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面見章惇(感謝第一位舵主,秋葉落飄零。)

起身招呼了一聲,房門隨機緩緩推開,進來卻並非劉府婢女,而是昨日剛剛哭的梨花帶雨的李師師。

“官人醒了,朝食都準備好了。”李師師一身素雅衣衫,端着水盆的雙手略有些吃力,時不時的晃動着。

呂璟連忙伸手將水盆接過,自顧自的洗漱起來,回過身時,卻見到李師師雙目又溼潤起來。

“官人,奴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聲音嚶嚀,畢竟如今還只是個孩子,李師師遠沒有歷史上那種風度。

“師師,你是喜歡做這些事情,還是喜歡讀書?”呂璟沉吟着開口問道。

李師師眼中的亮光一閃而逝,雖然沒有言語,這神情已然是出賣了她。

在真正的歷史上,她因爲和徽宗的愛情成爲一代名妓,但又何嘗不是一代才女?

而那些才學背後,有着怎樣的辛苦呂璟不得而知,但至少現在看來,她喜歡讀書,而這,就已經足夠。

“若是師師願意,今後就在我身邊做個小書童吧,所有書本任由你翻閱,有什麼不懂的也可以問我,只是別太勞累了。”

笑着言語一句,見李師師秀目含淚的點頭,呂璟邁開步子,徑直朝院子而去。

此時呂方和魯達二人正在院中角力,呂璟笑着看了一會,自顧自的前去練箭,大約持續了半個時辰光景。

沐浴之後用過朝食,安排好呂方持自己名剌前去東京城中各官員府邸先行拜會,呂璟就開始在書房中溫習禮記。

距離省試還有十日光景,按照李廌的說法,往年這個時候赴京趕考的士子都會攜帶自己文章前往各個名臣府邸拜會。

一方面是爲了檢驗水平,另一方面也是爲了提高聲名。

比如李廌,當年就是因爲蘇軾和呂大防兩位重臣的誇讚而名滿東京,雖然最後沒能高中,但無形中也提供了不小助力。

而此次呂璟應試,臨行前蘇軾特意有所囑託,自然也要一一拜會。

日頭漸長,溫了大約一個時辰的書,呂璟才收拾好行裝,帶着打扮成書童模樣的李師師,以及晁蓋一同外出。

穿街過市,秋闈的即將開始引領了城中熱潮,隨處可見手拿摺扇的青衫士子,個個相貌堂堂,出口成章。

呂璟一行人乘車從龍津橋進入內城,過了汴河,就來到後世人耳熟能詳的大相國寺一帶。

適逢熱鬧時節,大相國寺外可謂是人山人海,香客信徒、書生佳人,更有那小攤販們帶着貨品,在大相國寺前擺起了長龍,各式吃食玩物應有盡有。

車架從大相國寺前匆匆掠過,很快來到了一片臨近的府邸,佔地寬廣,氣勢分外恢弘。

在府邸外面,兩座異獸石像巍峨而立,左右各有兵丁護衛,神色不苟言笑。

足有上百個士子手捧書卷聚集在這家府邸前,口中不斷呼喝着想將自己手中大作交由府邸主人點評。

在整個大宋,如今尚有這般威勢之人,除了新黨領袖,左相章惇外再無他人!

呂璟一行人停了車架,仗着晁蓋開路,很快來到了章府門前。

“士子免進!若有文卷,只管吟誦就可,過關者自可入內拜會。”兵丁手中長槍一叉,直接斷去了呂璟去路。

“這是哪裡來的愣頭青,莫非以爲這宰相府也是他能夠長驅直入的?這下丟人了吧。”

身後隱約傳來幾聲不懷好意的嘲笑,護衛宰相府的兵丁們最近每天都要教訓幾個不知進退的士子,儼然成了一道風景。

直面鋒利長槍,呂璟並沒有如他人預想般的狼狽,晁蓋上前一步將拜帖遞交,如一座大山擋在了呂璟和槍刃之間。

那兵丁看過拜帖,臉上原本的不耐煩瞬間消去,看向呂璟的目光甚至流露出幾分慌張。

“官人快請,小的們實在是瞎了狗眼!”

呂璟輕輕點頭,邁步徑直越過府門,也不看那兵丁躬身賠笑的模樣,直接消失在章府深處。

想看出醜沒看成,呂璟還直接進了章府,周圍圍觀的士子們頓時不幹了,一邊呼喊着不公一邊擁簇着就要向府內衝去。

“恁的尋死!也不看看自己什麼東西,若是你等也能讓俺稱一聲知州大人,某家也讓你進府!”

兵丁們面對這些尚未中舉的年輕士子可是分毫不客氣,抄起兵器就是一陣抽打,到處雞飛狗跳,哀嚎不斷。

......

呂璟對於外界的吵鬧並未關注,進入章府後在僕役帶領下,一行三人很快來到一處專門用來會客的廳堂,周圍卻是空無一人。

“官人,這章相公會見我們嗎?”初次遇到這種場合,李師師不由有些緊張。

尤其她如今又是女扮男裝,若讓人機看穿,不會因此覺得官人不敬吧?

“放心,不過時間問題而已。”笑着迴應了句,呂璟也不着急,徑直安坐等候。

一刻鐘,兩刻鐘,整整半個多時辰,廳堂外才傳來匆匆的腳步聲。

“沒想到竟是大郎前來拜訪,老夫事務繁忙,一時竟是有些怠慢了。”

來人六十許的年紀,一身朱衣朱裳,襯以白花羅中單,束以大帶,腰懸玉劍、錦綬,雖是常服,一身宰相氣度已經彰顯無遺。

“相公說笑了,下官不請自來,又是後輩,等候一會也是應有之意。”

聽到呂璟言語,本來大步邁進廳堂的章惇不由的一頓,隨後忽然放聲大笑起來。

“年少出英雄,老夫深有感慨啊。”章惇一邊在堂首落座,一邊吩咐僕役上茶。

呂璟笑着謙虛幾句,就和章惇互相言語起來,從西北說到嶺南,再到最近備受矚目的省試,一老一少相談甚歡。

若是在不明就裡的人看來,這分明就是一出前後輩間互相傾心的美好畫面。

只是對於身在其中的呂璟來說,這短短一會言語,耗費了多少心力只有他自己知曉。

章惇性格高傲,如今大權獨攬更是將這種性格彰顯無遺,看他面對自己這後輩都要擺出宰輔氣度就可窺其一二。

爲了不觸動其心中那根敏感的神經,再加上心中有事,呂璟不得不小心言語,後背很快都被汗水沾滿。

“大郎年紀尚輕,可要愛惜身體,聲色犬馬可配不上士大夫的稱號。”

章惇也發現了呂璟異常,開口言語的時候特意多看了李師師一眼。

呂璟連忙點頭示意受教,章惇看穿李師師女子身份,誤以爲自己有特殊癖好,倒也算躲過一劫。

“子瞻兄如今可還好?”章惇微微頷首,忽然開口詢問起了蘇軾。

“蘇師一切安好,常言能夠脫離政事,安心教書育人才是他心之所向。”

“如此甚好。”章惇應了一聲,隨後對待呂璟的態度明顯親近許多。

接下來呂璟又藉着省試的緣由向章惇請教了一番學問,後者以文章博美名世,自然也不吝對後輩一番指點。

最後離去的時候,呂璟還特意留下了自己所寫的一篇策論,請求章惇予以斧正。

章惇也沒有出言拒絕,示意僕役送走呂璟後,直接將手中的文卷攤開,卻見其上只寫了一行細密小字。

“魏蜀吳三足鼎立,聖天子垂拱而治。”

看似簡單的內容,卻讓一向氣度非凡的章惇都忍不住臉色大變,連忙取來火折將文卷燒燬。

做完這一切,章惇卻忍不住慢慢陷入沉思之中,並且召來了自己最信任的兒子章援前來商討,一直持續到深夜方休......

另一邊,呂璟離開章府後陸續又拜訪了幾位當朝官員,言語間卻完全沒了面對章惇時的小心翼翼。

歸家途中李師師心中好奇,開口詢問後呂璟卻只是苦笑不止。

如果他的小心能夠換來章惇思想的轉變,那麼一切才值得。

否則,這大宋朝剛剛得來不久的平靜,怕是又要被掀起風雨......

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使遼國第三百九十章 血戰第四百零三章 天下大典第一百五十一章 甘泉谷第二百五十九章 面見章惇(感謝第一位舵主,秋葉落飄零。)第二百一十一章 點將第二百零四章 東江湖書院(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州試(二)第三章 爭論第三百零六章 安排和建制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啓石門口!第一百三十六章 河谷之戰(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逐胡令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旗飄揚第一百三十六章 河谷之戰(二)第八十二章 求援方略第三百一十四章 徹底瘸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春風送暖入屠蘇第一百一十五章 憨人熊猛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頭軍與魅影第二百六十一章 省試第二百零二章 有女名芷第七十三章 英靈祭第三百九十三章 逐胡令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興慶府第一百五十章 客棧驚魂魄第二十四章 飛天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二百七十五章 李清照第二百五十一章 潭州應試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第二百一十三章 籌備第二百五十章 七月爲期第一百六十二章 被遺忘的帥臣--章楶第二百六十一章 省試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破洞庭水寇第三百四十五章 腥味第二百六十六章 夜闖同文館獄!第六十六章 騎田嶺垌蠻大寨第六章 勝敗第八十五章 以一敵四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朝會第二章 臨江仙第九十七章 反攻(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礬樓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汴梁遊第一百零九章 戰後生機—肉莊與酒坊第三百一十章 哲宗的困窘第一百九十九章 暴揍簡王第三百二十章 豪賭天下第三十九章 劉紀的春天第十九章 線索第二百三十三章 藍田呂氏第三百九十五章 岳飛進京第一百零五章 謀第一百七十章 妹勒容璨第二百七十二章 元祐皇后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戰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祚帝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朝承繼第一百七十章 妹勒容璨第一百零八章 戰後生機-肥皂的故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蕭關攻防大戰(一)第二百零三章 東江湖書院(一)第一百六十章 安國鎮大營第三百四十一章 明志第五十三章 時間差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璟的平陽第二百七十七章 賠錢賺吆喝第八十七章 攻守(二)第三百五十章 圍攻王府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黨得勢第三百四十一章 明志第三百五十三章 柴氏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水川夜雨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二百三十四章 呂氏第五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汴梁遊第八十一章 張嗣之死第一百零八章 戰後生機-肥皂的故事第三百六十一章 宋遼聯軍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的詔令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決遼騎第二十二章 風潮第二十二章 風潮第一百零五章 謀第一章 呂記豆腐鋪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第十九章 線索第一百五十四章 步騎對決第三百一十一章 缺錢怎麼辦?第一百零四章 做事的道理(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汴梁風物今何在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興慶府第二百四十一章 淨土寺第三章 爭論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佶之死第三百一十四章 徹底瘸了
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使遼國第三百九十章 血戰第四百零三章 天下大典第一百五十一章 甘泉谷第二百五十九章 面見章惇(感謝第一位舵主,秋葉落飄零。)第二百一十一章 點將第二百零四章 東江湖書院(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州試(二)第三章 爭論第三百零六章 安排和建制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啓石門口!第一百三十六章 河谷之戰(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逐胡令第一百六十八章 黑旗飄揚第一百三十六章 河谷之戰(二)第八十二章 求援方略第三百一十四章 徹底瘸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春風送暖入屠蘇第一百一十五章 憨人熊猛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頭軍與魅影第二百六十一章 省試第二百零二章 有女名芷第七十三章 英靈祭第三百九十三章 逐胡令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興慶府第一百五十章 客棧驚魂魄第二十四章 飛天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二百七十五章 李清照第二百五十一章 潭州應試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第二百一十三章 籌備第二百五十章 七月爲期第一百六十二章 被遺忘的帥臣--章楶第二百六十一章 省試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四)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破洞庭水寇第三百四十五章 腥味第二百六十六章 夜闖同文館獄!第六十六章 騎田嶺垌蠻大寨第六章 勝敗第八十五章 以一敵四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朝會第二章 臨江仙第九十七章 反攻(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礬樓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汴梁遊第一百零九章 戰後生機—肉莊與酒坊第三百一十章 哲宗的困窘第一百九十九章 暴揍簡王第三百二十章 豪賭天下第三十九章 劉紀的春天第十九章 線索第二百三十三章 藍田呂氏第三百九十五章 岳飛進京第一百零五章 謀第一百七十章 妹勒容璨第二百七十二章 元祐皇后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戰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祚帝第三百七十六章 新朝承繼第一百七十章 妹勒容璨第一百零八章 戰後生機-肥皂的故事第一百七十九章 蕭關攻防大戰(一)第二百零三章 東江湖書院(一)第一百六十章 安國鎮大營第三百四十一章 明志第五十三章 時間差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璟的平陽第二百七十七章 賠錢賺吆喝第八十七章 攻守(二)第三百五十章 圍攻王府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黨得勢第三百四十一章 明志第三百五十三章 柴氏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水川夜雨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二百三十四章 呂氏第五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汴梁遊第八十一章 張嗣之死第一百零八章 戰後生機-肥皂的故事第三百六十一章 宋遼聯軍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的詔令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決遼騎第二十二章 風潮第二十二章 風潮第一百零五章 謀第一章 呂記豆腐鋪第一百八十五章 宋第十九章 線索第一百五十四章 步騎對決第三百一十一章 缺錢怎麼辦?第一百零四章 做事的道理(二)第三百四十二章 汴梁風物今何在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興慶府第二百四十一章 淨土寺第三章 爭論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佶之死第三百一十四章 徹底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