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電力雙雄

“還我空氣……”

“還我空氣!”

“還我水源……”

……

“還我水源!”

……

底特律市一家大型電廠的門口,一羣環保人士正聚集在此進行着抗議活動。雖然參加這次抗議活動的人數不多,僅僅只有幾千人,但是他們卻封鎖了電廠出入的大門。在電廠外通往外界的公路上,一輛又一輛運送煤炭的汽車被堵在了路上。司機們時不時的望着前方抗議的人羣,祈禱這夥人能夠早點把路讓開,讓他們把煤送到電廠裡去。

作爲全世界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電力事關美國工業的命脈,可是因爲美國的電力系統多年來已經習慣了把煤炭作爲主要的能源,所以在美國,使用煤炭發電的成本要遠遠大於天然氣的發電成本。對於美國的電廠來說,煤炭依舊是電廠最主要的燃料。雖然電廠的利潤普遍都很高,而且天然氣的成本更加的低廉,可是如果要把燃煤發電機組改造成天然氣驅動的發電機組,那就要花費一大筆的改造費用。不僅如此,在改造期間電廠停工所造成的損失更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所以,大部分的發電廠並沒有採用天然氣的計劃。

謝廖沙現在手上擁有大量的天然氣資源,對於高爾基集團來說,像美國和西歐這些工業發達的地區,越是使用天然氣作爲主要能源,高爾基集團就會賺取越多的利潤。可是如何才能夠讓這些發電廠自發地投入大筆的資金將燃煤機組改造成天然氣機組呢?從電廠的角度來說,他們肯定不會有這種動力的。所以謝廖沙纔會資助那些環保團體,到發電廠的門口去進行抗議示威。

從八十年代末期開始,環保主義逐漸在發達的西歐和北美地區開始興起,逐漸成爲一股可以左右政治和選票的勢力。特別是在1985年英國的南極科考隊在南緯六十度地區觀測發現了臭氧層空洞之後,更是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也使得人們開始關注大氣的污染情況。

謝廖沙並不是什麼環保主義者,操縱那些環保團體爲自己牟取利益纔是謝廖沙最終的目的。在美國唯一能夠讓政客們被牽着鼻子走的只有一件事情,那就選票。自從謝廖沙盯上了美國龐大的電力市場之後,一方面謝廖沙在德克薩斯不斷的收購天然氣田,並且大規模的建設天然氣管道,另一方面,卡莉姆則開始向那些環保團體,尤其是關注空氣污染的環保團體提供大筆的資金。

在卡莉姆的可以安排下,幾十個環保團體都開始關注起了美國發電廠的污染情況。尤其是現在作爲主力的火力發電廠,更是成爲了環保團體們爭相攻擊的獵物。

火電廠所造成的污染物主要是廢氣,廢水,以及廢渣三種。而這三種污染物都是天然氣發電所不具備的,從保護環境的角度來說,天然氣發電有着先天的優勢。

在卡莉姆的推波助瀾之下,全美主要的媒體都開始突然關注起了發電廠三廢污染問題,雖然美國的媒體還沒有被高爾基集團涉足,可是隻要有錢,想要在短時間之內造成對某一社會熱點的持續關注一點都不困難。

正是在這種潛移默化的安排之下,美國媒體開始向電視機前的觀衆潛移默化的傳達了一個訊息,那就是火力發電在危害我們的健康,破壞我們的環境。那些高聳的煙囪中冒出滾滾黑煙的鏡頭簡直讓人不寒而慄,雖然那些鏡頭大部分拍攝於五六十年代。

因爲媒體的介入,環保團體怒對燃煤發電廠的呼聲引發了極大的反響,在美國汽車工業最發達的底特律等地區,那些大型的發電廠門前開始聚集起了憤怒的環保主義者,他們用自己的身體封鎖發電廠門前的道路,阻攔運煤車輛的運輸。很多燃煤發電廠的正常工作都被打亂了。

全美電網主要由美國東部電力系統,美國西部電力系統,以及得克薩斯電力系統三個部分組成。這三大電力系統相互之間是獨立的,相互之間互不干擾,而在這三大電力系統之下,則是180多家發電企業提供上網電力。也就是說雖然電網系統已經獲得了整合,但是發電企業依舊是一盤散沙,如果謝廖沙打算出手,這180多家發電企業,沒有一家是謝廖沙的對手。

爲了避免因爲過度壟斷而造成美國能源部的懷疑,謝廖沙對於此次的收購電網行動安排了旗下的兩家公司參與其中,一是在天然氣發電領域已經深耕多年,並且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天然氣礦藏和輸氣管道的天然氣集團,另一家則是謝廖沙多年前已經納入囊中的英國電力公司。

爲了獲取來自成本上的優勢,避免因爲千里迢迢從列寧格勒運送天然氣到美國而造成的大量費用,謝廖沙利用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同世界第一的石油公司英國石油公司達成了一項以氣換氣的協議,即利用西方石油公司從蘇聯獲取的天然氣份額交換英國石油公司在北美地區的天然氣份額,這樣既補充了英國石油公司在歐洲的地區的天然氣儲量,又充實了高爾基財團在北美市場上的天然氣儲備。

萬事俱備的謝廖沙很快就在美國的電力市場發起了一輪收購狂潮,對於那些願意出售的燃煤發電廠,謝廖沙可以不計成本的滿足賣家的出價,隨後安然集團的天然氣管道將會直接接入這家電廠,而對於那些不願意出售的電廠,自然是由環保團體出面擾亂他們的正常發電活動,靠着這種卑鄙的手段,安然集團從德克薩斯州一路北上,而英國電力公司則沿着美國的東海岸一路向西,大肆地傾吞美國的電力生產企業。

由於安然集團的電力價格極其低廉,很多美國的大型製造業企業,例如福特汽車,通用汽車,以及克萊斯勒汽車都開始和安然集團,以及英國電力公司簽署了電力合作協議,美國電力市場上安然與英國電力公司雙強的局面正在形成。

第五十三章 小記者小新聞第二百二十二章 兵推格魯吉亞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情的加琳娜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依不饒第二百三十六章 醜聞第六章 高爾基市第五十六章 清繳槍販第一百一十二章 銥星的第一個客戶第二十七章 皇宮第七十五章 聯合國大會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購大衆第一百六十九章 謝瓦爾德納澤的不滿第二百八十六章 出訪南斯拉夫第六十四章 美人計 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毒計第九十章 摩加迪沙暴亂 二第八章 英國國家煤炭局第一百零一章 比爾·格羅斯的建議第四十二章 鮑里斯的計劃第二章 血濺格羅茲尼第五十八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一第二百六十章 收購麥道航空公司第一百零八章 格里申的不滿第三十五章 波蘭行第48章 駙馬爺的秘密第二百四十七章 烏斯維亞佐夫第五十八章 回家第二百五十三章 電力雙雄第一百九十一章 謝廖沙的應對第三十六章 錄像帶第三章 黑吃黑第三十九章 上門推銷第七章 降落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閣總辭第一百八十八章 謝廖沙的調查組第十六章 給警察發工資第十四章 日本計劃第二百八十四章 前期部署第二百八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六十八章 威士忌加冰第二百一十二章 足彩第二百章 鐵幕的缺口第二百九十章 不平靜的莫斯科第六十七章 插手外貿銀行的計劃第二百零四章 緘默聯盟第二百三十二章 詐騙團伙 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剿滅聖伊利亞真理會第三十五章 波蘭行第二百三十九章 深夜交易第十四章 日本計劃第一百七十章 被遺忘的好牌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依不饒第一百一十章 人才困境第三十四章 反伏擊第二百章 鐵幕的缺口第六十九章 黑幫的養老和退休第三十四章 結盟第五十八章 向教父求助第三十七章 廁所堵門第三十五章 經濟高峰論壇第一百一十七章 項目開工第一百一十一章 莫斯科人最需要的是什麼第十八章 做報告第三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二百八十一章 謝廖沙的態度第十六章 葬禮第二百四十章 橋下冤魂第二十六章 上門盤問 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立陶宛獨立第二百八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七十五章 聯合國大會第三十三章 演戲第二百一十章 支付酬金第二百零四章 緘默聯盟第十二章 對外融資獲批第一百五十四章 失誤第二百零六章 童子軍第八章 貓鼠遊戲第十九章 被制裁的南非第四十六章 浮出水面的律賊第二百零四章 緘默聯盟第六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零二章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反擊第十五章 伏爾加“幽靈”第二百四十七章 烏斯維亞佐夫第四章 荒唐的備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挑釁第九章 向老李家學習第一百七十五章 資金潮第二百四十八章 瓜分波蘭第九十三章 蘇斯洛夫的警告第一百七十五章 護航行動第六十九章 壽禮第一百零四章 安主席的青睞第一章 人事調動第一百五十五章 黑色星期一第六十一章 回國第四十六章 談判第二十五章 上門盤問 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挖地三尺
第五十三章 小記者小新聞第二百二十二章 兵推格魯吉亞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情的加琳娜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依不饒第二百三十六章 醜聞第六章 高爾基市第五十六章 清繳槍販第一百一十二章 銥星的第一個客戶第二十七章 皇宮第七十五章 聯合國大會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購大衆第一百六十九章 謝瓦爾德納澤的不滿第二百八十六章 出訪南斯拉夫第六十四章 美人計 二第一百三十五章 毒計第九十章 摩加迪沙暴亂 二第八章 英國國家煤炭局第一百零一章 比爾·格羅斯的建議第四十二章 鮑里斯的計劃第二章 血濺格羅茲尼第五十八章 關塔那摩之戰 一第二百六十章 收購麥道航空公司第一百零八章 格里申的不滿第三十五章 波蘭行第48章 駙馬爺的秘密第二百四十七章 烏斯維亞佐夫第五十八章 回家第二百五十三章 電力雙雄第一百九十一章 謝廖沙的應對第三十六章 錄像帶第三章 黑吃黑第三十九章 上門推銷第七章 降落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閣總辭第一百八十八章 謝廖沙的調查組第十六章 給警察發工資第十四章 日本計劃第二百八十四章 前期部署第二百八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六十八章 威士忌加冰第二百一十二章 足彩第二百章 鐵幕的缺口第二百九十章 不平靜的莫斯科第六十七章 插手外貿銀行的計劃第二百零四章 緘默聯盟第二百三十二章 詐騙團伙 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剿滅聖伊利亞真理會第三十五章 波蘭行第二百三十九章 深夜交易第十四章 日本計劃第一百七十章 被遺忘的好牌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依不饒第一百一十章 人才困境第三十四章 反伏擊第二百章 鐵幕的缺口第六十九章 黑幫的養老和退休第三十四章 結盟第五十八章 向教父求助第三十七章 廁所堵門第三十五章 經濟高峰論壇第一百一十七章 項目開工第一百一十一章 莫斯科人最需要的是什麼第十八章 做報告第三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二百八十一章 謝廖沙的態度第十六章 葬禮第二百四十章 橋下冤魂第二十六章 上門盤問 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立陶宛獨立第二百八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七十五章 聯合國大會第三十三章 演戲第二百一十章 支付酬金第二百零四章 緘默聯盟第十二章 對外融資獲批第一百五十四章 失誤第二百零六章 童子軍第八章 貓鼠遊戲第十九章 被制裁的南非第四十六章 浮出水面的律賊第二百零四章 緘默聯盟第六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零二章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反擊第十五章 伏爾加“幽靈”第二百四十七章 烏斯維亞佐夫第四章 荒唐的備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挑釁第九章 向老李家學習第一百七十五章 資金潮第二百四十八章 瓜分波蘭第九十三章 蘇斯洛夫的警告第一百七十五章 護航行動第六十九章 壽禮第一百零四章 安主席的青睞第一章 人事調動第一百五十五章 黑色星期一第六十一章 回國第四十六章 談判第二十五章 上門盤問 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挖地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