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悲慘的日本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米哈伊爾的私人飛機緩緩降落在了日本成田機場的跑道上,隨後慢慢的駛向了哥倫比亞銀行在成田機場的私人停機坪。米哈伊爾已經很久都沒有來過日本了。自從當年高爾基集團利用蘇聯外貿銀行的外匯儲備從日本狂撈一票撤退之後,高爾基財團就將生意的重心放在了美國。

這次米哈伊爾之所以故地重遊,並非是來遊玩的,而是和日本政府就債務問題進行談判的。自從西武集團曝出了財務造假的醜聞之後,日本經濟就經歷了一連串的打擊。隨着西武集團,這個日本最大的房地產公司的倒下,銀行的大量貸款成爲了呆賬,壞賬,從而在日本的金融行業引起了崩盤和刀劈的連鎖反應。

日本排名前十的日本聯合銀行倒下了,緊接着東京三菱銀行也創出了成立以來最大的虧損。整個日本的信貸市場徹底地亂了套。就在這時,日本自民黨內包括首相竹下登在內的大批政客被曝出了利庫路特醜聞,讓金融業翹首期盼的緊急銀行救助法案就此擱淺。

就這樣日本的信貸系統徹底地亂了套,連帶着日本的經濟也開始滑向深淵,日本股票市場開始出現系統性的暴跌,介乎每天一開盤,九成股票就被摁在了跌停板上。更爲嚴重的事,一直拉動日本經濟增長的房地產行業也開始出現了大面積的斷供,因爲銀行出了問題,所以銀行收緊了貸款。在這種情況下,一開始是有人大幅度的降價出售手中的物業,隨後則是成批的筍盤被拋售到了市場上,只要購房者願意負擔剩下的貸款,房子就可以送給購房者,再往後,就連筍盤也賣不出去了。很多負載累累的日本人徹底的棄房斷供,甚至人間蒸發。

對於那些日本的普通人來說,幾乎沒有不被這一輪的房價和股價下跌套牢的人。不少人當初看着房地產和股票市場氣勢如虹,咬牙跟高利貸借了大量的錢。可是隨着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的崩盤,別說是本金,就連利息他們都還不起了。不少日本家庭的男主人就此拋棄了妻子和兒女,任由他們被黑社會欺凌。

說到黑社會,其實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在泡沫經濟高峰的時期,大量的日本黑道組織開始涉足信貸業務,他們利用銀行的貸款紛紛成立起了金融公司。做起了高利貸的生意。可是現在就連銀行的日子都不好過了,黑道再牛,也不可能和銀行對抗,銀行有各種手段來封鎖黑道。所以當銀行向亞庫扎這樣的組織進行逼債的時候,亞庫扎只能去逼迫自己手下的高利貸客戶們了。

那些借了錢的女人只要長得漂亮,亞庫扎有的是辦法讓她們還錢。而男人如果長相出衆的話,也有輕鬆賺錢的辦法。至於其他的那些還不起錢的人,亞庫扎當然也有辦法。有的人被迫賣掉了自己的器官,有的人則被販賣到了非洲去從事皮肉生意,不過有很大一部分男性卻被販賣到了蘇聯的遠洋漁船上從事捕撈行業。每天要在潮溼寒冷的環境之中高強度的工作十幾個小時,如果不幸身故,屍體會被直接扔進大海。而這些在日本欠下了大筆債務的男人就此在地球上消失的無影無蹤。這一幕幕的人間悲劇是謝廖沙一手造成的,可是謝廖沙卻沒有覺得有一點良心上的不安,他還在計劃着在德國故技重施呢。

米哈伊爾的到來是同日本的銀行業,以及日本政府洽談債務問題的,金融業是個零和遊戲,本身不創造什麼價值。高爾基財團從日本賺走的嚴格來說都是別人輸掉的。日本人一站讓高爾基集團的現金流整整翻了幾倍,而這還只是高爾基集團收穫的一小部分,事實上,幾乎日本每一家大銀行以及日本政府都在這場金融浩劫中欠下了高爾基集團鉅額債務。這筆債務不可能不償還。不過現在日本的銀行業還不起,日本政府也還不起,所以必須要想一個解決的辦法。

爲了在寒冬之中生存下來。日本的銀行業只能抱團取暖了。東京三菱銀行吸收合併了負債累累的日本聯合銀行,成立了一家新的東京三菱日本聯合銀行。而日本東海銀行則吸收了來自於東洋信託銀行,三和銀行以及原本東海銀行的資產。在這種抱團取暖的背景之下,新成立的公司開始剝離舊有公司的不良貸款,負債,以及銀行壞賬。可是這都需要國際債權人的認可才行。

債券不同於股票,當債權到期之後,債權人有優先處置企業資產的權力。這種權力簡直讓哥倫比亞銀行和黑石集團成爲了日本銀行業大太上皇。

米哈伊爾的意思很明白,他看上了日本最大的東京三菱日聯銀行,希望把這家日本大財團的核心銀行納入到高爾基財團的旗下。爲什麼要這麼做呢?因爲東京三菱日聯銀行是日本很多老牌工業企業的核心銀行,而三菱財團的基礎也是銀行,銀行是日本財團組織結構的頂層。雖然東京三菱日聯銀行陷入了困境,但是它仍控制着諸如三菱重工,豐田,本田,松下,索尼,新日鐵,小林製藥等日本一流企業的控股權,買下了他就等於拿下了日本工業最具價值的部分。

現在的東京三菱日聯銀行已經無法正常經營了,如果沒有米哈伊爾的首肯,東京三菱日聯銀行所有的盈利都會被用於償還債務。如果真的這麼做,東京三菱日聯銀行恐怕連員工的工資都無法正常的發放了。

米哈伊爾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剝離債務可以,可是高爾基集團必須入股東京三菱日聯銀行。並且還是作爲單一最大股東入股日本最大的銀行。這一次保守的日本金融行業沒有膽量拒絕米哈伊爾的要求。就像那些從東京三菱日聯銀行申請了貸款的日本中小企業沒有辦法拒絕它們一樣。作爲債務鏈條上最頂級的獵食者,高爾基財團可以爲所欲爲。

第六十七章 插手外貿銀行的計劃第七十一章 時來運轉的格拉喬夫第一百四十章 刀光血影第九章 瓦連京的第一筆業務第四十七章 黑幫賴賬第五章 英國煤炭危機第二百五十七章 蘇聯人民代表大會第一百四十一章 因勢利導第五十八章 向教父求助第十八章 做報告第十四章 日本計劃第二百七十二章 4+2談判第六十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七小時核戰爭第二百五十六章 蘇共二十八大第二百一十四章 白紙一張的經濟特區第八十三章 賴赫·瓦文薩第六十六章 接受調查第一百三十五章 保時捷家族的恩怨情仇第二百零五章 掃毒行動第一百九十七章 步步緊逼第五十一章 交易第五十二章 新的領袖第一百一十七章 項目開工第六十章 丘爾巴諾夫的差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兵推格魯吉亞第一百三十章 列別德歸來第二百七十六章 蘇聯經濟見起色第一百四十一章 因勢利導第一百零二章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反擊第二百八十四章 前期部署第三十二章 勸說第二百三十八章 波羅的海之路第二百一十六章 農業全產業鏈第二百一十八章 洛克比空難第二百三十一章 與銀行交惡第二十章 慘淡的貿易數據第二百零八章 埃斯科瓦爾的報復第一百二十三章 頓涅茨克肥皂風波第三章 黑吃黑第一百二十五章 地鐵第四十三章 歪打正着的鮑里斯第八十六章 彼得羅夫的過去第二百八十七章 解決科索沃危機第一百七十八章 波斯灣海戰 一第七十九章 年底活動第二百二十五章 好運365第七十五章 聯合國大會第一章 監獄第五十一章 採訪第一百八十四章 風暴第四十二章 流言四起第五十四章 審判第七十章 格里戈裡的麻煩第九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二百二十六章 日本新計劃第八十一章 失竊的珠寶第一百五十一章 銀行歸屬問題第八章 英國國家煤炭局第三十七章 新的條件第一百六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一百零八章 格里申的不滿第一百八十一章 薩莫特洛爾油田到手第二章 列寧格勒大學第二十七章 肆無忌憚第八十一章 契爾年科的告別第七十四章 消費升級第四十六章 訪英人選確定第九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頑固的伊萬科夫第五十六章 計劃和後手第八十六章 彼得羅夫的過去第六十六章 撒切爾主義的背景第一百七十三章 打起來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顯神通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而不能倒第一百六十二章 縱火第七十八章 德克薩斯風波第六十六章 接受調查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中生第三十一章 不成功的參觀第六十七章 插手外貿銀行的計劃第一百一十八章 機不可失第二百零六章 伊萬科夫的部署第六十章 丘爾巴諾夫的差事第四十章 喬遷新居第二百一十七章 幫派出手第一百一十五章 羞辱第七十一章 謝廖沙的禮物第二十九章 另一面第二十二章 偶遇第七章 降落第二百四十六章 參觀高爾基廠第二百零五章 新婚禮物第四十五章 米格墜落第三十四章 反伏擊第二百一十五章 逃離莫斯科第一百零二章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反擊第二十章 報復第九十七章 Yota通訊的困境
第六十七章 插手外貿銀行的計劃第七十一章 時來運轉的格拉喬夫第一百四十章 刀光血影第九章 瓦連京的第一筆業務第四十七章 黑幫賴賬第五章 英國煤炭危機第二百五十七章 蘇聯人民代表大會第一百四十一章 因勢利導第五十八章 向教父求助第十八章 做報告第十四章 日本計劃第二百七十二章 4+2談判第六十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七小時核戰爭第二百五十六章 蘇共二十八大第二百一十四章 白紙一張的經濟特區第八十三章 賴赫·瓦文薩第六十六章 接受調查第一百三十五章 保時捷家族的恩怨情仇第二百零五章 掃毒行動第一百九十七章 步步緊逼第五十一章 交易第五十二章 新的領袖第一百一十七章 項目開工第六十章 丘爾巴諾夫的差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兵推格魯吉亞第一百三十章 列別德歸來第二百七十六章 蘇聯經濟見起色第一百四十一章 因勢利導第一百零二章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反擊第二百八十四章 前期部署第三十二章 勸說第二百三十八章 波羅的海之路第二百一十六章 農業全產業鏈第二百一十八章 洛克比空難第二百三十一章 與銀行交惡第二十章 慘淡的貿易數據第二百零八章 埃斯科瓦爾的報復第一百二十三章 頓涅茨克肥皂風波第三章 黑吃黑第一百二十五章 地鐵第四十三章 歪打正着的鮑里斯第八十六章 彼得羅夫的過去第二百八十七章 解決科索沃危機第一百七十八章 波斯灣海戰 一第七十九章 年底活動第二百二十五章 好運365第七十五章 聯合國大會第一章 監獄第五十一章 採訪第一百八十四章 風暴第四十二章 流言四起第五十四章 審判第七十章 格里戈裡的麻煩第九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二百二十六章 日本新計劃第八十一章 失竊的珠寶第一百五十一章 銀行歸屬問題第八章 英國國家煤炭局第三十七章 新的條件第一百六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一百零八章 格里申的不滿第一百八十一章 薩莫特洛爾油田到手第二章 列寧格勒大學第二十七章 肆無忌憚第八十一章 契爾年科的告別第七十四章 消費升級第四十六章 訪英人選確定第九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一百四十一章 頑固的伊萬科夫第五十六章 計劃和後手第八十六章 彼得羅夫的過去第六十六章 撒切爾主義的背景第一百七十三章 打起來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各顯神通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而不能倒第一百六十二章 縱火第七十八章 德克薩斯風波第六十六章 接受調查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中生第三十一章 不成功的參觀第六十七章 插手外貿銀行的計劃第一百一十八章 機不可失第二百零六章 伊萬科夫的部署第六十章 丘爾巴諾夫的差事第四十章 喬遷新居第二百一十七章 幫派出手第一百一十五章 羞辱第七十一章 謝廖沙的禮物第二十九章 另一面第二十二章 偶遇第七章 降落第二百四十六章 參觀高爾基廠第二百零五章 新婚禮物第四十五章 米格墜落第三十四章 反伏擊第二百一十五章 逃離莫斯科第一百零二章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反擊第二十章 報復第九十七章 Yota通訊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