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梅雨已至

時逢六七月份,江南正是梅雨季節,兩浙路近來更是淫雨霏霏,城郊溼潤的田地上已經積攢了一層波光。

車軸的滾動聲衝破雨幕下的寂靜,寬敞的馬車沿着道路奔馳而過,留下深深的印痕。

然而,沿途道路的惡化終究超出了這個時代車架所能承受的極限,在接連行進了數裡地之後,不堪重負的輪轂瞬間斷裂!

驛馬嘶鳴,車架上傳來幾聲驚呼,隨後就見到一個腦袋鋥亮的青年下車查探。

“官人,輪轂已經完全斷了,恐怕難以前行。”

一邊開口,鄧元覺一邊雙手發力,託扶着車架保持平衡。

片刻之後,包括呂璟在內,一共七個身影陸續離開了車架。

“官人,前方似乎有座道觀,不如暫且去那裡安歇?”孫寂然取出了油紙傘幫着遮擋雨水。

呂璟目光順着雨幕望向遠處,果然見到一座小道觀屹立在臨近的山包上,周圍不少行人都在向那裡趕去。

“寂然子你先行馭使驛馬趕去打探,我們在後緩行。”

孫寂然唱了個諾,解開驛馬束縛,先行向道觀行去。

呂璟一行人則在鄧元覺的護衛下慢慢前行,天空的雨勢在此時越來越大。

......

暴雨傾盆,幾乎就在呂璟一行人來到道觀之時,天地間忽然電閃雷鳴,滂沱的雨水眨眼間在地面匯聚成一潭。

過路的遊人得到了道觀的慷慨接待,呂璟一行人託了孫寂然的福,更是被奉爲上賓,有薑湯、麪食供應。

“若是這陰雨天氣繼續下去,到達郴州恐怕至少還要十日以上。”

翟汝文揮手拭去額頭的雨水,無奈的搖了搖頭。

自文會一別之後,臨近科舉的翟汝文就動了外出遊學的念頭,再加上呂璟答應了爲他向蘇軾引見,自然就成了同行之人。

“公巽不必多慮,過了彭蠡湖就是朝廷近幾年新修的直道,再換置車架就是。”

或許是打開了心結,蘇頌近來神情不錯,開口勸慰翟汝文之後,目光落在始終沉默的呂璟身上。

西湖文會一鳴驚人,本來因爲硝煙散去而逐漸在百姓口中淡去的名字,又因爲此事再度喧囂整個大宋。

孰對孰錯已經難以分辨,但不可否認,在呂璟此次公然辱及江浙文士之後,他在武人心中的地位再度攀升。

但與此同時,一些享譽南北的士大夫也紛紛加入這場口角之爭,甚至有直言蘇軾老年昏聵才收取呂璟爲弟子者。

其中最讓世人震驚的點評無疑來自於正在蜀中著書立說的程頤,君王溺子!

僅僅四個字,以程頤如今在大宋士大夫中的地位,卻像是一記重錘,鋒芒甚至直指呂璟背後以蘇軾爲代表的蜀黨。

這也是蘇頌擔憂的緣由,黨錮之禍不分對錯,呂璟畢竟年紀尚幼,難免走入死衚衕。

“二郎,去給韓老大人把薑湯送去。”察覺到蘇頌眼神中的憂慮,呂璟微微一笑示意自己無事,轉身吩咐秦梓自去忙碌。

韓公廉曾爲吏部守當官,精通數學和天文學,在蘇頌製作水運儀象臺的過程中出力甚多。

這次應邀前來,呂璟旅途閒來無事,就和其探討了一番阿拉伯數字的應用。

結果沒想到呂璟的隨手之舉卻引來這位老大人的強烈關注,連續好幾日都沉浸在鑽研數字奧妙之中。

秦梓領命而去,屋舍裡很快恢復了安靜,雖然最後和秦敏學不歡而散,但呂璟通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對這個後世名聲不顯的秦檜兄長,也是愈發的喜愛。

蘇頌也笑着點了點頭,回身離去休息的時候,屋外忽然傳來了小道士的聲音。

在呂璟開口應下後,屋外很快走來了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

“幾日前得到青山君書信,還以爲朱某福薄無緣相見,沒想到今日這般湊巧。”男子遞上了名剌,神色間的笑意不似作僞。

呂璟低聲吩咐了鄧元覺幾句,這纔將目光落在眼前的中年男子身上。

或者說,稱呼他朱衝才更爲妥當,朱勔之父,底層勞動人民出身,大宋朝最早經營花石發家之人,其經歷雖然加上了一些低俗成分,但依舊不乏勵志之處。

“伯父不必客氣,請上座,緣何來這彭蠡湖一帶?”

朱衝腆着肚子安坐,面對呂璟的問詢很快給出了答覆。

“恭王?”這次反倒是呂璟吃了一驚,自從趙佶北返之後,他得到的消息就閉塞許多,沒想到這短短時間,這傢伙竟然就搞定了哲宗,不僅得以留在京城近郊,更是換了封號。

大宋朝以一字王爲尊,其中又有不同字號的劃分,而恭字無疑是一種美譽,可見趙佶很得官家歡心。

朱衝此次來彭蠡湖,就是因爲搭上了趙佶的線,想來爲他尋些別具風骨的湖石。

呂璟沉吟了一番,這纔開口言語道:“伯父,小子有一友人希望代爲向恭王引薦,不知可不可行?”

面對呂璟的請求,朱衝表現的很是慎重,思索了一會纔開口答應下來。

趙佶是他如今最大的靠山,若非呂璟所提之人出身將門根底清楚,朱衝也不敢冒然應允。

兩人接下來又閒談了一番,忙着趕往彭蠡湖的朱衝也並未久留,很快就告辭離去。

至於引薦之事,還要等朱衝到達汴梁後才能施行。

當初和蔡京達成交易送趙佶北返,呂璟不是沒想過暗中施以手段,只是苦於沒有合適人手。

如今朱衝的突然出現反倒是給了他一個在趙佶身邊順手佈局的機會。

將一切安置完畢,呂璟信手來到屋檐之下,外面的雨水已經遮天蔽日,到處是狂風呼嘯聲響。

許多遊人倚在廊檐間欣賞雨色,呂璟的目光卻一直望向更遠的北方。

若是有人臨近他的身邊用力傾聽,或許能夠察覺到那不斷重複的字眼,一遍又一遍。

同文館......

代表着北宋末年黨爭的頂峰,也代表着又一場關乎國運大戰的開啓。

元符元年秋季的這次開科取士,註定要被諸多大事件完全奪去風頭。

而呂璟自重生以來,也爲此等待了許久......

第三百八十章 女真消息第三百四十章 天下 (感謝弱小而又無助打賞)第三百四十二章 汴梁風物今何在第二百八十二章 天波府楊家第十一章 張士良第三百四十二章 汴梁風物今何在第九十二章 間與間(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怪異的訓練第三百三十八章 追亡逐北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九十九章 來活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州試(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甘泉谷第二百六十七章 事畢?第三百三十八章 追亡逐北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千年義帝寶藏(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璟之怒第一百一十五章 憨人熊猛第二百三十五章 試探第二百八十六章 曰南北西東,爲中!第二百五十一章 潭州應試第五十四章 峽谷攻防第三百七十一章 見證汴梁第三百五十三章 柴氏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傳第二百四十四章 先驅者第二百二十九章 奧妙與交易第一百五十章 客棧驚魂魄第一百零一章 跳坑第四十三章 震驚的曾肇(二)第一百零一章 跳坑第五十九章 戰事烈第一百八十三章 陷落的關城第一百零三章 做事的道理(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襲巴金城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臂弓威!第三百四十章 天下 (感謝弱小而又無助打賞)第一百九十章 將門郭氏第三百三十一章 哲宗甦醒第二百零五章 書院生活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二百八十五章 嶽峙劍,淵渟刀。第二百三十章 爲政一方第三百四十三章 給章家搭把手第二百零六章 背後的奧秘第九十四章 殘闕之死第一百七十三章 衙內們的用處第二百四十四章 先驅者第二百零二章 有女名芷第八十七章 攻守(二)第七章 屠戶幫第五十二章 安營第四十三章 震驚的曾肇(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二百四十九章 梅雨已至第八十三章 燃燒的郴江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鎮與趙才旺第九十四章 殘闕之死第三十六章 蘇過的消息第二百五十章 七月爲期第三十二章 趙煦第一百四十八章 韓世績第一百五十章 客棧驚魂魄第一百六十二章 被遺忘的帥臣--章楶第十一章 張士良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唐易主第一百六十二章 被遺忘的帥臣--章楶第三十九章 劉紀的春天第一百五十一章 甘泉谷第三百七十四章 恩澤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二百三十章 爲政一方第二百一十二章 黎遠安出手第二百八十七章 班底雛形第二百六十章 波詭雲翳第三百九十四章 極西之地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啓石門口!第三百六十五章 籌謀第二百三十八章 茶樓與演義第二百四十四章 先驅者第一百一十一章 千年義帝寶藏(二)第二百零九章 拜謁呂大防第一百四十九章 雪夜來惡客第二百五十八章 身世謎團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宮召見第三十八章 鬧事的廂軍 (所有人節日快樂。)第六十四章 喜憂參半第一百七十七章 奇襲蕭關(二)第一百一十章 千年義帝寶藏(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四)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佶之死第一百四十八章 韓世績第二百三十九章 蘇門六君子-李廌第二百五十二章 劉仲武第四章 流言風波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黨得勢第三十六章 蘇過的消息第二百八十八章 史上最強都護府第二百六十六章 夜闖同文館獄!
第三百八十章 女真消息第三百四十章 天下 (感謝弱小而又無助打賞)第三百四十二章 汴梁風物今何在第二百八十二章 天波府楊家第十一章 張士良第三百四十二章 汴梁風物今何在第九十二章 間與間(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怪異的訓練第三百三十八章 追亡逐北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九十九章 來活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州試(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甘泉谷第二百六十七章 事畢?第三百三十八章 追亡逐北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千年義帝寶藏(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璟之怒第一百一十五章 憨人熊猛第二百三十五章 試探第二百八十六章 曰南北西東,爲中!第二百五十一章 潭州應試第五十四章 峽谷攻防第三百七十一章 見證汴梁第三百五十三章 柴氏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傳第二百四十四章 先驅者第二百二十九章 奧妙與交易第一百五十章 客棧驚魂魄第一百零一章 跳坑第四十三章 震驚的曾肇(二)第一百零一章 跳坑第五十九章 戰事烈第一百八十三章 陷落的關城第一百零三章 做事的道理(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襲巴金城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臂弓威!第三百四十章 天下 (感謝弱小而又無助打賞)第一百九十章 將門郭氏第三百三十一章 哲宗甦醒第二百零五章 書院生活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二百八十五章 嶽峙劍,淵渟刀。第二百三十章 爲政一方第三百四十三章 給章家搭把手第二百零六章 背後的奧秘第九十四章 殘闕之死第一百七十三章 衙內們的用處第二百四十四章 先驅者第二百零二章 有女名芷第八十七章 攻守(二)第七章 屠戶幫第五十二章 安營第四十三章 震驚的曾肇(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二百四十九章 梅雨已至第八十三章 燃燒的郴江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鎮與趙才旺第九十四章 殘闕之死第三十六章 蘇過的消息第二百五十章 七月爲期第三十二章 趙煦第一百四十八章 韓世績第一百五十章 客棧驚魂魄第一百六十二章 被遺忘的帥臣--章楶第十一章 張士良第二百九十六章 青唐易主第一百六十二章 被遺忘的帥臣--章楶第三十九章 劉紀的春天第一百五十一章 甘泉谷第三百七十四章 恩澤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二百三十章 爲政一方第二百一十二章 黎遠安出手第二百八十七章 班底雛形第二百六十章 波詭雲翳第三百九十四章 極西之地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啓石門口!第三百六十五章 籌謀第二百三十八章 茶樓與演義第二百四十四章 先驅者第一百一十一章 千年義帝寶藏(二)第二百零九章 拜謁呂大防第一百四十九章 雪夜來惡客第二百五十八章 身世謎團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宮召見第三十八章 鬧事的廂軍 (所有人節日快樂。)第六十四章 喜憂參半第一百七十七章 奇襲蕭關(二)第一百一十章 千年義帝寶藏(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四)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佶之死第一百四十八章 韓世績第二百三十九章 蘇門六君子-李廌第二百五十二章 劉仲武第四章 流言風波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黨得勢第三十六章 蘇過的消息第二百八十八章 史上最強都護府第二百六十六章 夜闖同文館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