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元祐皇后

夜已深,連綿宮城森嚴,也漸漸陷入黑暗之中,偶爾有幾聲犬吠自宮外飄忽不定的傳來。

沿大慶殿爲中軸線不斷向內,越過紫宸殿門後,就來到了如今大宋朝妃嬪居住的後宮之地。

宮殿幽深,其中若論尊崇當屬向太后所在的慶壽宮,其次是哲宗生母朱太妃所居聖瑞宮,再往後纔是如今深受皇寵的劉賢妃等一衆嬪妃。

在這所有宮殿之中,有一處位於宮城西北角,緊鄰後苑的宮殿最爲特殊,名曰瑤華。

整座宮殿頗具道家氣息,緊鄰河湖,獨特的樸素配色顯得很是清雅,在夜間依舊有閃爍火光傳來。

隔着窗紙,依稀可以看到一個窈窕女子身影,正在老君相前不停誦唸着什麼。

“皇后,已近丑時,該歇息了。”一個甚是清麗的婢子忽然從外走來,打攪了這難得的清淨氣氛。

“迎兒,說過多少次了,我一介廢人哪裡敢稱什麼皇后,若你願意,就稱呼一聲忠慧姐姐就行。”

殿門開啓,時年二十五歲,因爲巫蠱之禍被廢的孟皇后慢慢走了出來。

瑤華宮是他的清修之地,或者說,是獨屬於她的冷宮......

“皇后,您在迎兒心裡永遠是皇后,況且,宮外不是傳信說官家最近會來看您嗎,到時候念您整日誦唸之苦,說不定就恢復後位了呢。”

孟忠惠無奈的搖了搖頭,看向迎兒的目光有些憐愛,她已經失去了一個迎兒,不能再失去一個了。

“迎兒,我那姐姐最是受不得讒言,此次恐怕又要被人算計,若是到時官家怪罪下來,你只言不知就可。”

李迎兒聞言卻不禁吃吃笑了起來,過了片刻方纔開口:“皇后您怕是想錯了,我都聽宮裡小太監說了,今天官家在大慶殿親口點呂郎君爲今科狀元郎,又封賞西域都護,人家可不是騙子呢。”

“真是如此?”孟忠惠猶豫了下,心中的光亮一閃而過,隨後又很快熄滅。

“晚了,去休息吧,官家不會來的。”笑着搖了搖頭,孟忠惠徑直前去梳洗。

李迎兒有心服侍,卻被攔了出來,只好候在殿外。

“依迎兒來看,官家一定會來的,上天會保佑忠慧姐姐的。”

李迎兒搖着小腦袋在殿外自言自語,卻沒發現身邊忽然多了一個男子的身影。

“你爲何如此篤定官家會來?”

趙煦的忽然開口嚇了迎兒一跳,過了片刻才反應過來。

“牀頭吵架牀尾和,奴家爹孃就是這樣的啊,只是官家和皇后這吵得也太久了一些。”

“說的倒是有幾分道理。”趙煦心裡的懷疑消去,臉上不由多了些笑意。

“不對!你是誰?怎麼亂闖我們瑤華宮?”迎兒叉開了腰身,活像個小母老虎。

趙煦的笑容多了幾分真誠,伸手摸了摸迎兒腦袋,徑直打開了殿門。

“迎兒是個好名字,記得珍惜。”

......

清冷多時的瑤華宮因爲趙煦的來臨而瞬間熱鬧起來,就連那些一貫懶散的女道士們也匆匆趕來待命,生怕一不小心惹惱官家丟了性命。

而在瑤華宮正殿,本因是夫妻之實的趙煦和孟忠惠相對而坐,如對賓朋。

“朕今天來,是想問你件事情。”趙煦首先開口化解了尷尬。

大宋朝皇后的選擇和歷朝代都不相同,爲了防止外戚干政,皇后都是從民間小戶家庭選擇,年長方纔進宮,也就造成了帝王和皇后間的生疏。

“官家乃九五之尊,請明言吧。”一身道士服的孟忠惠神色清淡,樣子卻沒有多大變化。

趙煦心中暗自嘆息一聲,開口道:“最近有御史風聞奏事,言章惇等新黨中人當初曾勾結郝隨暗中擁立二王,多虧太皇太后才保住朕的皇位,不知此事真僞?”

孟忠惠心裡一顫,那封順着井水傳來的消息,竟然真的應驗了!就連趙煦所問話語,都猜了個八九不離十!

這般想着,孟忠惠的回答自然也和自己心中所想有了變化。

“官家時年幾歲?”

“朕不過九歲,一晃光陰如梭。”

孟忠惠點了點頭,繼續開口道:“那麼若官家就是當時的太皇太后,是立一個年僅九歲的帝王好,還是年富力強的二王?”

趙煦目中的震驚一閃而過,如果孟忠惠一上來就對高太后大肆誇讚,那隻會引得他心中厭煩。

同樣,若是其詆譭高太后,趙煦一樣會心中反感,這恰恰也反映了他對祖母高滔滔的複雜心緒。

而如今孟忠惠用這樣反問的方式,拋開一切虛假掩飾,直入本心,趙煦卻覺得一下聽到了心裡去。

作爲真宗皇后,又是將門出身,高滔滔一向就不支持神宗時期的王安石變法,那麼在其駕崩之際,若想把持朝政去除新法,立何人爲帝最合心意?

趙煦臉上不由泛起幾分冷笑,自己這次差點就上了新黨的當,不管怎麼看,當時的情況下,太皇太后只有自己一個選擇!

“官家還有何疑問?”孟忠惠清雅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趙煦搖了搖頭,開口道:“忠惠,你我本爲夫妻,不用如此生分,即日就遷往坤寧殿暫居吧。”

“聽憑官家吩咐。”孟忠惠低了低頭,努力不讓眼角的淚水落下。

自他被貶入冷宮,已經足足過去了兩個年頭,外界怕是已經物是人非了吧。

“好了,朕還有要事,夜色已深,忠惠你早日休息吧。”

得到了自己心中的滿意答覆,趙煦言語也溫和許多,緩緩起身離去。

孟忠惠停留在原地,躬身謝禮後沒有開口挽留,只是淚水已經難以止住......

出得瑤華宮,孟忠惠最後的淚水讓趙煦的心柔軟許多,不只是對這個自己冷落多時的妻子,也對那些曾經爲大宋鞠躬盡瘁的舊黨老臣們。

無論對錯,至少他們對於大宋,總是有功的。

“罷了,就如大郎所言,讓他們再爲大宋盡把力吧。”

思想轉變後,趙煦對於呂璟昨日當庭觸怒自己反而多了些親近和欣賞。

九歲登基,此後如許年不斷盤旋於黨爭和各種陰謀詭計之中,呂璟的出現,無意間填補了某種空白。

“傳朕旨意,賜西域都護呂璟銀魚袋,以作嘉勉。”

回到文德殿中,趙煦下令封賞呂璟的同時,也立刻傳召了此前同文館獄的核心人物,蔡渭和文及甫......

第一百二十四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第三百七十五章 樑師成的末日第六十九章 官營工坊 (元宵節快樂!)第一百九十五章 牛痘第一百零三章 做事的道理(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決遼騎第二百二十章 跳大神第三百一十一章 缺錢怎麼辦?第一百七十二章 宗澤未老!第二百七十八章 壟斷報業第二百八十四章 韓世忠和銀可術第一百五十一章 甘泉谷第四百零三章 天下大典第三百二十六章 老鼠出洞第四十二章 震驚的曾肇(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郴州局勢第二百零二章 有女名芷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興慶府第七十五章 招攬第二百八十五章 悍勇女真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從軍的晁蓋第二百八十六章 曰南北西東,爲中!第十八章 酒坊內的屍體第三百三十章 收復南京道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頭軍與魅影第四十二章 震驚的曾肇(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軍中大比(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黨得勢第三百五十四章 道君皇帝的手段第三百三十一章 哲宗甦醒第三百三十一章 哲宗甦醒第三百三十章 收復南京道第三百四十三章 給章家搭把手第一百一十章 千年義帝寶藏(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認命?第一百零一章 跳坑第八十六章 攻守(一)第六十八章 兩封信卷第九十六章 反攻(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汴梁風物今何在第四章 流言風波第七十六章 蠻族入侵第三百一十六章 歸京第二百八十章 朝會爭執第二百七十九章 恐怖的廣告價值第二百八十七章 班底雛形第七十二章 官人呂璟第一百三十九章 入局第三百三十章 收復南京道第一百三十四章 僧與道第二十三章 夜襲監牢第十五章 遇襲第三百八十八章 終極大考第七十四章 陳衍奏事第二百八十六章 秦州明珠—伏羌城第二百二十章 跳大神第七十六章 蠻族入侵第七十一章 郴連道計劃與商會第十章 肉莊第二百六十九章 殿試第四百零四章 乾坤九州第三百九十章 血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營前衝突第九十四章 殘闕之死第三百七十四章 恩澤第三百四十七章 放個炮聽響第六十九章 官營工坊 (元宵節快樂!)第一百四十四章 伏羌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步卒如山第三百七十八章 吳用三人組第二十九章 攻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楊家將第三百六十二章 李乾順哭了第十一章 張士良第三百五十四章 道君皇帝的手段第二百三十五章 試探第六十八章 兩封信卷第三十四章 撲買(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將門子弟(感謝諸神~黃昏、打賞!)第一百八十六章 蕭關大捷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關口失守第二百七十八章 壟斷報業第三章 爭論第九十四章 殘闕之死第七十一章 郴連道計劃與商會第一百二十四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璟的平陽第一百八十一章 蕭關攻防大戰(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黨爭再起!第九章 東江湖第一百二十九章 水寇來襲第二百三十章 爲政一方第七十九章 定策第九章 東江湖第三百九十八章 神使宋江第一章 呂記豆腐鋪第二百六十二章 黨爭再起!第五十九章 戰事烈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三百四十七章 放個炮聽響
第一百二十四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第三百七十五章 樑師成的末日第六十九章 官營工坊 (元宵節快樂!)第一百九十五章 牛痘第一百零三章 做事的道理(一)第三百二十四章 對決遼騎第二百二十章 跳大神第三百一十一章 缺錢怎麼辦?第一百七十二章 宗澤未老!第二百七十八章 壟斷報業第二百八十四章 韓世忠和銀可術第一百五十一章 甘泉谷第四百零三章 天下大典第三百二十六章 老鼠出洞第四十二章 震驚的曾肇(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郴州局勢第二百零二章 有女名芷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興慶府第七十五章 招攬第二百八十五章 悍勇女真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從軍的晁蓋第二百八十六章 曰南北西東,爲中!第十八章 酒坊內的屍體第三百三十章 收復南京道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頭軍與魅影第四十二章 震驚的曾肇(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軍中大比(二)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黨得勢第三百五十四章 道君皇帝的手段第三百三十一章 哲宗甦醒第三百三十一章 哲宗甦醒第三百三十章 收復南京道第三百四十三章 給章家搭把手第一百一十章 千年義帝寶藏(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認命?第一百零一章 跳坑第八十六章 攻守(一)第六十八章 兩封信卷第九十六章 反攻(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汴梁風物今何在第四章 流言風波第七十六章 蠻族入侵第三百一十六章 歸京第二百八十章 朝會爭執第二百七十九章 恐怖的廣告價值第二百八十七章 班底雛形第七十二章 官人呂璟第一百三十九章 入局第三百三十章 收復南京道第一百三十四章 僧與道第二十三章 夜襲監牢第十五章 遇襲第三百八十八章 終極大考第七十四章 陳衍奏事第二百八十六章 秦州明珠—伏羌城第二百二十章 跳大神第七十六章 蠻族入侵第七十一章 郴連道計劃與商會第十章 肉莊第二百六十九章 殿試第四百零四章 乾坤九州第三百九十章 血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營前衝突第九十四章 殘闕之死第三百七十四章 恩澤第三百四十七章 放個炮聽響第六十九章 官營工坊 (元宵節快樂!)第一百四十四章 伏羌城第三百三十六章 步卒如山第三百七十八章 吳用三人組第二十九章 攻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楊家將第三百六十二章 李乾順哭了第十一章 張士良第三百五十四章 道君皇帝的手段第二百三十五章 試探第六十八章 兩封信卷第三十四章 撲買(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將門子弟(感謝諸神~黃昏、打賞!)第一百八十六章 蕭關大捷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關口失守第二百七十八章 壟斷報業第三章 爭論第九十四章 殘闕之死第七十一章 郴連道計劃與商會第一百二十四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璟的平陽第一百八十一章 蕭關攻防大戰(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黨爭再起!第九章 東江湖第一百二十九章 水寇來襲第二百三十章 爲政一方第七十九章 定策第九章 東江湖第三百九十八章 神使宋江第一章 呂記豆腐鋪第二百六十二章 黨爭再起!第五十九章 戰事烈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三百四十七章 放個炮聽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