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陣前顯威

就在這種霹靂炮和火箭的幫助下,金軍士氣大跌,孟宗政終於揮軍擊退了包圍棗陽縣數月之久的完顏賽不的大軍,而高懷遠一行人,也在此戰之中再次體驗到了戰場的殘酷,各個都殺得渾身浴血,一直追殺到了天黑,放隨孟珙收住了追兵。

這一戰宋軍取得了自開戰以來空前的大勝,殲滅金軍足足五千餘人,直追的完顏賽不落荒而逃,徹底取得了棗陽之戰的全勝。

而高懷遠真正關心的卻是這一戰之中宋軍對火藥的應用問題,從這一戰之中,高懷遠看出來宋軍在利用火藥的技術和戰法上還有諸多不完善之處,相對來說,宋軍雖然發射了不少火箭,但是卻沒有能真正的發揮遠射程的優勢,更沒有形成全面的壓制,這次從襄陽大營送來的上萬支火箭,一戰便消耗了個乾淨,可見要組建一支弓弩軍,後勤壓力也是相當大的,也就南宋這樣的富庶的國家,才能經得起如此的消耗。

至於那些霹靂炮和震天雷,果真和高懷遠當初試驗的結果一樣,嚇人的成分要更多一些,真正炸死的金軍數量並不算太多,就算是在這樣密集的戰陣中使用,炸死的可能比砸死的人也多不到哪兒去,這樣的威力,還真是令人有些掃興呀!

不過對於剛剛應用於戰場上的這種東西,更多的是利用了它們對人心理震撼的作用,倒也不能太過強求它們的威力了,起碼這一戰發射的二百多顆霹靂炮,對戰局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精神上徹底摧垮了完顏賽不的金軍,所以倒也不能菲薄了它。

戰後宋軍打掃戰場的時候,清理金軍大營的時候獲得了不少的輜重之物,大大鼓舞了宋軍的士氣,全軍上下洋溢着一副喜氣洋洋的氣氛。

軍中不少人這一戰都多少立下了一些戰功,孟珙自然不會忘記爲高懷遠等人請功的事情,不過孟宗政和孟珙等人對於上一次高懷遠的七方鎮之功,軍中卻無一點獎賞一事,都頗爲義憤,覺得如此對高懷遠實在不公了一些,於是孟宗政要親自主筆,再一次爲高懷遠上書請功,但是高懷遠聽聞之後淡然一笑,勸住了孟宗政。

“爲國效力本是高某分內之事,何況當時也是爲了保命而已,懷遠並非太在意這個事情,多謝孟大人提攜,此事還是罷了,懷遠年紀尚小,以後還有得是機會,就不麻煩孟大人爲懷遠此事煩心了!”高懷遠立於孟宗政大案前面,拱手對孟宗政說道。

聽罷了高懷遠的話之後,孟宗政頗爲感慨,於是也打消了要爲高懷遠再次請功的念頭,連連點頭道:“懷遠年紀雖然尚輕,但是如氣度卻令老夫都不得不佩服呀!勝而不驕,敗也不餒,頗有大將之風呀!說的好!既然你能這麼想,那麼老夫也就不再多此一舉了,但是隻要老夫還在軍中一天,懷遠只要想投軍,便儘可來找老夫便是,老夫絕不會虧待於你的!”

高懷遠謝罷孟宗政之後,走出了帥帳回到了自己的輜重營之中,但是當他路過扈再興的營盤的時候,卻有一雙眼睛狠狠的盯上了他。

一個身穿宋軍服飾的低級軍官惡狠狠的望着高懷遠的背影,然後吐了一口吐沫在地上,小聲罵道:“拽什麼拽!別落在老子手裡面,否則的話,老子弄不死你!咱們走着瞧吧!”然後這廝轉身走回了扈再興的軍營之中。

身邊有他的手下悄聲問道:“杜都頭,你老怎麼似乎跟這個輜重營的小子好像有什麼過節呀!說來聽聽,小的們回頭幫你出氣!”

這個傢伙看看四周沒人,這才小聲對他的這個親信手下吩咐道:“你小子聽了不要亂說,當初我等從信陽敗退到襄陽的時候,老子領着你們試圖搶一個鄉兵的車隊你可還曾記得嗎?”

那個手下點點頭道:“記得記得!那個領鄉兵的好像是個年紀很輕的小子,後來扈將軍過來,將咱們給收編到了他的軍中!”

“不錯,剛纔那個小子,便正是當初在襄陽城外駁咱們面子的那個傢伙,我打聽過了,這廝現在可算是飛黃騰達了,居然成了新成立的輜重營指揮使,而且還積功被封爲九品保義郎!孃的真是老天無眼,居然在這裡碰到了這廝!”這個傢伙咬牙切齒的說道。

“哦……!”那個手下做恍然大悟狀。

高懷遠可沒有看到當初他得罪過的那個杜虎這會兒也在軍中,回到了營中安排過鄉勇們休整之後,不久孟珙便親自提着酒菜,找到了高懷遠和他喝了起來,棗陽之圍解了之後,金軍一路狂奔退至了信陽才站住了腳跟,紮營停了下來,而孟宗政等人的宋軍將士們經過長達半年多的交戰之後,也都頗爲疲憊,眼看年關已到,孟宗政知道這個時候起兵繼續攻打金軍,顯然勝算不高,故此令諸軍在棗陽休整一段時間。

高懷遠的輜重營本來是要繼續忙活着爲大軍運送物資的,但是孟宗政考慮到輜重營七方鎮一戰之後,壓根也沒有喘息過幾天,而且高懷遠戰功赫赫,卻沒有得到什麼嘉獎,所以也就沒有讓他繼續回襄陽城爲大軍押運糧秣等物,讓他們也在棗陽縣休整一段時間,要不然的話高懷遠也沒空和孟珙喝酒了。

就這樣高懷遠徹底放鬆了下來,領着一幫小弟兄們在軍中度過了一個異樣的春節,卻完全不知道這會兒紹興高家裡面早已鬧得不可開交了。

高建對於高懷遠此次隨軍征戰的事情很是不高興,整日提心吊膽的不知道高懷遠會不會出什麼事情,直到年前兩天時間,派往襄陽的家僕回來之後,才得知了高懷遠的部分情況。

家僕一五一十的將他所打聽到的有關高懷遠在軍中的事情說了一遍,高建是又高興又有些擔心,高興的是高懷遠沒出什麼大事,而且居然還在前敵積功晉身成了個正九品的保義郎,雖然是個軍階,但是起碼也脫離了白身,總算是進入了當官的行列之中,比起自己另外兩個不爭氣的兒子來說,高懷遠如此表現,算是大出他的所料了,先前高懷遠曾經隱晦的告訴他,說過他習武的事情,高建沒有太在意這個事情,現在看來,高懷遠還是有點本事的嘛!

起碼高建覺得高懷遠雖然不能走讀書入仕這條路,能走武將入仕這條路也算是不錯,對高懷遠來說,起碼也是一條不錯的選擇了!

但是同時他也更加擔心了起來,他也知道,高懷遠一入軍階有了這個保義郎的名頭,想要再脫離軍中,恐怕就更加不易了,任由他繼續隨軍征戰,天知道宋國這一次能不能打贏和金國的一戰,這場仗要打到什麼時候呢!打仗死人那是常事,戰場上刀槍無眼隨時都可能喪命,這一點高建自然比誰都清楚,好不容易高懷遠有了出息一點,他更是捨不得高懷遠就這麼命喪沙場。

於是高建再次開始琢磨着怎麼才能將高懷遠弄回大冶縣老家去了,琢磨來琢磨去之後,覺得這件事還是要他在背地裡運作,高懷遠雖然爭氣,但是現在看來很有主見,估計不會聽他的吩咐,所以他必須要背後用力,才能將高懷遠弄回去,於是打定了主意之後,便趁着過節期間忙活了起來。

且不提高建如何想辦法將高懷遠弄回去的事情,單說高懷遠在棗陽安安穩穩的度過一個春節之後,再一次忙碌了起來,一個春節過後,從信陽方面回來的斥候稟報孟宗政,完顏賽不在信陽休整之後,調集了羅山、光山等地的金軍,再次集結起來了數萬金軍,而信陽一帶金軍調動頗爲頻繁,大有繼續南下攻打棗陽的意圖。

所以孟宗政攜扈再興等人在節後整備宋軍,加固棗陽縣城防,大肆修築城牆,構築各種禦敵工事,而高懷遠自然少不得要來往於襄陽和棗陽縣之間,運送各種物資,而且這幫鄉兵們經過幾次戰鬥的錘鍊之後,早已有了從軍的自覺性,變得很好指揮,而且井然有序,所以讓高懷遠少費了不少心,活幹起來也順手許多,路上該走該歇都不必他太過操心了!

自從到了襄陽以來,高懷遠雖然身在其中,而且只是一個低級軍官,但是卻沒有因此就迷失了方向,即便是在血肉橫飛的戰場上,他依舊可以保持着冷眼旁觀的心情,不斷的在戰爭之中汲取各種養分來充實自己,所以他可以說是置身事外一般的在審視着這場戰爭,所以許多事情反倒可以看的更明白一些。

從這幾個月和孟宗政他們攜手征戰之中,他將許多從兵書戰策上看到的一些知識融會貫通了起來,比起單單讀書所獲得的那些知識,更實在許多,難怪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路,講的便是這個道理,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所有成功之人,都是在實際生活之中積累起來的經驗,沒上過戰場的人,想要成爲一個名將,基本上概率跟摔倒撿到一萬兩白銀的機率差不多。

高懷遠前世的時候小說沒少看,那些名垂青史的名將們哪一個不是身經百戰,從實戰之中學習的經驗,類似諸葛亮那樣的半仙之人,估計根本就是杜撰出來的!高懷遠現在很有點持懷疑態度。

從這次棗陽之戰中,高懷遠已經看出,宋金兩國軍隊現在無論是質量上還是數量上,任何一方都不足以吃掉對方,這場戰爭其實已經呈現出了膠着的狀態,宋軍已經遏制住了金軍剛開戰時候的攻勢,並將戰線穩定了下來,那麼接下來的便是曠日持久的一場征戰,最終的結局是什麼,別人想不到的話有情可原,他卻心裡面跟明鏡一般,最終兩國空耗國力,誰也奈何不了誰,白白便宜了蒙古的成吉思汗那幫野蠻人們。

但是作爲一個身處宋國並且是個漢人的他,自然希望這場戰爭能儘快結束,而且衷心希望獲勝方能是宋人這一面,可惜眼下他只是一個小小的輜重營指揮使,手下兵卒不過區區七八百人,小的方面還能幫上一點忙,但是對戰局的左右,他卻沒有一點辦法,鄉兵到底是鄉兵,其中即便是選出來的青壯,也存在良莠不齊的情況,而且要將他們都訓練成合格的戰士的話,也不是這麼短時間便能做到的事情!

除非他行狗屎運,能冷不丁一下射死金軍主帥完顏賽不,要不然的話,他高懷遠只能是這段歷史的旁觀者罷了!小蝴蝶到底還是小蝴蝶,扇不起大浪的!

所以高懷遠很知足,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至於能不能左右戰局,他沒多大奢望,現在是學習的時刻,抓緊眼前難得的機會就好,何況現在他手下已經有了三十多個合格的軍官,想必有一天,他總是能爲這個時代做點什麼事情的!

這一次孟宗政雖然在棗陽擊敗金軍,但是卻並未實質上令金軍達到傷筋動骨的地步,所以金軍很可能還會很快捲土重來也說不定,而宋軍情報系統實在是令人不敢恭維,往往都是後知後覺,本來他們完全可以預料到這次金國來攻的,而且提前已經有所準備,但是即便如此,還是被金軍在起初的階段連續攻佔了大批城池,可見這種情報工作做得有多麼的差勁了!

所以高懷遠暗暗記下這一條之後,心裡面琢磨是不是要建立一個自己的情報系統,以後也可以發揮一些作用呢?

不過眼下這也只能是個計劃,能否付諸實施,倒是還要看看實際情況才行,畢竟搞情報工作,人員的選擇方面很是重要,眼下他沒有合適的人可以從事這個工作,何況想要佈設一個龐大的情報網絡,需要的金錢恐怕也是個天文數字,以他目前的財力,恐怕還達不到這種要求。

果不其然,當孟宗政剛剛在棗陽做好準備之後,完顏賽不便再一次率領了五萬多金軍,揮師從信陽殺了過來,很快便到了棗陽縣境內,聞訊之後,孟宗政立即命城外的扈再興所部還有陳祥所部分兩路進擊金軍側翼,遲滯金軍的行動,爲省的他們這批宋軍被包圓圍在城中,而他率本部兵將,和原來棗陽縣三千守軍合兵一處,共同御守棗陽縣城。

經過在信陽兩個多月的整備之後,金軍再一次恢復了元氣,完顏賽不從羅山光山還有金國河南腹地之中,再次調集了大批新軍,氣勢洶洶的撲向棗陽縣,大有要一雪前恥的架勢,年前棗陽一敗,令完顏賽不非常不爽,而這一次,他下決心,要在棗陽擊敗孟宗政的宋軍,給南宋在見識見識金國的厲害。

所以這一次完顏賽不捲土重來的時候,準備工作做得相當充分,隨軍攜來了大批攻城器械,作出了一副不攻破棗陽縣誓不罷休的架勢,但是這麼一來,便減緩了他們的行動步伐,大軍在路上蜿蜒了十幾裡地,如同一隻爬蟲一般緩緩前行,大大降低了他們的戰役突然性,也給孟宗政等宋軍了充分的準備時間。

高懷遠在從襄陽返回棗陽的路上,便得知了消息,孟宗政派人通知他,儘快將軍中所需物資運至棗陽縣,還有事情要吩咐他去做,於是高懷遠不敢怠慢,立即催動輜重營,押運着這次運送的大批物資,加快速度朝棗陽縣趕去。

可是他的輜重營將貨物運送到棗陽縣之後,還愣是沒見到一個金兵抵達棗陽縣城外,可見金軍的行動速度這次慢到了什麼程度了,倒是讓高懷遠無驚無險的來回在襄陽和棗陽縣之間跑了幾個來回。

“懷遠回來的好快,我還擔心你會在路上碰到金軍先鋒呢!這下我放心了,金軍這次來的速度不快,讓我們有了充分的準備!”孟宗政將高懷遠招至他城中的臨時帥府之中,笑着對他說道。

“多謝大人關心,小將覺得這也不奇怪,金軍此次來攻,兵馬數量衆多,而且信陽到棗陽,一路多山,即便想快也快不起來,何況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數萬人吃喝用度的輜重想在山道上走快也不可能!說來金軍此次已經失去了先機,這一戰我軍定能在孟大人的率領下,再次將金軍擊退!”高懷遠不失時機的拍了一下孟宗政的馬屁,順便說出了他對這次金軍行動緩慢的看法,反正好話誰聽着都舒服嘛!

“不錯,想不到懷遠你不但驍勇善戰,而且還知道這麼多的事情,不錯不錯!這次你回來的正好,我剛剛收到扈將軍送來的消息,他準備率軍攻打武陽關,只要奪回武陽關,那麼便可以扼守住鄂州門戶,令金軍無法再進逼襄陽!這一次本官想派你運送一批物資,前去應山支援扈將軍,不知懷遠可願意與否?”孟宗政這才說出了他的想法。

第100章 得饒人處第45章 嶽王后人(上)第35章 陣前顯威第25章 啓動第16章 烈火第81章 滅口第86章 縣尉第69章 銅礦第87章 走馬上任第87章 劍指吐蕃第54章 小勝一場第110章 亂局第57章 火藥第2章 兩強相遇第30章 楊氏訓子第106章 軍中論戰第4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0章 楊氏訓子第73章 火箭飛昇第128章 胡魯刺的命數第198章 戰事第172章 一時手癢第114章 圖窮匕見第43章 落花流水第208章 攻打相府第203章 以暗制暗第70章 奸相召見第48章 靳黑虎第344章 地雷第54章 小勝一場第23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62章 趨炎附勢(上)第109章 身份第344章 地雷第96章 奪情起復第61章 鴿癡第352章 穩紮穩打第237章 一曲高歌第75章 脫身第63章 問計(下)第128章 逐出京師第133章 權知大冶第69章 支援(下)第133章 權知大冶第72章 壞種兄弟第140章 勸降第14章 齷齪第57章 皇后壽禮(上)第93章 驗屍第97章 獻計第141章 掛帥出征第189章 北伐炮聲第75章 對簿公堂第367章 療傷第352章 穩紮穩打第104章 決勝3第116章 清君側第163章 論功行賞第32章 高老根的想法第16章 好勇鬥狠(下)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上)第280章 城下相會第17章 九品芝麻官第73章 親情第51章 擴建第267章 四娘勸夫第135章 再次入川第98章 叛軍軍師第75章 分兵第89章 磔於市第225章 花園夜會第87章 走馬上任第8章 時局第119章 步軍司驚魂第130章 撥亂反正第61章 壞消息(下)第39章 浴血孤城2第1章 迷茫第7章 遇襲第229章 武生營第276章 破釜沉舟第37章 新皇登基第105章 決勝4第216章 舉賢第320章 軍紀第45章 報門而入第72章 壞種兄弟第369章 入城第202章 風聲走漏第15章 李璮第56章 縣衙第144章 紅介山山口第122章 小將黃旭第83章 瘋狂第82章 老不正經第34章 宮門之屠第120章 越俎代庖第74章 嶽琨的計劃第195章 河中府第356章 倉促結陣
第100章 得饒人處第45章 嶽王后人(上)第35章 陣前顯威第25章 啓動第16章 烈火第81章 滅口第86章 縣尉第69章 銅礦第87章 走馬上任第87章 劍指吐蕃第54章 小勝一場第110章 亂局第57章 火藥第2章 兩強相遇第30章 楊氏訓子第106章 軍中論戰第4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30章 楊氏訓子第73章 火箭飛昇第128章 胡魯刺的命數第198章 戰事第172章 一時手癢第114章 圖窮匕見第43章 落花流水第208章 攻打相府第203章 以暗制暗第70章 奸相召見第48章 靳黑虎第344章 地雷第54章 小勝一場第23章 直把杭州作汴州第62章 趨炎附勢(上)第109章 身份第344章 地雷第96章 奪情起復第61章 鴿癡第352章 穩紮穩打第237章 一曲高歌第75章 脫身第63章 問計(下)第128章 逐出京師第133章 權知大冶第69章 支援(下)第133章 權知大冶第72章 壞種兄弟第140章 勸降第14章 齷齪第57章 皇后壽禮(上)第93章 驗屍第97章 獻計第141章 掛帥出征第189章 北伐炮聲第75章 對簿公堂第367章 療傷第352章 穩紮穩打第104章 決勝3第116章 清君側第163章 論功行賞第32章 高老根的想法第16章 好勇鬥狠(下)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上)第280章 城下相會第17章 九品芝麻官第73章 親情第51章 擴建第267章 四娘勸夫第135章 再次入川第98章 叛軍軍師第75章 分兵第89章 磔於市第225章 花園夜會第87章 走馬上任第8章 時局第119章 步軍司驚魂第130章 撥亂反正第61章 壞消息(下)第39章 浴血孤城2第1章 迷茫第7章 遇襲第229章 武生營第276章 破釜沉舟第37章 新皇登基第105章 決勝4第216章 舉賢第320章 軍紀第45章 報門而入第72章 壞種兄弟第369章 入城第202章 風聲走漏第15章 李璮第56章 縣衙第144章 紅介山山口第122章 小將黃旭第83章 瘋狂第82章 老不正經第34章 宮門之屠第120章 越俎代庖第74章 嶽琨的計劃第195章 河中府第356章 倉促結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