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譴責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謝廖沙在沙特停留的時間也不長,不過在他離開沙特之前,他讓蘇聯駐沙特大使時刻注意沙特方面的動向,隨時向他彙報。然後謝廖沙就踏上了飛往紐約的旅途。

謝廖沙坐在飛機上反覆的思考着伊拉克方面的處境,薩達姆敢出兵科威特,最大的倚仗有兩個,一是蘇聯方面的支持,薩達姆認爲蘇聯是他的盟友,不可能不支持他佔領科威特。二是薩達姆認爲美國不會出兵,畢竟美國自從越南慘敗之後,已經很久沒有向伊拉克這種體量的國家揮舞過拳頭了,況且美國出兵需要聯合國的授權才能名正言順,可是美蘇兩國從來都尿不到一個壺裡。

所以謝廖沙在伊拉克的策略就是摧毀薩達姆的幻想。美國現在雖然沒有正式出兵,但是國際風險諮詢公司的僱傭軍已經和伊拉克軍隊在科威特展開了激戰,只要薩達姆不傻,他絕對明白國際風險諮詢公司的背後是受誰指使。國際風險諮詢公司的僱傭軍僅僅是美國的一個警告,警告薩達姆美國是有辦法繞開聯合國採取軍事行動的。而蘇聯派來的特使,政治局委員烏里揚諾夫更是直截了當的告訴薩達姆,蘇聯不會支持他吞併科威特。

促使薩達姆吞併科威特的關鍵誘因在於外債,而謝廖沙親口告訴薩達姆他可以用伊拉克的石油而不是美元來償還蘇聯的武器債,伊拉克的外債高達700億美元,其中400億是欠美蘇兩國的武器債,不過伊拉克軍隊的核心裝備大多采購自蘇聯,所以這四百億美元當中,大部分是欠蘇聯的債務。

如果蘇聯不逼債,薩達姆的日子會好過得多,而用伊拉克的優質石油償還蘇聯的負債對於薩達姆來說更是最好的選擇。不過謝廖沙並不是用這300億直接從伊拉克購買石油,他想入股伊拉克的國有油田,成爲伊拉克石油利益的分享者,如果是這樣的話,謝廖沙覺得自己替伊拉克暫時償還這筆武器債還是很划算的。

現在伊拉克已經不是謝廖沙計劃當中最大的阻礙了,就在謝廖沙的飛機還在地中海上空的時候,他就從蘇聯駐伊拉克大使的口中得到了薩達姆方面明確的回答,伊拉克希望從科威特體面的撤軍,同時接受蘇聯在科威特問題上的調解。

戈爾巴喬夫比謝廖沙還要更早知道這個消息,他從莫斯科專門給謝廖沙打來了祝賀的電話。謝廖沙謙虛的笑納了戈爾巴喬夫的稱讚,並且答應戈爾巴喬夫,會在聯合國大會上樹立起蘇聯熱愛和平的形象。

謝廖沙在整個航程中都沒有顧得上休息,他一直都在跟蘇聯駐沙特大使進行着溝通着,而在薩達姆方面正確表示出了撤軍的意向之後,就在謝廖沙的專機在巴黎中轉停留的這段時間,伊拉克在蘇聯的外交人員和科威特在蘇聯的外交人員秘密的在莫斯科坐上了談判桌。謝廖沙不打算在科威特和伊拉克的談判得出什麼實質性的結果之前,對外公開這個消息。科威特和伊拉克方面自然也不會這麼做。在飛越大西洋之前,謝廖沙的計劃終於有了實質性的突破,目前還有一個頑固的絆腳石擺在謝廖沙面前,那就是沙特。

謝廖沙覺得沙特之所以對自己的計劃不理不睬,除了心疼自己的外匯和opec的影響力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沒有放棄對美國正式出兵的幻想。伊拉克雖然從來沒有進攻沙特的意圖,但是沙特卻對伊拉克強大的軍事實力心存忌憚。當伊拉克和伊朗打的你死我活的時候,沙特可以和伊拉克站在一起。可是一旦共同的敵人消失了,沙特就開始但心強大的伊拉克影響自己在中東的霸主地位了!

“烏里揚諾夫書記,或許您應該看看這個?”就在謝廖沙一直沉思的時候,他的秘書尤利婭走了過來,悄悄地打斷了謝廖沙的思路。

“怎麼了,出了什麼事了?”謝廖沙驚訝的問道。

“國際風險諮詢公司的僱傭兵在鬧市區引爆了一顆汽車炸彈,而那裡正好在一所學校附近,爆炸讓學校的教學樓垮塌,造成了數十名兒童的傷亡,您還是自己看吧!”尤利婭隊對謝廖沙說道。

謝廖沙趕緊起身,來到電視機前。不過他看到的畫面並不是科威特爆炸後的局面,而是華盛頓大規模的抗議活動。

“我們不要帶血的石油,我們不要讓美國人替沙特送死,我的哥哥就死在越南,我……”

一個披着美國國旗,身上寫着noar的女人在鏡頭面前反對美國出兵,而電視畫面上,則出現了一個讓人吃驚的標題,美國萬人大遊行,反對出兵科威特!

“不是說國際風險諮詢公司的僱傭兵炸死了科威特人嗎?怎麼回事?”謝廖沙感到奇怪的問道。

“是的,可是隨後伊拉克派出了軍隊去挖掘廢墟,救助死傷者!現在輿論的矛頭都指向了國際風險諮詢公司,還有美國和沙特政府!”納斯佳回答道。

“這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事?”謝廖沙迷茫的問道,

“就在我們離開巴黎之後!”納斯佳回答道。

“我們現在在哪兒?”謝廖沙又問道。

“還有二十分鐘我們就要進入美國的領土了,烏里揚諾夫書記!”一旁的情報官員回答道。

謝廖沙雖然面色平靜,但是心裡面已經樂開了花,怎麼會有這麼巧的事情,國際風險諮詢公司雖然是謝廖沙自己的公司,可是它現在爲美國政府工作,謝廖沙的本意是讓國際風險諮詢公司打開在中東的市場,順便打響它自己的名氣。謝廖沙希望國際風險諮詢公司能夠成爲美國政府最大的防務承包商。不過事情怎麼這麼湊巧,居然會發生這種事情,真是天助我也。

謝廖沙此時覺得非常的諷刺,他非常想現在給伊萬科夫和尤里打個電話,好好的誇一誇兩個人,但是他能做的確是修改自己在聯合國大會上的發言稿,狠狠的譴責自己的公司。

於是謝廖沙吩咐道:“尤利婭,去修改一下我的發言稿,把這個國際風險諮詢公司加上去,要嚴厲的譴責他們的暴行,毫不留情的譴責他們。譴責這些戰爭販子,美國霸權主義的劊子手……”..

第二百七十一章 兩德合併的機遇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衆進入蘇聯第一百四十七章 謝列平第十四章 意外第九十一章 摩加迪沙暴亂 三第六章 北上第三十五章 波蘭行第一百七十七章 雅科夫列夫第二百一十章 支付酬金第六章 高爾基市第九章 向老李家學習第四十三章 鬥心眼第三十九章 上門推銷第六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八十七章 羅馬尼亞殺手第三章 衝突第六十三章 把丘爾巴諾夫拖下水第五十二章 下套第七十九章 意外之地第十八章 新的財路第十四章 第一筆軍火生意第二百七十三章 故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薩莫特洛爾油田到手第二百六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中生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閣總辭第六十九章 壽禮第七十四章 上門挖人第四十五章 紋身第二十三章 拉莫德羅監獄之戰 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趁亂逃脫第十九章 政治局決議第十二章 對外融資獲批第一百零二章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反擊第七十一章 謝廖沙的禮物第二百七十一章 兩德合併的機遇第二百八十三章 找幫手第一百九十一章 謝廖沙的應對第二百零六章 伊萬科夫的部署第一百四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二十七章 生活的苦難第五十七章 克里姆林宮密談第二百四十七章 搶奪北美電力市場第三十章 出售三金會 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蘇聯人民代表大會第五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五十二章 下套第七十三章 勃總家宴第十二章 再遇見你第八十九章 摩加迪沙暴亂 一第二百零八章 埃斯科瓦爾的報復第四十四章 買!買!買!第二十二章 偶遇第九十一章 向蘇斯洛夫求助第二百四十四章 冷戰結束第一百九十二章 潛入監獄第七章 “野豬”尤里第一百零四章 黑武士第一百七十五章 護航行動第二百一十三章 球賽第一百九十二章 影響擴大第九十七章 池塘睡蓮第二十二章 防彈轎車訂單第八十三章 賴赫·瓦文薩第一百八十八章 歐洲分店第一百四十四章 歐共體經濟會議第五十五章 家喻戶曉第七十二章 人才之爭第四十章 脅迫第一百三十九章 紅場的不速之客第一百九十四章 內政部風暴第二百四十四章 化解尷尬第二百三十四章 讓日本的銀行系統下地獄第一百三十四章 步步驚心的波蘭政府第五章 軍營生活第四十五章 紋身第二百四十六章 參觀高爾基廠第二百九十章 不平靜的莫斯科第二百二十一章 空難第八章 英國國家煤炭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耶利欽的收穫第七十五章 尤里的決心第二百五十二章 接管波蘭中央銀行第四十九章 卡莉姆的身世第四十八章 訂婚宴第一百三十四章 步步驚心的波蘭政府第六十六章 撒切爾主義的背景第六十六章 接受調查第六十六章 戈爾巴喬夫訪英第二百三十七章 農業部糧食生產局局長第三十章 請叫我威廉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購接觸第二百零八章 埃斯科瓦爾的報復第三十二章 勸說第一章 監獄第二百八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二章 列寧格勒大學第四十六章 談判第二十二章 防彈轎車訂單第四十章 喬遷新居
第二百七十一章 兩德合併的機遇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衆進入蘇聯第一百四十七章 謝列平第十四章 意外第九十一章 摩加迪沙暴亂 三第六章 北上第三十五章 波蘭行第一百七十七章 雅科夫列夫第二百一十章 支付酬金第六章 高爾基市第九章 向老李家學習第四十三章 鬥心眼第三十九章 上門推銷第六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八十七章 羅馬尼亞殺手第三章 衝突第六十三章 把丘爾巴諾夫拖下水第五十二章 下套第七十九章 意外之地第十八章 新的財路第十四章 第一筆軍火生意第二百七十三章 故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薩莫特洛爾油田到手第二百六十二章 唯一的選擇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中生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閣總辭第六十九章 壽禮第七十四章 上門挖人第四十五章 紋身第二十三章 拉莫德羅監獄之戰 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趁亂逃脫第十九章 政治局決議第十二章 對外融資獲批第一百零二章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反擊第七十一章 謝廖沙的禮物第二百七十一章 兩德合併的機遇第二百八十三章 找幫手第一百九十一章 謝廖沙的應對第二百零六章 伊萬科夫的部署第一百四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二十七章 生活的苦難第五十七章 克里姆林宮密談第二百四十七章 搶奪北美電力市場第三十章 出售三金會 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蘇聯人民代表大會第五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五十二章 下套第七十三章 勃總家宴第十二章 再遇見你第八十九章 摩加迪沙暴亂 一第二百零八章 埃斯科瓦爾的報復第四十四章 買!買!買!第二十二章 偶遇第九十一章 向蘇斯洛夫求助第二百四十四章 冷戰結束第一百九十二章 潛入監獄第七章 “野豬”尤里第一百零四章 黑武士第一百七十五章 護航行動第二百一十三章 球賽第一百九十二章 影響擴大第九十七章 池塘睡蓮第二十二章 防彈轎車訂單第八十三章 賴赫·瓦文薩第一百八十八章 歐洲分店第一百四十四章 歐共體經濟會議第五十五章 家喻戶曉第七十二章 人才之爭第四十章 脅迫第一百三十九章 紅場的不速之客第一百九十四章 內政部風暴第二百四十四章 化解尷尬第二百三十四章 讓日本的銀行系統下地獄第一百三十四章 步步驚心的波蘭政府第五章 軍營生活第四十五章 紋身第二百四十六章 參觀高爾基廠第二百九十章 不平靜的莫斯科第二百二十一章 空難第八章 英國國家煤炭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耶利欽的收穫第七十五章 尤里的決心第二百五十二章 接管波蘭中央銀行第四十九章 卡莉姆的身世第四十八章 訂婚宴第一百三十四章 步步驚心的波蘭政府第六十六章 撒切爾主義的背景第六十六章 接受調查第六十六章 戈爾巴喬夫訪英第二百三十七章 農業部糧食生產局局長第三十章 請叫我威廉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購接觸第二百零八章 埃斯科瓦爾的報復第三十二章 勸說第一章 監獄第二百八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二章 列寧格勒大學第四十六章 談判第二十二章 防彈轎車訂單第四十章 喬遷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