,太強硬和太軟弱都不好,或許這也是一種中庸吧。

自相矛盾得李富貴就這件事徵求了路歸延的意見,得到的答覆是如果不想把他們編入現役,那不如把這些人打散派到游擊區去做地保之類的小吏。把退伍軍人安排去做這樣的工作的確是富貴軍的慣例,不過把叛徒安排的游擊區去,這一手也蠻狠哪,好象以前國民黨、日本鬼子都這麼幹過吧?

入冬以後太平軍的活動慢慢的減少了,而富貴軍則利用這個時機再加上農閒,在農村轟轟烈烈的展開各種運動,李富貴發現惡劣的環境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一方十分有利。

這天李富貴收到一封主教大人派人送來的信,比埃爾在信上請李富貴偕夫人到上海去過聖誕節,雖然語氣非常客氣,可是李富貴還是覺得有些不快,也不說什麼事來一封信就叫自己去上海,難道比埃爾還把自己當作一個可以呼來喝去的小廝嗎,他不是這樣的人哪,這位主教是李富貴到此以來最爲忌憚的人物。李富貴總有種感覺,在這個時代不管是皇帝、親王、洋商、冒險家,自己都可以把他們玩得團團轉,唯獨這位主教是在陪自己玩,有那麼點深藏不露的味道,和這樣的人打交道總是得多長個心眼。他寫這樣的信來說不定真的有什麼重要的事情不方便在信裡講,好吧,自己就去一趟上海,帶着老婆到十里洋場shopping一下,也讓她長長見識,給他弄一套西洋裝束來看看,其實李富貴對這個時代的洋裝並不是很喜歡,總覺得太花巧了,不過在電影裡這個時代的英雄人物都要有一位接受西式教育愛穿洋裝的紅顏知己,李富貴也想試試。

第三十八章第72章 一瓶好酒的賄賂第67章 戰爭輿論第十章第三十一章第6章 見官、趙世祖第14章 容閎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一百一十章第三十五章第40章 迷信第85章 天國的黃昏第七十一章第87章 背主做竊第171章 化學戰第37章 營救計劃第25章 天津(上)第五十一章第144章 李叔的身世第一百零二章第九十八章第五十八章第123章 吳淞水戰電視劇本湘水悲歌第九十一章第120章 和平(上)第一百五十二章第36章 共產主義第九十三章第170章 翼王展翅第一百三十四章第203章 太平洋第十二章第120章 和平(上)第二十四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157章 新的目標第二十八章第168章 中亞的混亂第163章 陷阱第196章 蘇丹第104章 勸進第111章 李府第154章 謀議第四十八章人己問對第一百二十二章第147章 太后與攝政王第87章 背主做竊第102章 廣東的維新第169章 平定西北第119章 分割越南第92章 胡林翼第一百零五章第37章 營救計劃第五十三章第130章 大比武第139章 馬尼拉海戰第一百七十八章第170章 翼王展翅第205章 歸國第111章 李府第八十四章第126章 西北關於湖南人第204章 環遊西方第206章 競選第十九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五十二章第42章 五八年的冬天(下)第六十一章第十七章第七十八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六十章第13章 北王韋昌輝第十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89章 新教育第88章 壬戌事變第一百七十六章第136章 死士第三十章第202章 賞櫻第七十一章第九十章第6章 戲迷第88章 壬戌事變第一百一十一章第40章 迷信第82章 京都見聞第一百八十二章第133章 儒之邏輯第八十三章第十章第六十九章第32章 廣東戰區(上)
第三十八章第72章 一瓶好酒的賄賂第67章 戰爭輿論第十章第三十一章第6章 見官、趙世祖第14章 容閎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一百一十章第三十五章第40章 迷信第85章 天國的黃昏第七十一章第87章 背主做竊第171章 化學戰第37章 營救計劃第25章 天津(上)第五十一章第144章 李叔的身世第一百零二章第九十八章第五十八章第123章 吳淞水戰電視劇本湘水悲歌第九十一章第120章 和平(上)第一百五十二章第36章 共產主義第九十三章第170章 翼王展翅第一百三十四章第203章 太平洋第十二章第120章 和平(上)第二十四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157章 新的目標第二十八章第168章 中亞的混亂第163章 陷阱第196章 蘇丹第104章 勸進第111章 李府第154章 謀議第四十八章人己問對第一百二十二章第147章 太后與攝政王第87章 背主做竊第102章 廣東的維新第169章 平定西北第119章 分割越南第92章 胡林翼第一百零五章第37章 營救計劃第五十三章第130章 大比武第139章 馬尼拉海戰第一百七十八章第170章 翼王展翅第205章 歸國第111章 李府第八十四章第126章 西北關於湖南人第204章 環遊西方第206章 競選第十九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五十二章第42章 五八年的冬天(下)第六十一章第十七章第七十八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六十章第13章 北王韋昌輝第十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89章 新教育第88章 壬戌事變第一百七十六章第136章 死士第三十章第202章 賞櫻第七十一章第九十章第6章 戲迷第88章 壬戌事變第一百一十一章第40章 迷信第82章 京都見聞第一百八十二章第133章 儒之邏輯第八十三章第十章第六十九章第32章 廣東戰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