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第四卷

太子的冊封禮上,楊麒兒手腕上就繞着那一串佛珠,這個佛珠正是季衡在蘇州寒山寺裡開光求來的,年前讓人送上京來,楊麒兒其他東西都不要,只抓了這串佛珠,皇帝心裡是很高興的奇門散手最新章節。。

除了高興,他倒沒有多想。

因楊麒兒實在太小了,太子冊封禮的那些禮儀儀式,他自然是做不到的,於是幾乎全程由皇帝抱着,這樣抱了兒子一天,皇帝的胳膊最後都發麻了。

楊麒兒病了那幾天之後,精神就一直不大好,而且也不大理睬人,遇到臣子對他行禮,他就淡淡瞄人一眼,馬上就將臉埋進皇帝的懷裡去了。

皇帝看他病後就一直精神懨懨,便十分心疼,生怕他出什麼事,於是二月初,他就定下要在宮中設置佛堂,還專門請了幾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前來講經。

冊封太子乃是舉國大事,甚至因此加了一次鄉試恩科,並且舉國大赦。

季衡身在江南,心裡也是牽掛着兒子,孩子週歲生辰時,全國各地官員都有給皇子送禮,他是之前就抽了時間親自給皇子殿下雕刻了一套玩偶玩具,這份禮送上京,同其他官員的比起來,自然顯得十分寒酸,不過其他官員送的禮都是入了皇宮內庫,只有季衡這份擺在了楊麒兒的臥室裡。

太子冊封禮之後,二月中旬,季衡收到了許氏和季大人寫來的信,兩人的信封在一個信封裡的,信卻是分開寫的。

季大人的信是說的京中情況,並交代他一些爲官之道,許氏的信則是叨叨絮絮讓他注意身體,又說了很多關於皇子殿下的事情,最主要的一件就是皇子殿下元宵節受驚,病了好幾天的事情。

季衡看了信,心裡就不好受了好幾天,他離京時,楊麒兒才三個月大,現如今,孩子都滿週歲了,都不知道孩子到底長多大了,季衡想到心裡就難受,只好讓自己不去想。

不過後來又搜尋了些江南孩子喜歡的玩具讓送上京去。

皇帝給季衡的信,是在季大人他們的信到後幾天纔到。

皇帝在信裡毫不避諱地傾訴衷腸,說自己十分思念季衡,不知季衡可否有想他,又寫了楊麒兒生病的事情,說現在病已經好了,只是因爲生病而瘦了好些,現在還沒有長回來,還有就是用十分歡喜的語氣寫了楊麒兒抓週抓了他送去的那串佛珠手釧的事,平常楊麒兒鬧出的一些笑話,也都精選了寫在信裡,如此叨叨絮絮,竟然寫了上千言,季衡翻來覆去地看了信,又默默地收起來放進信匣子裡。

二月下旬,皇帝下給兩江閩浙各級官員的旨意下來了,其一,就是要求在倭寇海賊之亂上,務求對其大創全殲,不得只將其趕入海中。其二,對沿海地區施行“保甲制度”,以十家爲甲,甲有長,每十甲爲保,保有正。甲內人民,各制兵器,制鑼,鼓,銃。若甲中有人裡通倭寇海賊,則一甲治罪,若是倭寇海賊突破海衛所防禦登岸,各保甲之間亦要守望相助。

除此,就是着姜時澤升任江浙水師總兵官,組建一機動水師,統一指揮各衛水軍,以利剿滅倭寇於海上。姜時澤曾任溫州知府,台州知府,又任按察司副使,曾多次在剿滅倭寇上立功,善於訓練水師和海戰,他也是抵禦倭寇海賊於海上御海洋派的代表人物。

另一旨意就是在廣洋,江陰,金陵三地增設造船廠,又在另兩處增設火器廠,其人則是任用的季衡推薦的官員。

皇帝破除萬難,要多撥給兩江閩浙的一百萬軍費,也會分批被押送到位。

除此,就是皇帝同意了季衡以商養戰的法子。

以商養戰之法,皇帝拿給內閣討論的時候,便被批得體無完膚,不過之後皇帝還是一意孤行,支持季衡這個辦法。

以商養戰之法一出來,就引起了全國海商的注意。會去做海商的商人,往往是十分具有冒險精神的,且也有一定遠見。

倭寇海盜,無論怎麼強大,這些海商認爲依然是不能撼動大雍朝根本的,現如今的皇帝不是昏君,且一力要儘快地解決倭寇海寇的問題,在東南一帶又有這麼多忠臣良將,解決倭寇海賊問題,只是指日可待官場美人最新章節。

這份投資雖然有一定風險,但是以後卻是有長遠利益在,故而季衡還沒有去找這些商人,這些商人就先找上他了。

自然,其中也有一個原因在,這些商人怕不和朝廷合作,會有被懷疑同倭寇海賊勾結之嫌。

季衡在三月中旬,短短不足一月時間,他沒出門就募集了七十萬兩軍費,也有商人是願意直接爲朝廷提供木材或者造船技術等等的,季衡也給做了折算,算成投資,記在賬上,然後直接將這些賬目送報京城朝廷,最後由朝廷親自寫了收條,以後爲這些商人減稅,蓋上皇帝印章,然後官府親自送歸商人家裡。

這份皇帝印章在商人眼裡就是無價之寶,商人看到朝廷誠意,之後自然有更多商人願意在這個上面投資。

於是季衡就將皇帝撥下來的那一百萬兩白銀退了八十萬兩回去。

季衡管理募集軍費之事,但是退回那八十萬兩白銀,卻是同兩江總督以及閩浙總督商議之後的結果。

皇帝省了八十萬兩白銀,日子也就會好過多了。

朝廷這一番大的舉動,對倭寇海賊直接就是一個大大的震懾,皇帝是有着不除盡倭寇海賊不罷休的決心的。

自然那些本來蠢蠢欲動還想勾結倭寇海賊或者想下海做海寇的人,自然就有所顧忌,不會有原來那麼多了。

因年前挫敗了倭寇大內景龍部和海寇王啓集團,之後倭寇海賊便一直沒有過大舉侵犯,海岸線有一陣子的平靜,不過這平靜總像是暴風雨之前的那一陣平靜。

三月十七,季衡從衙門回到府中,洗漱收拾,纔剛換了一身家中穿的便服,抱琴就進來對他說,“大人,有人要見你。”

季衡回頭道,“誰?”

最近找他的海商很多,他以爲又是海商,不過這時候時辰不早了,誰會這樣不經過遞帖子預約時間就來。

抱琴上前低聲道,“是一個二十來歲的男人。我出門去辦事,他就專門找上了我,說要找大人您。”

季衡愣了一下,又看向抱琴示意他繼續。

抱琴繼續道,“大人,他說是那海寇王啓的手下,想要見一見大人您,有話同您說。”

季衡沉吟片刻,道,“人在哪裡?”

抱琴說道,“我想着大人該會要見他,就讓他在前院偏廳裡候着。”

季衡點點頭,“正是,我的確是要見他。”

這般說着,他又垂下眼簾想了想,就道,“請他到待客的西書房相見吧。”

抱琴卻道,“要讓卞大人他們在側嗎?”

季衡明白抱琴的意思,他怕這個王啓的人會對季衡不利,季衡卻道,“不必了。”

抱琴是季衡的私人,卞武郎商等是皇帝的人,抱琴將這事也是想得十分明白的,他自然是遵從季衡的意思,應了之後,就出去了。

季衡慢慢走到西書房去,三月中旬,正是暮春,天氣已經很是暖和,院子裡的兩株桃樹,桃花開得較別處晚,現在正是開得旺盛的時候,一片絢爛粉紅,桃花香淡,隨着春風撲到鼻端,正好是春的味道和仙女姐姐同居的日子全文閱讀。

季衡看了一眼那桃花,進了書房裡,僕人送了茶進來,季衡一邊翻看東南海防圖,一邊喝茶。

進書房的人經過另一侍衛喬翼搜身後才讓在旁邊等候,抱琴進屋對季衡道,“大人,人到了。”

季衡點點頭,那人便被隨着抱琴進了書房。

季衡這時候纔將那海防圖放到一邊,擡起頭來看向來人,只見來人年紀輕輕,的確只有二十來歲,沒有蓄鬚,面龐也沒有帶着常年被海風吹拂的黝黑,反而是白淨的,看着也很斯文,穿着一身儒衫,便是個讀書人的樣子。

季衡面無表情,眼神深沉,對方見到季衡之後愣了一下,眼裡閃過些許訝然,聽聞季衡最初是因爲貌美受到皇帝關注是一回事,這樣親眼見到他的確貌比潘安宋玉,又是另一回事了。

再說,季衡雖然一向不苟言笑老成持重,但是畢竟年紀太輕,無論怎麼裝老成,臉嫩依然是臉嫩,對方也不得不驚訝於就是這麼一個年輕而臉嫩的少年狀元,將東南一帶的海上武裝集團要逼得完全走投無路。其人心思之縝密,意志之堅毅,完全不該是這麼年輕的人該有的。

來人規規矩矩跪下行了禮,“草民王遊拜見撫臺大人。”

季衡也沒有讓他起身,居高臨下看着他,道,“草民,該是草寇纔對吧。你既然姓王,和王啓倒是本家。”

王遊便擡了頭來看季衡,季衡一張臉粉粉白白,長眉入鬢,一看就是正直而堅毅的人才有的,但是眼睛卻是一雙大大的桃花眼,眼尾上翹,眼睫濃密,正是滿含風情,只是眼中神色毅然而冰冷,滿含威嚴,讓人不敢直視。

面若桃花,脣若施脂,就該是他這樣的了。

這正是一朵高高在上的仙苑牡丹,王遊在心裡這般想,臉上卻帶上了笑容,直言不諱地道,“回稟大人,王啓正是草民叔父。”

季衡神色未動,眼底深處卻有一絲訝然,“將親侄兒派來,他就不怕你有來無回。”

王遊依然是笑,他長得娃娃臉,笑起來就更像是毫無心機,像個孩子一樣,道,“這個草民就不知了,若是草民有來無回,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過既然叔父派我前來,想來是想好大人不會將草民如何的。”

季衡笑了一聲,乃是嘲諷之笑,笑容未達眼底,王遊看着他,覺得他像一尊睥睨衆生又憐憫衆生的美麗佛像,但緊接着季衡就怒不可遏地道,“王啓他不僅是膽大包天,且是沒有絲毫良心,愧爲大雍之民。此前東南一帶禁海不許通商,商人逐利,偷偷走私,這些便也可以不計較,之後皇上增開五處市舶司,允許商人做海外生意,他卻更是利用這一點,大肆招攬沿海之民,讓他們爲寇,又專門擾亂市舶司,讓朝廷只好關閉新開市舶司,擾亂朝廷政令,毀了家國安寧,之後更是同侵擾我家園的倭人聯合,侵襲內陸,讓百姓恐慌,性命財產受損,這些作爲,你覺得是一個堂堂正正的男兒做的嗎。如此賊子,我生恨不能將其親自繩之以法,你倒用如此輕浮之語調同我說話,真正是覺得我不會將你如何?”

王遊被季衡說得訕訕的,面上更是不知該擺什麼表情了。

季衡看他如此,就知道他還有些良心在,就又道,“王啓派你前來,是要投誠朝廷嗎?”

王遊知道季衡該是明白自己前來所爲何事的,但是季衡不說,他倒不好提起了,這時候就趕緊讓自己好好沉一沉心神,說道,“大人所言極是。草民叔父正有投誠之意,只是若是要投誠,叔父便也有一要求。”

季衡心裡已經有猜想,說道,“什麼要求。”

王遊便道,“叔父的意思,是要朝廷將琉球劃給叔父爲封地,之後便不再同朝廷對抗。”

113 第二卷339 番外第5章 花到荼蘼(二)305 第四卷347 番外100 第二卷69 第二卷第11章 受傷308 番外187 第三卷165 第三卷325 番外100 第二卷315 番外322 番外291 第四卷106 第二卷103 第二卷345 番外128 第二卷第7章 花到荼蘼(四)306 番外313 番外135 第三卷第7章 交代85 第二卷161 第三卷287 第四卷55 第二卷第9章 那時少年(二)90 第二卷112 第二卷173 第三卷103 第二卷256 第四卷140 第三卷117 第二卷65 第二卷121 第二卷36 第二卷97 第二卷第11章 繁華京都(二)109 第二卷147 第三卷329 番外242 第四卷326 番外157 第三卷39 第二卷85 第二卷231 第四卷258 第四卷第3章 桃花莊上(二)128 第二卷第1章 入宮105 第二卷195 第三卷56 第二卷36 第二卷121 第二卷29137 第三卷269 第四卷119 第二卷78 第二卷205 第三卷171 第三卷7355 第二卷257 第四卷312 番外149 第三卷98 第二卷187 第三卷328 番外299 第四卷184 第三卷166 第三卷224 第四卷133 第三卷177 第三卷226 第四卷第6章 騎射課33 第二卷50 第二卷111 第二卷287 第四卷137 第三卷196 第三卷255 第四卷第4章 花到荼蘼(一)296 第四卷282 第四卷92 第二卷83 第二卷159 第三卷第13章 繁華京都(四)206 第四卷222 第四卷187 第三卷
113 第二卷339 番外第5章 花到荼蘼(二)305 第四卷347 番外100 第二卷69 第二卷第11章 受傷308 番外187 第三卷165 第三卷325 番外100 第二卷315 番外322 番外291 第四卷106 第二卷103 第二卷345 番外128 第二卷第7章 花到荼蘼(四)306 番外313 番外135 第三卷第7章 交代85 第二卷161 第三卷287 第四卷55 第二卷第9章 那時少年(二)90 第二卷112 第二卷173 第三卷103 第二卷256 第四卷140 第三卷117 第二卷65 第二卷121 第二卷36 第二卷97 第二卷第11章 繁華京都(二)109 第二卷147 第三卷329 番外242 第四卷326 番外157 第三卷39 第二卷85 第二卷231 第四卷258 第四卷第3章 桃花莊上(二)128 第二卷第1章 入宮105 第二卷195 第三卷56 第二卷36 第二卷121 第二卷29137 第三卷269 第四卷119 第二卷78 第二卷205 第三卷171 第三卷7355 第二卷257 第四卷312 番外149 第三卷98 第二卷187 第三卷328 番外299 第四卷184 第三卷166 第三卷224 第四卷133 第三卷177 第三卷226 第四卷第6章 騎射課33 第二卷50 第二卷111 第二卷287 第四卷137 第三卷196 第三卷255 第四卷第4章 花到荼蘼(一)296 第四卷282 第四卷92 第二卷83 第二卷159 第三卷第13章 繁華京都(四)206 第四卷222 第四卷187 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