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饑荒真相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非洲埃塞俄以亞共和國,連續三年的大饑荒已經讓這個國家足足餓死了上百萬的人口。很難想像在二十世紀的今天地球上還會發生如此嚴重的人間慘劇。

埃塞俄比亞和相鄰的幾個國家所發生的嚴重饑荒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一些國際人權機構,聯合國都開始關注起了非洲大陸人民的生存狀況。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同情起了這裡的人們所遭遇的不幸。就在今年,爲了籌集善款幫助飽受飢餓折磨的非洲人民,由美國著名歌星邁克爾傑克遜和萊昂納爾裡奇共同譜寫,並由美國45位歌星聯合演唱的《wearetheworld》震撼了億萬人心,讓全世界都把目光聚焦在了這片被遺忘的大陸上。

隨着全球對埃塞俄比亞關注度的提高,美國國內的新聞和傳媒機構也參與了進來。他們紛紛來到了這片苦難的土地上挖掘新聞素材,尋找值得報道的新聞線索。在這些人當中,有不少的記者並非那些大型新聞機構的長期僱員,他們有的僅僅是靠着挖掘和調查有價值的新聞線索來賺取金錢上的回報。紐約時報的政治專欄記者佐伊就是其中的一員。

這幾天來佐伊在埃塞俄比亞所看到的事情雖然觸目驚心,但是這些東西並不是佐伊最需要的新聞素材。佐伊作爲紐約時報的專欄記者,憑藉着多年的行業經驗知道自己要想在千百篇報道非洲饑荒的文章中脫穎而出,非得具有獨特的視角,以及與衆不同的觀點纔可以。

作爲紐約大學政治系畢業的高材生,挖掘事件背後的政治原因一直都是佐伊一貫所喜歡的新聞切入點。能在紐約時報者樣的大媒體平臺上擁有自己的專欄,佐伊的文章必須贏得紐約時報的那些擁有着良好教育背景的讀者們的共鳴。所以佐伊開始調查這起持續三年的大饑荒的背後到底有什麼人爲的原因。

在埃塞俄比亞的這段時間裡,佐伊發現了很多值得關注的地方。就在饑荒發生的這段時間裡。受到饑荒最嚴重的國家埃塞俄比亞還和它的鄰國索馬里進行了一場戰爭。兩國之間的領土紛爭讓本就已經嚴重的饑荒雪上加霜。更加讓人氣憤的是,國際社會運送到非洲的援助糧食還遭到了當地武裝人員的洗劫。本應該發放到災民手中的糧食反而落在了當地部族武裝和軍閥的手裡。這些人在拿到了糧食之後,以此爲誘餌招兵買馬擴大自己的實力,更有甚者,一些援助糧食被當地的官員倒買倒賣到黑市上牟取暴利。養肥了一大批的**官員。

爲了調查出到底有多少國際社會援助的糧食沒有落到東非國家的饑民手中,佐伊翻閱了大量的糧食出口和貿易資料,希望能夠從中獲得一個大概的數目。不過當佐伊查閱到了有關美國農場主協會旗下友愛非洲基金會的資料之後,卻驚訝的發現這個基金會光是一九八五年已經向東非地區出口了七百萬噸的小麥。按照非洲本地人均糧食的平均消費水平每人每年200公斤的糧食來計算。這批小麥足夠養活三千五百萬人口。

足夠養活三千五百萬人口的糧食被出口到了非洲,可是光是一個埃塞俄比亞居然還餓死了上百萬人。佐伊在得出這個結論之後嚇了一跳,不過很快的佐伊就感到了無比的興奮。他已經嗅到了一個大新聞的味道。

這七百萬噸糧食顯然不會是被非洲的人民給吃掉了,根據美國海關的出口記錄,佐伊可以確認的是,這七百萬噸的糧食的確被申報出關,離開了美國。而根據埃塞俄比亞等國的進口記錄,佐伊能夠找到的有據可查的來自友愛非洲的報關記錄,僅僅不到五十萬噸,剩下的糧食到什麼地方去了。

帶着疑問的佐伊開始把調查的方向轉移到了糧食離開美國和進入非洲之間的這段時間上。爲了獲得更多的有說服力的證據,佐伊向友愛非洲的美國總部詢問他們的運輸商的信息。不過友愛非洲的工作人員似乎對此諱莫如深,婉拒了佐伊的要求。隨後佐伊又聯繫了友愛非洲在索馬里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就在佐伊提出要登門拜訪的時候,電話的那一邊幾句背景聲音當中的阿拉伯語讓佐伊引起了注意,他試探性的向對方問道:“你們現在不在索馬里嗎?”

“抱歉,女士!我們人在阿聯酋,如果你非要採訪我們的話,我們只接受電話採訪!”對方並沒有意識到和記者通話想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佐伊很快就意識到接電話的人是個毫無警惕性的白癡。

“你們友愛非洲在阿聯酋也有辦事處嗎?”佐伊再次問道。

“我們是在度假,這是員工福利……”對方略帶炫耀的開始在電話裡大說特說自己在迪拜的奢靡生活。佐伊從這一點上就大致的估計到了這個蠢貨的背景如何,典型的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臉。佐伊估計這個傢伙因該沒有見過什麼大世面,所以纔會將帶游泳池的酒店說的像皇宮一樣。

“好的先生,我在摩加迪沙還有幾個採訪,等我忙完了您也差不多應該從迪拜回來了,我們到時候再爲您準備一個專訪。對了,先生,你們友愛非洲慈善基金會還在什麼地方有分支機構,如果方便的話我想同時也採訪一下他們?“佐伊假裝不經意的問道。

“啊!讓我想想啊,對了我們在巴勒莫有另外的一批工作人員。不過他們平時也就是處理一下航運服務的事宜,你可能不明白,如果要把糧食運送到索馬里來,最經濟的辦法就是在地中海的港口裡,把大船上的貨物卸載到蘇伊士級的貨輪上,要不然船舶無法通過蘇伊士運河,就得從非洲最南邊繞過來了……”電話的那一頭,對方爲了顯示自己的博學,努力的在記者佐伊的耳邊似懂非懂的解釋着。

好不容易掛斷了電話的佐伊趕緊坐在了電腦旁,一蹴而就的寫下來有關埃塞俄比亞饑荒背後真相的第一篇報道《饑荒真相》

第三十二章 燙手的一億第一百三十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章 威脅第一百八十八章 歐洲分店第三十六章 錄像帶第二百四十章 橋下冤魂第三十八章 圈套第七十六章 產房相遇第四十九章 芝加哥學派第一百七十三章 薩莫特洛爾油田第七十六章 經濟學家蓋達爾第四十三章 扎哈羅夫第二十二章 刑場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譴責第六十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三第六章 法網追蹤第一百九十一章 謝廖沙的應對第四十二章 友愛非洲第五十四章 審判第一百一十二章 莫斯科住房計劃第十四章 意外第六十五章 瘋狂報復第二百四十四章 冷戰結束第二百四十八章 瓜分波蘭第二百四十七章 搶奪北美電力市場第四十三章 迫降第二十六章 共浴第二十章 養精蓄銳第六十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農業現狀第二百三十六章 尼古拉的憤怒第三十章 互助會的設想第七十六章 產房相遇第八十二章 請總書記放心第一百四十七章 當選州長第二百二十五章 好運365第一百三十四章 步步驚心的波蘭政府第二百一十三章 歐洲最受歡迎的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內政部風暴第二百三十八章 農業現狀第六十九章 壽禮第七十五章 聯合國大會第三十九章 處決第六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一百三十一章 安置列別德第二十章 養精蓄銳第一百八十一章 薩莫特洛爾油田到手第二十章 報復第二百四十一章 餐館槍戰第一百零七章 伊娃的復仇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南械鬥第一百三十一章 安置列別德第一百八十五章 孟山都式的推銷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購接觸第七十一章 謝廖沙的禮物第五十四章 玩陰的第三十八章 蛻變第一百二十八章 謝廖沙的野望第一百六十八章 趁亂逃脫第五章 越獄第九十一章 摩加迪沙暴亂 三第二十章人人都滿意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的交易模式第一百五十六章 薩斯喀徹溫小麥聯營集團第九十四章 主持大局第一百零九章 彼得森的人脈第二十四章 小妻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球賽第一百二十二章 誰行誰上第二十四章 阿澤利奧的求助第七十九章 年底活動第一百二十六章 無情的魯比克第二十六章 歷史的必然第一百二十四章 高頻交易第一百二十三章 加琳娜的保證第一百四十八章 律賊在美國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莫斯科去第一百一十七章 項目開工第一百二十五章 波蘭客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醜聞第七十六章 產房相遇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閣總辭第十一章 槍擊案第六十二章 退贓第三十三章 船中密談第二百零二章 海上行第二百四十八章 克格勃的臥底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一百八十二章 鵝掌櫃第三十七章 廁所堵門第一百八十三章 《共青團真理報》的二次改革第二百三十四章 讓日本的銀行系統下地獄第二百二十三章 因禍得福第二十一章 汽車工業第一百六十七章 警察上門第四十一章 悠閒時光第十五章 歸途第二十九章 尼古拉第一百三十八章 貿易糾紛第四十四章 停職
第三十二章 燙手的一億第一百三十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章 威脅第一百八十八章 歐洲分店第三十六章 錄像帶第二百四十章 橋下冤魂第三十八章 圈套第七十六章 產房相遇第四十九章 芝加哥學派第一百七十三章 薩莫特洛爾油田第七十六章 經濟學家蓋達爾第四十三章 扎哈羅夫第二十二章 刑場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譴責第六十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三第六章 法網追蹤第一百九十一章 謝廖沙的應對第四十二章 友愛非洲第五十四章 審判第一百一十二章 莫斯科住房計劃第十四章 意外第六十五章 瘋狂報復第二百四十四章 冷戰結束第二百四十八章 瓜分波蘭第二百四十七章 搶奪北美電力市場第四十三章 迫降第二十六章 共浴第二十章 養精蓄銳第六十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三第二百三十八章 農業現狀第二百三十六章 尼古拉的憤怒第三十章 互助會的設想第七十六章 產房相遇第八十二章 請總書記放心第一百四十七章 當選州長第二百二十五章 好運365第一百三十四章 步步驚心的波蘭政府第二百一十三章 歐洲最受歡迎的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內政部風暴第二百三十八章 農業現狀第六十九章 壽禮第七十五章 聯合國大會第三十九章 處決第六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一百三十一章 安置列別德第二十章 養精蓄銳第一百八十一章 薩莫特洛爾油田到手第二十章 報復第二百四十一章 餐館槍戰第一百零七章 伊娃的復仇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南械鬥第一百三十一章 安置列別德第一百八十五章 孟山都式的推銷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購接觸第七十一章 謝廖沙的禮物第五十四章 玩陰的第三十八章 蛻變第一百二十八章 謝廖沙的野望第一百六十八章 趁亂逃脫第五章 越獄第九十一章 摩加迪沙暴亂 三第二十章人人都滿意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的交易模式第一百五十六章 薩斯喀徹溫小麥聯營集團第九十四章 主持大局第一百零九章 彼得森的人脈第二十四章 小妻子第二百一十三章 球賽第一百二十二章 誰行誰上第二十四章 阿澤利奧的求助第七十九章 年底活動第一百二十六章 無情的魯比克第二十六章 歷史的必然第一百二十四章 高頻交易第一百二十三章 加琳娜的保證第一百四十八章 律賊在美國第二百九十三章 到莫斯科去第一百一十七章 項目開工第一百二十五章 波蘭客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醜聞第七十六章 產房相遇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閣總辭第十一章 槍擊案第六十二章 退贓第三十三章 船中密談第二百零二章 海上行第二百四十八章 克格勃的臥底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一百八十二章 鵝掌櫃第三十七章 廁所堵門第一百八十三章 《共青團真理報》的二次改革第二百三十四章 讓日本的銀行系統下地獄第二百二十三章 因禍得福第二十一章 汽車工業第一百六十七章 警察上門第四十一章 悠閒時光第十五章 歸途第二十九章 尼古拉第一百三十八章 貿易糾紛第四十四章 停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