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我大秦決不能以懷柔之策對之。

這個人,雖然還是一個少年,但是其鋒芒,已經蓋壓無數人。

而且,這個人思慮周全,方纔的一番陳述,有些東西,是他都沒有想到的,但是嬴高想到了,而且從各個方面反駁了分封制度。

在李斯看來這樣的人可以稱之爲人傑!、

而嬴高又生於王族,那就不再是人傑,而是人雄。至於是否會成爲秦王政這樣的蓋世人雄,則需要時間去驗證。

但是,嬴高的表現,至少證明,他有這樣的潛力。

“公子大才,斯拜服!”

這一刻,李斯朝着嬴高肅然一躬,從現在起,嬴高已經不光是他的戰友, 而是具有絕殺之能的強者。

在之前,嬴高在李斯的眼中只是一個有先見之明的小輩,但是此刻,嬴高已經摺服了李斯,李斯不再將嬴高看做小輩。

而是平等相視。

最主要的是,李斯認爲嬴高有與他資格讓他當做同輩人看待。

“李相不必如此,高只是拾人牙慧,僅此而已,當不得如此!”嬴高輕笑,他雖然清楚,李斯不會就此站隊,但是這是一個很好地開始。

對於嬴高而言,這是一件好事。

嬴政神色肅然,他看了一眼李斯,隨即深深地看了看嬴高:“你們已經提及了分封制度的優劣,但是孤也要了解郡縣制度的優劣!”

“孤需要說服大秦朝野上下的官吏,也要說服大秦萬民!”

“諾。”

朝着嬴政行了一禮,嬴高肅然,道:“父王,縣制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國楚武王熊通,而郡制起源於先祖穆公。”

“其中《左傳》中曾有記載:至哀公二年,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

“在春秋時代一些諸侯國爲了加強管理而置縣和直接任命一些不得世襲的官員爲地方官,後來晉又在國內置郡。”

“由國君任免地方官,這制度使分散的權力層層集歸中央,防止因分封而導致分裂。至戰國時代這種制度逐漸爲各強國採用,逐漸減少分封於貴族的地區。”

“這便是郡縣制度的起點,在西周之時,縣大於郡,千里百縣,縣有四郡。但是,這樣的情況,已經不能用於我大秦。”

說到這裡,嬴高喝了一口茶水,在心中略微理順思緒,然後朝着嬴政,道:“父王,兒臣以爲未來的大秦,當設立中樞,郡,縣,鄉,裡五級來維持秩序。”

“中樞便是朝廷,用於治理天下,中樞直接對於父王負責,而郡直接對於中樞負責,縣直接對於郡負責,而鄉里同樣如此。”

“在大秦,郡便是朝廷轄下的地方行政單位,其組織機構與朝廷官署略同,設郡守、郡尉、監御史。”

“郡守,爲一郡最高行政長官,掌全郡政務,直接受朝廷節制;郡尉,輔佐郡守,掌管全郡軍事;郡監,掌監察工作。”

“郡以下設縣, 滿萬戶以上的縣設縣令,不滿萬戶的設縣長。令、長爲一縣之首,掌全縣政務,受郡守節制。”

“縣令下設尉、丞。尉,掌全縣軍事和治安;丞,爲縣令或縣長的助手,掌全縣司法。

縣以下設鄉、裡和亭。”

“鄉和裡是行政機構,亭爲治安組織。鄉設三老、嗇夫和遊徼。三老掌教化,嗇夫掌訴訟和稅收,遊徼掌治安。”

“鄉以下爲裡,是作爲大秦最基層的行政單位。裡設里正或裡典,其職能除與鄉政權職能大體相同外,還有組織生產的任務。”

“此外,還有司治安、禁盜賊的專門機構亭,兩亭之間相隔十里,設亭長。到時候,亭遍佈於城鄉各要地。”

“父王,我大秦在戰國中前期以來一直使用封君制與郡縣制並行的制度,但是叛亂者,皆是封君,而非郡守縣令。”

“郡縣制度,軍政分離,而封君制,則軍政皆在封君之手,這是在分離王權,而郡縣制度則是在加強王權。”

..........

“嗯!”

點了點頭,嬴政突然一笑,道:“這件事需要解決,而且,周青臣傳來消息,博士學宮中,諸子百家的博士大多數都偏向於分封制度。”

“其中以儒家博士淳于越最爲堅決!”

“孤想要推行這郡縣制度,需要壓下天下人的非議,對於此事,兩位可有解決之法?”

聞言,李斯朝着嬴政肅然一躬,道:“儒家有用,但是不能大用,要不然,春秋戰國數百年,爲何無一君王任用儒家。”

“孔聖推崇周禮,儒家士子已經走偏了,王上不必在意。”

“嗯。”

點了點頭,嬴政朝着嬴高,道:“對於此事,你有何解決之法?”

聞言,嬴高冷笑一聲,他可是清楚,終秦一代,儒家都沒有臣服,而是心懷鬼胎,陳勝剛剛造反,孔夫子的後人便投靠了陳勝。

而他可是記得清楚,嬴政封孔鮒爲君,號文通君,縱然如此,也沒有得到孔氏以及儒家的真心投靠。

“父王,諸子百家,這些學派太多了,這個天下的士子也太多了,殺一兩個沒事的。”

嬴高站起身來,朝着嬴政慷慨激昂,道:“兒臣看來,在這件事上,我大秦朝廷決不能以懷柔之策對之。”

“我大秦席捲山東六國,這中原大地只有我大秦黑龍旗飄搖,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父王爲君,天下皆爲臣,自當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諸子百家,兒臣認爲需要殺雞儆猴,請父王給兒臣三千鐵鷹銳士,兒臣必日夜奔襲曲阜,殺盡孔聖一族,毀孔聖雕像。”

“同時收集儒家典籍,盡數焚之,天下萬民,敢收藏儒家典籍,敢傳播儒家典籍,皆以謀反罪論處,夷滅三族。”

.........

聞言,李斯與嬴政神色凝重,心中滿是震驚,他們方纔可是看得清楚,嬴高說話之間,神色沒有半點的變化。

這證明,嬴高心中真的就是這樣想的。

這一刻,李斯心頭大喜,他能夠感受到嬴高對於儒家很反感。

第6章 兒臣替父王將六國遺族趕盡殺絕便是第71章 他們這是要打造一尊儒家的王!第71章 他們這是要打造一尊儒家的王!第29章 錦衣衛第8章 而這五百鐵鷹銳士,便是一個開始。第58章 風起咸陽第45章 這不光是一場制度之爭,更是第15章公子,商賈一道是賤業。第88章很顯然,公子不想做另一個趙括!第86章 收攏人心於無形!第83章 彼此之間的差距,足以形成碾壓之勢第14章 非臣不忠,非君不賢。第46章 狠人嬴高第40章 你親自登門,邀請公子過過府一敘!第37章 李斯第一次感受到公子高的鋒芒畢露第82章 他要與嬴高做過一場!第31章 巴隋上門第66章 白仲!第90章 公子高,暴君,這一切纔剛剛開始!第14章 非臣不忠,非君不賢。第66章 白仲!第46章 狠人嬴高第50章 七天之後,我要看到三大官署在運轉第18章 若不是,孤還需要爾等作磨刀石第82章 他要與嬴高做過一場!第86章 收攏人心於無形!第74章 一紙詔書驚風雨第53章 你覺得先祖,殺武安君是對是錯?第73章 封武安君白起爲咸陽城隍!第50章 七天之後,我要看到三大官署在運轉第56章 司空之言,確實是良策!第29章 錦衣衛第2章 生爲嬴姓男兒當執秦劍!求收藏求推薦第11章 他一身老軀,願爲公子赴死。第33章 得不到的才最珍惜第84章 孔氏與嬴高都想要勝利!第88章很顯然,公子不想做另一個趙括!第21章 肥皂出世,嬴高欲登門計然家第34章 組建商會,建立運算中心。第80章 公子手段不俗,頗有王上之風。第8章 而這五百鐵鷹銳士,便是一個開始。第36章 集權於王,大秦萬世永昌!第83章 彼此之間的差距,足以形成碾壓之勢第55章 兒臣當執此劍,爲大秦開萬世太平!第79章 替本公子向曲阜送一份拜帖!第83章 彼此之間的差距,足以形成碾壓之勢第3章 此乃人皇劍,此間天下唯有父王配執!第45章 這不光是一場制度之爭,更是第43章 他作爲大秦公子,必須要有立場!第55章 兒臣當執此劍,爲大秦開萬世太平!第18章 若不是,孤還需要爾等作磨刀石第75章 去一趟曲阜,見一見夫子的後人。第44章 每一句話都是算計,更何況是邀請我第74章 一紙詔書驚風雨第90章 公子高,暴君,這一切纔剛剛開始!第25章 孤還有大秦王位,他要不要繼承!第10章不愧是千古一帝,狠起來連兒子都坑第90章 公子高,暴君,這一切纔剛剛開始!第9章 大哥哪裡話,你我兄弟同喜同喜!第63章 鎮壓趙地,十萬大秦銳士足矣!第61章 爲武安君平反,趙人是最大的阻攔。第76章 不臣服大秦,那就沒有存在的理由。第57章 政令下達,嬴高鋒芒無雙!第81章 不知蕭何先生,現在是否還在惶恐?第68章 一道王詔驚起八方風雲!第69章 我也想看看,何人不懼鹿盧劍之利!第59章 你知道,爲何你一直都不如蒙恬麼?第48章 三大官署,三人執掌。第49章 我等身爲嬴姓子嗣,自當一往無前第44章 每一句話都是算計,更何況是邀請我第23章 這個逆子!第2章 生爲嬴姓男兒當執秦劍!求收藏求推薦第63章 鎮壓趙地,十萬大秦銳士足矣!第36章 集權於王,大秦萬世永昌!第51章 公子天縱奇才,臣爲王上賀!第65章 等此事一了,高當攜美酒拜謝先生!第57章 政令下達,嬴高鋒芒無雙!第31章 巴隋上門第23章 這個逆子!第72章 決意不讓英雄無名,不讓忠臣流淚!第75章 去一趟曲阜,見一見夫子的後人。第24章 大秦的下一任王,必須要強勢霸道!第61章 爲武安君平反,趙人是最大的阻攔。第19章 公子想來,臣歡迎之至!第83章 彼此之間的差距,足以形成碾壓之勢第37章 李斯第一次感受到公子高的鋒芒畢露第25章 孤還有大秦王位,他要不要繼承!第54章 你認識這柄劍麼?第34章 組建商會,建立運算中心。第81章 不知蕭何先生,現在是否還在惶恐?第34章 組建商會,建立運算中心。第45章 這不光是一場制度之爭,更是第45章 這不光是一場制度之爭,更是第59章 你知道,爲何你一直都不如蒙恬麼?第17章 這一切的前提需要你用才華打動我。第14章 非臣不忠,非君不賢。第49章 我等身爲嬴姓子嗣,自當一往無前第3章 此乃人皇劍,此間天下唯有父王配執!第47章 如今我大秦,當求變!
第6章 兒臣替父王將六國遺族趕盡殺絕便是第71章 他們這是要打造一尊儒家的王!第71章 他們這是要打造一尊儒家的王!第29章 錦衣衛第8章 而這五百鐵鷹銳士,便是一個開始。第58章 風起咸陽第45章 這不光是一場制度之爭,更是第15章公子,商賈一道是賤業。第88章很顯然,公子不想做另一個趙括!第86章 收攏人心於無形!第83章 彼此之間的差距,足以形成碾壓之勢第14章 非臣不忠,非君不賢。第46章 狠人嬴高第40章 你親自登門,邀請公子過過府一敘!第37章 李斯第一次感受到公子高的鋒芒畢露第82章 他要與嬴高做過一場!第31章 巴隋上門第66章 白仲!第90章 公子高,暴君,這一切纔剛剛開始!第14章 非臣不忠,非君不賢。第66章 白仲!第46章 狠人嬴高第50章 七天之後,我要看到三大官署在運轉第18章 若不是,孤還需要爾等作磨刀石第82章 他要與嬴高做過一場!第86章 收攏人心於無形!第74章 一紙詔書驚風雨第53章 你覺得先祖,殺武安君是對是錯?第73章 封武安君白起爲咸陽城隍!第50章 七天之後,我要看到三大官署在運轉第56章 司空之言,確實是良策!第29章 錦衣衛第2章 生爲嬴姓男兒當執秦劍!求收藏求推薦第11章 他一身老軀,願爲公子赴死。第33章 得不到的才最珍惜第84章 孔氏與嬴高都想要勝利!第88章很顯然,公子不想做另一個趙括!第21章 肥皂出世,嬴高欲登門計然家第34章 組建商會,建立運算中心。第80章 公子手段不俗,頗有王上之風。第8章 而這五百鐵鷹銳士,便是一個開始。第36章 集權於王,大秦萬世永昌!第83章 彼此之間的差距,足以形成碾壓之勢第55章 兒臣當執此劍,爲大秦開萬世太平!第79章 替本公子向曲阜送一份拜帖!第83章 彼此之間的差距,足以形成碾壓之勢第3章 此乃人皇劍,此間天下唯有父王配執!第45章 這不光是一場制度之爭,更是第43章 他作爲大秦公子,必須要有立場!第55章 兒臣當執此劍,爲大秦開萬世太平!第18章 若不是,孤還需要爾等作磨刀石第75章 去一趟曲阜,見一見夫子的後人。第44章 每一句話都是算計,更何況是邀請我第74章 一紙詔書驚風雨第90章 公子高,暴君,這一切纔剛剛開始!第25章 孤還有大秦王位,他要不要繼承!第10章不愧是千古一帝,狠起來連兒子都坑第90章 公子高,暴君,這一切纔剛剛開始!第9章 大哥哪裡話,你我兄弟同喜同喜!第63章 鎮壓趙地,十萬大秦銳士足矣!第61章 爲武安君平反,趙人是最大的阻攔。第76章 不臣服大秦,那就沒有存在的理由。第57章 政令下達,嬴高鋒芒無雙!第81章 不知蕭何先生,現在是否還在惶恐?第68章 一道王詔驚起八方風雲!第69章 我也想看看,何人不懼鹿盧劍之利!第59章 你知道,爲何你一直都不如蒙恬麼?第48章 三大官署,三人執掌。第49章 我等身爲嬴姓子嗣,自當一往無前第44章 每一句話都是算計,更何況是邀請我第23章 這個逆子!第2章 生爲嬴姓男兒當執秦劍!求收藏求推薦第63章 鎮壓趙地,十萬大秦銳士足矣!第36章 集權於王,大秦萬世永昌!第51章 公子天縱奇才,臣爲王上賀!第65章 等此事一了,高當攜美酒拜謝先生!第57章 政令下達,嬴高鋒芒無雙!第31章 巴隋上門第23章 這個逆子!第72章 決意不讓英雄無名,不讓忠臣流淚!第75章 去一趟曲阜,見一見夫子的後人。第24章 大秦的下一任王,必須要強勢霸道!第61章 爲武安君平反,趙人是最大的阻攔。第19章 公子想來,臣歡迎之至!第83章 彼此之間的差距,足以形成碾壓之勢第37章 李斯第一次感受到公子高的鋒芒畢露第25章 孤還有大秦王位,他要不要繼承!第54章 你認識這柄劍麼?第34章 組建商會,建立運算中心。第81章 不知蕭何先生,現在是否還在惶恐?第34章 組建商會,建立運算中心。第45章 這不光是一場制度之爭,更是第45章 這不光是一場制度之爭,更是第59章 你知道,爲何你一直都不如蒙恬麼?第17章 這一切的前提需要你用才華打動我。第14章 非臣不忠,非君不賢。第49章 我等身爲嬴姓子嗣,自當一往無前第3章 此乃人皇劍,此間天下唯有父王配執!第47章 如今我大秦,當求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