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奪情起復

劉琸和姚羽中受命之後,都很興奮,上躥下跳的開始準備了起來,而且他們考慮到殿前司的兵馬以前乃是高懷遠的嫡系,怕他們帶殿前司的兵馬去,鎮不住這些兵將們,於是他們便想到了從其它地方調兵,還遞了一個奏摺給趙昀。

趙昀看罷二人的奏摺,當即大筆一揮,用了大印,便下發樞密院按照劉琸和姚羽中二人的要求辦理。

有了趙昀的支持之後,這倆草包確實很給力,立即從建康調來了一批由他們一系控制的兵馬,又調集了福建路一批地方新軍,便領着大軍長驅直入,一路高歌猛進,短短兩個月時間,以超乎想想的行軍速度,很快便殺到了贛州附近,將士也很賣力,遭遇了陳三槍的主力之後,一哄而上,然後立即又一鬨而散,臨陣跑了個精光。

倆領軍人物當然是效忠皇上了,堅持不退,試圖力挽狂瀾於危難之中結果是姚羽中當場中箭,重傷被人搶了回來,那個劉琸,乾脆直接被陳三槍所俘,押到贛州直接給砍了。

劉琸倒是很堅持他的本色,打仗不行,罵人卻相當厲害,本來陳三槍還想勸降他,但是卻被劉琸罵的狗血噴頭,還被他吐了一臉的吐沫,結果陳三槍惱羞成怒,當即便拔刀把劉琸同志給剁了。

消息傳回臨安城,當即朝野再次巨震,趙昀正在吃飯聽到了這個消息,嚇得差點把筷子給扔了,立即查問到底爲何會敗得這麼快,從這倆人點將出徵,到兵敗如山,前前後後也只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給他們的三萬大軍就這麼落花流水的跑了回來。

結果趙昀馬上便查問此事,兵部很快便查明真相,跑回來的兵將百口一致指定是劉琸亂指揮,在不知敵情的情況下,揮師冒進,還根本不聽部將的勸阻,一意孤行結果一頭撞入了叛軍的伏擊圈之中!

而姚羽中乾脆臨陣退縮,大軍一遭到了叛軍伏擊,姚羽中便第一個帶着親兵撤退,結果是不辨敵情的情況下,沒選對突圍的方向,闖入了敵軍之中,被叛軍給射了一箭,所率宋軍當場崩潰,而姚羽中帶頭逃走的行爲,也導致了其它宋軍的崩潰,結果讓坐鎮中軍的劉琸沒來得及跑路,便被叛軍給逮去了。

聽罷了兵部的回覆之後,氣的趙昀差點用這份奏疏砸鄭清之,這都給他找的是什麼人呀!就這樣的貨色,還被鄭清之說的跟神仙一樣,結果呢?

鄭清之也被嚇的不輕,聽說亂軍攆着敗兵的屁股後面,居然殺到了兩浙路南部,這麼一來就離臨安城不遠了,而且民間這兩年很流行的那份民報,又突然間連發數刊,刊刊民報都把這次失敗的原由直指鄭清之,說鄭清之用人不善,而且隱隱指責趙昀這個皇帝,放着最好的人選閒置不用,卻派了這倆草包去平亂,結果是浪費國家資財等等,文章寫的非常犀利,在朝野掀起了一片軒然大波。

頓時朝野響起了一片要求高懷遠起復的呼聲,紀先成更是暗中督促了一幫朝臣,紛紛上書啓奏趙昀,要求朝廷立即起復高懷遠,奪情讓他返京爲國效力。

高懷遠在大冶縣的高家莊的書房之中拿着這份報知,笑了起來:早知這兩個傢伙是隻會玩弄口舌的草包,派他們去,真是會選人呀!哼哼!看來我要收拾一下,估計是休息不成了!

我說賈奇,咱們這麼幹,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賈奇也跟着笑了起來,搖頭道:不過分,這個陳三槍和張魔王其實早就暗中串聯,想要造反了,我只不過是暗中推了他們一把罷了!

而且江南西路以及福建路這些時候的當官的也太不象話了,把加在當地老百姓頭上的雜稅不斷的提高,雜稅居然超過了正稅九倍之多,老百姓地裡面打點糧食,居然不夠交稅的,這場民亂是遲早的事情!不過是早點爆發了而已!這就像是人身上的膿瘡一般,只有潰破了之後,才能癒合,這叫置於死地而後生嘛!

何況這次其實官軍損失並不大,只有劉琸和姚羽中倒黴了罷了!又何有過分之說呢?

趙昀看着一份份送到他龍案上的急報,急得是抓耳撓腮,連續點了幾個人,想要其去率軍平亂,結果這些人一看姚羽中和劉琸落得這麼慘的下場,紛紛不是告病,便是堅辭不去,就連劉大勇和方書達倆人被點名之後,也乾脆都來了個告病在家,無法率軍出征。

趙昀這時候有些傻眼了,早朝的時候於是便向朝臣們問策,問誰能帶兵去解決了江南西路的亂兵的事情,結果前段時間跳的很歡的鄭清之一黨集體噤聲,沒人出列接趙昀的話茬,把趙昀氣的夠嗆。

最終還是真德秀出班,對趙昀說道:現如今還是請高樞相回到朝中,督辦此事比較好!

可是高樞相眼下還在守制之中,恐怕不方便吧!鄭清之一聽真德秀提出了要請高懷遠回朝,於是便趕緊出班反對到。

雖然高樞相在守制之中,但是國家眼下已經是危難之中,假如任由亂軍如此下去的話,難道要等着亂軍打到臨安城下不可?鄭大人,假如不讓高樞相回來主持平亂之事,那麼鄭大人可願意親率兵馬前往平定亂軍嗎?真德秀這次對鄭清之很不客氣,這段時間他被鄭清之一黨連參數本,說他和前太子趙竑有勾結,還把事情說的有鼻子有眼的,早就惹惱了真德秀,所以他趁機將了鄭清之一軍。

鄭清之哪兒有率軍打仗的本事呀!要是有的話,上次他自己就去了,也不用派劉琸和姚羽中二人去了,而且他也看到了劉琸是怎麼死的,哪兒還會自己再去送死呀!於是鄭清之被真德秀這麼一逼,當即便偃旗息鼓不再言語了。

看了半天沒人表示願意掛帥出征,去討平陳三槍之亂,趙昀這個氣呀!想來想去還是離不開高懷遠,少了高懷遠之後,這打仗的事情貌似沒人能行了。

聽罷了真德秀的建議之後,朝中大臣們這才紛紛出班附議,請趙昀下旨奪情,令高懷遠速速起復,回朝率兵速速南下,平定陳三強之亂。

不幾天時間,一隊人便呼呼隆隆的跑到了大冶縣的高家莊,宣旨太監在高家莊的正廳之中對着高懷遠宣讀了趙昀的聖旨,趙昀說的很客氣,說現在國家有事,希望高懷遠能速速回京主持平亂云云,並且對他奪情之舉表示歉意等等!

高懷遠謝恩接旨之後,但是卻告訴宣旨太監,眼下他心情不佳,家父新喪不足一年,希望能守制結束之後,再回朝復職,還請聖上原諒等等。

太監一聽就急了,趕忙好一陣勸說,但是高懷遠一再堅辭,表示不便復起。

無奈之下宣旨太監只得撒丫子朝臨安城跑,告訴趙昀高懷遠不願接旨復起,趙昀一聽就急了,趕緊又下旨再去請高懷遠復職。

如此折騰的那個宣旨太監來回跑了兩趟,高懷遠才勉爲其難的表示同意回京復職,然後讓宣旨太監先回去,他準備一下之後,再回京城,可是宣旨太監心急火燎,雖然不敢催高懷遠趕緊走,但是卻賴在高家莊非要同高懷遠一起上路。

高懷遠這才把家中的事情和高懷亮交代了一下,並且到高建的墓前又祭拜了一番,告訴高建他因爲有事,不得不回京復職,請高建原諒。

這麼又拖了兩三天時間,高懷遠纔跟着宣旨太監啓程朝臨安趕去。

而這一次高懷遠把周昊也帶在了身邊,因爲眼下週昊已經爲他守家守了這麼長時間了,黃嚴早已是一個都統司的都統了,可是周昊還是一身布衣,而且眼下臥虎莊的一些不太見得光的產業也都被高懷遠轉移到了山東和四川等地,家裡面有柳兒守着已經足夠了,所以這次他把周昊也帶出了高家莊,打算未來也爲周昊謀一個出身,也省的浪費了周昊這個人才。

周昊當然明白高懷遠的心意,而且他也早就希望能出來像黃嚴一樣建功立業,只是因爲高懷遠需要他照顧大冶的產業,他才這麼長時間一直沒有提出也出來做事,默默無聞的爲高懷遠守好那份產業,這次能跟着高懷遠離開高家莊,其實周昊也非常歡喜。

趙昀對高懷遠的這次回京,表現的很是熱情,甚至專門在宮中爲高懷遠設宴洗塵,表現的對高懷遠十分親熱,但是高懷遠卻在趙昀的這種表現中看到了兩個人中間已經產生出了巨大的隔閡,雖然兩人還是談笑風生,但是往日的那種親切感早已不存在了。

高懷遠以尚在守制期間,不便飲酒作樂爲由,謝絕了趙昀的賜宴,直接談起了陳三槍之亂,趙昀這才急急忙忙的請高懷遠趕緊點兵掛帥,到江南西路平定陳三槍和張魔王這些流寇,並且希望高懷遠越快越好,高懷遠點頭答應了下來,出宮之後高懷遠站在宮門之外,扭頭看了看皇宮,心裡面有些冷颼颼的感覺,苦笑了一下搖了搖頭,轉身擡步離開了皇宮。

強烈推薦:

第71章 鋌而走險第152章 蜀中無大將第248章 熬鷹戰法第39章 整頓第340章 掉頭就跑第191章 西路軍第160章 服軟第190章 血書第110章 春風一度第307章 主僕相見第22章 武學第2章 以拳服人第40章 父子相見(上)第52章 磨洋工(上)第33章 豐原布莊(上)第22章 好事(下)第162章 還師第97章 揮師南下第239章 斥候第22章 不過如此第195章 敲詐勒索第188章 進逼唐州第257章 恩州之戰第343章 突擊第14章 砲第87章 走馬上任第65章 崩潰第76章 親事黃了第87章 查賬第230章 鳩佔鵲巢第32章 金州都統司第322章 屠戮第25章 堵口第28章 入川平叛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323章 兇悍第152章 蜀中無大將第99章 膽小如鼠第295章 銜尾追擊2第292章 功成第120章 危機化解第299章 小將建功第256章 蒙軍南下第31章 厲兵秣馬第182章 大鍋飯第53章 倒戈一擊(下)第154章 一夜不眠第182章 最後通牒第133章 權知大冶第184章 誓不投降第55章 盤點2第126章 垂簾聽政第60章 考量第131章 楊石的心意第102章 名將來投第163章 告吐蕃人書第13章 民報第38章 馬屁如潮(上)第167章 白鐵鑄奸佞第59章 養犬第188章 敵中有我第62章 夜襲敵巢第35章 陣前顯威第315章 後事第87章 查賬第34章 宮門之屠第45章 嶽王后人(下)第68章 狼口脫險第84章 再返鄂州第58章 應諾第180章 餘太醫第104章 決勝3第39章 整頓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上)第66章 京東有變(上)第19章 掌摑第42章 中伏第134章 迎新夜宴第113章 生死籤第75章 對簿公堂第124章 最後時刻第126章 垂簾聽政第114章 圖窮匕見第250章 雞鳴蕩第334章 御河第136章 使團還朝第74章 當街發飆第50章 兵發恩州(上)第7章 遇襲第1章 迷茫第53章 倒戈一擊(上)第168章 巡視京東1第9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11章 置之高閣第9章 平章第295章 銜尾追擊2第7章 君臣相見第125章 金國名將第42章 墨水瓶第16章 密謀
第71章 鋌而走險第152章 蜀中無大將第248章 熬鷹戰法第39章 整頓第340章 掉頭就跑第191章 西路軍第160章 服軟第190章 血書第110章 春風一度第307章 主僕相見第22章 武學第2章 以拳服人第40章 父子相見(上)第52章 磨洋工(上)第33章 豐原布莊(上)第22章 好事(下)第162章 還師第97章 揮師南下第239章 斥候第22章 不過如此第195章 敲詐勒索第188章 進逼唐州第257章 恩州之戰第343章 突擊第14章 砲第87章 走馬上任第65章 崩潰第76章 親事黃了第87章 查賬第230章 鳩佔鵲巢第32章 金州都統司第322章 屠戮第25章 堵口第28章 入川平叛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323章 兇悍第152章 蜀中無大將第99章 膽小如鼠第295章 銜尾追擊2第292章 功成第120章 危機化解第299章 小將建功第256章 蒙軍南下第31章 厲兵秣馬第182章 大鍋飯第53章 倒戈一擊(下)第154章 一夜不眠第182章 最後通牒第133章 權知大冶第184章 誓不投降第55章 盤點2第126章 垂簾聽政第60章 考量第131章 楊石的心意第102章 名將來投第163章 告吐蕃人書第13章 民報第38章 馬屁如潮(上)第167章 白鐵鑄奸佞第59章 養犬第188章 敵中有我第62章 夜襲敵巢第35章 陣前顯威第315章 後事第87章 查賬第34章 宮門之屠第45章 嶽王后人(下)第68章 狼口脫險第84章 再返鄂州第58章 應諾第180章 餘太醫第104章 決勝3第39章 整頓第25章 楊皇后的身世(上)第66章 京東有變(上)第19章 掌摑第42章 中伏第134章 迎新夜宴第113章 生死籤第75章 對簿公堂第124章 最後時刻第126章 垂簾聽政第114章 圖窮匕見第250章 雞鳴蕩第334章 御河第136章 使團還朝第74章 當街發飆第50章 兵發恩州(上)第7章 遇襲第1章 迷茫第53章 倒戈一擊(上)第168章 巡視京東1第9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11章 置之高閣第9章 平章第295章 銜尾追擊2第7章 君臣相見第125章 金國名將第42章 墨水瓶第16章 密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