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不遵號令

宋代步軍的戰鬥很有意思,軍中將士分爲生兵和輔兵兩種,不包括隊伍之中的隨軍效用以及使臣,正兒八經上陣的主要就是效用和強兵兩種,說白了效用就是軍隊之中的高級軍士,各個都是武藝高強之人充任,可獲的優待就是免於面上刺字,軍前建功之後,還隨時可升任爲低級軍官,算是軍官的儲備,而生兵則是生力軍,也都是身強力壯的兵卒,至於輔兵大多是身體條件稍差或者是軍中剩員充任,他們的任務就是幫着效用或者生兵攜帶器甲,臨戰之時幫着生兵或者效用整理器甲,讓他們有充足的精力和體力投入到戰鬥之中,而輔兵則是二線兵員,只有迫不得已的時候纔會一起上陣,戰鬥力相對比較弱一些,一般的宋軍之中都有這種配置,殿前司諸軍也沒有改變這種配置,但是相對來說,他們的輔兵的素質也足以比得上普通宋軍的生兵了,故此全軍戰鬥力相當強悍?

當宋軍開始進攻的時候,城頭上的劉慶福便察覺了宋軍的動靜,趕緊驅趕着手下兵將登城御守。?

一架架宋軍的攻城戰車在兵將的推動下,緩緩朝城下靠近,因爲先前的砲轟基本上解決了北軍城牆上的重型武器拋車,故此途中受阻不大,只有很偶爾的情況下,纔會有一兩塊石頭落在軍陣之中造成一些傷亡?

劉慶福在到了寶應縣城之後,對城防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除了城牆本身和護城河這樣的常備守禦設施之外,他又命人在城外設置了數條臨時的防線,最外圍撒佈了一些鐵質或者竹木製成的蒺藜,第二層是開挖出一條淺溝埋設下的鹿角木,第三層也是一條障礙物拒馬槍,用來抵禦宋軍起兵突襲,甚至還在城外挖了不少的陷馬坑,可以說他在幾天時間之中,能做的事情都做完了,給宋軍的進攻製造出了很大的麻煩。?

宋軍倒也不怵北軍搞得這麼多物件,他們手中現在可是有精工製造的各種攻城車輛,足以應付這些東西。/?

第一排是盾牌手在前,很快便清除了最外圍的那些蒺藜,以免給後面的宋軍造成麻煩,刺傷袍澤們的腳,幹完這些事情隨即他們便駐足停下,將盾牌組成盾牆,爲後續兵馬提供防箭的防線,掩護後續兵馬進攻。?

一輛輛被人力推動的屏風牌車立即越過這道盾牌手的防線,朝前繼續推進,一隊隊宋軍緊隨其後,便衝向了第二道以鹿角木構築的防線,這東西雖然可以擋馬,但是對於以步軍爲主的宋軍來說防禦效果有限,大批宋軍在屏風牌車的護送下,很快便到達了鹿角木,宋軍立即動手,在跟上的盾牌手的掩護下,瘋狂拆除這些埋設並不深的鹿角木。?

看到宋軍如此行徑,劉慶福大爲驚懼,立即命人冒着城外依舊在不斷髮射的砲石,起身朝城外宋軍放箭。?

看到這樣的情況,北軍將士們自知假如不拼命的話,寶應縣城恐怕撐不了多久,於是一些人雖然害怕,還是站起來,開始拉動弓弦,朝着城下釋放起了箭支,一時間城上的北軍釋放的箭矢如同飛蝗一般灑落下來,立即給城外宋軍造成了一定的傷亡。?

宋軍也早有準備,一邊是不斷的繼續發射砲石,一邊大批早已準備好的弓弩手大步在將官指揮下,向前邁進到盾牌手背後,盾牌兵立即蹲下,讓出了空間,弩兵隨即便對準城頭上開始放箭。?

頓時一叢叢箭雨立即便對城上北軍還以顏色,躲閃不及的北軍當場便被射翻在了城上,城上響起了一片慘叫之聲。?

攻城戰自此徹底拉開了序幕,宋軍如同潮水一般的衝向了城下。?

這樣的戰鬥場面自然不必細數,其戰況也相當慘烈,即便是曾經參加過湖州之戰的老兵,在這樣的激戰之下,也會有點膽寒,至於那些第一次見到這樣陣仗的兵卒來說,更是如此,不少人都有點手軟腳軟了起來!?

在北軍的頑強反擊下,宋軍在攻破了鹿角木這道防線之後,攻勢爲之一遏,進攻的速度也放緩了下來。?

但是軍令如山,宋軍兵卒們雖然有些害怕,但是卻無人膽敢掉頭撤回,因爲長久以來,他們早已被軍官們教訓的形成了對軍令服從的本能,殿前司軍官們每天都喋喋不休的告訴他們,只要軍令一下,他們前面即便是刀山火海,他們也必須要跳下去,假如他們膽敢違抗軍令,擅自掉頭逃走的話,等待他們的照樣還是一個死字,在陣前向前倒下,他們可以被稱作烈士,家中之人可以得以厚撫,假如他們因爲逃走被殺,不但得不到一點撫卹,家人還將因他們所蒙羞,故此殿前司諸軍漸漸的就形成了這樣的氛圍,視軍令爲鐵令,無人膽敢逾越。?

如此一來,宋軍的攻勢雖然受阻,但是卻並未停頓下來,或者被北軍擊退,第二批兵將隨即壓上去,將第一批傷亡的宋軍搶下來,並且接替了他們的位置,繼續開始朝護城河推進。?

路上開始出現大小不一的陷馬坑,北軍也算是陰損,在不少陷馬坑之中都佈設了一些削尖的竹木,尖頭朝上,上面覆上了竹蓆,又覆了薄薄的一層土,僞裝起來,宋軍成排推進之中,稍有不慎便會踩上這種陷馬坑,若是落入坑中的話,宋軍將士不死即傷,氣的宋軍破口大罵,還要想辦法將袍澤救出陷馬坑,還要掩護好自己,繼續朝前推進。?

不過很快他們便想到了解決的辦法,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長槍兵在盾牌手的掩護下,不斷的用手中長槍在前面的地面上捅,只要槍身一空,便能發現前面的陷阱,如此一來,便破壞了不少的陷阱,很快繞過去,或者以後方跟上的宋軍所背沙石袋投入陷阱之中,將陷阱填埋起來。?

這些陷阱大多挖的並不深,所以一些陷阱很快便被填埋起來,成了坦途,後面的宋軍繼續推着各種車輛緩緩前進,終於靠近到了臨河的拒馬前面。?

這些拒馬大多都是用胳膊粗細的原木構建而成,爲了防止宋軍破壞,劉慶福還着令手下,將拒馬用立木固定在地面上,而且這些立木埋設比鹿角木要深不少,破壞起來比較困難。?

ωwш⊙ Tтká n⊙ c○

但是這也擋不住已經打惱了的宋軍,一靠近拒馬,宋軍之中便衝出不少持着大斧的重甲之士,冒着城上的箭雨,瘋狂的開始劈砍這些拒馬,周圍的宋軍不斷用盾牌掩護他們的行動,身後的弩兵繼續不斷放箭,爲他們的行動提供火力壓制。?

這種攻擊方法,宋軍已經不知道演練過多少次了,雖然付出了一定的傷亡,最終還是將這些拒馬給斬斷、推倒或者拆除,於是宋軍終於突破了城外的各種防禦設施,進逼到了護城河邊。?

而這些事情說起來快,做起來卻很慢,從他們發動進攻,到逼近護城河,足足從上午打到了下午,單單是進攻的兵將,就替換下來了三波,付出了近百人陣亡的代價,還有數百人受傷,纔算是完成了這些事情。?

高懷遠擡頭看看天色,心知今天的仗也就打到這裡了,第一天的情況不錯,起碼已經將寶應縣城外的這些防禦設施給清除了,於是便傳令下去,令諸軍收兵。?

華嶽也心知此事急不得,第一天能做到這一點,已經相當不易了,進攻的宋軍表現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要是繼續進攻的話,傷亡會更大的,故此爲了保存實力,華嶽也同意了高懷遠收兵的命令,立即下令鳴金收兵。?

城外四處響起了一片鳴金之聲,大批宋軍攜帶着自己的武器,還有陣亡將士的屍體以及受傷的將士,一起潮水一般的撤了下來。?

劉慶福看看天色,再看看宋軍的動態,頓時長長的鬆了一口氣,宋軍的強悍已經超過了他的預料之外,進攻十分堅決,對於命令執行的也非常堅決,自始至終沒有出現過太大的混亂,更是沒有出現過一個逃走的宋軍,這種情況在以往非常罕見,說明這些宋軍確實不同一般的宋軍,戰鬥力強悍的超過了他們的預料之外。?

但是劉慶福還是鬆了一口氣,不管怎麼說,今天他都率軍打退了宋軍的進攻,而沒有讓宋軍一蹴而就的攻陷城牆,說明他手下將士也沒有發生崩潰。?

傳令下去,立即清點損失,去把城中所有工匠給我抓來,連夜趕製或者修繕拋車,明天宋軍還要來,咱們不能坐以待斃!?

劉慶福對手下的副將吩咐到,副將立即接令,轉身下去安排,而劉慶福立即朝西門方向走去,他不但要盯住南面,東西兩面的戰事情況他也要看看去。?

而高懷遠這個時候正在和劉慶福做一樣的事情,也朝着西門方向策馬馳去,東面乃是趙府堂負責,唯有西門方向他交給了羅卓的鎮江府的兵馬,他多少有點不太放心,於是便親自過去看看,羅卓的兵馬今天的戰況如何。?

當他在一隊親兵的護隨下,趕到西門方向的時候,卻愕然發現,這裡的戰事居然還沒有停止,一隊隊宋軍依舊在不停的朝着護城河方向猛攻。?

第50章 階州失守第115章 請大人閱兵第一百六七十章 太湖餘孽第38章 敗招第190章 順利第45章 新丁第69章 支援(上)第137章 撤簾歸政第9章 羣毆第86章 縣尉第21章 我軍威武第46章 斥責第284章 激戰城下第258章 忠順驍軍第264章 激戰第282章 受挫第360章 夜戰第4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5章 陣前顯威第66章 京東有變(下)第164章 金國求援第88章 人選第212章 狡兔三窟第65章 壽宴(下)第69章 再返紹興第188章 敵中有我第92章 可疑的火災第103章 惺惺相惜第19章 冗兵屯田第208章 移師蔡州第153章 兵圍湖州城第355章 巨餌第23章 侍衛總管(上)第113章 生死籤第18章 殿前都指揮使(下)第331章 牀弩發威第15章 班師返朝第53章 彙報2第27章 孤兒第366章 慘烈第245章 不遵號令第46章 意外第101章 大戰之前第39章 自投羅網第11章 備戰1第57章 弓箭社第154章 極其憋屈第87章 劍指吐蕃第87章 查賬第260章 再捷第43章 人各有志(下)第31章 恩威並重第98章 分裂第154章 一夜不眠第21章 憤怒第55章 坐地分贓(下)第203章 甕城第109章 身份第37章 功成第95章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18章 殿前都指揮使(上)第87章 劍指吐蕃第97章 人贓俱獲第54章 慌不擇路(上)第160章 濟王脫逃第168章 告假返鄉第27章 驚喜(上)第352章 穩紮穩打第79章 截殺第130章 破城阻擊戰第39章 整頓第364章 砲車攻陣第246章 回回炮第88章 懸案第304章 亂第117章 血戰突圍第27章 孤兒第303章 小勝第4章 兵發襄陽第147章 激戰山口第21章 憤怒第139章 謀劃出兵第323章 兇悍第172章 一時手癢第152章 亂戰2第195章 河中府第50章 劫獄第106章 軍中論戰第182章 大鍋飯第52章 磨洋工(下)第98章 叛軍軍師第36章 忙碌第60章 鴿子第9章 初戰告捷第288章 夜襲第181章 萬事俱備第292章 功成第61章 賊窩第96章 奪情起復第172章 一時手癢
第50章 階州失守第115章 請大人閱兵第一百六七十章 太湖餘孽第38章 敗招第190章 順利第45章 新丁第69章 支援(上)第137章 撤簾歸政第9章 羣毆第86章 縣尉第21章 我軍威武第46章 斥責第284章 激戰城下第258章 忠順驍軍第264章 激戰第282章 受挫第360章 夜戰第4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5章 陣前顯威第66章 京東有變(下)第164章 金國求援第88章 人選第212章 狡兔三窟第65章 壽宴(下)第69章 再返紹興第188章 敵中有我第92章 可疑的火災第103章 惺惺相惜第19章 冗兵屯田第208章 移師蔡州第153章 兵圍湖州城第355章 巨餌第23章 侍衛總管(上)第113章 生死籤第18章 殿前都指揮使(下)第331章 牀弩發威第15章 班師返朝第53章 彙報2第27章 孤兒第366章 慘烈第245章 不遵號令第46章 意外第101章 大戰之前第39章 自投羅網第11章 備戰1第57章 弓箭社第154章 極其憋屈第87章 劍指吐蕃第87章 查賬第260章 再捷第43章 人各有志(下)第31章 恩威並重第98章 分裂第154章 一夜不眠第21章 憤怒第55章 坐地分贓(下)第203章 甕城第109章 身份第37章 功成第95章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18章 殿前都指揮使(上)第87章 劍指吐蕃第97章 人贓俱獲第54章 慌不擇路(上)第160章 濟王脫逃第168章 告假返鄉第27章 驚喜(上)第352章 穩紮穩打第79章 截殺第130章 破城阻擊戰第39章 整頓第364章 砲車攻陣第246章 回回炮第88章 懸案第304章 亂第117章 血戰突圍第27章 孤兒第303章 小勝第4章 兵發襄陽第147章 激戰山口第21章 憤怒第139章 謀劃出兵第323章 兇悍第172章 一時手癢第152章 亂戰2第195章 河中府第50章 劫獄第106章 軍中論戰第182章 大鍋飯第52章 磨洋工(下)第98章 叛軍軍師第36章 忙碌第60章 鴿子第9章 初戰告捷第288章 夜襲第181章 萬事俱備第292章 功成第61章 賊窩第96章 奪情起復第172章 一時手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