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謀劃出兵

鄭清之馬上便接口道:“此事史相定不會加以阻攔,在這件事上,史相和官家乃是榮辱與共,他只要聽聞此事,定會全力支持發兵討叛的!”

趙昀這才又坐下問道:“既然如此,那麼還是快快通知史相,請他立即入宮共商平叛之事吧!”趙昀現在有點六神無主,只想着趕緊將此次趙竑作亂給討平,於是便想立即招史彌遠入宮商討此事。

“聖上且慢!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也就不急於一時了!此次以微臣看來,還是明日早朝之時再說不遲,眼下聖上還是先考慮一下,由何人率軍平叛爲好!”鄭清之到底是精於此道的人,立即便在這場禍事之中看到了機會,於是馬上勸住趙昀道。

趙昀連想也不想,直接便將手指向了站在一旁的高懷遠道:“此事當然要高愛卿出馬了,唯有高愛卿出馬,朕才放心!”

高懷遠也立即抱拳說道:“多謝聖上信任,微臣願意出兵討賊!“

鄭清之搖搖頭道:“且慢!這件事恐怕不是咱們說由誰出戰就由誰出戰的!對於兵權來說,恐怕史彌遠不會輕易答應,微臣也同意由高將軍出馬平叛,但是假如想要達到這個目的的話,恐怕還是需要謀劃一下的!”

趙昀和高懷遠都立即聽出了鄭清之此話的意思,立即明白了鄭清之這是要利用這個機會,將兵權從史黨手中奪取過來,而眼下卻正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於是高懷遠的心一下就豁亮了起來。

“鄭大人說的有理,眼下微臣雖然爲護聖軍都統兼內殿直統制,但是鎮守京畿之地的乃是殿前司,而夏震等人卻是史相的親信,眼下事情緊急,雖說還有步軍司的兵馬可供調用,但是殿前司諸軍纔是主力,假如不謀劃一下的話,恐怕史黨不會答應讓微臣率軍的!此事看來並不像聖上說的那麼簡單!”高懷遠立即開口對趙昀說道。

趙昀現在被嚇得有點手忙腳亂,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置了,他畢竟還未經過大場面,現在卻要面臨着如此重大的事件,他一時也沒了主意,只有聽鄭清之和高懷遠的話來決定了。

“朕不管,這件事必須要由高愛卿出馬才行,你們說該如何謀劃呢?”趙昀有些像是撒潑一般的賭氣說道。

鄭清之微微搖頭,但是馬上便對高懷遠問道:“高大人是如何知道此事的?爲何這麼大的事情,我等卻一點也沒有耳聞呢?高大人對於這次湖州兵變,還知道一些什麼事情?”

高懷遠趕緊答道:“啓稟聖上,微臣今日有一個從湖州方向過來的朋友,他在看到湖州似乎有事之後,便立即動身逃離了湖州,來到京城投奔於我,故此我纔會比鄭大人你們早一些得知此事,眼下聽我那個朋友說,湖州已經被叛軍所控制,只許進不許出,故此消息被封鎖的十分嚴密,我那朋友也是提前發現,早走一步,要不然的話,微臣恐怕也不會知道此事!

據我那朋友所說,這次湖州知州謝周卿已經投靠濟王,而且他們聯絡了北軍的李全,暗中已經發兵潛入了湖州,除此之外,湖州的殿前司右軍和湖州州兵也已經歸於叛軍,據我那朋友打聽,說很可能嘉興的殿前司左軍也有意支持濟王,如此一來濟王眼下可能已經糾集了過萬兵馬,倒也不容小覷!”

高懷遠纔不會露出他的情報網給鄭清之和趙昀呢,所以便隨口說是一個身居湖州的朋友說的,以此搪塞鄭清之的問詢。

鄭清之現在關心的不是高懷遠如何知道的此事,而是想要了解更多一些信息,他聽罷之後敏銳的便從高懷遠的話中抓住了一個非常有利於他們的線索,當即說道:“既然如此,那麼事情便好辦多了,湖州殿前司右軍和嘉興左軍假如真的參與了此事的話,那麼便是這次我等扳倒夏震的好時機!

眼下我看還是如此吧!高大人立即出宮前往護聖軍儘快整理兵馬,隨時做好出戰的準備,明日早朝的時候看時機出班請命出征!並且速速將湖州兵變的消息在天亮之前散佈出去,使更多人知道此事,但是要特別注意加強一下內外兩城的守備,莫要因此引起大亂被居心叵測之人鑽了空子纔是!

而微臣則連夜去聯絡朝中大臣,明日早朝的時候一起當朝彈劾夏震,斥他御下不嚴之罪,並且爲高大人出戰鼓動,如此一來,纔可能使高大人趁機取得對殿前司的控制!不知聖上還有什麼高見嗎?”

高懷遠聽罷之後,不由暗歎,文人果真厲害,一下就看出來如何抓住機會進行政治、鬥爭,這件事他還沒有深想,鄭清之便立即想出了對付夏震等人的辦法,看來和文人爲伍,不小心一點是不行的呀!

而趙昀這會兒哪兒會有什麼高見呀!於是趕緊點頭稱是:“既然如此,就按先生說的辦吧!明日早朝定要決定此事,以防夜長夢多!你們速速忙去吧!”

高懷遠和鄭清之於是才立即退出了皇宮,連夜各自開始忙活了起來。

鄭清之一夜之間一刻沒有休息,讓轎伕擡着他在內城四處奔走,並且派人出內城到外城之中通知各個歸附於趙昀這邊的大臣,聯絡他們明日早朝同時向夏震發難,並且配合他一起推舉高懷遠出兵討伐叛亂,一夜下來,他累的不輕不說,他的轎伕差點被活活累死,不到早晨,幾個轎伕便徹底被他給累趴下去了,總算是在天亮之前,安排好了這件事。

而高懷遠一邊吩咐賈奇,派廖三在天亮時分安排人在內外城四處散播湖州兵變的事情,一邊趕回護聖軍大營之中,將他麾下的戰將盡數召集起來,通知了他們湖州兵變的事情,並且要求各營立即做好隨時出征的準備。

一夜忙活之後,鄭清之和高懷遠各自都做好了準備,這才趕入了皇宮參加早朝,隨着天光漸亮,城中之人開始起牀忙活的時候,一下子湖州兵變的事情便在臨安城之中傳開,惹得臨安城之中頓時人心惶惶了起來。

像這樣的大事,如同飛一般的便傳遍了整個臨安城,史彌遠他們這些人自然也很快便聽聞了這個事情,當即都大吃了一驚,不敢再有些許怠慢,紛紛坐轎朝皇宮趕來,要儘快處理此事。

這一天早朝可能是百官到的最齊的一天,本來有事不打算來的官員也放下手頭的事情趕到了宮中,因爲每個人心中都在揣測,像這樣天大的事情,朝廷該如何處理,其中甚至不乏傾向於趙竑的大臣,想要觀望一下,看看能不能在這件事之中撈到什麼好處,更有人抱着觀望的態度,想要從朝廷的決定中看看以後該怎麼辦。

總之朝中大臣幾乎人人都得知了這個消息,蜂擁進了皇宮大慶殿之中。

早朝尚未開始,這些大臣們便早已在殿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了起來。

史彌遠今天心情當然不可能好了,他也沒想到居然會出了這麼大一檔子事情,本以爲一切都已經過去了,卻沒成想趙竑在湖州鬧起了兵變,這件事大大出乎了他們的預料,而且他們也未能提前發現這件事,假如不是聽家中差役傳報此事的話,他們可能到現在還尤然不知呢!

而且這件事史彌遠自知有錯,要不是他當初決定把趙竑趕出京師的話,也不會出這麼大的事情,假如他能在趕走趙竑的時候,再多派一些人監控趙竑的話,也不會出這麼大的事情,總而言之,他在此事上太過大意了一些,更讓他生氣的是,湖州發生這麼大的事情,居然他的手下一點也沒聽聞風聲,特別是殿前司夏震那裡,他更是氣的想掌摑夏震一個大耳光,殿前司的右軍就駐守於湖州,可是這次他們不但沒有制止湖州兵變,反倒也倒戈投靠了濟王趙竑,這讓他如何能不生氣呀!

而最受打擊的便正是夏震,早晨他還摟着小妾沒有睡醒,便被手下的侍衛叫了起來,當聞之湖州兵變之後,特別是聽聞駐守湖州的殿前司右軍可能也加入到了這場兵變之中之後,當即差點被嚇暈過去,接着又聽聞連嘉興的左軍可能也倒向了濟王,於是夏震已經被嚇得腿軟了。

當百官在大慶殿分品級站定,趙昀沉着臉立即在幾個隨侍簇擁下快步從後殿走了出來,剛剛在龍案後坐定,接受過百官朝賀之後,便有人立即出列大聲叫道:“啓奏陛下!臣有本要奏!”

衆人將目光立即轉向了此人,纔看到此人乃是朝中一個六品的起居郎,但見他出班之後,立即跪倒在龍案下面,大聲說道:“啓奏陛下!今日臣等聽聞濟王趙竑突然在湖州登基另立爲君,並且假詔傳檄天下,明喻聖上他纔是先皇欽定新君,並且在湖州集結兵馬,要發兵來攻,請聖上速速派兵征討,討平叛逆!”

隨着他的出班奏報,其他百官並未露出什麼驚詫的神色,只要看一下便知所有人都已經得知了這個消息。

第15章 陷陣士第116章 深巷遭伏第27章 驚喜(上)第93章 驗屍第243章 鐵桶圍城第25章 弘武第38章 浴血孤城1第74章 黃家之事第173章 契丹遺族第194章 虛晃一槍第126章 最漫長的一天1第25章 堵口第26章 孤島第73章 火箭飛昇第15章 切磋第68章 遊說(下)第365章 雨第11章 奇怪老者第155章 首次攻城第285章 人頭攻勢第86章 縣尉第69章 再返紹興第88章 人選第54章 盤點第132章 韜光養晦第69章 銅礦第142章 芮家村第268章 夫妻決裂第121章 晴天霹靂第148章 範小五第351章 兵退冀州第197章 試探2第45章 偷人第26章 香餌第344章 地雷第12章 隘口禦敵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下)第234章 雷厲風行第46章 舊賬第102章 名將來投第249章 叛軍水師第57章 火藥第35章 意外收穫(下)第66章 是爲何物第166章 再世奸商第154章 一夜不眠第100章 得饒人處第52章 磨洋工(下)第60章 考量第150章 上天無路第367章 療傷第96章 湖匪屠村第37章 新皇登基第53章 倒戈一擊(上)第75章 分兵第247章 泥彈發威第331章 牀弩發威第12章 備戰2第84章 慘烈搏殺第34章 看看誰更狠(上)第31章 恩威並重第30章 楊氏訓子第219章 論功行賞第115章 抗旨第178章 衣錦還鄉第29章 危城3第326章 先禮後兵第55章 將利縣第49章 包藏禍心(上)第241章 黃雀在後第182章 最後通牒第209章 挺進中原第67章 千里眼第285章 人頭攻勢第114章 突圍失敗第171章 巡視京東4第65章 壽宴(上)第10章 戰馬第117章 兵發黃州第105章 決勝4第117章 兵發黃州第31章 厲兵秣馬第9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48章 韃子來襲第67章 與狼共舞第171章 巡視京東4第227章 密謀降蒙第40章 父子相見(上)第97章 人贓俱獲第94章 不拘小節第87章 劍指吐蕃第27章 勸慰第16章 密謀第11章 奇怪老者第82章 爲難第114章 圖窮匕見第50章 兵發恩州(下)第92章 可疑的火災第207章 抉擇第103章 權相史彌遠
第15章 陷陣士第116章 深巷遭伏第27章 驚喜(上)第93章 驗屍第243章 鐵桶圍城第25章 弘武第38章 浴血孤城1第74章 黃家之事第173章 契丹遺族第194章 虛晃一槍第126章 最漫長的一天1第25章 堵口第26章 孤島第73章 火箭飛昇第15章 切磋第68章 遊說(下)第365章 雨第11章 奇怪老者第155章 首次攻城第285章 人頭攻勢第86章 縣尉第69章 再返紹興第88章 人選第54章 盤點第132章 韜光養晦第69章 銅礦第142章 芮家村第268章 夫妻決裂第121章 晴天霹靂第148章 範小五第351章 兵退冀州第197章 試探2第45章 偷人第26章 香餌第344章 地雷第12章 隘口禦敵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下)第234章 雷厲風行第46章 舊賬第102章 名將來投第249章 叛軍水師第57章 火藥第35章 意外收穫(下)第66章 是爲何物第166章 再世奸商第154章 一夜不眠第100章 得饒人處第52章 磨洋工(下)第60章 考量第150章 上天無路第367章 療傷第96章 湖匪屠村第37章 新皇登基第53章 倒戈一擊(上)第75章 分兵第247章 泥彈發威第331章 牀弩發威第12章 備戰2第84章 慘烈搏殺第34章 看看誰更狠(上)第31章 恩威並重第30章 楊氏訓子第219章 論功行賞第115章 抗旨第178章 衣錦還鄉第29章 危城3第326章 先禮後兵第55章 將利縣第49章 包藏禍心(上)第241章 黃雀在後第182章 最後通牒第209章 挺進中原第67章 千里眼第285章 人頭攻勢第114章 突圍失敗第171章 巡視京東4第65章 壽宴(上)第10章 戰馬第117章 兵發黃州第105章 決勝4第117章 兵發黃州第31章 厲兵秣馬第9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48章 韃子來襲第67章 與狼共舞第171章 巡視京東4第227章 密謀降蒙第40章 父子相見(上)第97章 人贓俱獲第94章 不拘小節第87章 劍指吐蕃第27章 勸慰第16章 密謀第11章 奇怪老者第82章 爲難第114章 圖窮匕見第50章 兵發恩州(下)第92章 可疑的火災第207章 抉擇第103章 權相史彌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