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自信且最無奈考生夏竦後記(下)

而接下來,包拯發現,楊氏爆料出了一個驚天內幕:夏竦與宮廷裡的內侍(宦官)聯手,在對西夏的戰爭期間,公然違背朝廷的鎖邊政策,高價走私茶葉和馬匹,從中坐收漁利,大發國難財,因此,夏竦在這幾年賺得是盆滿鉢滿。

想起夏竦在朝堂上那不可一世的樣子,包拯就想狠狠滴參他一本,畢竟,他鐵面無私,被朝臣稱之爲“包彈”,以直言進諫、敢於彈劾而著名,他在想:夏竦,你犯了這樣的罪,你現在有再大的權力也不好使,等着吧,很快就是審判你的日子。正當包拯在認真思考,正下定決心要如實奏明聖上之時,兩位老婦人的爭吵聲攪亂了開封府衙的肅靜。

在開封府,至少是在包拯任職期間的開封府,允許百姓到大堂上直接告狀,不用花錢僱傭別人寫狀子。

這兩個老婦人瘋狂對罵,最終在大堂之上大打出手。

包拯拍了一下堂木,大喊:“肅靜。”

這下,才消停。

仔細一審問,才知道,這兩位老婦人,一個是夏竦的母親,一個是夏竦的岳母,兩家老人因爲兒女的感情常年不和,因此雙方關係也勢如水火,這一次,矛盾升級,兩位老人不顧自己的顏面,鬧事鬧到了開封府。

手裡拿到的是楊氏告夏竦的狀子,眼前看到的是夏竦親孃和岳母的鬧劇,作爲開封府尹的包拯,不禁搖了搖頭:夏竦,玩火自焚,你這把,算是玩大了。按照道理來說,夏竦,你作爲官居三品的朝廷命官,平日裡也是要臉面的人,家裡鬧到這種地步,你也不去管管?

包拯最終戰勝了自己,不再猶豫,也絲毫沒有隱瞞,在第一時間將他所掌握的所有情況上奏仁宗皇帝,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了有關於宮闈的內幕。

包拯讓夏竦的母親和岳母各回各家,聽候開封府判決。

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曾在《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中這樣深情地寫到:“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而現在,用這首詞中的這句話,來描述楊氏此時的心情,恐怕是再合適不過了。

一切都是過去了。

楊氏和夏竦,在剛剛結婚的時候,也曾有過郎情妾意,可往事如煙,如煙舊事隨流水,過去的,終究還是過去了。

如果我是夏竦,我一定會很感激楊氏。夏竦作爲一個成功男人,在他背後,總有楊氏的身影。

楊氏,烈士楊校尉的女兒,是大家閨秀,她溫柔、隨和、美麗、端莊、懂禮儀,當初夏竦剛剛迎娶她之時,也曾感慨妻子賢良,說她端莊,娶妻如此,夫復何憾。夏竦的事業甫(剛剛)一有了起色,楊氏就承擔起更多的責任。楊氏在家盡心打理家事,不讓夏竦分心,前後生下三個兒子,也從來沒給夏竦提過任何苛刻過分的要求。

紅袖添香,夫唱婦隨。那段時間也是楊氏與夏竦最幸福的時光。

可隨着夏竦平步青雲、逐漸升遷,在官場這個大染缸裡廝混久了的夏竦,面對容顏日漸衰老的髮妻,越看越不順眼。而且,大宋王朝高薪養廉,加之夏竦特貪,又掙了不少外快,對於他來說,富易妻,那黃臉婆早就該換一換了,外面彩旗飄飄,他不滿足於此,他希望家裡紅旗快倒。

他用盡一切辦法,刺激楊氏、辱罵楊氏,讓楊氏逐漸變成一個潑婦並打了他一巴掌,他以爲這樣,自己就能順利和離了。(宋代離婚的正式稱呼爲“和離”)

家裡鶯鶯燕燕多了起來,夏竦懶得再跟楊氏多說一句,兩個人的感情漸漸疏遠,變得單薄,隔閡、猜忌以及各種各樣的怨恨交織在楊氏的心頭。

此恨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看到寶貝女兒受了這麼大委屈,楊氏的母親也多次找到親家母(也就是夏竦的養母)談,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挽回這段感情。

但是,夏竦家,今非昔比。

在一次又一次的談話中,夏竦母親(養母)趾高氣揚:男人嘛,尤其是像我兒子這種優秀的,當了大官的男人,不就應該三妻四妾嗎?她理直氣壯地反問她的親家母。

楊氏母親聽完差點氣死。

“我心裡喜歡誰,你是知道的吧?”楊氏問夏竦。

“我心裡喜歡誰,你也是知道的吧?”夏竦對楊氏說。

“同甘共苦那是妻,吃喝玩樂那是chick。”楊氏悻悻地對夏竦說完,不再跟夏竦說話。

兩口子越來越生疏,生疏到如同陌路,雙方父母反目成仇,夏竦的婚姻也就在爭吵聲中,走到了根本無法挽回的地步。

愛之深,責之切。同時,愛得深,傷得就深,傷得深,恨得就深。

相愛始知潮有信,相恨始覺海非深。

既然,我無法把你的心挽回,那我,就毀掉你吧。咱們,一起玩兒完。被仇恨灼傷心智的楊氏最終發了狠。

楊氏決定,大義滅親,實名舉報時任知制誥的夏竦。

因爲此案牽扯太多朝廷高級官員,又涉及到宮闈內幕,開封府尹包拯不敢怠慢,他上奏完夏竦一案後,義無反顧地彈劾了夏竦,在朝會上,包拯抖露出了夏竦的那些醜事,在朝堂之上那些道貌岸然的大臣,頓時如同被曝光在昭昭天日之下。

仁宗皇帝知道了,很生氣。對夏竦的調查、處分自然是在所難免的。畢竟,自己的夫人親自實名舉報,又提供了足夠的證據,經過審查後,一樁樁、一件件,都是實錘,夏竦縱然是想去抵賴,也是無力的。

御史臺也參與到對夏竦貪污走私一案的審查,很快,夏竦那些齷齪的事被查個一清二楚,貪瀆和走私,雖然數額上不是那麼巨大,但畢竟鬧得滿城皆知,仁宗皇帝再怎麼看好這位能當宰相的大臣,也沒有辦法在昭昭天理之下公開對他徇私、偏袒。

仁宗皇帝下了一道聖旨,夏竦束身不謹,閨門失和,貪污受賄、玷污朝廷,爲示懲戒,免去夏竦知制誥職務,責除(授予)職方員外郎,知黃州(做黃州知州)。

與此同時,皇帝還下詔,判夏竦與楊氏和離,婚姻走到了這地步,再捆綁在一起,也沒有一點兒的意思了。

此刻,無恥的夏竦還恬不知恥地讓仁宗皇帝給他和初戀賈玉蘭賜婚,仁宗皇帝斷然拒絕,不是因爲他覺着夏竦無恥,而是不想讓夏竦通過當內宮舞蹈教習的賈玉蘭知道太多宮闈秘聞。皇宋祖訓:後宮之人不得與前朝大臣結交。

但仁宗皇帝不討厭夏竦,還在心裡想着要對夏竦提拔重用。

但是現在,不行,此時的夏竦,風評太差。如在此時不懲戒一下夏竦,恐怕,會被臺諫(御史臺和諫官,也稱言官)的口水淹死。

但是,等這個風頭過去了,還是要重用夏竦的,雖然,仁宗皇帝明知道他既是個奸臣,也是個聚斂之臣。(這裡頭就有大學問)

夏竦貶謫外調,在朝廷裡,范仲淹、歐陽修領導的慶曆新政開始。

愛到盡頭,才發現,覆水難收。

那一天,夏竦失魂落魄,黯然地離開京城,天上,正下着細濛濛的小雨,飄飄灑灑的雨絲就這樣滴答滴答着,夏府門外的巷子一旁,楊氏撐着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漫長又寂寥的雨巷,此刻的她,已不再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她正遠遠地看着冒雨離開的夏竦,夏竦被貶謫出京,她勝利了,她成功了,然而,她的內心卻沒有一絲一毫的快感,她真的高興不起來。

夏竦的馬車路過了楊氏所站立在的那個巷子,夏竦與楊氏尷尬的打了一個照面,相顧無言,卻沒有淚千行。

“別送我,說再見吧。故鄉已在身後啊。從前的愛人,你去看雲朵吧,請別送我。”這可能是夏竦相對楊氏說的心裡話。

很快,雨停了,天晴了。

當年的愛人,如今的冤家,到底,該是誰去怨誰呢?但是,不論是誰去怨誰,他們的分離都並不冤枉,夏竦錯了,他只是把感情用來瀏覽,卻並不珍藏,楊氏也錯了,他與夏竦,熬過了多久患難,溼了多少眼眶,卻最終讓自己把傷感變成愛的遺產,然而,回憶是抓不到的月光握緊就變黑暗,她就這樣一直看着夏竦的背影逐漸消失於晴朗。

陽光在身上流轉,而她也將終生不會被夏竦原諒。

愛情不會停站,但是,想開往地老天荒,需要難以想象的包容和勇敢。

短暫的總是浪漫,漫長總會不滿,燒完美好青春,夏竦只能換一個老伴。

楊氏也不知道她是否應該怨夏竦,甚至是怨先帝給他們賜婚。轉身離去的一瞬間,她突然想到了李商隱的《錦瑟》中的一句:“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只是當時已惘然!

範先生在軍中文天祥:從升職到辭職四大都城與臨安行在張元到西夏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一)王閏之,你是暖(大結局前情)李元昊的稱帝準備(下)王朝雲,你是希望(大結局)大宋的學渣和考霸(五)最自信且最無奈考生——夏竦(前言)王朝雲,你是希望(楔子)最自信且最無奈考生——夏竦(下)文天祥篇註釋與附錄歡送會,散夥飯(上)張元負氣出走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三)後來的他們大宋的學渣和考霸(四)夫妻二人的惠州生活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七)王閏之,你是暖(續集)張元到西夏大宋賣餅人(中)挽文山丞相(中)城市的升格歡送會,散夥飯(上)最忠誠考生——文天祥(中)美術高考 昏君歡送會,散夥飯前情提要(上)狀元袍後記東坡先生的最後時光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二)南安軍,零丁洋(上)呂昌燃爲何得到范仲淹青睞?最有定力考生——范仲淹後記(中)挽文山丞相(下)王弗:你是愛大宋的學渣與考霸(八)長夜難明赤縣天,多年魔怪舞翩遷最忠誠考生——文天祥後記(下)大宋的學渣與考霸(八)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八)王閏之,你是暖(附錄以及註釋)歡送會,散夥飯前期提要(中)城市的升格最自信且最無奈考生——夏竦(下)後來的他們(續集)解讀《挽文山丞相》張元和他的朋友們最忠誠考生——文天祥後記(中)沉淪(中)招降進行時,可文天祥就是不投降黃州貶謫(下)獎學金背後的衆生相(上)沉淪(上)范仲淹在應天府書院看到的窮孩子與富家子弟大宋賣餅人(下)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註釋與附錄)張元和他的朋友們歡送會,散夥飯前情提要(上)狀元袍:王拱辰的復仇準備柳永終於考中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一)王朝雲,你是希望(楔子)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一)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六)東坡先生的最後時光(續集)大宋的學渣和考霸(四)王閏之,你是暖(東坡耕種,沙湖遇雨)歡送會,散夥飯(下)以及註釋王閏之,你是暖(續集)文天祥的隱憂沉淪大結局沉淪(上)拯救大臣蘇軾之關鍵拯救者最自信且最無奈考生——夏竦(中)招降進行時,可文天祥就是不投降文天祥篇註釋與附錄王朝雲,你是希望(楔子)大宋的學渣與考霸(八)談判後來的他們(續集)後來的他們(續集)狀元袍之王拱辰的崛起狀元袍大結局蘇軾的老婆們文天祥篇註釋與附錄大宋賣餅人(下)愛情進行時最自信且最無奈考生夏竦後記(下)蘇軾的老婆們沉淪(中)困惑?解惑!鼓勵。蘇軾的老婆們王朝雲,你是希望(中)拯救大臣蘇軾之關鍵拯救者傷逝範先生在軍中(引子)沉淪大結局張元到西夏
範先生在軍中文天祥:從升職到辭職四大都城與臨安行在張元到西夏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一)王閏之,你是暖(大結局前情)李元昊的稱帝準備(下)王朝雲,你是希望(大結局)大宋的學渣和考霸(五)最自信且最無奈考生——夏竦(前言)王朝雲,你是希望(楔子)最自信且最無奈考生——夏竦(下)文天祥篇註釋與附錄歡送會,散夥飯(上)張元負氣出走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三)後來的他們大宋的學渣和考霸(四)夫妻二人的惠州生活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七)王閏之,你是暖(續集)張元到西夏大宋賣餅人(中)挽文山丞相(中)城市的升格歡送會,散夥飯(上)最忠誠考生——文天祥(中)美術高考 昏君歡送會,散夥飯前情提要(上)狀元袍後記東坡先生的最後時光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二)南安軍,零丁洋(上)呂昌燃爲何得到范仲淹青睞?最有定力考生——范仲淹後記(中)挽文山丞相(下)王弗:你是愛大宋的學渣與考霸(八)長夜難明赤縣天,多年魔怪舞翩遷最忠誠考生——文天祥後記(下)大宋的學渣與考霸(八)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八)王閏之,你是暖(附錄以及註釋)歡送會,散夥飯前期提要(中)城市的升格最自信且最無奈考生——夏竦(下)後來的他們(續集)解讀《挽文山丞相》張元和他的朋友們最忠誠考生——文天祥後記(中)沉淪(中)招降進行時,可文天祥就是不投降黃州貶謫(下)獎學金背後的衆生相(上)沉淪(上)范仲淹在應天府書院看到的窮孩子與富家子弟大宋賣餅人(下)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註釋與附錄)張元和他的朋友們歡送會,散夥飯前情提要(上)狀元袍:王拱辰的復仇準備柳永終於考中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一)王朝雲,你是希望(楔子)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一)宋代文人筆下最美的那些花兒(六)東坡先生的最後時光(續集)大宋的學渣和考霸(四)王閏之,你是暖(東坡耕種,沙湖遇雨)歡送會,散夥飯(下)以及註釋王閏之,你是暖(續集)文天祥的隱憂沉淪大結局沉淪(上)拯救大臣蘇軾之關鍵拯救者最自信且最無奈考生——夏竦(中)招降進行時,可文天祥就是不投降文天祥篇註釋與附錄王朝雲,你是希望(楔子)大宋的學渣與考霸(八)談判後來的他們(續集)後來的他們(續集)狀元袍之王拱辰的崛起狀元袍大結局蘇軾的老婆們文天祥篇註釋與附錄大宋賣餅人(下)愛情進行時最自信且最無奈考生夏竦後記(下)蘇軾的老婆們沉淪(中)困惑?解惑!鼓勵。蘇軾的老婆們王朝雲,你是希望(中)拯救大臣蘇軾之關鍵拯救者傷逝範先生在軍中(引子)沉淪大結局張元到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