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第三卷

季衡能夠感受到皇帝滿滿的愛意,而他雖然人活兩世,但這樣被追求,卻還是第一次,要說他完全沒有任何感觸那定然不實,但是他一直是個理智比感情先行的人,要接受皇帝的感情,他也是完全不會的。

季衡半推半退地從皇帝的懷裡退了出去,低頭搖頭道,“皇上,我已經完全明白您對我的心意,要說我是完全無情無心,我自己也不能如此說,但是,深宮的寂寞和孤苦,微臣卻是完全不想領受的。別說我完全不能接受自己變成女兒身份,接受不了皇后的身份,就說我從小閱覽書籍,飽讀聖賢之書,想要爲這天下百姓做一些事,能夠做皇上跟前的忠臣賢臣,就沒有辦法接受去做一個後宮裡的女子,從此與女子與閹人爲伍,不過是算計些恩寵,在方寸之地錙銖必較,我想,要做這樣的人,還不如死了地好,而且,這樣的我,又能得皇上您多少恩寵,皇上,你在這種情況下,也執意要將我推入這種境地嗎,將我葬送成一個你以後並不會喜歡的樣子。有一個詞叫捧殺,皇上,您如此,也是一種捧殺了吧。”

季衡心中已經平靜,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是深思熟慮,皇帝年歲還小,卻也明白變化的可怕的,他也會聽從自己的勸阻。

皇帝靜靜看着季衡,季衡身上穿着一絲不苟的玄色深衣,毫無花俏可言,甚至是十分死板,頭上頭髮絲都是一絲不苟的,面孔上的神色也是一絲不苟,他像是個被人做出來的人偶,但是,他眼中的幽深的眼神,卻如一個深海一般,有着玄妙,裡面纔是真正的一個季衡,是季衡的靈魂。

皇帝想要發聲說自己會一生一世愛他,決計不會將他葬送成那般模樣。

但是,也許是年歲還輕,而且作爲帝王,見慣了生死,見慣了醜惡,見慣了各種陰謀詭計,見過傾國傾城的絕色美人也變成冰冷的枯骨,他也被季衡這若即若離勾引得神魂顛倒,又被他的冷情和各種理智的拒絕惹得又恨又氣,無論是快樂,還是痛苦,這些煎熬都讓他在感情裡其實帶上了十足十的理智。

皇帝伸手要摟住季衡的肩膀,手伸出去季衡馬上就是一顫,皇帝愣了一下,將手擡起來,輕輕捂了捂臉,像個不知所措的小孩子一樣,他說,“你容朕……再好好想一想。”

季衡由得皇帝去想,季衡一直相信,愛情這種東西,只是一時激情,越是想越是琢磨,愛情就越是會被琢磨成不成個樣子,總之,愛情是不能琢磨和推敲的,他想,皇帝去想,最終還是會醒悟,他這不過是這正當時候的一種衝動而已,等理智控制住了這種衝動,也就不會有什麼事了。

季衡也用理智提醒自己,也切切不能因爲皇帝的這一時衝動而把自己這終生就毀了。

皇帝沒有留下季衡和自己同牀而臥,而是讓宮侍來帶了季衡到偏殿裡去住下了,以前皇帝中毒時,季衡也曾經住在這偏殿裡以便隨時照顧皇帝。

說起來,皇帝其實是個好新鮮的,他畢竟還是年輕,不喜歡什麼東西都一成不變,麒麟殿主殿裡的傢俱擺設都換過了,早和當年不一樣,季衡仔細打量了這個偏殿,卻發現裡面還和他當年住的時候一模一樣,連多寶閣上的擺設都沒有變一點。

季衡並沒有多想,因爲的確是精疲力竭,沒心思去想,他很快就收拾洗漱去躺下了。

這邊偏殿一直無人住,就很顯得冷清,房裡最初也是沒有燒暖爐的,就更顯得冷。

張和生在揣度主子心思上沒有柳升的精明,但是在處理細碎雜事上,卻也是十分細心的,因季衡不讓人先暖牀,他就讓人在牀上放了三個湯婆子將牀烘暖了,又增加了暖爐,怕增了暖爐又會太乾,甚至又在暖爐旁邊放了兩盆水。

及至季衡在牀上躺下了,他才替他放下了牀帳,又說,“季公子,您不讓奴婢在房裡伺候,您要是有事,就叫一聲,外面有值守的宮女兒在。”

季衡對他笑了一下,“有勞公公。”

張和生這才放下了牀帳,房裡在角落裡留了一盞較暗的宮燈亮着,人也就出去了。

張和生回到皇帝的寢室裡,皇帝纔剛洗漱收拾好,換好了寢衣往牀上去,張和生上前道,“皇上,季公子已經安歇下了。”

皇帝道,“那邊一直沒有用過,會不會太潮。”

張和生笑着道,“日日裡都有打掃,且是新被新褥,並不潮。”

皇帝這才放了心,點點頭上牀去準備睡了。

季衡第二天早早就出宮回家了,也並沒有到皇帝跟前去請辭,皇帝剛練劍完畢,身上還帶着一股汗氣,張和生小跑到他旁邊,說,“季公子已經離去了。”

皇帝並不驚訝,他每次逼了季衡,結果總會是這樣的。

皇帝現在被季衡拒絕得心裡既是難受又有些不知該如何是好,要他放下季衡,他自是放不下的,要他將季衡逼得只能入宮爲後,他又並不想和季衡鬧得那麼僵。

皇帝第一次覺得,愛情竟然是這麼讓人爲難的事情。

快樂起來讓人覺得死了也甘願,痛苦起來也是覺得死了也比這個好受。

但是總歸是不能去死,而且想也不要去想。

季衡回了府中,季大人昨晚被宮人說季衡被皇帝留下了時,季大人是心思十分複雜,但是他卻沒有去皇帝那裡鬧一場把兒子帶回家的膽子,所以他也就只能是心思複雜了一番而已。

季衡一大早回來了,到內院的時候,季大人正在挨許氏的罵。

所以整個內院都沒有人,伺候的丫鬟們全都退到了院子外面去,不能在裡面聽。

季衡被婆子求着說,“太太和老爺之間鬧起來了,大少爺,您趕緊進去勸一勸吧。”

季衡進了院子,然後又讓人將院門關了。

季衡走進了正屋門,就聽到花瓶被摔在地上的聲音,聲音是從許氏那邊的稍間傳出來的,季衡走過去,喚了一句,“父親,母親,我回來了。”

稍間裡季大人滿臉漲紅地站在屋當中,許氏則是站在一個花几旁邊,那裡原來有個花瓶,現在花瓶則摔碎在了屋中間,連季大人的鞋子上都有碎瓷片,許氏一向冷靜,能夠氣得砸東西,可見她不是一般地生氣。

季衡的出現讓許氏和季大人都愣了一下,許氏瞬間反應過來,伸手一摸臉,然後趕緊衝到了兒子的面前來,拉了拉他,問,“衡兒,沒事吧。”

季衡知道他母親所擔心是什麼,卻故作無知,道,“母親,您和父親在生什麼氣呢,都老夫老妻了,還生什麼氣。”

許氏又問了一句,“你有沒有事。”

季衡搖了搖頭,“我能有什麼事。父親將治理海患的摺子遞給了皇上,皇上留了我討論此事,之後就晚了,我就留在偏殿裡睡了一晚,一大早宮門一開就回來了。”

許氏這才鬆了口氣,嘴上卻說,“皇上也真是,他留你父親談論不就成了,做什麼留你。”

季衡笑了笑,也沒答。

季大人則也是鬆了口氣,問,“談得如何?”

季衡說,“又將如何佈置海防的事說了,皇上要派欽差前往督促,此事不是短時間能成,恐怕得外派幾年之久,不知皇上屬意何人。”

季大人想了想,道,“是我遞的摺子,本意就該是我去。不過以皇上的多疑,恐怕會派另外的人去吧,這樣的話,要做好,卻不好找人選。我想了想,工部的林紹林侍郎倒是可堪此重任,但是此人才能是有,卻壓不住人。”

季衡也點了點頭,“皇上恐怕是不會放心讓父親前往的,但是您要是推薦林侍郎的話,皇上也會認真考慮他。然後再派人和他一同前往。”

兩人討論起了朝堂上的事情,許氏便也不好繼續生氣,讓兩人進了裡間去坐着說話去了,又去讓人來收拾房間,然後擺上早膳。

昭元十三年,一月末,對原永昌侯一家的處置結果下來了,永昌侯一家總算是免了被處斬的厄運,但是一家皆被流放,流放到海南,因爲趙致祥身體太弱,在牢裡時就要死不活的樣子了,再被流放,走不出多遠估計就得死,所以季衡念着舊情,寫了一封專門的私信去向皇帝求了情,皇帝想着趙致祥那個病秧子也沒什麼用了,就賣了季衡這個人情,將趙致祥留了下來,但是也沒什麼好,而是依然是賤籍,發賣了被人買去做了奴才。

而原定國侯府,便是牆倒衆人推,他家在風浪尖上,自然不會有人再和他們走得近,生怕自己被沾染上了,也要被處理。

趙家一下子可說是門可羅雀,都是緊縮在門內過日子。

而趙家的兵權,自然也是沒法握在手裡的,已經交還給了皇帝,大約是這份識時務,才讓他家還保持了家業過日子。

趙致禮雖然還領着兵部的職,但是幾乎被架空了權利,沒什麼事做。所以就將時間放在養孩子上,季衡派過人去探望過他,回來的人說趙大人逗他家孩子玩,很是開心,沒有什麼心思搭理他,所以他也沒能怎麼說話,就回來了。而且趙致禮的續房已經又懷上了,也是一件喜事。

季衡沒想到趙致禮能夠如此寵辱不驚,在家專注造孩子和養孩子,於是也就無話可說,而且他自己身上也是有要做不完的事情。

昭元十三年,這一年除了春闈和殿試這樣的科考大事外,還有就是皇帝處理海防線和海寇之事,皇帝要對着東南海防線大舉用兵了。

雖然朝廷要對海寇大舉用兵,這在朝中引起了反響,但是對於海寇來說,他們最開始卻並沒有怎麼在意,因爲朝廷對他們的打擊一直都有,卻沒有起到任何顯著作用,所以他們覺得這次也是和以前一樣的,並不值得太過在意。

季衡和許七郎都參加了春闈,結果出得很快,兩人都過了會試,只是殿試時候,許七郎開始發水痘,沒能參加殿試,季衡殿試完沒有關注結果,就跑到了許家去看許七郎。

大舅母秦氏是知道輕重的,並沒有讓他去看許七郎,在外面院子堵住了他,“衡哥兒,七郎這是發水痘,可不是別的,你也沒出過水痘的,這樣進去一看,不要把你也給傳上了。再說,要是七郎知道你來了,一激動,又會癢得受不住,抓破了痘,那可就要成麻子臉了,等七郎好了,你再來吧。”

季衡很是擔憂,但也知道只能如此,於是對秦氏說要給許七郎多喝水,多吃水果有好處,也就只好離開了。

季衡回到家,許氏已經知道他跑去過許家,在屋子裡就拉着他說,“你也沒發過水痘的,怎麼就那麼莽撞跑去看呢,別過給了你。”

季衡道,“我其實也沒想進屋去看,只是在外間裡聽聽他的聲音也就行了,不過舅母連他的院子也沒讓我進。”

許氏就說,“我小時是發過水痘的,我要進屋去看看七郎,也沒讓呢。”

說到這裡,她就皺了一下眉,覺得季家和許家果真是有了生分之感,要是許七郎這一年還在季家住着,他發水痘,還該她來照顧呢,但現在去許家看他,竟然也沒讓看了。

而季衡卻是有了另外的心思,懷疑起許七郎到底是不是真的發水痘了,或者只是許家不要七郎參加殿試呢。

季衡有了猜想,就讓奴才又拿了禮物往許家送,至少在許家奴才那裡探點什麼消息回來。

168第三章263 第四卷282 第四卷144 第三卷第12章 繁華京都(三)146 第三卷218 第四卷293 第四卷149 第三卷81 第二卷293 第四卷263 第四卷246 第四卷229 第四卷236 第四卷第10章 繁華京都(一)130 第二卷139 第三卷316 番外89 番外之楊欽顯7歲42 第二卷30158 第三卷第2章 桃花莊上(一)146 第三卷300 第四卷160 第三卷125 第二卷185 第三卷3050 第二卷78 第二卷176 第三卷41 第二卷267 第四卷248 第四卷332 番外152 第三卷36 第二卷98 第二卷164 第三卷268 第四卷31 第二卷275 第四卷76 第二卷253 第四卷第8章 那時少年(一)182 第三卷239 第四卷241 第四卷333 番外78 第二卷151 第三卷155 第三卷180 第三卷298 第四卷243 第四卷112 第二卷134 第三卷208 第四卷119 第二卷311 番外78 第二卷第5章 斗篷299 第四卷60 第二卷220 第四卷151 第三卷102 第二卷46 第二卷276 第四卷324 番外142 第三卷162 第三卷233 第四卷209 第四卷178 第三卷58 第二卷58 第二卷333 番外201 第三卷129 第二卷223 第四卷207 第四卷278 第四卷60 第二卷114 第二卷101 第二卷277 第四卷159 第三卷第3章 子謂顏淵曰234 第四卷270 第四卷34 第二卷300 第四卷68 第二卷267 第四卷309 番外137 第三卷105 第二卷
168第三章263 第四卷282 第四卷144 第三卷第12章 繁華京都(三)146 第三卷218 第四卷293 第四卷149 第三卷81 第二卷293 第四卷263 第四卷246 第四卷229 第四卷236 第四卷第10章 繁華京都(一)130 第二卷139 第三卷316 番外89 番外之楊欽顯7歲42 第二卷30158 第三卷第2章 桃花莊上(一)146 第三卷300 第四卷160 第三卷125 第二卷185 第三卷3050 第二卷78 第二卷176 第三卷41 第二卷267 第四卷248 第四卷332 番外152 第三卷36 第二卷98 第二卷164 第三卷268 第四卷31 第二卷275 第四卷76 第二卷253 第四卷第8章 那時少年(一)182 第三卷239 第四卷241 第四卷333 番外78 第二卷151 第三卷155 第三卷180 第三卷298 第四卷243 第四卷112 第二卷134 第三卷208 第四卷119 第二卷311 番外78 第二卷第5章 斗篷299 第四卷60 第二卷220 第四卷151 第三卷102 第二卷46 第二卷276 第四卷324 番外142 第三卷162 第三卷233 第四卷209 第四卷178 第三卷58 第二卷58 第二卷333 番外201 第三卷129 第二卷223 第四卷207 第四卷278 第四卷60 第二卷114 第二卷101 第二卷277 第四卷159 第三卷第3章 子謂顏淵曰234 第四卷270 第四卷34 第二卷300 第四卷68 第二卷267 第四卷309 番外137 第三卷105 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