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行動

爲了排版,***還是要弄的,不過免費版的這一章我已經放在公衆裡面了,大家不要訂閱這一章了!——

“該交代的我已經交代的差不多了,關於‘金礦’的事情絕對不容有失,情報司要注意一點,下面的駐軍實行的是輪換制,每隔半個月輪換一次,出問題的可能性並不大。因爲內裡是由你們情報司接管的,東來,要注意留心別讓有心人混進了隊伍之中!”

李漢兩人在設在紙坊小鎮的趙家莊園待了整整一個下午,直到天色已經黑去之後,方纔帶上一個裝得鼓鼓囊囊的皮包,從把守嚴密的小鎮離開。

“是,請先生放心。所有接觸‘金礦’的人員,我們都已經下了封口令,並且控制了所有知情人員的家人!”

李東來接過皮包,表情略有些不自然。

“先生,銅幣案已經基本上徹查清楚了!”

月前軍政府控制了軍需副部長劉佐龍的舉動最終還是打草驚蛇了,結果短短几天時間內,情報司掌握的一些線索或者被拋棄、或者乾脆消失掉。最終李漢準備快刀斬亂麻掃清背後某些勢力的打算落空了,情報司費了又費了不少的功夫,才重新理順了線索,終於追蹤到了幾個關係!

“什麼時候行動?”

“本來是訂在昨天的,只是那邊傳來消息說這一路不好走耽擱了些時間,估摸着要到明後日才能抵達地點!”

馬車內一陣沉默,李漢閉着眼微微點了點頭,明天是十月十日,9月參衆兩院在內閣的提議之下終於通過了將十月十日定爲“國慶日”的提案,於情於理佔了首義之地武昌的他明天都要費些心思搗鼓些活動來。

十月十日國慶節,武昌召開***的革命勝利紀念大會,紀念辛亥革命紀念日!

武昌原諮議局改建的軍政府辦公建築前的纔剛剛規劃出一個輪廓的簡陋廣場上人山人海,這是典禮的主會場。人羣從川鄂陝甘四省各地趕來,大家爭相一睹慶典的熱鬧。現場有數架攝影機,是李漢爲了記錄下這一慶典,特別跟洋人購買的,爲的就是爲這個最是健忘的民族保留一份記憶。

典禮自然沒法跟後世共和國的慶典相提並論,甚至在親自設計過問的李漢看來只能用簡陋跟上不了檯面來形容,不過,一干軍政府大員提前見識過彩排時都表示十分滿意。

首先是辛亥革命英雄紀念碑揭幕儀式,爲了紀念在‘陽夏戰爭’、‘鄂中戰事’、‘北線戰事’、‘保衛***’的戰爭中犧牲的英雄,經李漢提議,最終決定在武昌這塊將建立成武昌革命廣場上建立一塊革命英雄紀念碑,並同時將場地平整,更名爲革命廣場。此事李漢有效法共和國人民英雄紀念碑之意。但又沒有那麼高的比擬,畢竟辛亥革命並不等於全國人民的解放,而川鄂政權也只是一個地方政權罷了。

革命英雄紀念碑呈方形,建築面積640多平方米。紀念碑分碑身、須彌座和臺座三部分,總共高約6.5米。臺座分兩層,四周環繞漢白玉欄杆,均有臺階。下層座爲海棠形,東西寬南北長上層座呈方形,臺座上是大小兩層須彌座。下層大須彌座束腰部三面鑲嵌着三幅漢白玉大型浮雕,分別以爲主題武昌首義、北線戰事和保衛***爲主題。還有一面,鐫刻着在此次革命中犧牲的能夠查到性命的約七千一百名戰士的名字,還有不少的已經沒辦法查找到性命的,只能最後以無名烈士代之。除此外,紀念碑上層小須彌座四周鐫刻有以牡丹、荷花、菊花、垂幔等組成的四個花環。兩層須彌座承託着高大的碑身。碑身一側刻有李漢聘請的書法大師親題的“革命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鎏金大字。背面是議會副會長劉心源親自起草的祭文,碑身兩側裝飾着用鐵血十八星旗、松柏和旗幟組成的浮雕花環,象徵革命英雄的偉大精神萬古長存。整座紀念碑用2400多塊花崗石和漢白玉砌成,雖然遠遠比不得後世的***,卻也肅穆莊嚴、雄偉壯觀。

今天天公放晴,又是一個晴朗的好天氣。上午八時,慶典正式開始,隨着紅綢布的移開,整個紀念碑顯露在大家眼前,所有人都對此行注目禮,軍人行軍禮。在紀念碑前,秦時竹通過廣播,朗讀了祭文:“……夫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革命肇始,衆先烈拋頭顱灑熱血,以去除一人專.制,成我中華民國……爲爭取中華民主、自由、平等之革命英雄永垂不朽!”

讀完祭文後,在李漢的率領下,全場羣衆對紀念碑敬獻花圈之後恭恭敬敬地鞠了三個躬,並默哀一分鐘,追憶逝去之英烈。

隨後李漢宣讀了表彰令,對武昌首義至今涌現出地11位傑出人物,授予他特意向北京申請的文虎、嘉禾勳章。由於這一年主要是戰鬥爲主,因此在光是軍人跟將領便佔去了大半的名額。

首義領袖吳兆麟當仁不讓,獲得唯一一枚一等嘉禾勳章並文虎勳章,熊秉坤因正在四川着手強攻甘肅,他的那枚二等文虎勳章以及一等嘉禾勳章由李漢代爲保管。隨後何進上前領一枚二等文虎勳章,三人之後再無高層將領上臺。隨後何茂昌作爲中層士官代表、謝慶作爲低階士官代表分別上臺接受勳章。除此外還有三位普通士兵代表,一位陳方,屬工程八營王金龍麾下,首義當晚隨他組建敢死隊,在舉義當晚被一個炸彈炸斷了一條腿,成爲敢死隊至今唯一存活下來的老兵;一位秦忠國,乃是***籍的士兵,原本在襄陽服役的他隨清軍標統劉溫玉南下,全軍被擊敗後其被俘,隨後經過勸說之後投入李漢麾下,在先後數十場大小戰鬥**擊斃四十三名敵人,立下了不小的戰功;最後一位軍方代表爲張錚,乃是武昌起義之後自南洋回國支援革命的南洋僑胞,後來被川鄂新政吸引到了湖北來,隨後跟他大小戰事打了不少場,兩次拒絕被任命爲班長、排長只想戰鬥在一線的他在軍中小有些名氣,李漢也爲他申請了一枚文虎章。

還有四人是各界代表,一名叫做宋鴻的年輕醫生,在戰爭中作爲軍政府急缺的軍醫上前線,爲給傷員動手術,曾在大仗之後連續三天三夜奮鬥在簡易的手術室內,最後昏倒在醫院內醒來後繼續工作,着實感動了不少人。鹽商陳偉元,先後向軍政府捐贈近十萬元的各種物資,其中不乏軍政府緊缺的硝石等軍工必需品;一個普通老人——李富貴,據說曾是參加過甲午中日戰爭的淮軍老兵,他的大兒子戰死在陽夏的消息傳回去之後,又帶着二兒子過去參軍,後來二兒子在***重傷不得不退役之後,又強令他的小兒子加入了新兵營,在這個好男不當兵的年代裡,這樣的人太少了!

隨着司儀點名,被點到者依次上臺,李漢一個個給他們頒發了文虎、嘉禾章,然後給他們依次配戴上“革命勝利”紀念章、“首義功勳”紀念章,並逐一握手錶示祝賀。衆人激動萬分,穿着整齊的禮服,掛着金光閃閃的勳章合影,相機如實記錄了這一刻地歷史。臺下掌聲一片。羣衆給予了熱烈的祝賀。

照理做完了這一些本該來一場閱兵的,不過李漢考慮了一下雙十慶典的花費等之後,最後打消了這個念頭。這段時間來軍政府出得風頭已經太多了,他可不想這個時候再出什麼風頭,木秀於林的道理他還是懂的。所以,完成了授勳跟紀念碑的揭幕之後,剩下的都是些中規中矩的,軍政府聘請的幾個戲班子唱一天的戲。

他現在的心思,都在千里之外的北邊。

1912年10月10日,雖然沒有後世舉國同慶國慶的氣氛,但是今天,國內無論報紙還是民間,多有勢力出錢爲這個民國第一個國慶日添上了一把歡慶的火焰!今天的青島籠罩在一片陰雨當中,或許即便雨勢越來越小了,也絲毫提不起這個被那德國強佔化爲自己租界,引之爲勢力範圍的城市歡慶的氣氛。

這時暴雨才轉小下來,剛纔一陣狂風暴雨捲起的大浪幾乎差點掀翻了的幾艘悄悄靠岸的貨船,暴雨過後船上有些船員迫不及待的走出了船艙出來呼吸暴雨之後的新鮮空氣。

陳冬跟劉虎站在最前面的船頭上,看着航標燈在視線中慢慢變得明顯起來,兩人這才鬆了一口氣。

劉虎抹去臉上的雨水,朝陳冬笑道:“終於到了青島了,也不枉咱們在海上折騰了這麼多天。路上咱們怎麼這麼倒黴,一直都是大雨?還好現在都跟了上來,陳兄弟,咱們今天是休息一陣再行動呢,還是”

陳冬在心裡算着時間,苦着臉道:“這一路的自打進入了蘇北近海之後便一直暴雨,咱們的速度要比之前計劃的晚了一天半的時間了!不知道現在接應的人還在不在。咱們船上的好多東西,若是沒有他們幫忙,根本不能運進租界裡!”

劉虎咧了咧嘴,他其實也擔心這個問題,但誰叫老天爺不發善心,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可真是打亂了他們的行動了。

他強笑着對陳冬道:“陳兄弟,咱們的確比約定的晚了一些時間。不過地址那邊不是已經給了嗎,大不了等會找幾個水性好一點的弟兄先游上岸去,等到人到了咱們再把船駛進碼頭不就得了!”

陳冬點了點頭,“沒辦法,只能這麼辦了!”

第675章 閱兵第14章 義莊(下)第318章 目標漢陽第66章 爭端第490章 行動代號‘狩獵’第109章 視察新兵(下)第678章 文化運動第425章 政局亂象第四百七十八章第381章 西藏戰事第425章 政局亂象第六百一十章第237章 逃第731章 金州破第232章 戰起(1)第393章 共和黨黨魁第534章 防第714章 不宣而戰6第528章 和談(二)第89章 應城風雲(2)第395章 真正的合作第458章 呼聲第五百九十五章第六百章第446章 大戰(三)第191章 湖北十府,五入我懷第512章 日本第515章 京漢陷落(上)第610章 宣誓第649章 庫洛帕特金第518章 刺袁(中)第693章 矛盾激化1第397章 南進?北上!第443章 大戰序幕第五百七十六章第547章 巨頭碰面第25章 嚴中直第384章 四點要求第537章 宣言第165章 應對第361章 餘波(上)第四百七十八章第156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2)第424章 幕後第51章 惡戰督署(下)第275章 重九舉義與撒網第43章 攻陷楚望臺第438章 大戰起第六百章第630章 攻陷庫倫2第165章 應對第731章 金州破第243章 局變(3)第95章 應城某處第741章 有限支持第483章 遠東準盟友(上)第28章 密信第668章 國會第五百九十二章第138章 入城第230章 強攻均州第462章 桌下3第440章 劍指岳陽第133章 骯髒的政治(上)第505章 雷霆(1)第123章 兵圍杜家莊(下)第726章 遼東惡戰1第741章 有限支持第647章 拿下比斯克第155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1)第五百六十一章第230章 強攻均州第49章 中和門阻敵第343章 1912年開始的宰肥豬第623章 三路開戰2第205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299章 枝江(上)第519章 刺袁(下)第139章 心思第139章 心思第659章 應付第572章 山東危機(4)第635章 中俄之戰3第63章 武昌城內戰事結束第354章 民心第627章 捷報頻傳2第六百一十三章第588章 酣戰第597章 轟炸第8章 馬賊來襲(1)第440章 劍指岳陽第288章 打到河南去第597章 轟炸第693章 矛盾激化1第196章 ‘中國之聲’定刊第149章 惡戰一家嶺(1)第677章 安靜的遠東第225章 留些後手第200章 席家、李家第五百九十二章
第675章 閱兵第14章 義莊(下)第318章 目標漢陽第66章 爭端第490章 行動代號‘狩獵’第109章 視察新兵(下)第678章 文化運動第425章 政局亂象第四百七十八章第381章 西藏戰事第425章 政局亂象第六百一十章第237章 逃第731章 金州破第232章 戰起(1)第393章 共和黨黨魁第534章 防第714章 不宣而戰6第528章 和談(二)第89章 應城風雲(2)第395章 真正的合作第458章 呼聲第五百九十五章第六百章第446章 大戰(三)第191章 湖北十府,五入我懷第512章 日本第515章 京漢陷落(上)第610章 宣誓第649章 庫洛帕特金第518章 刺袁(中)第693章 矛盾激化1第397章 南進?北上!第443章 大戰序幕第五百七十六章第547章 巨頭碰面第25章 嚴中直第384章 四點要求第537章 宣言第165章 應對第361章 餘波(上)第四百七十八章第156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2)第424章 幕後第51章 惡戰督署(下)第275章 重九舉義與撒網第43章 攻陷楚望臺第438章 大戰起第六百章第630章 攻陷庫倫2第165章 應對第731章 金州破第243章 局變(3)第95章 應城某處第741章 有限支持第483章 遠東準盟友(上)第28章 密信第668章 國會第五百九十二章第138章 入城第230章 強攻均州第462章 桌下3第440章 劍指岳陽第133章 骯髒的政治(上)第505章 雷霆(1)第123章 兵圍杜家莊(下)第726章 遼東惡戰1第741章 有限支持第647章 拿下比斯克第155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1)第五百六十一章第230章 強攻均州第49章 中和門阻敵第343章 1912年開始的宰肥豬第623章 三路開戰2第205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299章 枝江(上)第519章 刺袁(下)第139章 心思第139章 心思第659章 應付第572章 山東危機(4)第635章 中俄之戰3第63章 武昌城內戰事結束第354章 民心第627章 捷報頻傳2第六百一十三章第588章 酣戰第597章 轟炸第8章 馬賊來襲(1)第440章 劍指岳陽第288章 打到河南去第597章 轟炸第693章 矛盾激化1第196章 ‘中國之聲’定刊第149章 惡戰一家嶺(1)第677章 安靜的遠東第225章 留些後手第200章 席家、李家第五百九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