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汽車工業

對於高爾基汽車製造廠謝廖沙是熟悉的,現在政府部門的官員們大部分乘坐的都是伏爾加牌高級轎車,這種汽車可以說是高爾基汽車廠的拳頭產品。『天

籟小說原本高爾基汽車廠還有另一種更爲高檔的海鷗牌轎車,過去是專門爲國家領導人所生產的,也曾經被作爲贈送給外國元們的國禮。不過可惜的是,這種汽車被莫斯科市的利哈喬夫汽車廠(斯大林汽車廠,赫魯曉夫改的名字,江總曾在此工作)所生產的吉爾牌汽車所取代了。謝廖沙現在所乘坐的吉爾41o4加長轎車就是利哈喬夫汽車廠的產品,而國家領導人所乘坐的吉爾牌汽車則是特別定製的防彈版本。

至於嘉能可專家們所提到的另一款產品拉達牌汽車則是伏爾加河畔的另一家汽車工廠伏爾加製造廠所生產的暢銷產品。拉達汽車和伏爾加汽車所面對的消費者羣體也完全不同,拉達是面向普通百姓的家庭用車,而伏爾加則是公務用車。

謝廖沙決定在上任之前先去考察一下伏爾加汽車製造廠,參觀一下拉達的生產線。伏爾加汽車製造廠位於伏爾加河中游的城市陶里亞蒂市。這座汽車廠是六十年代和意大利菲亞特集團合作興建的汽車製造廠。當年正是廣大共青團員們在一片荒蕪的土地之上用五年時間建設出了一座現代化的汽車城市。納斯佳用了兩天時間爲謝廖沙的這次考察活動安排好了一切事物。隨後謝廖沙就帶着對外經貿部的下屬們搭乘包機浩浩蕩蕩的飛往了陶里亞蒂市。

謝廖沙隨行的團隊裡不僅僅包括對外經貿部的工作人員,還有來自汽車工業部的專家,以及一些從事汽車貿易的外貿公司負責人。因爲在謝廖沙看來目前世界上能夠作爲蘇聯的汽車消費國的國家和地區並不多。美國人在制裁蘇聯,西歐的汽車工業比蘇聯還要好。只有拉美,非洲,以及亞洲地區纔是謝廖沙的市場所在,所以對於謝廖沙來說,物美價廉的拉達要比高檔的伏爾加更爲重要。

對於對外經貿部的到訪伏爾加汽車製造廠自然是重視的。汽車廠的黨委書記親自到機場迎接謝廖沙的考察團,並且一路護送謝廖沙他們回到了酒店。黨委書記沒敢過多的打擾謝廖沙他們的休息,在和納斯佳確認了考察安排之後,黨委書記就先行告辭了,直到第二天上午才安排廠子裡的車輛來酒店接謝廖沙去廠裡考察。

謝廖沙在黨委書記,經理和銷售公司負責人的帶領下,一同參觀了拉達·尼瓦的生產線。作爲一款誕生了將近十年的成熟車型,拉達·尼瓦具有很多明顯的優點,先它越野性能出色,雖然是一款小型車卻有着不輸於英國路虎,和德國奔馳的越野性能。而且這款汽車經久耐用,行駛性能非常的卓越,跑完相當於從莫斯科到符拉迪沃斯託克之間十倍的距離才需要進行大修。至於這款車的售價,大部分俄羅斯家庭其實都負擔得起,在一些偏僻的村莊裡,拉達·尼瓦甚至被當作拖拉機來使用。

在參觀完生產線之後,謝廖沙在伏爾加汽車製造廠的越野障礙場地見證了拉達·尼瓦的出色性能。於是謝廖沙十分好奇的向銷售公司的負責人問道:“既然你們的這款產品這麼出色,在國外的銷售情況怎麼樣?”

負責人趕忙回答道:“我們在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市場佔有率一直很高,銷售情況非常不錯!”

謝廖沙笑了笑,搖了搖頭,然後接着問道:“除了東歐社會主義陣營以外的國家呢?又是什麼情況?”

“這個?幾年以前我們在奧地利和西班牙的銷量一度排進了前十,但是後來因爲制裁以及市場競爭加劇,我們不得不放棄了這兩個國家的市場。不過現在在一些亞洲國家,以及蒙古,我們的產品還是市場上最暢銷的車型!”銷售負責人回答道。

謝廖沙點了點頭,不再對負責人表意見和問題。他把伏爾加汽車製造廠的黨委書記和經理叫道了身邊小聲的問道:“老實告訴了我,我們的這款汽車和外國的同類產品比起來,差距大嗎?”

“我們主打的賣點就是物美價廉,雖然不如國外的汽車那麼花哨,但是我們配置了同類車型之中少有的空調系統,如果不是制裁,我相信我們的產品可以爲國家賺取更多的外匯收入!”汽車廠的黨委書記說道。

“其實我最關心的是我們能不能爲拉達開闢一些新的市場,比如拉美國家?”謝廖沙問道。

“古巴是我們傳統的大客戶之一!”汽車廠的經理回答道。

“他們的反饋怎麼樣?”謝廖沙關心的問道。

“他們最喜歡我們的自帶的空調系統,因爲我們是所有帶空調的汽車之中,售價最低的!”經理回答道。

聽到了這裡謝廖沙已經很滿意了,在謝廖沙的心裡,拉達雖然有很多的好處,不過用來創匯卻並不合適。但是如果出口到像巴西,阿根廷這一類農牧業達的國家,以易貨交易的方式來進口畜產品,咖啡,大豆,甚至菸草等農牧業產品卻非常的合適。畢竟這些國家也都不是富裕的國家,手上的外匯家底也不寬裕,如果提出易貨交易的話對方也應該不會拒絕。

想到了這裡,謝廖沙已經決定了自己的第一個貿易對象,那就是麥德林集團和卡利集團的老巢哥倫比亞。讓哥倫比亞成爲蘇聯汽車的海外傾銷國家之一,隨即往周邊的國家開始擴散。這些國家的人都講着相同的西班牙語,推廣起來應該花費不大。而且更爲重要的是,通過汽車貿易,可以更方便和安全的幫助自己的拉美客戶將資產轉移到監管寬鬆的歐洲來,如果是那樣的話謝廖沙手上所能調動的資金就更多了。至於這些資金有什麼用,謝廖沙覺得也許在不久之後去掏空日本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第三十七章 新的條件第二百零五章 新婚禮物第一百三十一章 安置列別德第三十六章 出遊遇襲第五章 應聘者第二百八十二章 坦白第二百二十章 威廉希爾第二百三十章 無謂的掙扎第四十五章 DOS第二百四十四章 冷戰結束第四十一章 蓋達爾的艱難抉擇第八十章 戈爾巴喬夫當選第八十六章 利用教廷 二第二十五章 買家第二百二十五章 好運365第一百四十二章 古拉格的規矩第五十三章 克格勃的處境第七十二章 人才之爭第二百三十二章 日本聯合銀行的擠兌風波第二十一章 訓練任務第二百五十三章 電力雙雄第二百三十四章 挖地三尺第六十三章 關塔那摩之戰 六第一百二十五章 地鐵第七十三章 債王第二百一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十八章 一場好戲第二百一十八章 出售蓮花軟件第二十七章 皇宮第二百一十章 支付酬金第一百九十一章 謝廖沙的應對第二章 密謀第五章 越獄第一百七十章 嚴正抗議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按鈕第二百七十四章 悲慘的日本第一百六十章 一步閒棋第三十六章 日本客人第四十六章 亂局第六十四章 風暴前夕第一百六十五章 通訊技術展望第一百零四章 安主席的青睞第二十五章 上門盤問 一第二十八章 綁架第二百四十六章 官員投效第四章 一支菸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七章 “野豬”尤里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衆進入蘇聯第二百二十一章 第比利斯火車站爆炸案第一百七十三章 薩莫特洛爾油田第二百七十九章 自我解體和新的計劃第二十章 養精蓄銳第一百八十二章 死刑第二十九章 故人來訪第二百五十八章 東歐中央銀行第一百二十一章 打上門去第五十三章 小記者小新聞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依不饒第六十六章 威逼第六十八章 威士忌加冰第五十四章 審判第一百七十九章 魚子醬大案第三十八章 圈套第一百三十九章 紅場的不速之客第四十章 江詩丹頓第八十八章 茨岡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依不饒第二十九章 故人來訪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的轉機第一百八十八章 謝廖沙的調查組第五十四章 審判第三十七章 廁所堵門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顯神通第二百六十七章 譴責第三十五章 宴請第六十二章 消息彙總第六十八章 饑荒真相第二十八章 重要電話第一百一十章 南達科他州民主黨初選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購大衆第二十七章 皇宮第一百四十八章 律賊在美國第九章 向老李家學習第二百一十章 廉價航空策略第四十一章 蓋達爾的艱難抉擇第十七章 對峙的雙方第二百一十九章 英國博彩公司第六十九章 壽禮第一百六十七章 挑釁第六十六章 接受調查第八十一章 失竊的珠寶第二百七十九章 自我解體和新的計劃第一百九十四章 內政部風暴第一百九十一章 《共青團真理報》的挑釁第二百一十三章 歐洲最受歡迎的人第五十二章 伊萬科夫被擒第二十六章 共浴第七十九章 年底活動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機感
第三十七章 新的條件第二百零五章 新婚禮物第一百三十一章 安置列別德第三十六章 出遊遇襲第五章 應聘者第二百八十二章 坦白第二百二十章 威廉希爾第二百三十章 無謂的掙扎第四十五章 DOS第二百四十四章 冷戰結束第四十一章 蓋達爾的艱難抉擇第八十章 戈爾巴喬夫當選第八十六章 利用教廷 二第二十五章 買家第二百二十五章 好運365第一百四十二章 古拉格的規矩第五十三章 克格勃的處境第七十二章 人才之爭第二百三十二章 日本聯合銀行的擠兌風波第二十一章 訓練任務第二百五十三章 電力雙雄第二百三十四章 挖地三尺第六十三章 關塔那摩之戰 六第一百二十五章 地鐵第七十三章 債王第二百一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十八章 一場好戲第二百一十八章 出售蓮花軟件第二十七章 皇宮第二百一十章 支付酬金第一百九十一章 謝廖沙的應對第二章 密謀第五章 越獄第一百七十章 嚴正抗議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按鈕第二百七十四章 悲慘的日本第一百六十章 一步閒棋第三十六章 日本客人第四十六章 亂局第六十四章 風暴前夕第一百六十五章 通訊技術展望第一百零四章 安主席的青睞第二十五章 上門盤問 一第二十八章 綁架第二百四十六章 官員投效第四章 一支菸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七章 “野豬”尤里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衆進入蘇聯第二百二十一章 第比利斯火車站爆炸案第一百七十三章 薩莫特洛爾油田第二百七十九章 自我解體和新的計劃第二十章 養精蓄銳第一百八十二章 死刑第二十九章 故人來訪第二百五十八章 東歐中央銀行第一百二十一章 打上門去第五十三章 小記者小新聞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依不饒第六十六章 威逼第六十八章 威士忌加冰第五十四章 審判第一百七十九章 魚子醬大案第三十八章 圈套第一百三十九章 紅場的不速之客第四十章 江詩丹頓第八十八章 茨岡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依不饒第二十九章 故人來訪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的轉機第一百八十八章 謝廖沙的調查組第五十四章 審判第三十七章 廁所堵門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顯神通第二百六十七章 譴責第三十五章 宴請第六十二章 消息彙總第六十八章 饑荒真相第二十八章 重要電話第一百一十章 南達科他州民主黨初選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購大衆第二十七章 皇宮第一百四十八章 律賊在美國第九章 向老李家學習第二百一十章 廉價航空策略第四十一章 蓋達爾的艱難抉擇第十七章 對峙的雙方第二百一十九章 英國博彩公司第六十九章 壽禮第一百六十七章 挑釁第六十六章 接受調查第八十一章 失竊的珠寶第二百七十九章 自我解體和新的計劃第一百九十四章 內政部風暴第一百九十一章 《共青團真理報》的挑釁第二百一十三章 歐洲最受歡迎的人第五十二章 伊萬科夫被擒第二十六章 共浴第七十九章 年底活動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