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陷陣甲

高懷遠再次審視眼前的這副威風凜凜的戰甲,此甲乃是他親手繪製出的圖紙,交由周伯通等能工巧匠特意打製而成的全新式樣的甲冑。

高懷遠根據前兩年在軍前效力之時的臨戰經驗,發現眼下宋軍所用各種甲冑存在不少問題,皮甲防禦能力過弱,只能防禦遠處射來的流矢,對於刀槍武器的攻擊,防禦力很低,即便是他加料的皮甲也效果不佳。

而宋軍之中所用的鐵甲,穿着十分繁瑣笨重,武將所穿鐵甲雖然防護面積很大,但是卻重量卻很大,他在軍前的時候所穿的一身鐵甲,雖然比不上北宋時期的步人甲的重量,但是也重達近六十斤,一般步兵穿上之後行動十分遲緩,根本談不上什麼機動能力,而且這種由鐵片穿成的甲冑,雖然對於刀劍的劈砍防禦力較強,但是對於勁矢和長槍的防禦能力卻偏低了一些,在冷兵器時期,甲冑的質量對於士氣和戰鬥力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說士氣的來源便起於盔甲。

高懷遠在陣前經歷了數次血戰,每一次可以說都沒能倖免受傷,多是因爲箭傷所致,而他身邊許多陣亡的將士,也都是因爲甲冑的防禦能力的問題,送掉了性命,想起來便令他扼腕嘆息,假如當初這些人所穿的盔甲質量能更好一些的話,那麼可以降低許多不必要的傷亡,於是他老早便動起了改進目前使用的盔甲的念頭。

於是在他返回大冶縣之後,便開始逐步的在心中勾勒新式盔甲的式樣,並且在一年前,初步的繪製出了這種盔甲的式樣圖形,並且不斷的進行修改完善,最終才交給周伯通這幫人試製新式盔甲。

而眼前的這套甲冑,便是他們試製出的成品,這套甲冑之所以看起來和當今世上的盔甲區別很大,重要的原因便是高懷遠在其中借鑑了不少歐洲騎士鎧的元素,以大面積的甲片,取代了小的甲片,這樣一來便大幅度增強了對於重要部位的防禦能力,同時還降低了甲冑的重量,但是他也沒有完全照搬歐式鎧甲的樣式,畢竟歐式戰甲的防護力面積和防護力雖強,但是更加笨重,故此他又在一些需要活動的部位,保留了札甲的有點,比如在兩肋和下腹這樣不易受傷的地方,依舊保留札甲式樣,故此這套戰甲看上去更似是中西結合的甲冑,看上去更加威武,還有點像後世特警所穿的那種防暴服,並且對於箭矢和長槍的防禦能力大幅度的加強了不少,還不影響四肢和腰腹的活動,穿着起來也方便了許多。

另外這套盔甲雖然由大面積的甲片組成,但是爲了減輕重量,在防禦面積上,高懷遠卻有所選擇的適當進行了縮減,在大幅度增強了對要害部位的防禦之外,保證了穿着者正面的防護力,卻減少了對後背部分的甲片面積,使穿着者活動更加方便一些,同時運動中也減少了體力的消耗,令穿着者顯得更加精幹一些,這樣做對於提高步軍的機動力和防禦力好處很大。

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爲高懷遠對於戰爭的認識和當代人大有不同,高懷遠從陣前的作戰中體驗到,要想擁有一支無堅不摧的軍隊,首先要保證的是軍隊的攻擊性,戰場上只有勇往直前,從不言退的軍隊,才堪稱是一支鐵軍,而任何背對敵人的撤退,都是一種可恥的潰逃行爲,假如軍隊的人都將後背交給敵人的時候,即便身上的甲冑再好,防護面積再大,也逃不過最終潰敗的命運,最終在敵軍掩殺的情況下,也逃不過一個死字!對於這樣的行爲,與其浪費資源保護他們的後背,倒不如干脆省下這些資源,留給能戰之人來用,這一點在北宋覆滅的時候,便已經被戰爭檢驗過了。

當時北宋主力兵團雖然缺馬,但是除了這一點之外,裝備並不差,甚至可以說在戰爭之初的時候,軍隊的裝備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敵手金國的軍隊許多,基本上可以說都是重裝步兵,宋軍主力中的步兵許多精銳部隊都裝備了中國歷史上防禦力最強悍的步人甲,每套步人甲的防護面積奇大,可以說將整個人全都包裹在了甲冑之中,由一千八百多片鐵甲穿成,重量高達三十公斤以上,甚至有得步人甲還達到了七八十斤的重量,結果是什麼呢?宋軍卻在那幫無能的將領的指揮下,一潰千里將整個大宋的半壁江山都丟給了金國。

真正將重裝步兵的戰鬥力發揮到極限的,也只有岳飛和韓世忠這幾個南宋初年的名將,只可惜趙構老兒最終自毀江山,令他們這些名將無力北復江山。

所以高懷遠在設計這種新式盔甲的時候,纔會乾脆大面積減少背後的防禦能力,他的理念就是,戰士無論什麼時候,都應該以正面對敵,即便是在撤退的時候,也要保持頑強防守的狀態,這樣的軍人才值得花費軍資去保護他們,而那些將後背交給敵人的傢伙們,對不起,反正你也沒用了,就自求多福吧!

正是因爲這種理念的引入,這種新式盔甲的重量纔會被壓縮在了三十多斤的程度,可以使步兵在戰場上減少許多無謂的體力消耗,卻又保持了對正面的防禦能力。

高懷遠看罷了架子上的這套甲冑之後,揮手道:“取下來替我穿戴上,我要親自試穿一下!”

衆人立即上前,將這套甲冑給高懷遠披掛到了身上,果真這種甲冑穿戴方便了許多,全身只有幾處扣帶只要收緊扣住之後,便被牢牢的固定在了高懷遠的身上。

高懷遠用拳頭在自己胸口上敲打了幾下,發出了沉悶的響聲,然後他擡胳膊擡腿的在工棚裡面活動了一陣,體驗了一下穿戴上這套甲冑的感覺。

“周昊!拿上你的刀,我們去外面走幾招看看!”高懷遠忽然招呼周昊道。

“好!”周昊立即應聲答道,然後伸手將肋下的腰刀抽了出來。

衆人簇擁着高懷遠和周昊走到了工棚外的一塊空地上,高懷遠也伸手接過了一把腰刀,晃動了一下笑道:“小心點了!”

衆人立即將眼睛瞪大了起來,這麼長時間來,大家都知道高懷遠武功出衆,有萬人敵之稱,卻很少看到高懷遠和人動手,所有都頗有點好奇的感覺,想要見識一下高懷遠的真功夫到底如何。

只見高懷遠沒有采用主動攻擊的方式,而是兩腿穩穩站定,給人一種穩若泰山一般的感覺,立即散發出一種威勢,令人呼吸都爲之一窒。

“少爺的功夫又見長了!”薛嚴小聲對身邊的周伯通說道。

“嗯!感覺到了,少爺往這兒一站,老夫便覺得有些無從下手的感覺,確實是高手風範!”周伯通也會功夫,像他這樣的工匠,要是想打造出好兵器的話,不會點功夫是不行的,他必須要能準確的把握住所造兵器的重心和用力方式,只有這樣才能打造出更好的兵器,故此他也算是個內行人士。

周昊將眼睛微微眯縫起來,將手中的刀橫與胸前,雙腳\交錯圍着高懷遠走動了起來,對付高懷遠他也算是經驗老到了,知道絕不能讓高懷遠搶得先機,要不然的話,根本沒他發揮的餘地了。

眼看走了一圈之後,周昊還是找不到高懷遠半點破綻,於是他不能再等下去了,縱身揮刀便朝高懷遠撲了過去,手中彎刀寒光一閃直取高懷遠的頸部,出手極爲狠辣,彷彿高懷遠是他的仇敵一般,想要一刀便取了高懷遠的腦袋。

圍觀的衆人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因爲周昊出手實在太快了,而且狠辣的讓人有些接受不了,感覺兩人不是在切磋武藝,而是在捨命相搏一般。

而正在大家爲高懷遠擔心的時候,高懷遠也動了起來,手中彎刀微微一個上撩,一刀便帶住了周昊的刀鋒,然後就勢一帶,周昊的身體立即便被他帶得朝一旁跌去,兩個人的動作都很快,一個照面便算是過去,周昊着凜冽的一刀便算是被高懷遠化解,左肋還露出了空門。

高懷遠一招得手,便立即收刀直取周昊軟肋而去,而周昊也不白給,腰猛然一扭,便躲過了高懷遠的刀鋒,轉身便取高懷遠的肩膀下手,被高懷遠擡手擋下,二人立即在院子中戰成一團。

大傢伙立即齊聲叫好了起來,他們也都多多少少的學過一些功夫,其中更是不乏臥虎莊培養出來的少年,當看到高懷遠和周昊的刀法之後,立即都爲之嘆服,大聲的喝彩了起來。

周昊知道自己力氣不是高懷遠的對手,故此採取了游擊戰術,圍着高懷遠不和他硬拼,不斷的從刁鑽的角度下手,攻擊高懷遠的薄弱之處,而高懷遠則穩紮穩打,將周昊的攻擊一一化解掉,二人打得頓時難解難分了起來,帶起來的刀風讓幾步外的圍觀者都感到一股寒意。

二人越打越快,將刀舞得入兩團光球一般,不時的發出幾聲刀身相碰的金鳴之聲,看的衆人眼花繚亂,一時間連喝彩都忘掉了,眼睛瞪得老大,卻看不清二人的出刀招式。

隨着噹啷一聲脆響之後,衆人看到周昊立即疾退幾步跳出了圈外,手中的腰刀被磕飛了出去,晃着手腕叫道:“不打了!不打了!我不是你的對手,現在黃嚴不在,我自己根本沒法對付你這個蠻夫!你的力氣太大,這不公平!”說着擡手擦了一下額頭的細汗。

高懷遠收住了刀之後,擡手拋給了跟着他的李若虎,笑道:“周昊你的刀法也有不小的長進了,居然連接了十刀才脫手,看來我這段時間進步不大!呵呵!這身盔甲不錯,基本上不影響運動,只是腰部還要稍微再改改,還是有點影響腰部的運動,另外肩膀這裡的扣帶有些不舒服,對手臂上擡有所影響,其它的倒也都不錯!我很喜歡!”

幾個人上前幫高懷遠脫下了這身甲冑,重新掛在了架子上,周伯通等人圍過去,開始檢查高懷遠指出的這些問題,並且商量了一番解決的辦法。

“少爺放心,這點修改不算麻煩,很快便可以弄好,過幾天少爺再來試試好了!保證讓少爺滿意!”周伯通立即拍胸脯對高懷遠保證到。

“這倒是不着急,你們再看看有其他地方需要改進的沒有,務必要做到正面防禦力更強,還要保持重心,儘量使穿着者更舒服省力,這是基本原則,把握住這幾點就好,一時半會兒就想拿出很好的東西也不現實,這事兒不能太着急了!

還有就是一旦定型之後,我再給你們出個主意,可以大幅度的減少你們的工作量,你們可以將大面積的甲片開模,只要打造好鋼片之後,放在模具上敲打,一般新手也可以幹,這樣可以省下不少人力!

至於用料上,不要吝惜,務必要使用經過杵錘反覆鍛打過的精鐵打造,這關乎性命,不可馬虎!”高懷遠和周昊一番較量之後,卻依舊大氣不喘,對周伯通等人交代到。

“小老兒謹遵少爺的吩咐,不會馬虎的!至於開模,倒是不錯的辦法,回頭我安排人做便是了!”周伯通連連點頭記下高懷遠這些話,對於開模打造甲片的辦法,他倒是很感興趣,要不然的話,打造這種到處佈滿曲線的甲片,還真是隻有技藝相當不錯的高手才能幹,打造一副這樣的甲冑,所耗工時很多,很影響產量的,有了模具之後,這件事看來就迎刃而解了,他真不知道高懷遠居然還能想出這等妙招,一下就解決了很多問題。

“少爺,這種甲冑明顯和以往的甲冑有所不同,是不是您也要給這種新甲定個名字呢?”薛嚴站在一旁忽然開口對高懷遠問到。

衆人聞聽之後,也都紛紛點頭,覺得薛嚴的這個問題提的不錯,這種甲的式樣確實太過新潮了一些,怎麼稱呼它倒還真是個問題。

高懷遠低頭想了一下,覺得也是,總不能總叫這種甲爲新式甲吧!好歹出自他手的各種新鮮東西都有個名字,這個新甲倒是也不能例外了,於是又看了一番這種新甲之後,開口對衆人說道:“此甲穿着者只有一往無前,絕無回頭的道理,故此我想便稱呼它爲陷陣甲吧!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衝鋒陷陣,一往無前,這倒還真是比較貼切,於是衆人紛紛點頭表示同意,於是這個世上此時又誕生出來一種全新的甲冑,也就是後世相當有名的陷陣甲。

當高懷遠試過了這種陷陣甲之後,又隨着衆人到後面觀看了一番這裡的兩架新造的杵錘,經過這麼長時間的使用之後,衆人對於這種水力機械現在喜歡的要死,永不停歇的杵錘不斷的往復運動,敲打着鐵砧上的各種鐵料,反覆鍛打之下,讓他們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更使他們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包括人力成本也大幅度降低,所以這次雖然鐵作搬遷,他們也沒忘了選擇靠水的地方新建鐵作,並且根據以前的那具杵錘,再次建起了水壩,並且建造了幾架全新的杵錘,來爲他們鐵作提供動力,甚至還建起了一座水力鼓風機,爲他們的熔爐進行增溫,使爐溫得以提高,可以更快的熔鍊鐵料。

而鐵作經過這麼一番擴建之後,基本上實現了半機械化的生產,所產各種鐵器質量都因鐵料的質量提高,而得以提高不少,明裡爲了維持鐵作的運作,這裡的主要產品倒不是放在兵器和甲冑的生產上,主要還是要生產各種農具,而這裡所產的農具因爲質量上乘,加上成本要比一般手工作坊低廉不少,在大冶縣以及周邊一帶頗受農戶的歡迎,讓鐵作現在由一個完全投入的產業,轉變成了一個開始盈利的產業,不再需要高懷遠不斷的注入資金,起碼可以初步做到維持他們的生產運作,這也減少了高懷遠不少消耗,爲高懷遠剩下了一大筆錢。

當高懷遠看罷了水壩和杵錘等機械之後,通過了一道石橋,便進入了鐵作最後面的一個大院之中,這裡門前設有崗哨,由專人在此負責看守,院落四角甚至還有被僞裝起來的箭樓,裡面放有專職的守衛持弓弩進行守衛,防止外人進入院落之中,可見這裡也是高懷遠鐵作之中最核心之處。

“少爺,這裡便是我們的庫房所在,後面有一個天然巖洞被改作了我們的銅鐵儲備庫,而且這裡還是我們的銅作,您要我們所造之物,便在這裡進行鑄造,少爺請進!”薛嚴站在石橋的一端,對高懷遠介紹道。

高懷遠四下看了一番這裡的情況,滿意的點了點頭,這裡背山面水,只有一座石橋通過,其它地方都被圍了起來,基本上無人能越過小河進入到這個院落之中,而裡面現在正在做的東西,纔是他真正最期待看到的東西,只是不知道現在是否已經達到了實用的程度,於是他深吸一口氣,舉步朝院中走去。

第96章 奪情起復第51章 擴建第44章 無恥第172章 一時手癢第36章 忙碌第77章 中計第3章 縣尉有請第253章 負隅頑抗第259章 強渡第55章 盤點2第264章 激戰第106章 軍中論戰第142章 芮家村第132章 兄弟相會第93章 秋季比武第258章 忠順驍軍第125章 詔告天下第9章 堅壁清野第96章 奪情起復第7章 淫亂的高府第332章 攻防激戰第26章 收僕第59章 大事不好第53章 王家第152章 亂戰2第10章 戰馬第274章 交易第48章 韃子來襲第208章 移師蔡州第175章 欲取先予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上)第14章 暗流涌動第34章 看看誰更狠(下)第42章 墨水瓶第97章 人贓俱獲第300章 功敗垂成第167章 反被怪罪第261章 兩雄相遇第80章 誰的屁股乾淨第364章 砲車攻陣第208章 移師蔡州第74章 當街發飆第158章 和談第152章 蜀中無大將第84章 再返鄂州第120章 兵圍政事院第210章 炮轟相府第120章 兵圍政事院第82章 老不正經第46章 賈涉請辭(下)第163章 告吐蕃人書第167章 反被怪罪第289章 甕聽第141章 掛帥出征第200章 收復河間第186章 先下手爲強第46章 意外第124章 夜襲第207章 決死第91章 圈錢第347章 突圍第123章 再戰第1章 趙範第150章 不謀而合第41章 浴血孤城4第26章 潑皮擋道(上)第303章 小勝第141章 談判第7章 君臣相見第92章 守制第148章 甕中捉鱉第39章 水晶花鏡(下)第14章 齷齪第112章 趙昀的決定第143章 進兵第77章 中計第36章 京東亂局(下)第288章 夜襲第30章 楊氏訓子第356章 倉促結陣第102章 完勝第23章 威逼第63章 一網打盡第152章 亂戰2第199章 北進第317章 春色第13章 命中貴人第60章 考量第27章 孤兒第134章 迎新夜宴第274章 交易第51章 擴建第138章 霅川之變第7章 君臣相見第39章 整頓第10章 揚州第97章 人贓俱獲第103章 決勝2第46章 舊賬第255章 美中不足
第96章 奪情起復第51章 擴建第44章 無恥第172章 一時手癢第36章 忙碌第77章 中計第3章 縣尉有請第253章 負隅頑抗第259章 強渡第55章 盤點2第264章 激戰第106章 軍中論戰第142章 芮家村第132章 兄弟相會第93章 秋季比武第258章 忠順驍軍第125章 詔告天下第9章 堅壁清野第96章 奪情起復第7章 淫亂的高府第332章 攻防激戰第26章 收僕第59章 大事不好第53章 王家第152章 亂戰2第10章 戰馬第274章 交易第48章 韃子來襲第208章 移師蔡州第175章 欲取先予第64章 忠順軍之變(上)第14章 暗流涌動第34章 看看誰更狠(下)第42章 墨水瓶第97章 人贓俱獲第300章 功敗垂成第167章 反被怪罪第261章 兩雄相遇第80章 誰的屁股乾淨第364章 砲車攻陣第208章 移師蔡州第74章 當街發飆第158章 和談第152章 蜀中無大將第84章 再返鄂州第120章 兵圍政事院第210章 炮轟相府第120章 兵圍政事院第82章 老不正經第46章 賈涉請辭(下)第163章 告吐蕃人書第167章 反被怪罪第289章 甕聽第141章 掛帥出征第200章 收復河間第186章 先下手爲強第46章 意外第124章 夜襲第207章 決死第91章 圈錢第347章 突圍第123章 再戰第1章 趙範第150章 不謀而合第41章 浴血孤城4第26章 潑皮擋道(上)第303章 小勝第141章 談判第7章 君臣相見第92章 守制第148章 甕中捉鱉第39章 水晶花鏡(下)第14章 齷齪第112章 趙昀的決定第143章 進兵第77章 中計第36章 京東亂局(下)第288章 夜襲第30章 楊氏訓子第356章 倉促結陣第102章 完勝第23章 威逼第63章 一網打盡第152章 亂戰2第199章 北進第317章 春色第13章 命中貴人第60章 考量第27章 孤兒第134章 迎新夜宴第274章 交易第51章 擴建第138章 霅川之變第7章 君臣相見第39章 整頓第10章 揚州第97章 人贓俱獲第103章 決勝2第46章 舊賬第255章 美中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