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風自強在這件事之後就辭別李富貴回河南安排與李富貴合作的事宜去了,甩掉這個尾巴讓李富貴大感輕鬆,到現在爲止李富貴還不能適應走到哪裡都要帶着人的生活,在他看來這種生活有點缺乏隱私。回到淮陰李富貴繼續周旋與公務和老婆之間,適應之後李富貴發現這樣的生活也不算討厭。自己的這個老婆倒也不是太難對付,只要時不時的刺激她一下,給她找點事情做就可以了,這個小丫頭滿有恆心的,開始乾的事到沒有虎頭蛇尾的。不過這種平衡隨着海鶯的到來被打破了。

這天李富貴正在房中與老婆調笑,門房忽然來報:“海鶯求見。”

“她來幹什麼,讓她到衙門去等我。”

“人家都來了,你就見見嘛,去,把人請進來。”

“我不喜歡在家裡處理公事。”

“我倒是不介意你在家裡處理公事,我就怕你跑到衙門去處理私事。”趙婉兒明顯話裡有話。

說話間海鶯就走了進來,李富貴的宅第不算大,“大姐,什麼風把你給吹來了。”

“上次在婚禮上與大人一別,今日一見,風采更勝往昔啊。”

“大姐說笑了,我來引見一下,這是內人。”

海鶯拉過趙婉兒的手,嘖嘖的讚了幾聲,“早就聽他們說新娘子漂亮,今天一見,原來比他們說得更美上幾分。”

“那裡比得上大姐,早就聽外子說過,大姐女中不但豪傑,更是豔光逼人,現在我才知道果然名不虛傳。”

兩個女人就此坐下拉起了家常,弄得李富貴在旁邊摸不着頭腦,海鶯大老遠來難道就是爲了與趙婉兒聊天嗎。看着她們那股親熱勁李富貴又插不上嘴,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最後李富貴只好一個勁的在旁邊咳嗽,提醒她們自己的存在。海鶯首先反映了過來,“大人,我這次來是有一件事想要問你,是不是你勸我弟弟出洋的?”

“也談不上勸,那天遇到你弟弟隨口問起他對出洋有沒有興趣。”

“你真是害苦我了,我弟弟這陣子就是鐵了心要出洋,我怎麼勸都不管用,你說說這出洋有什麼好,出洋回來能當官嗎?”

這個女人爲什麼會有這麼重的官本位思想,“出洋回來當然能當官,大姐知道當官最重要的是什麼嗎?”

“逢迎上司?”

“大姐什麼時候見到我逢迎上司了?”

“這倒還真沒聽說。”

“可是你放眼大清,還有誰的官升得比我快嗎?”

“應該沒有了吧?還請大人賜教。”

“其實當官和當海盜一樣,都是要講力量的,對於那些弱者來說逢迎拍馬當然是最好的手段,可是對於強者來說就要靠實力了,我覺得你弟弟有成爲強者的潛力,在他當官之前還是應當多學些本事爲好。”

“可是當官不是應當多學些四書五經嗎?”

“哈哈,你說的那是老黃曆了,四書五經能爲你弟弟帶來力量嗎?看看我,洋學是未來一百年裡強者的力量所在。”李富貴說到這裡看了一眼趙婉兒,發現她好像有點不以爲然的樣子,不過在外人面前她是不會有什麼不當的舉動的。

“可是我總覺得不放心,那麼遠。”

“其實送孩子出洋到目前爲止還只是我心中的一個念頭,我主要打算動員一些商人子弟出去學習,你在海外那麼多年,對洋人應該有所瞭解,你真的認爲他們是野蠻人嗎?”

“那倒不是,我就是覺得太遠,我由沒辦法跟在他身邊。”

李富貴大笑兩聲,“大姐,你不要忘了,海雲峰可是海天凌的兒子,縱橫七海是他的宿命,小小西洋又怎麼能難得倒他。拿到大姐希望他成爲一個指揮躲在女人裙子後面的鼻涕蟲嗎?”

“我不想我弟弟再走我爹爹的路,不過你說的話我會好好考慮的,我先告辭了。”

“哎,急什麼,大老遠的來了吃頓便飯再走嘛,也請你嚐嚐婉兒的手藝。”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兩個女人繼續表現他們那一套親密無間的把戲,直到送海鶯出去的時候還拉着手戀戀不捨。

不過當天晚上在牀上趙婉兒就開始拷問起李富貴來了,“你和那個海鶯究竟有什麼關係?”

李富貴心裡嘆了口氣,該來的終歸要來,“我和她,當然是上下級關係。”

“我纔不信呢,就沒點別的,她長得那麼漂亮,算得上風情萬種了。”

“你就會瞎猜,我還喊他大姐呢。”

“那又怎麼樣,我有時候不也喊你哥哥。”

這一點是李富貴到現在爲止最不能接受的,在親熱的時候被這麼一個小女孩喊哥哥讓他有一種極強的負罪感。

“怎麼樣,沒話說了吧,我娘對我說過,說你什麼都好,不過沒讀過什麼書,恐怕在禮儀廉恥上不太懂,讓我一定要小心。”

這什麼狗屁丈母孃,女兒還沒過門就教她這些,“我雖然沒讀過什麼書,但是我做人還是很正派的,你可以去打聽打聽。”

“那又有什麼用,這都是你的地盤,反正以後你給我小心些,不要以爲我小就什麼都不懂。”

一年之期說起來也快到了,李富貴不得不爲鐵路的事qing動動腦筋了,這幾天他一直在考慮這事,倒也有了些眉目,李富貴打算先以用兵需要爲由籌建一條海壽直道把徵地、拆遷這些前期的準備工作先做起來,順便再從藩庫裡軋一筆銀子,不過這前期的線路勘探必須有洋人蔘加,這多少會引起當地老百姓的疑慮,有點不好辦。就在李富貴爲此煩惱的時候門房來報,有個叫曾國荃的求見。曾國荃不是曾國藩的弟弟嗎,他倒這裡來幹什麼?掃了一眼禮單,禮物還滿重,李富貴急忙把他請進來,雙方見面稍微客套了一下,“聽說大人性格豪爽,我也就開門見山了,這次我前來實在是有事要求大人。”

“曾兄快人快語,我與令兄神交已久,有什麼事只管說出來好了。”

經曾國荃把來意一說李富貴才明白,原來湘軍與太平軍在湖廣激戰,漸漸發現太平軍的火器越來越厲害,最近已經有點難以招架了,所以想到以擅使火器而著稱的李富貴,曾國荃這次來名義上是來取經,實際上因該算是來求援了。聽了這些之後,李富貴心中暗笑,還有比這兩頭賣軍火更爽的事嗎。太平軍購買軍火的事李富貴一直很注意,而且根據最近的情報,他們似乎從購得的軍火中找到了靈感,開始自己生產開花彈了,雖然在李富貴看來威力還不足爲懼,不過如果用在湘軍身上恐怕還是有些效果的。

“原來如此,湘軍弟兄們受苦了,要不是兄弟必須在這裡遏制金陵,我真想立即帶兵過去支援,不如這樣吧,我剛好定了一批軍火,大概也就這幾天就到了,本來是打算給第三軍團補充進去的,既然西線如此吃緊,不如你先帶回去,先應應急也好。”

李富貴的大方讓曾國荃大吃一驚,實際上他爲了爭取到李富貴的幫助準備了一大段說辭,還做好了艱苦的討價還價的思想準備,沒想到李富貴如此好說話,這李富貴願意給東西實際上比他答應出兵還要出乎曾國荃的意料,因爲出兵雖然也可解湘軍目前的困境,可是打出來的功勞卻還是李富貴的,而提供軍火卻得不到任何功勞,就算打了勝仗那也是湘軍打的。看來坊間的傳聞實在是不能信,這個李富貴即不飛揚跋扈、也不粗傻莽撞,至於說他精的像鬼一樣那就更是無稽之談了。

“大人如此厚贈,叫我如何感收。”

“哎,你這話就見外了,我這些東西可不是送給你的,我是送給那些浴血奮戰的湘軍弟兄們的,這些火器到了湖廣之後只要能讓弟兄們哪怕少留那麼一滴血,也是值得的。”

這一番話幾乎把曾國荃說得掉下淚來,今年他們與太平軍大戰小戰打了無數,至今兵勢愈顯疲態,這個時候卻有人來雪中送炭,還說了這麼一番暖心窩子的話,叫他如何不感動。

李富貴吩咐下面人利用這幾天組織一批軍火,主要是迫擊炮和手榴彈,現在兵工廠造槍的技術還是不行,雖然使用了進口鋼材之後,槍管已經不炸堂了,但是加工出來的槍管又粗又短,射擊精度無法保證。倒是改進了鍊鐵工藝以後,迫擊炮的次品率大大下降,現在李富貴已經不用再把那些次品當作出口型的賣出去了,實際上他現在賣給太平軍的軍火都與富貴軍使用的幾乎是完全一樣了。因爲他發現以前自己的做法有短視的地方,李富貴現在認爲自己並不怕有其他的力量接受現代文明,恰恰相反。中國的現代化程度越高就越能發揮自己的能力,自己比任何人都需要一個現代的環境,所以讓自己的對手理解新事物也成爲了李富貴的目標之一。

第三十六章第173章 清洗北京第十七章第一百八十一章第十四章第5章 官與商第四十七章第145章 代議制第99章 入城第130章 大比武第23章 天國分裂第一百五十二章第八十章第134章 菲律賓第208章 繼承權第22章 皇權第47章 入京第132章 平局第155章 驅除韃虜第189章 與民同樂第3章 印度起義第一百一十一章第一百零九章第六十二章第58章 友好使團第二十三章第六十九章重逢作者文海第133章 儒之邏輯第七十章第125章 新海軍第157章 新的目標第20章 海外命案第147章 太后與攝政王第139章 馬尼拉海戰第121章 和平(中)第十六章第四十七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百零三章第94章 歸國華僑第186章 帝王第一百零二章第二十九章第九十一章第114章 亞洲第88章 壬戌事變第10章 勝保的勝利第40章 迷信第129章 太子太傅第177章 川鄂大戰第17章 廷議第一百六十九章第四十七章第70章 戰時經濟第93章 布爾溪之戰第五十五章第66章 下關的導火索第二十一章第111章 李府第126章 西北第172章 談判桌下的陰謀兩廣總督葉名琛第185章 新朝禮儀第67章 戰爭輿論第164章 連環套(上)第一百五十二章第50章 北京條約第176章 妥協第五十四章第1章 張家莊、漣河鎮第95章 突襲第二十三章第169章 平定西北第114章 亞洲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九十四章第33章 廣東戰區(下)第一百一十八章第188章 攻克奉天第152章 橫行西北(上)第七十九章第125章 新海軍第157章 新的目標第八十七章第51章 平衡第98章 破城第80章 五方會談第六十五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39章 營救第112章 黃昏第七十九章第83章 得勝回朝第4章 假古董,傳教第134章 菲律賓第一百二十五章第152章 橫行西北(上)情節發展梗概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六章第173章 清洗北京第十七章第一百八十一章第十四章第5章 官與商第四十七章第145章 代議制第99章 入城第130章 大比武第23章 天國分裂第一百五十二章第八十章第134章 菲律賓第208章 繼承權第22章 皇權第47章 入京第132章 平局第155章 驅除韃虜第189章 與民同樂第3章 印度起義第一百一十一章第一百零九章第六十二章第58章 友好使團第二十三章第六十九章重逢作者文海第133章 儒之邏輯第七十章第125章 新海軍第157章 新的目標第20章 海外命案第147章 太后與攝政王第139章 馬尼拉海戰第121章 和平(中)第十六章第四十七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百零三章第94章 歸國華僑第186章 帝王第一百零二章第二十九章第九十一章第114章 亞洲第88章 壬戌事變第10章 勝保的勝利第40章 迷信第129章 太子太傅第177章 川鄂大戰第17章 廷議第一百六十九章第四十七章第70章 戰時經濟第93章 布爾溪之戰第五十五章第66章 下關的導火索第二十一章第111章 李府第126章 西北第172章 談判桌下的陰謀兩廣總督葉名琛第185章 新朝禮儀第67章 戰爭輿論第164章 連環套(上)第一百五十二章第50章 北京條約第176章 妥協第五十四章第1章 張家莊、漣河鎮第95章 突襲第二十三章第169章 平定西北第114章 亞洲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九十四章第33章 廣東戰區(下)第一百一十八章第188章 攻克奉天第152章 橫行西北(上)第七十九章第125章 新海軍第157章 新的目標第八十七章第51章 平衡第98章 破城第80章 五方會談第六十五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39章 營救第112章 黃昏第七十九章第83章 得勝回朝第4章 假古董,傳教第134章 菲律賓第一百二十五章第152章 橫行西北(上)情節發展梗概第三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