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衆進入蘇聯

這個結果在謝廖沙的意料之中,而德國方面對此大部分還是接受的,畢竟偷越國境在任何國家都是犯罪行爲,而駕駛飛機降落在紅場那樣的敏感地方就更加嚴重了。對於馬第亞斯·魯斯特的判決,蘇聯人已經做到了最大的忍耐。

熊孩子的事情終於告一段落了,那麼接下來謝廖沙就可以和聯邦德國方面談一談正事了。關於債務方面的問題,德國方面並沒有提出太大的異議。聯邦德國本身的資源並不豐富,而蘇聯選擇用礦產資源來償還外債正對聯邦德國的胃口,所以蓋達爾負責的外債談判進行非常的順利,除了一些細節方面的問題,雙方基本上已經達成了一致。

可是德國人在對蘇聯投資的問題上倒是顯得顧慮重重。這裡面不單有大衆公司和聯邦德國政府自身的考慮,同時還要考慮到美國方面對此的態度。因爲冬妮婭和卡莉姆分別持有了大衆公司大量的股份,所以對於大衆公司董事會方面,謝廖沙倒是並不着急,反而聯邦德國政府方面的工作要艱難得多。

爲了獲得科爾政府的信任,謝廖沙通過雅科夫列夫的關係聯絡到了很久都沒有聯繫的戈爾巴喬夫總書記。對於促成與大衆公司的合作,戈爾巴喬夫也是樂見其成的。他甚至親自和科爾總理通了電話,在電話裡專門提起了這件事情。

“總理閣下,請您放心!我們引進外資也不是第一次了。即使在斯大林時代,福特汽車公司和菲亞特汽車公司就曾經和蘇聯合資興建汽車城,高爾基汽車廠就是當初與福特汽車公司合作的產物,而我們國內的暢銷車型拉達·瓦尼則完全是和菲亞特汽車公司合作的成果。現在在戈爾巴喬夫總書記的領導下,我們在進行着經濟改革,希望向西方學習先進的技術,管理經驗,建設蘇聯的新經濟,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謝廖沙在一邊熱情的說道。

謝廖沙說的這些話科爾總理並沒有太往心裡去,畢竟好話誰都會說,等到大衆真的去蘇聯投資了,萬一蘇聯人翻臉那這筆錢就真的只能扔在哪裡了。到時候聯邦德國怎麼爲自己的企業挽回損失,主持公道。

“部長先生,我對蘇聯的資金管理方式和投資環境並不瞭解……”

科爾總理拒絕的話還沒有說完,謝廖沙就打斷了他的發言,儘管這樣不禮貌,但是謝廖沙就是喜歡快刀斬亂麻。政客之間虛僞的說辭並不是謝廖沙所喜歡的。所以他直截了當地說道:“幾年前我們和聯邦德國、法國、英國等國家建設了一條泛歐天然氣管道,當時的環境比現在要惡劣的多,美國人極力阻撓,可是我們還是辦這件事情幹成了,可見如果我們真的想要合作的話,這些客觀原因都不是問題。您不放心資金管理的問題,沒關係我可以在波恩開設蘇聯外貿銀行的分行,專門從事汽車項目的資金管理工作,德國方面可以隨時查閱賬目。科爾總理請不要輕易拒絕這個機會,擺在你面前的是鐵幕對面十幾個國家、幾億人口的廣大市場,難道你這的想要放棄這次機會嗎?”

話說到這個份上,科爾的內心已經沒有了顧慮,畢竟前面有泛歐天然氣管道層共的先例。而現在蘇聯也不再是勃列日涅夫時期咄咄逼人的那個蘇聯了。就連美國總統也邀請個戈爾巴喬夫在今年訪問美國,世界局勢已經出現了緩和。作爲聯邦德國如果能夠在美蘇的進一步交往之中佔的先機,和兩國都充分的搞好關係,那麼對於聯邦德國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好吧,我們德國政府不再幹涉本國企業前往蘇聯投資了,只要他們願意!”科爾總理最終點頭同意到。

在得到了德國政府的允許之後,謝廖沙聯繫了高爾基汽車廠和伏爾加汽車廠的工作人員,讓他們趕緊飛往波恩和大衆方面商談合作的事情。此外謝廖沙還讓蘇聯銀行在波恩當地設立了分行,專門用於處理蘇聯的債務和聯邦德國隊蘇聯的投資事宜。

大衆公司的董事會對於去蘇聯投資的內部意見並不統一,但是在地中海航運和哥倫比亞銀行投下了同意票的情況下,這家公司其他股東的意見已經不重要了。於是就在謝廖沙離開波恩返回莫斯科之前,高爾基汽車廠和伏爾加汽車廠以及德國大衆集團公司合資在蘇聯建設一家新的汽車公司的協議正式簽署了。在這份協議之中,德國大衆公司在合資企業之中佔股50%,而其餘的份額則隸屬於蘇聯外貿銀行,以及高爾基汽車廠和伏爾加汽車廠。在謝廖沙的親自要求之下,聯邦德國方面答應下個月就到高爾基市實地考察,選擇合適的地方作爲工廠的新廠址。

消息傳回了國內,戈爾巴喬夫很是高興,他認爲這是自己所倡導的經濟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於是在雅科夫列夫的推波助瀾之下,、、等主流媒體,以及莫斯科電視臺都開始熱潮大衆汽車進入莫斯科的事情。

這件事情對於大部分的老百姓來說,唯一的好處就是又有企業要大規模的招工了。現在在蘇聯,因爲阿富汗戰爭陷入了僵持階段,蘇聯逐漸撤回了大部分的部隊,只保留了部分精銳鎮守阿富汗的重點城市。而大批人員歸國以及解除軍職就造成了就業方面的困難,再加上物價飛漲,人民的生活越來越艱難了。而大衆汽車來蘇聯投資,則代表着以後也許會有更多國外的企業會到蘇聯來,這對很多沒有工作的年輕人來說絕對是一個福音。

第十三章 瘋狂套利第一百二十八章 危險的敵意第二百四十八章 克格勃的臥底第一百三十四章 步步驚心的波蘭政府第一百九十四章 內政部風暴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而不能倒第二百七十二章 4+2談判第四十二章 瘋狂計劃第二百三十二章 日本聯合銀行的擠兌風波第二百七十五章 東歐和蘇聯的合作第二十章 慘淡的貿易數據第二十章 慘淡的貿易數據第二十九章 世界首富第二百五十八章 東歐中央銀行第十三章 米哈依爾第28章 血腥威廉第二百一十五章 逃離莫斯科第二百三十六章 醜聞第五十九章 法治與人治第一百二十七章 銥星發射第六十七章 教父殞命第二百二十章 嚴刑拷打第三十五章 宴請第二百一十四章 羅西入場第一百五十六章 薩斯喀徹溫小麥聯營集團第二十三章 拉莫德羅監獄之戰 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銥星的第一個客戶第九十二章 親情與法律第一百八十六章 通訊革命第一百九十七章 得意的謝瓦爾德納澤第一百九十二章 影響擴大第二百六十一章 科威特危機第二百八十五章 南斯拉夫內戰第二十七章 哈默同志第一百八十二章 鵝掌櫃第八十一章 新聞交鋒第六十四章 美人計 二第一百章 改革之爭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威特復國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羞辱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依不饒第二十六章 歷史的必然第二十三章 救人第七十九章 意外之地第四十六章 訪英人選確定第一百八十二章 鵝掌櫃第二百四十二章 佈局東歐第一百四十七章 謝列平第四十六章 浮出水面的律賊第一百三十一章 盧浮宮協議第二百四十一章 餐館槍戰第三十八章 劈酒第六十二章 退贓第一百一十一章 引五角大樓入局第五十一章 走入視線的女人第二十八章 綁架第七十六章 經濟學家蓋達爾第三十六章 情況有變第六十四章 風暴前夕第三十九章 處決第九章 迫在眉睫第十三章 訪問邀請第十六章 天然氣談判第二百二十二章 貿易制裁第七十二章 革命之火第二百八十六章 出訪南斯拉夫第二百零二章 團結工會合法化第一百七十章 被遺忘的好牌第五章 英國煤炭危機第一百六十七章 警察上門第七十六章 產房相遇第二百零三章 新聞傳播第十八章 新的財路第五十章 西方-81第二百二十六章 日本新計劃第一百一十七章 項目開工第十二章 首相的丈夫第四十六章 浮出水面的律賊第六十三章 告別第二百六十一章 科威特危機第一百九十四章 內政部風暴第一百七十一章 座談會第二章 列寧格勒大學第二百一十章 支付酬金第二十一章 拉莫德羅監獄之戰 一第九十九章 銥衛星公司 IRIDIUM第十章 禮物和晚餐第一百二十二章 誰行誰上第二百零一章 雅可夫的請求第二百二十四章 羅馬會議第三十七章 內外勾結第八十四章 法庭交鋒第一百九十四章 內政部風暴第三章 天才少年第九章 迫在眉睫第二百二十七章 別列佐夫斯基第二百三十八章 波羅的海之路第四十一章 切比雪夫的動搖第七十一章 時來運轉的格拉喬夫第二百六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
第十三章 瘋狂套利第一百二十八章 危險的敵意第二百四十八章 克格勃的臥底第一百三十四章 步步驚心的波蘭政府第一百九十四章 內政部風暴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而不能倒第二百七十二章 4+2談判第四十二章 瘋狂計劃第二百三十二章 日本聯合銀行的擠兌風波第二百七十五章 東歐和蘇聯的合作第二十章 慘淡的貿易數據第二十章 慘淡的貿易數據第二十九章 世界首富第二百五十八章 東歐中央銀行第十三章 米哈依爾第28章 血腥威廉第二百一十五章 逃離莫斯科第二百三十六章 醜聞第五十九章 法治與人治第一百二十七章 銥星發射第六十七章 教父殞命第二百二十章 嚴刑拷打第三十五章 宴請第二百一十四章 羅西入場第一百五十六章 薩斯喀徹溫小麥聯營集團第二十三章 拉莫德羅監獄之戰 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銥星的第一個客戶第九十二章 親情與法律第一百八十六章 通訊革命第一百九十七章 得意的謝瓦爾德納澤第一百九十二章 影響擴大第二百六十一章 科威特危機第二百八十五章 南斯拉夫內戰第二十七章 哈默同志第一百八十二章 鵝掌櫃第八十一章 新聞交鋒第六十四章 美人計 二第一百章 改革之爭第二百六十三章 科威特復國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羞辱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依不饒第二十六章 歷史的必然第二十三章 救人第七十九章 意外之地第四十六章 訪英人選確定第一百八十二章 鵝掌櫃第二百四十二章 佈局東歐第一百四十七章 謝列平第四十六章 浮出水面的律賊第一百三十一章 盧浮宮協議第二百四十一章 餐館槍戰第三十八章 劈酒第六十二章 退贓第一百一十一章 引五角大樓入局第五十一章 走入視線的女人第二十八章 綁架第七十六章 經濟學家蓋達爾第三十六章 情況有變第六十四章 風暴前夕第三十九章 處決第九章 迫在眉睫第十三章 訪問邀請第十六章 天然氣談判第二百二十二章 貿易制裁第七十二章 革命之火第二百八十六章 出訪南斯拉夫第二百零二章 團結工會合法化第一百七十章 被遺忘的好牌第五章 英國煤炭危機第一百六十七章 警察上門第七十六章 產房相遇第二百零三章 新聞傳播第十八章 新的財路第五十章 西方-81第二百二十六章 日本新計劃第一百一十七章 項目開工第十二章 首相的丈夫第四十六章 浮出水面的律賊第六十三章 告別第二百六十一章 科威特危機第一百九十四章 內政部風暴第一百七十一章 座談會第二章 列寧格勒大學第二百一十章 支付酬金第二十一章 拉莫德羅監獄之戰 一第九十九章 銥衛星公司 IRIDIUM第十章 禮物和晚餐第一百二十二章 誰行誰上第二百零一章 雅可夫的請求第二百二十四章 羅馬會議第三十七章 內外勾結第八十四章 法庭交鋒第一百九十四章 內政部風暴第三章 天才少年第九章 迫在眉睫第二百二十七章 別列佐夫斯基第二百三十八章 波羅的海之路第四十一章 切比雪夫的動搖第七十一章 時來運轉的格拉喬夫第二百六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