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璟的平陽

郴州城,距離呂璟等人發現義帝寶藏秘辛已經過去了足有兩日光景,元旦將近,郴人卻大多依舊沉浸在戰後的忙碌中。

宋朝稱呼春節爲元旦,是一年中極其重要的節日之一,往常若是到了這個時候,四處的郴州百姓早就歇了活計,每日流連在街市繁鬧間,盡情享受難得的節日氣氛。

然而如今,郴州城雖然有了幾分從戰亂中恢復的景象,但街面上的市肆之地卻依舊還沒有恢復往日的熱鬧。

呂記名下的各處工程正在全力開工,其餘大族豪商們也在之前戰爭中受損頗多,這會正攢着力氣要在年前挽回收益。

至於最普通的郴州百姓們,他們剛剛從戰爭的重創中走出,各處工坊願意開出高昂的價錢來僱傭人力,沒有人在這個時候肯偷懶。

只有手頭有了錢財,積累了餘糧,這個年,才能過的有滋有味。

呂璟在暫時安排完西街義帝寶藏的事宜後,終於也在今日不得不暫時離開郴州城。

“好了,最多也就是五六日的光景,除夜之前我就回來了。”

郴州城南門,眼見得琴箏雙目泛紅,呂璟連忙開口勸慰。

“臨近元旦,奴一想到官人還要去那深山中與蠻人爲伍,奴就覺得......”琴箏說話間已經忍不住嚶嚶哭泣起來。

呂璟嘆息一聲,伸手將其抱入懷中淺言安慰,此事其實歸根結底,緣由還在他自己身上。

在遞交給哲宗趙煦的郴州復興計劃中,呂璟着重列出了郴連道和水運津渡對郴州的重要性。

作爲日後郴州陸路交通的命脈,郴連道如今的荒廢景象顯然需要大力整改,呂璟提出了在原本蠻人佔據的垌蠻大寨附近區域重新設縣,勾連郴州周邊,徹底消化蠻族的想法。

只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不知何種緣由,哲宗直接將這個新設縣城的重任,交託到了自己手上。

承務郎,權知平陽縣,就成爲他如今的名頭,以後別人見了,就可以尊稱一聲小呂縣令。

“幸好現在那傢伙沒來,倒是省心許多。”呂璟目光掠過後方同樣前來送行的秦觀、陳師錫等人,不由自主的微微一笑。

雖然事先有所預想,自己畫出的大餅能夠得到一心中興的哲宗認可,但直接把今後要登基爲帝的宋徽宗趙佶送到了嶺南這般地方,也實在出乎他的預料。

不過如此一來,他心中的藍圖也就有了真正實現的機會,趙佶改封義王,也讓他真正看到了扭轉歷史的可能。

“大宋啊,我呂璟真真正正的要來了!”最後擁抱了琴箏一下,呂璟朝遠處的秦觀等人揮了揮手,騎上楊士瀚贈送的老黃馬,在王闊等人的護衛下緩緩消失在大山深處。

“大郎此次可是惡了端王,希望一切如他所料吧。”城門處,眼見得呂璟離去,陳師錫不由的嘆息道。

秦觀如今已經貴爲郴州通判,卻依舊是一身家常穿着,聞言點了點頭,開口道:“估摸着時日,蘇師也快到了,到時候可以請他老人家代爲說項一番。”

“如此甚好,叔黨也能和老父團聚。”陳師錫開口之後,兩人卻是良久的沉默。

秦湛和劉贇等人,如今卻是還在遙遠的大理國,沒有絲毫音信傳來。

......

平陽縣的名字爲新設,究其緣由,卻是與垌蠻大寨南方,一座早已廢棄的雄關有關。

自郴州出發,沿西南而行,一直到廣南東路的連州,這段沒有崇山峻嶺的陸路,就是郴連道。

郴連道最早興起於秦,曾設立湟溪、陽山、洭口三關,趙佗割據南越時,主要依託的就是陽山關的存在。

在漢朝收復嶺南,徹底將其併入漢家王朝版圖後,陽山關的地位逐漸下降,等到宋朝,已經隨着郴連道的衰落近乎廢止。

而如今呂璟計劃重興郴連道,平陽縣的名字就由此而來。

呂璟一行人離了郴州不斷向南,在越過排山瑤寨所在火燒坪之後,道路變得愈發崎嶇難行。

尚未經過開發的原始山林成了最大的阻礙,再加上道路的生疏,一直到了正午時分,垌蠻大寨的模樣纔在眼前模糊顯現。

“吩咐大家都歇歇吧。”路過一處平崗地帶,呂璟開口吩咐道。

因爲此前義帝寶藏中所立功勳,李四喜獲得了緊隨呂璟其後的待遇,聞言連忙點頭,小跑着去逐一通知後方的親衛軍士。

隊伍在平崗帶暫時停歇起來,雖然不過是半日的路程,每個人卻都累的大汗淋漓,呂璟前半段有馬匹代步,倒是要好上許多。

“大人,這蠻人倒是選的好地方。”王闊不知何時來到了正在眺望遠處的呂璟身邊,開口說道。

“吳厲的眼光還是值得稱讚的。”呂璟笑了笑,開口迴應。

騎田嶺垌蠻大寨身處寬闊平崗地帶,佔地面積足以養育上萬人,還有幾條溪流經過,南鄰陽山關,北接郴州,若是真讓這些蠻人成了氣候,還真算得上一處小根基。

而如今,這裡將成爲他呂璟真正實現自己胸中抱負的烏托邦。

“一切,都將從這裡開始。”心中念頭閃過,呂璟吩咐了王闊騎乘老黃馬先去給周雲清報信,自己則帶領着其餘人又休息了片刻,纔開始啓程繼續向南。

在越過一道清冽小溪之後,依據山勢修築的垌蠻大寨也終於在眼前完整浮現,周圍綿延二十八洞,看起來頗有幾分氣勢。

只是如今的主寨卻已經殘破不堪,到處是大火燒過的烏黑色澤,可以看到,成羣結隊的蠻人正聚集在一起進行清理。

垌蠻大寨前,楊畏爲首,周雲清緊隨其後,一衆人已經盡數聚齊,陽光下身影連成一片。

“下官見過楊知州,諸位辛苦了。”呂璟緊走了幾步,目光從衆人面龐一一掠過,開口言語道。

楊畏笑着點頭示意,其餘周雲清帶領的雄略軍軍士則更加直接,竟齊聲高呼起來!

“見過呂縣令!”聲音整齊而又發自肺腑,天空過路的飛鳥都被驚嚇的搖晃起來。

“走,我們去看看平陽!”呂璟大步向前,楊畏緊隨其後,其餘人也盡皆等他通過後方纔默默跟在身後。

這是他的平陽,這是他的將士們!呂璟的眼眶在風中微微有些溼潤。

按照他的意思,戰勝蠻人後本該爲這些可敬的軍士舉行一場盛大的慶功典禮的,然後此事最後在秦觀的告誡下取消。

不只是因爲大宋重文輕武的傳統,更因爲他如今雖只是一小小縣令,但平陽新設,哲宗等於將一衆大權盡數委任於他,他自然要減少干涉雄略軍的事務。

不過,這支他一手打造的軍伍,很快就會有足夠優秀的統帥來將一切延續下去,牢城與典獄的名號,將伴隨着雄略軍的崛起,讓所有大宋的敵人爲之顫抖......

第二百二十章 跳大神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三百七十八章 吳用三人組第五十一章 前行第二百二十六章 郴州局勢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朝氣象第三百零九章 謀劃喬氏第三百二十八章 忠魂埋骨第三百五十三章 柴氏第三百七十八章 吳用三人組第一百九十九章 暴揍簡王第六十五章 較武場衝突第一百二十五章 春風送暖入屠蘇第一百三十六章 河谷之戰(二)第四百零一章 千里奔襲第一百六十三章 怪異的訓練第二百零九章 拜謁呂大防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流言第三百二十五章 西軍之殤第二百五十一章 潭州應試第三百二十一章 渡河!第四章 流言風波第一百八十章 蕭關攻防大戰(二)第三百零七章 司禾府韓維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一百九十八章 李師師第三百八十章 女真消息第五十六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奉世的態度第一百八十章 蕭關攻防大戰(二)第一百六十章 安國鎮大營第三百一十五章 新的時代第二十九章 攻城第二十四章 飛天第八十五章 以一敵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秦檜的家人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崩潰的阿骨打第三十一章 衍變第二百三十六章 試探第二百二十三章 箏鳴第一百五十章 客棧驚魂魄第六十六章 騎田嶺垌蠻大寨第二百零三章 東江湖書院(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將門子弟(感謝諸神~黃昏、打賞!)第三百二十八章 忠魂埋骨第三百零一章 呂氏當興!第一百三十章 牢城營的戰鬥力第九十三章 呼喚吾的名第二百四十章 江浙行第二百八十四章 韓世忠和銀可術第三百六十二章 李乾順哭了第一百零一章 跳坑第二百零一章 侯可望的惶恐第二百一十五章 義王第三百五十四章 道君皇帝的手段第三百二十一章 渡河!第八章 深夜驚魂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攏西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夜色殺戮第三百零二章 老狗的救贖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變第二十一章 馬箭瑤第七十六章 蠻族入侵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使遼國第二百三十八章 茶樓與演義第一百五十四章 步騎對決第二十八章 調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百姓的力量第八十章 雄略軍之殤第三百九十一章 崩潰的阿骨打第四十四章 震驚的曾肇(三)第十八章 酒坊內的屍體第一百七十二章 宗澤未老!第四百章 岳飛出招第七十一章 郴連道計劃與商會第二百二十五章 將門子弟(感謝諸神~黃昏、打賞!)第一百六十九章 出征第三百二十一章 渡河!第四十五章 秦湛的心結第一百六十二章 被遺忘的帥臣--章楶第二百二十八章 前往大理的使團第二百八十五章 悍勇女真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城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潭州雨夜第二十六章 火牛第三百九十一章 崩潰的阿骨打第九十三章 呼喚吾的名第一百零五章 謀第十五章 遇襲第八十三章 燃燒的郴江第三百六十章 女真第一百三十三章 佛印和尚第二百零八章 風潮將起第八十九章 請去吃串串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頭軍與魅影第四百零四章 乾坤九州第九十章 血與火
第二百二十章 跳大神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三百七十八章 吳用三人組第五十一章 前行第二百二十六章 郴州局勢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朝氣象第三百零九章 謀劃喬氏第三百二十八章 忠魂埋骨第三百五十三章 柴氏第三百七十八章 吳用三人組第一百九十九章 暴揍簡王第六十五章 較武場衝突第一百二十五章 春風送暖入屠蘇第一百三十六章 河谷之戰(二)第四百零一章 千里奔襲第一百六十三章 怪異的訓練第二百零九章 拜謁呂大防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流言第三百二十五章 西軍之殤第二百五十一章 潭州應試第三百二十一章 渡河!第四章 流言風波第一百八十章 蕭關攻防大戰(二)第三百零七章 司禾府韓維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一百九十八章 李師師第三百八十章 女真消息第五十六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奉世的態度第一百八十章 蕭關攻防大戰(二)第一百六十章 安國鎮大營第三百一十五章 新的時代第二十九章 攻城第二十四章 飛天第八十五章 以一敵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秦檜的家人第二百九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崩潰的阿骨打第三十一章 衍變第二百三十六章 試探第二百二十三章 箏鳴第一百五十章 客棧驚魂魄第六十六章 騎田嶺垌蠻大寨第二百零三章 東江湖書院(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將門子弟(感謝諸神~黃昏、打賞!)第三百二十八章 忠魂埋骨第三百零一章 呂氏當興!第一百三十章 牢城營的戰鬥力第九十三章 呼喚吾的名第二百四十章 江浙行第二百八十四章 韓世忠和銀可術第三百六十二章 李乾順哭了第一百零一章 跳坑第二百零一章 侯可望的惶恐第二百一十五章 義王第三百五十四章 道君皇帝的手段第三百二十一章 渡河!第八章 深夜驚魂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攏西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夜色殺戮第三百零二章 老狗的救贖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變第二十一章 馬箭瑤第七十六章 蠻族入侵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使遼國第二百三十八章 茶樓與演義第一百五十四章 步騎對決第二十八章 調軍第三百四十九章 百姓的力量第八十章 雄略軍之殤第三百九十一章 崩潰的阿骨打第四十四章 震驚的曾肇(三)第十八章 酒坊內的屍體第一百七十二章 宗澤未老!第四百章 岳飛出招第七十一章 郴連道計劃與商會第二百二十五章 將門子弟(感謝諸神~黃昏、打賞!)第一百六十九章 出征第三百二十一章 渡河!第四十五章 秦湛的心結第一百六十二章 被遺忘的帥臣--章楶第二百二十八章 前往大理的使團第二百八十五章 悍勇女真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城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潭州雨夜第二十六章 火牛第三百九十一章 崩潰的阿骨打第九十三章 呼喚吾的名第一百零五章 謀第十五章 遇襲第八十三章 燃燒的郴江第三百六十章 女真第一百三十三章 佛印和尚第二百零八章 風潮將起第八十九章 請去吃串串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頭軍與魅影第四百零四章 乾坤九州第九十章 血與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