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入城

就在賴武元急急忙忙向楊輔清介紹南邊戰況的時候東南方向突然冒起一股沖天的火光,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如同一支熊熊燃燒的火炬,楊輔清知道這是富貴軍開始燒房子了,也就是在向所有人宣告南京城已經被攻破。

接下來的戰鬥就再無懸念,楊輔清雖然組織人馬向着富貴軍反攻過兩次,可是守城的部隊在這個時候大部分已經無心戀戰了,楊輔清身邊的人越打越少,在戰鬥的間隙他的親隨也開始勸說楊輔清棄城突圍了。

向周圍看了一眼,除了自己身邊的部隊還算有秩序之外,整個南京已經到處都是亂軍了,楊輔清仰天長嘆,“虎踞龍盤,固若金湯,我竟然連十天都沒有守住,還有什麼臉面活在世上。”

“王爺萬萬不可這樣想不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次我們是栽在清妖手裡,可是隻要人在,總有一天能夠找回來。”楊輔清的一個親信趕忙全力解勸。

楊輔清又掃視了周圍一眼,這個世界還有很多東西讓他留戀,“好吧,我們從太平門出去,希望紫金山上不會有清妖的埋伏。”

德興阿做夢也想不到佔領南京後他竟然能被委任爲管理南京軍政的二把手,這些天的戰鬥他的部隊完全被隔離在外圍,這讓他們心急如焚,雖然這些綠營兵並不喜歡冒險,但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他們還是懂的,爲了南京城中那堆積如山的珠寶賣一賣命也還是值得的,可是這次人家乾脆就不給他們賣命的機會。德興阿一直非常擔心最後破城之後富貴軍會根本就不讓他們進城,所以當他接到立刻進駐南京並且作爲劉銘傳的副手接管南京防務的命令時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首先他實在想不到堅不可摧的南京城竟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就被攻克,然後就是不相信自己竟有這等好運。過了好一會他才緩了過來,“哈哈,老子時來運轉了,傳令下去,把最好的行頭都給我穿上,我們要進南京了,早就告訴過你們跟着我遲早有一天是吃香的喝辣的。”

德興阿之所以能有如此好運完全是拜林雨長所賜,林雨長爲了對付陳玉成剛聽到南京被攻破的報告就把那些夠分量的軍團全部調往南方,連馮子才所部也一併開拔,南京城裡只留下了資歷最淺的十六兵團,要知道太平軍採取的是全民皆兵的政策,所以南京城裡的老百姓從理論上講都是太平軍,雖然城破之後他們並沒有表現出多麼堅決的抵抗意志但是這也不能讓人完全放心,一個軍團想要鎮壓這樣大的一座城市恐怕有些困難,所以就請德興阿入城幫忙。

當德興阿進城的時候發現南京城的秩序已經恢復,這讓他稍稍的有些失落,不過轉念一想也就釋然了,畢竟他們沒有爲攻克這座城市流過血,所以不能劫掠也是很公道的。而且德興阿現在對那種挨門挨戶的搶一些小玩意也看不上眼了,這些年江南江北大營雖然沒有能夠真正的給南京什麼威脅,但是對南京的情報工作還是有些收穫的,德興阿知道這南京城裡不管哪一座王府裡面的東西都是價值連城,看了諜報人員的描述德興阿這樣的滿洲貴族都驚歎於天國王爺們的奢侈,現在城市秩序恢復了也好,以自己的身份怎麼說也要給他一座王府住住,只要把自己臨時住所裡的東西劃拉劃拉應該就夠自己吃上好幾年的了。

德興阿在城裡越走越不對勁,面前的景象既不是自己以前所見的那個一片繁華的金陵,也不是夢想中的那個遍地鎦金的長毛都城,如果要用一個確切的詞來形容德興阿對現在南京的感覺那就是“鬼城”,雖然知道剛被攻克的城市老百姓必然都躲在家裡,所以街道上空空蕩蕩並不值得奇怪,但是現在的南京看起來卻與那種情況還有很大的不同。這裡街道兩邊的房屋有一大半一眼就能看出已經長期沒有人居住了,窗格上的紙爛的乾乾淨淨不說有很多房子屋頂也有了坍塌的跡象,看起來明顯是時間造成的傷害。

路過一些豪宅的時候更是看到一片破敗,很多房子只能看到一個地基,這個打擊對德興阿可是不小,這種失落的情緒一直伴隨着他來的劉銘傳的臨時司令部——原太平天國東王府,這座王府讓德興阿眼前一亮。進去之後他才知道當年那些探子的確沒有說謊,這樣一座王府拿到北京去足以羞殺那些親王。

“德大人,這次可要有勞您大駕了,”富貴軍裡對滿人的稱呼全部按照李富貴的習慣強行把對方名字裡的第一個字當作姓,對這一點德興阿已經懶得去糾正了。劉銘傳並沒有出去迎接這位江寧將軍,第一次接管這麼大的城市讓他忙得不可開交,所以雖然就地位而言德興阿比他高上不知多少級,可是他這個時候還是擺出了一把手的架子。

“劉司令說哪裡話來,爲國出力哪裡談得上有勞。”

“德大人憂國憂民,劉某佩服,從現在看我們肩上的擔子還是很重的,我剛纔查了一下長毛的名冊,南京城現在所餘的人口大概還有二十萬,這些人說起來大多是身有軍籍的叛匪,雖說是受到了裹挾,但是畢竟和普通的老百姓不一樣,我們可要小心一些。”

“二十萬,”德興阿倒吸一口冷氣,“整個南京城只剩下二十萬人了嗎?”

“大致是這個數字,這個數字的確很難想象。”

“難怪我一路過來覺得這裡就像一座鬼域,怎麼會只有這麼一點人?”

“我已經問過了,自從長毛的匪首楊秀清帶領着百官到南昌的時候裹挾了大量的百姓,後來好像又陸陸續續的從南京城裡徵集了很多民夫,現在也就剩下這些人了。”“那我看到一路之上只要是豪門大院都被拆得亂七八糟那又是因爲什麼呢?”這纔是德興阿最關心的問題,因爲東王府已經被劉銘傳佔了,所以他非常迫切的希望得到一座保存完好的府第。

“長毛的頭頭們都跑到南昌,說是還把南京當作首都,但是這裡面怎麼回事我想大家也都明白,好像是各路的王爺、侯爺們都對南京喪失了信心,所以不但把金銀財寶都運走了,連大號的房樑、柱子、精美的牆磚、窗格什麼的也都被運走了,所以也就剩這座東王府還說的過去了。”

德興阿的滿腔熱血一下子降到了冰點,看到自己的發財大計徹底的化爲了泡影他的興致立刻就低了下來。

“德大人可以去住黃文華的房子,在楊輔清之前他一直負責鎮守南京,所以他的宅子還算保存得比較好。”

德興阿相信這個人的府裡也不會有多少東西給他剩下,畢竟既然天國裡的所有人都不把南京當作一個保險的地方,那他就是有什麼金銀財寶也不會留在這裡,這個時候的德興阿只好把希望放在朝廷的封賞上面了。既然南京已經打下來了那江北大營的使命也就結束了,自己如果能帶着這樣一個功勞回到北京也算是一個不錯的結果了。

林雨長雖然調集了手中所有的力量準備給陳玉成致命一擊,不過他還是錯失了這個機會,爲了留住陳玉成林雨長並沒有增援廣德的守軍,在廣德失守後他也把各路兵馬布置到位,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陳玉成突然掉頭南下,行動非常迅速,一下子就逃脫了林雨長的控制。

原來林雨長雖然在南京戰役結束後就立刻調集各路人馬,但是畢竟消耗了一些時間,而攻克南京這樣的消息想要封鎖難度也實在太大,陳玉成從敗兵嘴裡不但知道了南京陷落的事實而且還對富貴軍的行動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當他得知富貴軍在攻下南京之後又一路一路的向南進發他就知道這是衝他來的。

在心裡對戰爭的天平作了一個簡單的計算之後陳玉成決定立刻南撤,在皖南的山區構築一條防線。在他看來也只有這樣才能阻擋富貴軍下一輪的攻勢。雖然心裡十分不情願但是作爲一個優秀的將領陳玉成已經知道以現在天國所擁有的實力是無法對抗李富貴的了。

正是這樣一個當機立斷讓陳玉成躲開了林雨長的包圍圈,如果他在晚上兩天那麼這十萬天國精銳可能就要被包圍在廣德這座小城裡了。看到獵物從嘴邊逃脫林雨長也沒有強行去追擊,畢竟南京戰役已經順利結束,現在如果再去追擊就越權了,林雨長倒不怕什麼處分,只是自己如果越權就未必能指揮的動手下的這些兵團司令,這個時候林雨長倒的確感覺現在的這種軍制有些不便了。

南京光復的消息立刻傳遍了中國大地,楊秀清是最先得知的,當他聽到南京陷落楊輔清生死未卜的報告之後大張着嘴巴半天也沒有說出話來,等到陳玉成被召回南昌的時候發現楊秀清起碼老了十歲,以往的那種從來不服輸的神情不見了,“東王殿下,我沒有能夠解天京的圍,現在自請責罰。”

楊秀清搖了搖頭,“錯不在你,短短半個月不到他們就能把天京拿下來,你就是再大的本領也是救不了天京的,這次天京之戰讓我想了很多,此等奇蹟實非人力所能完成,我想這是天父在生我們的氣,或許是天王在上面告了我們一狀。”楊秀清的確有些迷惘,現在許多事情已經超出了他的理解範圍,本來楊秀清是不信鬼神的,就是剛開始加入拜上帝會的時候也不信,可是在遭到一連串的挫折之後他開始慢慢滑入神秘主義的深潭。李鴻章在廣東北上,太平軍連着吃了兩個敗仗,現在粵軍已經兵臨贛州城下了,這不得不讓楊秀清覺得冥冥中有什麼東西在和他作對。

李鴻章立馬贛州倒是意氣風發,在得知李富貴進攻南京的時候李鴻章就意識到大反攻的時機來到了,現在他的部隊士氣正高,背後又有福建、廣西和洋人的支持,所以絕對有實力從南面進軍以呼應李富貴,這一次他是奔着整個贛南來的,現在的中國各路英雄都看出來地盤的重要,李鴻章覺得自己如果這一仗打好了整個華南就在他的掌控之中了,到那個時候即便是李富貴也不能再輕視自己了。可是沒想到很快就聽說了李富貴已經把南京給打下來了,這樣一個乾淨漂亮的勝利對李鴻章的影響就是太平軍看到無力與李富貴在江蘇一爭長短就乾脆又把力量放到南面來了,雖然因爲在皖南佈防牽制了太平軍太多的力量,但是陳玉成仍然藉助手中不太多的兵力把贛州死死的守住。

李富貴進入南京的陣勢頗爲壯觀,這一次入城式不但兩江的大批官員到場,附近幾個省也都派人來參加,各國使節自然是出席捧場,岡薩雷斯作爲南京教區主教更是興奮的不幸,他現在已經把南京視爲東方第一大教區,畢竟這裡有二十萬人接受過基督教的影響,雖然他們所信仰的教義與真正的基督教相去甚遠,但是這畢竟說明他們不會排斥天主,岡薩雷斯在聽說富貴軍把南京包圍了以後就意識到這一戰必將得到大量的俘虜,於是他向李富貴要求讓他的人來感化這些羔羊,“李大人,就我所知我們的傳教士對太平軍戰士的感化非常成功,我希望這一次攻破南京之後你們不要用貴國傳統的方式來對待那些太平天國的臣民,我相信我們的傳教士可以引導他們走上正途,重新變成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

“主教大人的意思是說我們不再屠城,而是把那些歸附太平天國的老百姓交給神父們來感化?”李富貴覺得用這個藉口來壓制軍隊的衝動倒是不錯,不過他有些懷疑江寧府和鎮江府的老百姓是不是真的能夠聽得進去神父們的佈道。李富貴並不是擔心這些人受太平天國的影響太深,實際上恰恰相反他是認爲這些人已經完全拋棄了太平天國那一套拜上帝的理論。當年的那些太平軍戰士大部分都很堅定的信仰着上帝和天堂,可是經過天京事變和這些年食不果腹的歷練,很多人已經意識到他們上當了,所以在這個時候又有一羣人操着洋腔怪調再一次向他們灌輸聖經很難想象會有什麼效果,起碼他們會對天堂嗤之以鼻。

“就是這個意思。”岡薩雷斯的眼神非常的熱切。

“我想這沒什麼問題,我很高興把這些人重新帶回通向天堂的階梯,您的人手夠嗎?”

“應該夠了,我們最近發展了一批中國神父,正好派上用場。”

“主教大人說到中國神父讓我想起一件事,教廷裡面有中國籍的主教嗎?”

“沒有。”

“那是爲什麼,要知道目前中國信徒的絕對數量也很可觀,是什麼阻擋了他們踏上侍奉天主的道路呢?”

“這個…,成爲主教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首先要成爲神甫,在成爲神父之前還必須在神學院裡接受嚴格的教育,這都需要時間。”

“原來如此,我還以爲是教廷在歧視我們這些虔誠的教徒呢,要是那樣就太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了,現在您的這些中國神父都曾經到西方神學院深造過嗎?”

“他們都到過教會學校學習過,不過說實話那些短期的培訓還很不夠,不過考慮到他們都有多年的教堂工作經驗,所以才破格提拔的。”

“是這樣,這樣我就放心了,那麼在將來中國人從正式的神學院出來以後就會有華籍的主教,是不是這樣?”

“華籍的大主教?”

“當然也是可以的。”

“華籍的紅衣主教?”

“沒問題。”岡薩雷斯頓了一下,因爲他已經知道李富貴的下一個問題了。

“華籍的教皇?”

“理論上說是有這種可能性的。”

“那實在太好了,我們廣大中國的虔誠信徒都盼望着這樣一個光輝的日子早點到來。”

岡薩雷斯雖然覺得李富貴對國籍有些過於執著,不過這看起來也並無不妥,如果下一任教皇是葡萄牙人的話他也會興奮不已的。岡薩雷斯並不知道紅衣主教的數量之爭會成爲後來中國與教廷長期扯皮的一個問題,他現在只是沉浸在有一次大規模傳道的喜悅之中,在入城的儀式上教會的黑衣方陣人數雖然少可是卻非常的扎眼。

第185章 新朝禮儀第一百四十五章第165章 連環套(下)第147章 太后與攝政王第一百四十五章第149章 珍珠翡翠夜光榻第175章 倒幕之爭第一百一十章第105章 改革春風第53章 捻子第25章 天津(上)第122章 和平(下)第九十五章第196章 蘇丹第192章 會戰吉林第29章 凱瑟琳(下)第111章 李府第一百六十六章第204章 環遊西方第56章 出洋第五十三章第六十六章第七章第100章 高考第179章 神蹟第一百五十四章第167章 封疆大吏第二十二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三十四章第一百八十三章第49章 活在北京第一百四十四章第57章 清洗第五十三章第六十九章第207章 巡遊第149章 珍珠翡翠夜光榻第八十七章第65章 變法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三十八章第186章 帝王第89章 新教育第77章 和平的曙光第一百二十八章第89章 新教育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二十一章第15章 國策第169章 平定西北第一百八十四章第57章 清洗第76章 大阪府第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五章第72章 一瓶好酒的賄賂第4章 假古董,傳教第183章 新舊交替第六十章第192章 會戰吉林第61章 個人傳記第197章 海參崴第47章 入京第64章 新風氣第95章 突襲第一百零八章第151章 封狼居胥第158章 出國前的準備第二十七章第182章 禪讓詔書第187章 經略蒙古第二十四章第150章 聯軍第172章 談判桌下的陰謀第一百六十章第139章 馬尼拉海戰第68章 出征的日子第166章 外交第76章 大阪府第33章 廣東戰區(下)第一百六十二章第158章 出國前的準備第204章 環遊西方第六十六章第一百七十七章第99章 入城第一百三十五章第34章 醋缸第55章 兩江總督李富貴第98章 破城第79章 勝海舟第七十九章第204章 環遊西方第五十章第164章 連環套(上)
第185章 新朝禮儀第一百四十五章第165章 連環套(下)第147章 太后與攝政王第一百四十五章第149章 珍珠翡翠夜光榻第175章 倒幕之爭第一百一十章第105章 改革春風第53章 捻子第25章 天津(上)第122章 和平(下)第九十五章第196章 蘇丹第192章 會戰吉林第29章 凱瑟琳(下)第111章 李府第一百六十六章第204章 環遊西方第56章 出洋第五十三章第六十六章第七章第100章 高考第179章 神蹟第一百五十四章第167章 封疆大吏第二十二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三十四章第一百八十三章第49章 活在北京第一百四十四章第57章 清洗第五十三章第六十九章第207章 巡遊第149章 珍珠翡翠夜光榻第八十七章第65章 變法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三十八章第186章 帝王第89章 新教育第77章 和平的曙光第一百二十八章第89章 新教育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七章第二十一章第15章 國策第169章 平定西北第一百八十四章第57章 清洗第76章 大阪府第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五章第72章 一瓶好酒的賄賂第4章 假古董,傳教第183章 新舊交替第六十章第192章 會戰吉林第61章 個人傳記第197章 海參崴第47章 入京第64章 新風氣第95章 突襲第一百零八章第151章 封狼居胥第158章 出國前的準備第二十七章第182章 禪讓詔書第187章 經略蒙古第二十四章第150章 聯軍第172章 談判桌下的陰謀第一百六十章第139章 馬尼拉海戰第68章 出征的日子第166章 外交第76章 大阪府第33章 廣東戰區(下)第一百六十二章第158章 出國前的準備第204章 環遊西方第六十六章第一百七十七章第99章 入城第一百三十五章第34章 醋缸第55章 兩江總督李富貴第98章 破城第79章 勝海舟第七十九章第204章 環遊西方第五十章第164章 連環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