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順利

戰事比高懷遠想的似乎還要順利一些,高懷遠一行途經鄂州時便已經得到消息,兩路宋軍都已經開始按照計劃,展開了對金國的攻擊,而且就連孟珙,也沒有在鄂州等他,而是先行率軍前出,到了隨州,做好了出擊鄧州的準備。高還遠沒在鄂州多做停留,便直接渡江趕往了隨州,長江航道上各色船隻往來穿行,將各種物資源源不斷的運送往前方。

宋人安逸的時間確實太長了一些,直至今天,宋人才算是在高懷遠等人振聾發聵的呼喊聲中驚醒過來,但是一旦宋人清醒過來之後,所能爆發出的力量卻是相當驚人的。

這個世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擁有南宋這樣的經濟實力,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擁有那南宋如此大的戰爭動員能力,當他們真的動起來的時候,凝聚成的力量也是十分可怕的。

除了東西兩路大軍近三十萬隨時準備出征的兵將之外,各地單單徵集起來參與後勤轉運的民夫,就遠超過軍人數量了數倍之多,起碼有數十萬人在爲了這場空前的大戰在爲國家忙碌着。

雖然這樣做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南宋的經濟,但是高懷遠卻不覺得這算什麼事情,因爲作爲一個穿越者來說,他知道假如他們現在不付出這樣代價的話,那麼十數年之後,他們將以滅國的代價來補償他們眼下要付出的代價,更何況戰爭是有紅利的,只要打贏戰爭,勝利一方是可以獲得更廣袤的土地和更多的資源,這足以補償開戰所付出的代價了。。。

這樣的行動不可能不招致一些人的非議,特別是一些地方被強徵的民夫,他們都是家裡面的壯勞力,這個時候被徵調,無疑會讓他們家中許多事情被耽擱或者乾脆撂下,一些地方傳來消息,有人趁機作亂,想要抵制這樣的事情,不肯出工出力。

但是高懷遠臨行之前便給文臣那邊安排好了這件事,凡是發現有故意怠工或者抗拒不出工的人,地方完全可以採取雷霆手段給予打擊,哪怕是殺一些人也在所不惜。

而現在他要做的事情,就是要以一場又一場的勝利,來回報整個國家和他所報效的民族,也唯有如此,他才能完成他的宏志。

在一個野蠻勢力崛起的時候,不可避免的會和超過他們的文明發生衝突,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而歷史上特別是在冷兵器時期,野蠻者往往卻可以擊敗文明勢力,而現在他要做的就是扭轉這場悲劇,宋蒙兩國從成吉思汗崛起草原的那一刻開始,便已經註定要成爲誓不兩立的敵對陣營,不是蒙古人被漢人消滅,那就是漢人被蒙古人奴役,沒有任何可以妥協的成分。更深一層的原因是高懷遠已經走到了一個高峰上,這便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他必須要攀上另一個絕頂,才能維持他在漢人中的威信。

從踏上這一世,高懷遠便覺得自己似乎永遠處於一個不能後退的位置上,而這一次同樣也是,他只有前進,去把眼前的這個龐大的敵人擊倒,否則的話,他一旦失敗,那麼不單單是他,連帶着整個民族,都將跌入到萬劫不復的境地之中。

當然這個敵人並不是眼下他們進攻的金國,而是要在金國土地上和蒙古人逐鹿中原,讓天下人看看,到底是誰纔有資格掌控這個世界。

當他抵達隨州的時候,孟珙率領大批將領以非常隆重的規格出營相迎,呼啦啦在大營外面跪倒了無數的披甲之士。

“卑職恭迎樞相大人!”跟着孟珙的無數將士齊聲高聲對高懷遠叫道,聲音如同沉雷一般在隨州城的天空直衝雲霄。。。

高懷遠很有點惡趣味的看着比他矮了半截的面前的這些人,頗有點享受這種萬人之上的感覺,不過他絲毫沒有一點慚愧的自覺,因爲他認爲自己眼下值得這些人對他這樣做,假如不是他的努力的話,南宋這條破船將會按照以前的慣性,一直沉沒下去,直至淹沒在歷史的汪洋之中,正是他纔將這個時代改變,一力扭轉了這個歷史。

“免禮!”隨着高懷遠的聲音,數千出迎的將士隨即紛紛站起,包括孟珙在內的所有將士都用一種崇拜的目光注視着高懷遠。

“今天!我將帶着你們,一起去洗刷曾經被韃虜強加給我們漢人的屈辱!從今往後,我將帶領你們,使我們大漢民族重新屹立於這個世界之上,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漢人才是這個世界的主宰!”高懷遠這會兒也很有點激動,坐於馬上大聲的對前來迎接他的這些將士們說道。

沒幾個人注意到高懷遠這句話裡面一個宋字都沒有提及,只是籠統的提及他們漢人,即便是有人注意到了高懷遠這句話的語病所在,也沒人認爲他說錯了什麼。。。

隨州大營外立即響起了一片振臂歡呼之聲:“天佑大宋,天佑大宋!…………”這種歡呼聲可以說是振聾發聵,讓所有人的熱血都爲之沸騰。迎接高懷遠的儀式隆重但是簡短,很快高懷遠便和孟珙等人進入到了大帳之中,而此時孟珙早已爲高懷遠準備好了他的中軍帥帳,裡面把一幅幅地圖早已掛好,只待高懷遠的到來了。

“前方戰事如何了?”畢竟是在行程之中,一些消息高懷遠還沒有收到,東西兩路的情況現如今都暫時彙集在了隨州大營之中,所以高懷遠一進大帳就立即對孟珙問道。

孟珙臉上激動的神色還沒有完全消退,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也絕不會以兄長自居怠慢了高懷遠,於是立即帶着笑意大踏步的走到了地圖前面,指着地圖對高懷遠稟報道:

“啓稟大帥!卑職剛剛收到各路大軍傳來的消息,我軍的行動可以說十分順利,一切都在按照大帥的計劃進行!

我東路軍諸路兵馬五日之前已經開始行動了!徐州周將軍的大軍已經出徐州攻入了金國境內,兵鋒直指歸德府,沿途金軍被徹底擊潰,金軍已經放棄阻截我軍,龜縮入了歸德府中,作出守勢,周將軍說會十天之內攻取歸德府。。。

京東趙將軍也已經提兵出濟南,朝着聊城方向攻進,現在情況尚且不明,但是據報,聊城守將乃是當初李全舊部張惠駐守,堪戰之兵不過千人,以趙將軍的實力,攻取聊城應該很快!

我們北面忠順軍在黃旭的率領下,已經先行進兵唐州,一路上攻城拔寨金軍可以說是望風而降,唐州已經被黃旭一日之前一舉拿下,現如今正在唐州休整,準備與建康府軍會和之後,繼續發兵攻打蔡州。

而李孝天所部已經出建康府逆江而上,前軍已經進至池州,便可以向潁州進發。

現如今末將本部鄂州軍正在這裡等候大帥的到來,隨時準備出兵攻打鄧州!

而西路軍華副帥那邊昨晚也送來了消息告知大帥他們那邊也已經開始行動了,黃嚴的秦鳳軍一部在李若虎率領下已經開始朝着延安府方向進兵。

而黃嚴率領一部正在朝着河中府方向挺進,嶽琨的利州軍也已經在蘭州一帶還有西寧州一帶做好了準備,隨時都可以發兵攻打涼州!

可以說是形勢一片大好呀!”孟珙滿臉興奮的表情對高懷遠稟報這裡收到的各路軍的消息。。。

高懷遠聞聽之後,看着地圖有些不敢相信的問道:“首功居然被黃旭給拿去了?怎麼這麼快他便攻取了唐州呢?這才幾天時間呀!應該不會這麼快吧!”

孟珙頗有點得意,畢竟忠順軍可是直接隸屬他的鄂州軍的,這一次北伐開戰之後,可以說是忠順軍首拔頭籌,攻取了金國一個重要的城池,這北伐首功可以說已經被他先拿在了手中了。“消息不會錯!忠順軍是所有各路兵馬之中最先收到大帥起兵的命令的,他比其它地方收到軍令都提前了幾天,收到命令當天,黃旭這傢伙便立即提兵出發了,沿途基本上沒有遭遇到金軍的抵抗,連湖陽縣也隨即投降!所以他可以說沒費多少力氣便直接攻至了唐州!

這還不是大帥的妙計嗎?賣糧食、器甲給金國,結果鬧得金國怨聲載道,而臨近我朝的這些金軍早就跟金國離心離德,不少人都早早的做好了歸順我朝的準備,所以才讓黃旭這麼順利的進兵唐州城下!

別看金主這次把移刺普阿派至唐州,移刺普阿雖然能戰,但是結果也沒有能擋得住唐州守軍開城投降!黃旭這個傢伙命好,一開始攻城第二天,唐州駐守南門的金將便打開了城門獻門投降,結果被黃旭率軍一下攻入城中,只經過了兩天時間,便拿下了唐州城。。。

連金國大將移刺普阿也死於亂軍之中,人頭已經送回來了!現在就在營中陳列着呢!”孟珙將黃旭攻取唐州的情況大致給高懷遠交代了一下。

高懷遠這才相信這個消息不是假的,立即哈哈笑了起來:“黃旭這個小子看來不比他兄長黃嚴差到哪兒去呀!不錯,乾的不錯,攻下唐州,就打開金國的南門了!鄧州這邊恐怕也撐不了多久了!給這傢伙記一個首功吧!”

事情確實是順利的讓人無法相信,這才短短几天時間呀!金國便丟掉了重要的唐州這個南部重要的據點,等於被宋軍一下給金國肚皮上來了個開膛破肚,那麼接下來只要光州一帶再被宋軍攻克,那麼金國南部便基本上無險可守了!唯一剩下一座蔡州算是比較難拔的釘子,再攻克蔡州,金國便成了被攔腰打斷的狼了!

聽罷了這些消息之後,不但高懷遠大喜過望,連帶着帳中那些主要的軍官們也都露出了一臉的笑容,現在還真沒人拿金國當盤菜了,所有人都知道金國現在已經成了廢物,金朝這個破屋子更是千瘡百孔,現在只要用力上去踹一腳,金國這個破房子基本上就可以立即轟然倒塌了。。。

“大帥剛到,是不是先休息一下呢?”說完這些軍情之後,孟珙對高懷遠問道。

“休息什麼?我難道七老八十了不成?呵呵趕這點路對我來說,還不算什麼,休息就不用了!既然開戰了,那麼咱們就動作要快一點,務必要搶在蒙古人前面,把金國拿下來!襄陽軍現在到了什麼位置了?”高懷遠擺擺手立即接着問道。

“鄧州和襄陽不過一步之遙,眼下襄陽軍尚在和鄧州的守將張栩聯絡,試圖勸降張栩,而張栩似乎也有意投順我朝,這一仗我想假如能不打的話,還是不打的好,這樣一來,我軍便可以直接進兵光州,和唐州的忠順軍還有李孝天的建康府軍合兵一處,直接攻打蔡州,如此一來,金國南半部便基本上沒有金軍可以抵擋我們北上了!”孟珙立即答道。。。

“看來這一仗比我預料的還要順利一些,鄧州不必擔心,唐州一失鄧州的金軍便成了孤軍,他們即便不投降,也撐不了多久了!傳令襄陽軍不要再等了,直接出兵威逼鄧州,給他們點壓力最好,這樣他們會投降的更快一些!

孟兄來看,光州其實我們已經早年便收復大半了,這裡和唐州練成一線,以我們的兵力現在集結在光州,收復整個光州一帶不成問題,事情來的比較突然,我們不能按部就班的一點點的啃了,等李孝天來的話,金國在這一帶還會想辦法增兵,這樣的話會耽擱不少時間!

黃旭現在給我們打開了一個很不錯的局面,我們現在就出兵光州,同時將物資儘可能的轉運至唐州囤積,爲我們攻打蔡州做好準備!不知道孟兄以爲如何呢?”高懷遠指着地圖對孟珙說道。

孟珙想了一下之後有點猶豫道:“這麼做會不會太急躁了點呢?朝唐州方向轉運糧秣我沒意見,但是現在我們不等建康府軍到來,就立即攻打光州,這樣一來對付鄧州便只剩下襄陽府軍一路了!襄陽軍眼下可調動的兵將不過萬餘人左右,一旦鄧州不降的話,以他們的實力短時間之內恐怕是打不下鄧州的!畢竟鄧州乃是金軍在南部重鎮,兵力並不比襄陽軍少到哪兒去!十則圍之,卑職生怕鄧州有變的話,會影響到我們後路!還望大帥慎重一些!”

高懷遠笑了一下,想起來孟珙雖然乃是名將,但是他最善於的卻是防守,否則的話史上也不會說他乃是機動防禦大師了!而且孟珙歷來對戰事的態度也是務求穩健,這一點和他喜歡冒險有一定的區別。。。

於是高懷遠搖頭道:“孟兄不必擔心,鄧州雖然還有不少金軍,但是已經不足爲慮,即便是他們眼下不降,也沒有實力進擊襄陽!

以襄陽軍的實力,即便是攻不下鄧州,也大可拖住鄧州金軍,何況張栩這個人我也有所瞭解,此人膽小怕事,料想他也不敢率軍南下主動進攻。

只要我們以最快的速度攻佔了光州,進逼蔡州的話,張栩即便不降,也沒了選擇了!所以我認爲,我們還是立即出兵攻打光州比較好,只要拿下黃土關,那麼光州基本上也就在我們的掌控之中了!”

看高懷遠態度很堅決,孟珙想了一下之後覺得高懷遠說的不錯,現在可是高懷遠說了算,而且從作戰經驗上來說,高懷遠比起他這個京西軍統帥還是要多出不少,而且從這些年高懷遠的行事作風上來看,他也知道高懷遠喜歡險中求勝,並且獲得了一場又一場的勝利,同時高懷遠還掌握着巨大的情報資源,對金國的情況比他了解更多,於是孟珙也點頭表示同意儘快進兵光州,先拿下黃土關再說!

對於高懷遠的意見,這一次樞密院參謀部的隨行參將們也都沒有表示反對,畢竟各種情況他們在來路上都已經仔細的商定過了,迅速攻入中原腹地已經是他們的既定策略,按照孟珙的想法的話,可能會耽擱不少的時間,即便是眼下情況和他們以前的預料有所偏差,他們也認爲高懷遠這麼做是對的,所以這些人很支持高懷遠的這個想法。

而作爲常年經營京西並且以前經常和金軍作戰的孟珙來說,這一帶他情況最熟悉,高懷遠決心一下,他便也不再猶豫,立即命令襄陽軍不再等鄧州張栩的回話了,馬上提兵開赴襄陽,對鄧州進行攻擊,而他麾下的兩萬鄂州軍也立即開始朝光州方向轉進。

這些年來,孟珙和金軍在這一帶可是沒少打仗,只是這幾年這一帶纔算是平靜了下來,金國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對付蒙古人身上,這邊的戰事纔算是徹底平復下來。

得到命令的鄂州軍第二天便紛紛出營,列隊朝着光州方向開去,高懷遠這一次沒有隨軍行動,畢竟他現在乃是諸軍統帥了,假如還讓他動不動就拔刀領兵出戰的話,那麼恐怕也只有到了宋軍大敗的那一天了!

放着手下這麼多勇將不用,特別是還有孟珙這樣的大將,他不偷懶一下也奇怪了!

所以此戰他並不參與,只派出孟珙率軍出征,而他和參謀部的參將還有親兵則留在隨州負責居中調度。

(看來我有時候說話是有點不算數!今天不但兩更,而且還來一章五千字大章!嘿嘿!明天就是年三十了,這就全當寒風給諸位大大們拜年了吧!寫的不好,)

第76章 疑兵第280章 城下相會第26章 潑皮擋道(下)第203章 甕城第83章 點卯第2章 交易第120章 越俎代庖第105章 揭開謎底第101章 替罪羊第233章 鎮江大營第4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00章 收復河間第80章 衝陣第112章 日月可鑑第12章 趙貴誠第173章 揚州聚首第一百七十四章 途經黃州第156章 兩面三刀第12章 拜師第58章 翹班驚遇第64章 橫掃第121章 晴天霹靂第66章 京東有變(下)第34章 宮門之屠第56章 釘子第49章 陽奉陰違第56章 釘子第100章 夜襲第235章 會師第227章 密謀降蒙第201章 發動第60章 倉促應戰第68章 狼口脫險第92章 守制第37章 新皇登基第10章 戰馬第1章 趙範第122章 忠衛第251章 高郵湖大捷第49章 包藏禍心(下)第47章 逐出軍中第35章 特種行動第165章 金國求援2第123章 再戰第346章 困獸之鬥第80章 衝陣第115章 抗旨第55章 將利縣第8章 變局第120章 兵圍政事院第25章 義賊第133章 高級集訓班第21章 暗鬥(下)第18章 辭行第41章 偷襲敵營第41章 玻璃第297章 兵指宿遷第248章 熬鷹戰法第108章 火銃第47章 何爲短視(下)第59章 翹班驚遇(下)第149章 暴怒第58章 圍城之戰第135章 再次入川第60章 假公濟私(下)第35章 黑吃黑第271章 脅迫第56章 縣衙第23章 牀子弩第293章 城破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下)第331章 牀弩發威第36章 悔第326章 先禮後兵第361章 內訌第132章 出使吐蕃2第129章 扮豬吃老虎第86章 縣尉第35章 特種行動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下)第347章 突圍第318章 北上第113章 生死籤第187章 暗劍第49章 陽奉陰違第96章 奪情起復第42章 清官難做(上)第44章 白鐵鑄奸佞(上)第23章 侍衛總管(下)第24章 激戰七方鎮第84章 慘烈搏殺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199章 北進第199章 盡釋前嫌第28章 危城2第31章 賊巢(上)第115章 外城有變第140章 勸降第286章 地窖第178章 捷報頻傳1第31章 賊巢(下)
第76章 疑兵第280章 城下相會第26章 潑皮擋道(下)第203章 甕城第83章 點卯第2章 交易第120章 越俎代庖第105章 揭開謎底第101章 替罪羊第233章 鎮江大營第4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00章 收復河間第80章 衝陣第112章 日月可鑑第12章 趙貴誠第173章 揚州聚首第一百七十四章 途經黃州第156章 兩面三刀第12章 拜師第58章 翹班驚遇第64章 橫掃第121章 晴天霹靂第66章 京東有變(下)第34章 宮門之屠第56章 釘子第49章 陽奉陰違第56章 釘子第100章 夜襲第235章 會師第227章 密謀降蒙第201章 發動第60章 倉促應戰第68章 狼口脫險第92章 守制第37章 新皇登基第10章 戰馬第1章 趙範第122章 忠衛第251章 高郵湖大捷第49章 包藏禍心(下)第47章 逐出軍中第35章 特種行動第165章 金國求援2第123章 再戰第346章 困獸之鬥第80章 衝陣第115章 抗旨第55章 將利縣第8章 變局第120章 兵圍政事院第25章 義賊第133章 高級集訓班第21章 暗鬥(下)第18章 辭行第41章 偷襲敵營第41章 玻璃第297章 兵指宿遷第248章 熬鷹戰法第108章 火銃第47章 何爲短視(下)第59章 翹班驚遇(下)第149章 暴怒第58章 圍城之戰第135章 再次入川第60章 假公濟私(下)第35章 黑吃黑第271章 脅迫第56章 縣衙第23章 牀子弩第293章 城破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下)第331章 牀弩發威第36章 悔第326章 先禮後兵第361章 內訌第132章 出使吐蕃2第129章 扮豬吃老虎第86章 縣尉第35章 特種行動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下)第347章 突圍第318章 北上第113章 生死籤第187章 暗劍第49章 陽奉陰違第96章 奪情起復第42章 清官難做(上)第44章 白鐵鑄奸佞(上)第23章 侍衛總管(下)第24章 激戰七方鎮第84章 慘烈搏殺第48章 各懷鬼胎(上)第199章 北進第199章 盡釋前嫌第28章 危城2第31章 賊巢(上)第115章 外城有變第140章 勸降第286章 地窖第178章 捷報頻傳1第31章 賊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