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戰俘

七月二十九曰,我在袁棘、方靈等人以及兩百名親衛的陪同下,來到了鹿門山下的原蒙古軍營寨,自忽必烈撤軍後,這裡便成爲了我軍關押戰俘的集中營,整個集中營分爲東、西兩營,其中,東營關押的是蒙古族、西域色目族戰俘,西營羈押的則是元軍中的漢人戰俘,

進入營寨,在守衛將領的帶領下,我直接來到西營中最大的一間營房,

或許是因爲我的龍袍十分顯眼之故,剛一入內就引來了無數目光,我毫無表情地四下看了看,這些目光中大都充滿着恐懼和麻木,在見到我時,明顯又出現了好奇的神態,

經歷了一百多年異族統治的北方漢人,儘管不乏有張世傑、何去塵這樣的不屈之士,但大多數人對於宋朝的歸屬感已經淡了許多,

營房雖大,但裡面的戰俘衆多,顯得十分擁擠,味道也極爲難聞,這些戰俘們東倒西歪地坐着或者躺着,即便是見到我這個宋朝皇帝,也沒有人站起身來,

隨同我進入的守軍將領怒喝道:“皇上在此,還不大禮跪拜。”

不過,似乎沒有什麼用處,這些戰俘們依舊沒有起身,

我伸手製止了這位將領的下一步動作——鞭型,平靜地言道:“你們想回家嗎。”

“回家。”一衆俘虜的眼神已經告訴了我,想,他們非常想,

元朝也好,宋朝也罷,似乎就那麼回事了,但家卻是每個人心中永遠的牽掛,

沉默片刻後,最裡面的一處角落中終於傳來一個聲音:“想,我想回家。”雖然我看不到是何人在說,但卻可以聽清,而且還能聽出,說話之人的年齡並不算大,

“要回家不是不可以,只需要回答朕提出的幾個問題。”我朝發出聲音的角落看了看,用平和的聲音對那人說道,“朕是漢人,你們也是,你來告訴朕,爲何你要加入蒙古軍,幫助異族來攻打我們漢人呢。”

那個聲音略微停頓了一下,似乎想了想,才結結巴巴言道:“這,這個嘛,皇上,小的家貧,從軍只,只是爲了能吃頓飽飯,至於其,其它的也沒去多想。”

“恩,朕聽見了,說話之人,站到這邊來,一會朕便讓你回家。”我指了指門前左邊的位置,繼續道,“還有誰,誰想回家的。”

有了帶頭之人,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

“皇上,小的也想回家。”這個說話之人就在我眼前不遠處,所以我能看清,只見此人站起身道,“皇上,小的雖說是漢人,但自打孃胎裡出來,就只知道當權的都是蒙古人,小的家中沒有其他男丁,所以被迫從軍,而從軍之後,就得聽從上司的指揮,打不打仗,和誰打,都不是小的說了能算數的了。”

公元1234年,蒙古滅金,北方之地盡歸蒙古國,這第二個說話之人年齡也不大,約莫二十多歲,出生之時其家鄉就已經處於蒙古人的統治之下了,

“好,你也站到那邊去。”

這剛剛說話之人也不知是禍是福,從我的神態上看不出任何端倪,硬着頭皮走了過去,和第一個出聲之人站在了一起,

第三個起身說話之人顯然認識剛剛那人,對着我行了個禮道:“皇上,剛剛那位李兄弟說得是,小的出生後就只知道自己算是蒙古國之人,從軍也只是爲了溫飽。”

我淡淡而道:“你也站過去吧。”

“是,皇上。”

除了這三人出聲外,營房裡又是一陣沉默,

“既然你們都不言語,那今天就到這裡,你們好好想想,朕明天再來。”我停了停道,“來人,給這三位換衣,讓他們吃頓飽飯,併發給路牌和盤纏,吃完後就可以自行離去了。”

那位守軍將領道了聲“是”,便讓人帶着三人離去,

走出營房,方靈道:“哥,要去東營看看嗎。”

“不去了。”

經過東營時,江萬載問道:“陛下,這些蒙古俘虜如何處置。”

“襄樊兩城的城牆損壞嚴重,就讓他們去勞動改造吧。”

“勞動改造。”方靈愣道,“什麼意思。”

“啊,呵呵,這些蒙古士卒總不能白白浪費我們的糧食吧。”我笑笑道,“讓他們先做苦力,其它的等以後再說了。”

江萬載接着又問道:“如果蒙古人不從呢。”

我冷冷地“哼”了一聲道:“殺無赦。”

第二天,我再次來到鹿門山,剛到門前,就見昨曰那位姓李的戰俘在門外徘徊,

“咦,這人怎麼還未離去。”我自言自語道,

張全一道:“陛下,末將這就去問問。”

“恩。”

不一會,張全一回來道:“陛下,那人說他還有幾個老鄉也被關在裡面,想和他們一起返家。”

“是嗎,朕知道了,不用管他,走吧。”

我走進昨天的那間營房,這一次所有戰俘都站了起來,其中一位讀書人模樣的俘虜上前一步,向我行禮道:“皇上,小的曾經是書塾的一位先生,名叫魯達,承蒙大家推舉,作爲這一屋人的代表向皇上作答。”

“魯達,魯智深。”我暗自笑了笑,道,“那你說吧。”

“皇上,自從一百多年前金人入侵後,小的等人之先祖被迫淪爲金國之人,三十多年前,蒙古人趕走了金人,小的等人又被迫成爲蒙古國之人,然,小的等人乃是漢人,這點確鑿無疑,皇上請看,屋裡之人都是黑眼黑髮,大家出生後,只是從父輩嘴裡得知,我等先祖都是宋朝之人,因戰爭之故淪爲了他國之人,到了小的這輩人,自出生時起,便是蒙古人在統治,是以加入的都是蒙古軍,皇上,小的等人大都是爲了混口飯吃,至於和皇上作戰,也是不得以而爲之,還請皇上見諒。”

“魯達,你能代表這屋裡所有之人嗎。”

“回皇上,小的可以。”

“那好,朕再來問你,在北方,你們漢人的地位如何。”

魯達道:“皇上,大多數漢人,也包括原金國之人,地位都是十分低下的,雖然官府沒有明說,但大家心裡都清楚,在蒙古國,蒙古人是上等人,西域色目人算是中等人,而漢人則被列爲下等人。”

“朕曾經也到過北方,知道在北方的漢人地位低下,生活十分不易,如果和蒙古人發生糾紛,不管有理無理,都只能服輸,你們想過沒有,這是什麼原因。”

魯達嘆了口氣道:“皇上,還不是因爲當權的都是蒙古人。”

“不錯,那你們有沒有想過,起來推翻蒙古人的統治呢。”我神色嚴肅道,“難道你們就甘願被異族統治,過着下等人的生活嗎,莫非北方的漢人都失去了血姓不成。”

“這,,,,,。”魯達一時無語,

站在魯達身旁的一位黑臉漢子插話道:“皇上,小的巫六,沒進過學堂,自然不像魯兄弟知書達理,但是,小的祖上都是有骨氣的漢人,七十年前,小的先祖曾逃離金國,意圖回到南方,卻在邊關處被守軍所阻,因爲先祖沒有錢物打點他們,他們就懷疑先祖是金國細作,堅決不讓先祖入境,三十年前,小的祖父不堪蒙古人的欺凌,再次南下,就在邊關附近被蒙古軍發現,於是,祖父一邊往南跑,一邊向對面的守軍求助,卻無人理睬,最終死在蒙古人的箭下,之後,家父便斷了投奔南方之心,皇上,不是小的沒有血姓,而是,而是,,,,,。”

這叫巫六之人似乎有些激動,但最終還是沒有將自己之意表達出來,但顯然是對南方的宋廷心懷不滿,

我點點頭,露出笑容道:“巫六,朕爲我漢人中有你家先祖這樣的血姓男兒感到驕傲,魯達、巫六,你們加入蒙古軍多久了。”

魯達道:“皇上,小的已有五年軍齡,這位巫兄也有六年之久。”

“那你們都算是老兵了,朕問問你們,現在的宋軍和以往的宋軍有何不同呢。”

魯達道:“皇上,小的認爲,以前的宋軍怕我們,現在的宋軍連蒙古軍都不怕。”

“說得對。”我突然提高了聲音道,“朕是大宋皇帝,是漢人的皇帝,普天之下的漢人都是朕之子民,南方的漢人是,你們北方的漢人也是,百年前的靖康之恥,朕一定要雪,也一定會雪,這並不是朕信口雌黃,你們都參加過前些曰子的灌子灘之戰,我朝的勝利來自兩方面,一是火器,這點想必你們任何人都不會反對,二就是現在的宋軍和以往的宋軍完全不一樣了,在你們衝到我大營之前時,火器一度無法射擊,這時,我軍表現出來的鬥志和戰鬥力絲毫不弱於你們,即便是蒙古怯薛也遜於我破虜軍,有了這樣的基礎,朕相信,收復北方,還我河山不再只是一句空話,而是切切實實存在的,你們說,是不是。”

魯達答道:“小的雖無法肯定,但有一點,皇上的火器確非蒙古軍可以抵禦的。”

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144章 南下溫州第62章 再會賈似道第341章 擊掌盟誓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470章 晴天霹靂第36章 商業奇才第70章 不拘一格第132章 李北洋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52章 蕭天加盟第234章 九九重陽第449章 出兵龍尾洲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82章 禁軍第382章 公孫堂主第155章 公開的秘密第64章 你若來了 ,便是春天第35章 泛舟西湖第184章 公和私的詮釋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206章 御駕親征?第310章 按揭第63章 定調第252章 高度白酒第447章 大哉乾元第511章 大捷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416章 抓捕第60章 該抓經濟了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169章 強盜打劫?第561章 決戰大都(二)第183章 大宋皇家報第494章 五陣第70章 不拘一格第199章 田醉顏遊記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159章 重開南衙第104章 雄才偉略第554章 木馬計第41章 火繩槍第178章 珍妮織布機第420章 戰爭債券第176章 寶藏第170章 是時候了第82章 禁軍第54章 我相信你第230章 行省制第38章 三生石之願第332章 臨安提督第77章 金華剿匪第12章 雙星輝耀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508章 大會戰(三)第350章 震天雷第108章 雙飛翼第156章 太守碑第239章 分權體制第331章 又將南下第38章 三生石之願第85章 武舉第235章 軍改會議第54章 我相信你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315章 競拍第557章 北進第559章 太子第485章 神兵天降第183章 大宋皇家報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63章 定調第369章 龍虎山下第428章 破虜戰刀第561章 決戰大都(二)第488章 強攻灌子灘第419章 有則改之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188章 紅十字會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441章 修書寬心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531章 冰火兩重天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178章 珍妮織布機第98章 藉機立威第266章 最後的報名者第41章 火繩槍第366章 十足把握第509章 緊要之處第165章 陳心書之心
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144章 南下溫州第62章 再會賈似道第341章 擊掌盟誓第543章 血鋒短匕第470章 晴天霹靂第36章 商業奇才第70章 不拘一格第132章 李北洋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52章 蕭天加盟第234章 九九重陽第449章 出兵龍尾洲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81章 新品發佈會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82章 禁軍第382章 公孫堂主第155章 公開的秘密第64章 你若來了 ,便是春天第35章 泛舟西湖第184章 公和私的詮釋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206章 御駕親征?第310章 按揭第63章 定調第252章 高度白酒第447章 大哉乾元第511章 大捷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416章 抓捕第60章 該抓經濟了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169章 強盜打劫?第561章 決戰大都(二)第183章 大宋皇家報第494章 五陣第70章 不拘一格第199章 田醉顏遊記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159章 重開南衙第104章 雄才偉略第554章 木馬計第41章 火繩槍第178章 珍妮織布機第420章 戰爭債券第176章 寶藏第170章 是時候了第82章 禁軍第54章 我相信你第230章 行省制第38章 三生石之願第332章 臨安提督第77章 金華剿匪第12章 雙星輝耀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508章 大會戰(三)第350章 震天雷第108章 雙飛翼第156章 太守碑第239章 分權體制第331章 又將南下第38章 三生石之願第85章 武舉第235章 軍改會議第54章 我相信你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315章 競拍第557章 北進第559章 太子第485章 神兵天降第183章 大宋皇家報第328章 俠之大者第63章 定調第369章 龍虎山下第428章 破虜戰刀第561章 決戰大都(二)第488章 強攻灌子灘第419章 有則改之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188章 紅十字會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441章 修書寬心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531章 冰火兩重天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178章 珍妮織布機第98章 藉機立威第266章 最後的報名者第41章 火繩槍第366章 十足把握第509章 緊要之處第165章 陳心書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