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揚州

坐在船艙之中,高懷遠再一次打開了臨走之前,父親從紹興發給他的那封親筆信,高建的欣喜之情在信中字裡行間溢於言表。

高建這次接到了高懷遠升遷到京城爲官的消息之後,還以爲是他的努力起到了作用,心中頗有點洋洋自得,覺得他這個當爹的,終於算是給這個愧對的兒子,做了幾分當父親的義務,使高懷遠這個傻小子終於可以繼承他的衣鉢,有朝一日定會超越他,成爲高家族中身份顯赫的一個人了!

從這一點上,高懷遠在信中也體會到了高建這個老爹的濃濃父愛,以前對高建的那份怨憤徹底消弭無蹤了,但是他也知道,自己今日能得到高建這樣的器重,其實關鍵還是在於他自己的努力和選擇,所以才獲得了以前不能得到的這份親情,但是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起碼高建現在已經爲他這個兒子做的夠多了,高懷遠還是在心中頗爲感激的!

之所以他會再次翻出高建的這封信,原因是高懷遠要從高建那裡,學到一些官場的東西,這也是他所欠缺的。

畢竟這些年來,雖然高懷遠也悟出了一些爲官之道,但是比起老爹這個混跡於官場一二十年的老油條來說,他還是顯得稚嫩了一些,畢竟高建對於官場的潛規則要比他熟絡許多,即便是紀先成,在這一點上,也比不上高建。

高建除了在信中恭喜高懷遠之外,還詳細的告訴了他,初到臨安要攀交之人,以及他行事的作風問題。

高建在信中說的明白,京中官員現在大部分都要仰史彌遠的鼻息過日子,讓他千萬不要將在大冶縣爲官的那一套作風給拿出來,做一切事情都要謹慎言行,萬不可觸犯了史彌遠一黨,否則的話,他們捏死像高懷遠這樣一個芝麻小官,跟捏死一個螞蟻一般的簡單,所以讓他到了臨安之後,不要吝嗇花錢,大量給他能接觸到的史彌遠身邊之人送些厚禮,有這些人給他說話,即便不能讓他飛黃騰達,起碼也落個保身沒有問題。

至於在沂王府之中,別看沂王早已過世,但是沂王府的地位卻並不低,畢竟沂王曾經差點就當了皇帝,當今聖上就是受了他的恩惠,才得以當上了皇帝,所以讓他進了沂王府之後,一定要對王府中的那些王妃特別恭敬。

除此之外,沂王府之中還有一人,他必須要好好的攀交,那就是當今貴誠的老師鄭清之,此人在朝中有不少學子,而且素有大儒的名聲,雖然官不大隻是個國子監學錄,但是卻是連史彌遠都尊重之人,在朝中頗有影響力,讓高懷遠務必要小心伺候,不能冒犯了他。

再有高建還關照高懷遠,現在貴誠已經不是當年在紹興的那個無權無勢的趙於莒了,而是響噹噹的沂王之子,萬不可再拿以前對待趙於莒的那種態度去對待現在的貴誠了,這一點上,是高建最爲擔心的事情,一再叮囑高懷遠不要犯傻,還當貴誠是他少時的玩伴,一定要恭恭敬敬,把他當作主子一般伺候。

看罷這一點,高懷遠有些想笑的感覺,如何對待貴誠,他早已想清楚了,而且紀先成在走之前,已經替他分析過了貴誠的心理,在這一點上,高建顯然就有些失算了。

因爲紀先成在看人方面,比高建更爲透徹,以紀先成所說,高懷遠這次被調到臨安爲官,定是貴誠一手推動,而貴誠之所以這麼做,定是因爲在京中舉目無親,更沒有什麼可以交心的朋友,所以纔會想起來高懷遠的。

所以高懷遠在對待貴誠的態度上,大可不必謹小慎微,把自己當成個下人看待,而是要把貴誠當作一個可以交心的朋友對待,只有這樣,纔是貴誠所要的,只要把握好分寸,不居高臨下的給他說話就可以了,反倒不用在貴誠面前太過小心,反倒駁了貴誠的一番心意了。

高懷遠收起了高建的這封信,將高建信中所交代的事情一一記下,有用的留着,沒用的也權當一種建議,先保留起來。

他從鄂州出來之後,因爲坐的是鄂州官府的官船,所以一路上暢通無阻,即便現在宋金兩國局勢依舊緊張,但是卻從不會被軍船攔截查問,而且每次停靠宿泊,他的坐船都能先行靠岸,優先安排停靠碼頭。

而且沿途都有官府的人爲船上補充各種給養,加上船上的差人們受到知府的吩咐,要好好關照高懷遠一行人的生活,故此高懷遠等幾人,在船上的生活十分愜意,好吃好喝好招待,讓他們幾個美的有些樂不思蜀的感覺了。

特別是高懷遠和柳兒,自從揭開了他們之間的那層關係之後,二人趁着這個難得的獨處的機會,整天膩在一起,不說日夜笙歌,起碼高懷遠這幾天行船期間,享盡了人間美事,柳兒在他的滋潤下,也越發出落得像個美妙少婦了!

這些情況落在旁人眼中,少不得讓那些船伕還有差人們把高懷遠看成一個好色之徒,這也正好滿足了高懷遠僞裝自己的目的。

這一路上,高懷遠只和李若虎等人談一些習武或者是打仗之事,再者就是談一些吃喝玩樂的事情,從來不談及他的產業,甚至不談及任何朝政時局之類的事情,省的隔牆有耳,被人聽去了他的秘密,這一點上,在他出發之前,便給身邊的這些人特意吩咐過了。

這次出行,高懷遠之所以要選擇走水路赴任,一是因爲水路快捷,而且舒適一些,從鄂州到臨安,長江上航道一路通行,一直可以走到揚州,而且在到了揚州之後,向南便可轉入大運河,一直南下到蘇州,然後進入蘇杭運河,直接到臨安,不用他走一點旱路,便輕鬆可以到達臨安。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他這次要路過揚州一趟,在揚州停留一下,到那裡看一下他在揚州的產業,其實主要是聽一下有關付大全的行動進展情況。

前段時間,他派付大全前往京東一帶做事,已經有兩個多月時間了,當時他還沒有料到自己會到臨安,計劃趕不上變化,所以他要將這個消息傳遞給付大全一行人,讓他們一旦有事,可以通過揚州的自己人,將消息傳遞到臨安,也可以使他更好的把握住付大全在京東一帶活動的情況。

這個付大全果真不負高懷遠的重託,帶着一幫弟兄,以很快的速度到了揚州,然後在那裡接受了補充之後,便立即出揚州,沿着楚州一路渡過了淮河北上,又進入到了海州,在楚州和海州兩個地方,留下了人設置了據點。

在他抵達海州之後,這裡已經基本上都算是紅襖軍的所控制的地盤了,但是和宋境不同的是,京東一帶各種軍閥勢力交錯割據,亂的跟馬蜂窩一般,於是付大全在詳細打聽過了經東路的情況之後,立即出海州,購置了一批戰馬,日夜兼程走小路朝密州方向前進,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到了密州西南一帶的日照縣停了下來。

後來他感覺到日照縣一代不好發展,這裡的軍閥勢力實在太強,他很容易被人吞併,所以又南下,到了莒縣以南的山區之中,很快以他所帶的財物,在當地招兵買馬,拉起了一支由當地漢人組成的義軍。

而這裡正好處於紅襖軍各軍閥之間的三不管之地,而金朝又控制不住當地局勢,讓付大全鑽了一個大空子,很快便發展了起來。

而且付大全還吸收了一些被金軍打散的紅襖軍舊部入夥,在這一帶展開了和金朝地方官府的爭奪。

付大全跟着高懷遠、周昊等人,學了不少的控兵以及陣戰之學,可以說是正兒八經的科班出身,比起一般的紅襖軍的頭領,他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比起一般的紅襖軍頭領來說,他更懂得如何控制手下,如何練兵、如何打仗,而且更懂得用兵之道。

故此他在莒南一帶,很快就站住了腳跟,現在才兩個多月的時間,他的手下隊伍便發展到了將近兩千人,還給前來圍剿他們的金兵打了一仗,殲滅了金軍數百人,獲得了一批武器裝備,而他帶去的那二十來個手下弟兄,立即被他安插進隊伍,各自都成爲了都頭一類的軍官,牢牢掌控住了這支兵馬,雖然目前實力不算大,但是卻已經基本上控制了莒南一帶的山區。

這一點比起高懷遠以前的設計,還要快上一些,大大超出了高懷遠最初的估計,讓高懷遠頗爲興奮,兩千人的兵馬,其實已經算是他的麾下了,只不過現在暫時披着紅襖軍的僞裝,遲早有一天,都會成爲他的部隊。

所以這次高懷遠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要到揚州,仔細關注一下付大全這邊的情況,看看有沒有需要,加大對付大全的資助。

所以經過數天的航行之後,高懷遠舒舒服服的便趕到了揚州碼頭。

官船在這裡停靠之後,就要轉入運河航道南下了,高懷遠以上岸遊玩的藉口,帶着自己的人登岸進入了揚州城之中。

揚州歷來是南北運河在長江的交匯處,這裡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泊之地,在南北宋時期,這裡都是經濟發達的地區,而且靖康年間的時候,這裡還被徽宗當作陪都,可見這裡的繁華程度了!

所以當高懷遠進入揚州城之後,發現這裡果真是個十分繁華的城市,水陸交通都十分發達,城中人流熙熙攘攘,以它目前的城市規模,揚州城之中至少要有數十萬居民,這放在後世,也算是個不小的城市了,走在街上的時候,到處都是南北商販經商吆喝的聲音,勾欄酒肆更是入林一般商業極其發達。

高懷遠頗爲欣賞揚州這個地方,但是他沒有過多在街上轉悠,而是找人打聽了一下之後,徑自來到了地處揚州城中央靠南的醉仙樓之中。

揚州醉仙樓建於半年多之前,經過半年多時間之後,這裡的醉仙樓也已經是揚州生意最好的酒樓之一了,別的不說,單單是一個神仙醉的美酒,就無人能出其左右,加上揚州城商業繁華,這裡的買賣想不好都不行。

而當初高懷遠要黃真在這裡設立醉仙樓,看重的倒不是這裡的生意好壞,而是想在這裡,建立一個可以收集北方情報的橋頭堡,別看宋金兩國現在打的跟什麼似的,但是商業上的來往卻並沒有因此停頓下來。

特別是兩國的榷市在受到戰爭影響關閉之後,各種走私的買賣就大行其道了起來,而且北方的京東一帶又是亂糟糟的一片,紅襖軍各方勢力都要養兵,所以沒錢不行,要不然的話,他們也不會相互爭奪地盤,自己打的也十分熱鬧,各方紅襖軍的頭領們又利用各自身上披着的宋軍身份,出入宋境頗爲便利,所以金朝和宋朝的貿易來往,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兩國的各種特產最終的交易大多數都在揚州進行,所以這裡也是南宋走私貿易的一個重要集散地。

這些情報都是高懷遠從這裡的醉仙樓蒐集來的,所以別看他第一次到揚州這個地界,但是對這裡的情況卻早已是瞭如指掌了。

這裡的醉仙樓掌櫃的叫周清泉,也是周昊的遠房親戚,年紀只有二十五六歲的樣子,讀過幾天書,但是不是那種材料,但是做生意倒是有點頭腦,所以後來周家投靠了高懷遠之後,也被黃真籠絡到了手下,被派到了揚州打理這邊的生意。

但是周清泉主要是負責生意上的事情,真正負責這裡情報收集的卻是這裡的賬房,叫做王三成的人。

王三成乃孤兒出身,他纔是高懷遠的真正手下,掌管着揚州醉仙樓的錢財還有情報網絡,所以真正的負責人,還算是王三成。

當高懷遠邁進醉仙樓的第一時間,這裡的前堂一個少年便立即認出了高懷遠,立即拋下手頭的事情,將高懷遠帶到了樓後面的密室之中,這裡也是王三成的住所,王三成一見到高懷遠,便立即上前跪拜施禮,被高懷遠攙扶了起來。

“不必多禮,我這次是路過揚州,特來你這裡看看,另外想聽一下有關付大全那邊的情況!”高懷遠立即開口說道。

王三成馬上請李若虎把守住外面,然後站在高懷遠面前答道:“回稟少爺!付大哥兩個月前已經離開了揚州,到了京東一帶,小的爲他調撥了一萬貫,作爲他的啓動費用,並且買通了時青的商隊,將付大哥所需之物轉運到京東一帶,幫付大哥初步在莒縣以南站住了腳跟!

現在付大哥的兵力已經又有所擴大,並且將莒南一帶的幾個鎮子攻克,獲取了不少財物,還剛剛收編了幾百臨近的一支紅襖軍散兵,現在實力已經擴大到了三千人左右,短時間假如有人想要吃掉他的話,基本上已經是不太可能了!

所以說付大哥那邊,基本上已經在京東站穩了腳跟,這個事情小的也是剛剛收到從楚州發回來的消息,還沒有來得及給少爺傳回去!請少爺恕罪!”

高懷遠聽罷之後,真的有些想倒吸一口涼氣的感覺,真是亂世出英雄呀!平時不怎麼顯山露水的付大全,在有了施展的天地之後,發展居然如此迅速,這讓他怎麼也沒有料到,假如照他這麼發展下去的話,恐怕一年時間,就能成爲紅襖軍之中實力強勁的一支兵馬了。

這可比他當初的計劃提前不少,於是他便立即接着問道:“你做的已經很好了,除了這些事情之外,付大全那邊還有其它什麼消息沒有?特別是有關他和其它那些紅襖軍頭領們之間的消息呢?”高懷遠最關心的還是這個事情。

王三成搖搖頭道:“這倒是沒有,從消息來看,付大哥現在也剛剛在莒南站住腳跟,可能是實力尚淺,還沒有太引起其他人的注意,目前沒有人主動找他聯絡,假如過段時間的話,付大哥和金兵再打幾仗之後,名氣會大起來的,眼下可能是時日尚短的緣故吧!”

高懷遠聽罷之後,稍稍有些失望,但是馬上就暗笑起了自己,覺得自己太心急了一些,這才兩個多月的時間,付大全已經發展的相當神速了,但是他再怎麼快,也還是在京東時日尚短,沒有太大的名氣,估計假以時日之後,以他的發展速度,一定會引起李全等人的注意的。

於是高懷遠笑道:“三成說的不錯,是我太過心急了一些了,這纔多長時間呀!不着急!我這次路過這裡,也沒什麼大事,就是想見一下你罷了!

大全那裡的事情,我就不去關心了,你在這裡,要時刻注意大全那邊的情況,有什麼事情,立即派人送消息給我,現在我馬上要到臨安去赴任,以後消息就傳遞到臨安賈奇那裡!

至於大全那邊的需要,你執掌着這邊醉仙樓的錢財,不必吝嗇,大全只要有需要,就儘可能的支出,幫他發展起來,花多少錢不重要!

同時,你這邊還要和經常來往揚州楚州一帶的紅襖軍結交好關係,從這邊北上,要經過他們的地盤,保證不斷絕對大全的支援!必要的時候吃點虧也不怕!”

王三成一一記下了高懷遠的吩咐,連連點頭稱是,安排過這裡的事情之後,高懷遠算算時間,也已經離他赴任的期限不遠了,所以沒再在揚州多做停留,而是見了一下揚州醉仙樓的掌櫃周清泉一面之後,誇獎了一番他,便再次登船,朝南進入到了運河之中。

第133章 京東有事第186章 先下手爲強第263章 強弩三段擊第58章 圍城之戰第301章 殤第222章 左相第268章 夫妻決裂第230章 鳩佔鵲巢第269章 叛軍第43章 震撼第12章 權臣又如何第208章 移師蔡州第56章 賈涉之死(上)第374章 背後一刀第286章 地窖第55章 坐地分贓(下)第349章 倉惶第104章 再會趙方第68章 遊說(下)第362章 殘兵敗將第143章 進兵第116章 清君側第218章 掩耳盜鈴第150章 上天無路第39章 暗算第4章 據理以爭第115章 請大人閱兵第217章 暴斃第47章 何爲短視(上)第259章 強渡第101章 內訌第188章 進逼唐州第243章 鐵桶圍城第94章 監視第15章 切磋第80章 衝陣第155章 倉皇撤退第112章 發兵鄂州第352章 穩紮穩打第49章 夜行第306章 梟雄歸宿第2章 兩強相遇第106章 擴張第40章 浴血孤城3第20章 軍器監第68章 狼口脫險第231章 水師第69章 揮師追擊第29章 巡視楚州第146章 滔滔涇水第143章 進兵第54章 慌不擇路(上)第31章 恩威並重第134章 意在秦鳳第243章 鐵桶圍城第32章 反擊第7章 降第181章 萬事俱備第237章 一曲高歌第93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234章 雷厲風行第1章 趙範第248章 熬鷹戰法第12章 隘口禦敵第153章 兵圍湖州城第60章 考量第126章 垂簾聽政第97章 獻計第248章 熬鷹戰法第104章 再會趙方第60章 考量第18章 辭行第18章 軍統司第124章 最後時刻第6章 負氣而走第10章 揚州第50章 兵發恩州(上)第272章 意外收穫第12章 趙貴誠第46章 賈涉請辭(上)第173章 契丹遺族第35章 陣前顯威第76章 親事黃了第71章 鋌而走險第45章 嶽王后人(下)第42章 浴血孤城5第87章 查賬第73章 兄弟之誼第272章 意外收穫第179章 故鄉依舊第113章 動手第41章 非她不娶(上)第112章 發兵鄂州第30章 交鋒第107章 攤牌第33章 豐原布莊(下)第183章 豪賭第192章 突襲鄜州第67章 與狼共舞第32章 金州都統司
第133章 京東有事第186章 先下手爲強第263章 強弩三段擊第58章 圍城之戰第301章 殤第222章 左相第268章 夫妻決裂第230章 鳩佔鵲巢第269章 叛軍第43章 震撼第12章 權臣又如何第208章 移師蔡州第56章 賈涉之死(上)第374章 背後一刀第286章 地窖第55章 坐地分贓(下)第349章 倉惶第104章 再會趙方第68章 遊說(下)第362章 殘兵敗將第143章 進兵第116章 清君側第218章 掩耳盜鈴第150章 上天無路第39章 暗算第4章 據理以爭第115章 請大人閱兵第217章 暴斃第47章 何爲短視(上)第259章 強渡第101章 內訌第188章 進逼唐州第243章 鐵桶圍城第94章 監視第15章 切磋第80章 衝陣第155章 倉皇撤退第112章 發兵鄂州第352章 穩紮穩打第49章 夜行第306章 梟雄歸宿第2章 兩強相遇第106章 擴張第40章 浴血孤城3第20章 軍器監第68章 狼口脫險第231章 水師第69章 揮師追擊第29章 巡視楚州第146章 滔滔涇水第143章 進兵第54章 慌不擇路(上)第31章 恩威並重第134章 意在秦鳳第243章 鐵桶圍城第32章 反擊第7章 降第181章 萬事俱備第237章 一曲高歌第93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234章 雷厲風行第1章 趙範第248章 熬鷹戰法第12章 隘口禦敵第153章 兵圍湖州城第60章 考量第126章 垂簾聽政第97章 獻計第248章 熬鷹戰法第104章 再會趙方第60章 考量第18章 辭行第18章 軍統司第124章 最後時刻第6章 負氣而走第10章 揚州第50章 兵發恩州(上)第272章 意外收穫第12章 趙貴誠第46章 賈涉請辭(上)第173章 契丹遺族第35章 陣前顯威第76章 親事黃了第71章 鋌而走險第45章 嶽王后人(下)第42章 浴血孤城5第87章 查賬第73章 兄弟之誼第272章 意外收穫第179章 故鄉依舊第113章 動手第41章 非她不娶(上)第112章 發兵鄂州第30章 交鋒第107章 攤牌第33章 豐原布莊(下)第183章 豪賭第192章 突襲鄜州第67章 與狼共舞第32章 金州都統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