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把火之編戶齊民

山中的清晨總要格外爽朗一些,呂璟穿了一身短衫,沿着垌蠻大寨四周奔跑了幾圈,後背已經被汗水溼透。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呂璟重生以來就對此格外注意,如今經過長時間的鍛鍊,這具在他剛來時羸弱不堪的秀才軀體,已經壯實了許多。

隨着身高的不斷增長,也開始顯露出威武不凡的氣度來。

“官人,地方都佈置好了,就等人上來了。”李四喜小跑着跟了上來,開口言語道。

“好,雄略軍那裡準備如何?”呂璟擦了擦額頭的汗水,開口問道。

“周指揮此前傳來消息,周圍佈防已經完成。”這次開口迴應的是王闊,他如今算是呂璟的貼身侍衛。

微微點頭,呂璟又沿着道路跑了一陣,這才自去洗漱準備。

等他帶人到達垌蠻大寨前新整修出來的開闊地時,天色已然大亮。

約莫有數百衣着各異的男子聚集在這裡,互相間交頭接耳,不知在言語着什麼。

在他們四周,則是神色威嚴的雄略軍將士,手中兵器握緊,目光如鷹隼一般環繞四周。

正上方,厚實的書案穩穩擺放,左右兩方各列置了數把竹椅,魏藉、周成等人就落座於此。

呂璟的到來很快引起衆人注意,無論是守衛四周的雄略軍將士,還是高居首位的知州楊畏,都在這一刻對他微笑以對。

至於那些聚集在下方的各部族首領們,這會心中都只剩下了惶恐,誰也不知道,這個聞名大山的呂魔頭,今日將他們突然召集來所爲何事。

“開始吧。”呂璟開口示意了王闊一下,大步走到最前,在那張厚實書案裡落座。

今日雖然有楊畏的存在,但他纔是這裡的主導者,也是呂璟第一次從幕後走到臺前,真正主宰他人的命運。

“奉知縣大人呂璟詔令,今日召集諸人聚集於此,所爲三事。”伴隨着一陣軍鼓聲響,一身盛裝的李四喜粉墨登場,開口宣讀起來。

“其一,平陽縣新設,依我大宋法令,轄內百姓應編入戶籍,方爲宋民,餘者皆以亂賊暴民論處。”

李四喜話音落下,頓時在場中引起一陣騷亂,若是進行編戶齊民,原本按照部落方式生存的他們就會面臨被打散的危險,自然不願。

可要他們直接開口反對卻又不敢,目光頓時聚集在排山瑤寨天長公雷恪的身上。

身爲在場部族中實力最爲強橫的一個,排山瑤寨理應在這個時候站出來。

然而,出乎預料,一貫與官府不太對付的雷恪選擇了沉默,其餘瑤老們也是眼觀鼻鼻觀口,絲毫不發表意見。

“其二,此次平陽縣境內編戶,分爲三等,其一爲宋人,其二爲瑤人與諸部族,蠻人爲末尾,不同等階的縣民享有不同權利。”

就在諸部族首領猶豫掙扎的時候,李四喜的聲音繼續落下,這次引起的風浪更大!

“憑什麼我們是二等,老子不服!”

“就是!按這詔令所說,難道以後是個宋人就要凌駕在我們頭上?殺宋人就要連坐?”

“依某看,大家還是趁早散去,各過各的日子!”

吵鬧和呼喊一聲接着一聲,相比於編戶令,等級令徹底激起了在場部族首領的反抗意識,連心中原本對呂璟的顧忌都拋到了一邊,想讓他們乖乖做二等民,沒門!

李四喜臉上有些難看,尤其是一些不斷衝他亮拳頭的部族首領,更讓他難以繼續誦讀下去。

“周雲清。”書案前的呂璟忽然開口。

“卑下在!”周雲清一身軍裝英姿颯爽,聞言往前一站,氣勢上就讓那些部族人感到畏懼。

“三息之內,場中若還有人騷亂,格殺勿論。”

“唯!!!”幾乎在呂璟話音落下的剎那,周圍聚集的雄略軍將士同時向前大邁一步,開口呼喝的同時,手中兵器已經高舉!

清晨的陽光照耀在明光可鑑的兵刃上,泛出的寒芒頓時讓吵鬧不休的部族首領們冷靜下來。

有脾氣大的想要拔刀搏命,卻被周雲清一箭射倒,隨即被涌上的軍士捆綁,一陣拳打腳踢。

更有甚者想要就近襲擊雄略軍軍士,卻被一刀直接拍暈,若非呂璟事先下了嚴令,恐怕立刻就是血濺當場!

僅僅兩息時間,周圍就恢復了原先的靜謐氣氛,排山瑤寨始終保持着沉默,又親眼見證了反抗的下場,部族首領們頓時變得老實起來。

“其三,低階次的縣民享有向高階次晉升的權利,出則夷狄,入則華夏,只要立下功勳或是取得縣衙認可,就可晉升宋人,從此一視同仁。”在呂璟的示意下,李四喜接着將詔令宣讀。

在場部族首領面色再變,有憤怒的,也有人臉上浮現一抹欣喜,不管如何至少自己有機會成爲宋人不是,想想大宋的繁華與興盛,似乎也很不錯。

可對於雷恪這種心中懷揣抱負的人來說,這條詔令無異於一記大棒砸在頭頂。

“小小年紀,竟有如此心計。”雷恪目光掠過上首的呂璟面龐,心底忍不住悲嘆。

他始終保持沉默固然有呂璟事先安排的緣故,但更多的,卻是他準備等呂璟激怒諸部族後再行出面,號召衆人反對宋人。

然而隨着第三道詔令的發佈,雷恪不用多想,單單是看周圍部族首領的臉色,就知道反抗是沒戲了。

更何況,呂璟用在排山瑤寨身上的手段,未嘗不可以複製在其他部族,難道這就是天意?

呂璟在上首自然不清楚雷恪心中的思緒,不過他本身也不在意,在張叔夜率領武岡軍成功蕩平大山中的垌蠻大寨後,局勢已經與以往不同,蠻瑤二族如今不過是砧板上肉而已。

“編戶之事,即日開始,由平陽縣主簿魏藉負責,諸位回去後要向本部族民衆積極宣告縣衙詔令,配合編戶者有功,違逆者治罪。”

呂璟輕拍驚堂木,目光在排山瑤寨諸人身上一閃而過,聲音低沉而又有力。

部族首領們低垂着頭不敢多說,心中卻各有心思,等回到部族,大不了躲進深山,誰管你縣衙詔令!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徹底斷去了部族首領們的反抗慾望。

在呂璟之後,身爲縣衙主簿的魏藉顫顫巍巍站了起來,簡單說了幾句官面話,就將目光落在排山瑤寨天長公雷恪身上。

“本官承蒙呂縣令信任負責編戶一事,就從排山瑤寨先開始如何?”

“這些宋人,真是霸道。”銅山洞洞主烏木雷因爲被俘後表現良好,成爲了少數能夠旁觀詔令發佈的蠻人。

“行了,少說兩句吧,要麼反抗,要麼就想辦法晉升上去,三等人被人殺了只抵得上一頭羊的價錢!”沙丘羅純屬被烏木雷坑了,還未戰就被俘虜,說話自然不客氣。

烏木雷也不回話,只是冷哼了一聲,還反抗?姓沙的,等老子成了一等民,第一件事就是宰了你!

無論周圍人如何看待,在魏藉開口之後,雷恪無疑被架在了火上烤,有心拒絕,可是回頭看了看其他瑤老的神色,他也無能爲力。

上代天長公李扎羅如今雖然徹底遠離了排山瑤寨,但他的存在,還是讓各龍頭們對雷恪少了幾分敬畏。

再擡頭看了上首面色淡然的呂璟一眼,雷恪最終做出了自己的決定。

“小民遵命。”雷恪單膝跪地,伴隨着他健碩身姿的落下,周圍響起一陣輕微的嘆息聲。

“快快請起,此番編戶少不得你配合。”眼見雷恪服軟,魏籍懸着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上首的呂璟也微微點頭,心中對雷恪更加看重了幾分,他本來已經準備好雷恪帶頭反抗就當場誅殺的,如今反而不好再對他下手。

不過,他早有後手準備,瓦解排山瑤寨倒也不急在一時。

“各部落可推選一人爲鄉書手,入職縣衙,署理地方事務。”呂璟最後開口,爲此次詔令發佈劃上終曲,也算是稍稍給了部族首領們些甜頭。

至於編戶齊民會在新設的平陽縣境內引起多少震盪,他已經早有預料,如今各部族看起來不敢反抗,背地裡肯定還有手段。

但想要真正將平陽縣創立起來,編戶齊民就是不可或缺的手段,若非顧忌蠻瑤二族根源上也算華夏一員,高俅手中可不缺更加狠辣的謀劃......

第三百三十九章 宋之殤。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傳第六章 勝敗第二百一十三章 籌備第三十九章 劉紀的春天第三百一十四章 徹底瘸了第二章 臨江仙第三十五章 撲買(二)第二百零二章 有女名芷第八十五章 以一敵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算子蔣敬第三百零四章 夫子和西進大潮第三百六十二章 李乾順哭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八十五章 以一敵四第五十六章 短兵相接第三百一十五章 新的時代第二百八十四章 韓世忠和銀可術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第三百九十四章 極西之地第二百九十一章 牢城新軍的戰鬥力第一百四十六章 發展攻略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云爲考場第一百三十五章 庫穀道遇襲第二百八十四章 韓世忠和銀可術第二十八章 調軍第十二章 變化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啓石門口!第七十章 高俅南下第十四章 賬目第一百一十九章 陽山關第六十三章 楊畏,楊三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一百七十七章 奇襲蕭關(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籌謀第二百零六章 背後的奧秘第二百章 重回嶺南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入局第二百零九章 拜謁呂大防第一百九十章 將門郭氏第一百四十九章 雪夜來惡客第一百八十六章 蕭關大捷第二百九十五章 速取宗哥城第九十六章 反攻(一)第二十二章 風潮第一百六十九章 出征第二百零一章 侯可望的惶恐第九十章 血與火第二百五十九章 面見章惇(感謝第一位舵主,秋葉落飄零。)第一百四十一章 被殃及的魚第二百四十九章 梅雨已至第三百零四章 夫子和西進大潮第一百九十五章 牛痘第三百二十一章 渡河!第四十一章 哲宗的意外第二百六十七章 事畢?第二百三十六章 試探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務正業?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破洞庭水寇第一百零三章 做事的道理(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算子蔣敬第六十二章 城中的異常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宮召見第二百七十章 三甲進士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州試(二)第六十章 繞山第二百五十三章 州試(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破洞庭水寇第二百六十七章 事畢?第七十九章 定策第二百九十七章 所謂戰爭第七章 屠戶幫第六十四章 喜憂參半第二百零九章 拜謁呂大防第一百三十六章 河谷之戰(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使遼國第二百二十八章 前往大理的使團第二百七十九章 恐怖的廣告價值第一百零三章 做事的道理(一)第四十三章 震驚的曾肇(二)第三十四章 撲買(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賠錢賺吆喝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璟的平陽第二百八十六章 秦州明珠—伏羌城第二百零七章 崩潰的諸生第七十七章 南城門攻防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二百零七章 崩潰的諸生第三百二十一章 渡河!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破洞庭水寇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襲蕭關(一)第四十八章 交易第三百四十七章 放個炮聽響第六十二章 城中的異常第三百四十三章 給章家搭把手第二百九十八章 宋威第二百八十八章 史上最強都護府
第三百三十九章 宋之殤。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傳第六章 勝敗第二百一十三章 籌備第三十九章 劉紀的春天第三百一十四章 徹底瘸了第二章 臨江仙第三十五章 撲買(二)第二百零二章 有女名芷第八十五章 以一敵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算子蔣敬第三百零四章 夫子和西進大潮第三百六十二章 李乾順哭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八十五章 以一敵四第五十六章 短兵相接第三百一十五章 新的時代第二百八十四章 韓世忠和銀可術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第三百九十四章 極西之地第二百九十一章 牢城新軍的戰鬥力第一百四十六章 發展攻略第三百八十二章 燕云爲考場第一百三十五章 庫穀道遇襲第二百八十四章 韓世忠和銀可術第二十八章 調軍第十二章 變化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啓石門口!第七十章 高俅南下第十四章 賬目第一百一十九章 陽山關第六十三章 楊畏,楊三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一百七十七章 奇襲蕭關(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籌謀第二百零六章 背後的奧秘第二百章 重回嶺南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入局第二百零九章 拜謁呂大防第一百九十章 將門郭氏第一百四十九章 雪夜來惡客第一百八十六章 蕭關大捷第二百九十五章 速取宗哥城第九十六章 反攻(一)第二十二章 風潮第一百六十九章 出征第二百零一章 侯可望的惶恐第九十章 血與火第二百五十九章 面見章惇(感謝第一位舵主,秋葉落飄零。)第一百四十一章 被殃及的魚第二百四十九章 梅雨已至第三百零四章 夫子和西進大潮第一百九十五章 牛痘第三百二十一章 渡河!第四十一章 哲宗的意外第二百六十七章 事畢?第二百三十六章 試探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務正業?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破洞庭水寇第一百零三章 做事的道理(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算子蔣敬第六十二章 城中的異常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宮召見第二百七十章 三甲進士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州試(二)第六十章 繞山第二百五十三章 州試(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破洞庭水寇第二百六十七章 事畢?第七十九章 定策第二百九十七章 所謂戰爭第七章 屠戶幫第六十四章 喜憂參半第二百零九章 拜謁呂大防第一百三十六章 河谷之戰(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使遼國第二百二十八章 前往大理的使團第二百七十九章 恐怖的廣告價值第一百零三章 做事的道理(一)第四十三章 震驚的曾肇(二)第三十四章 撲買(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賠錢賺吆喝第一百一十二章 呂璟的平陽第二百八十六章 秦州明珠—伏羌城第二百零七章 崩潰的諸生第七十七章 南城門攻防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二百零七章 崩潰的諸生第三百二十一章 渡河!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破洞庭水寇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襲蕭關(一)第四十八章 交易第三百四十七章 放個炮聽響第六十二章 城中的異常第三百四十三章 給章家搭把手第二百九十八章 宋威第二百八十八章 史上最強都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