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橄欖枝

“蘇城董事長,總算找到你了。”安尚宇來到蘇城面前,鞠了半個躬,就介紹道:“他們三個人是我的副手,我們剛剛下的飛機,本來應該提前幾個小時來的……”

安尚宇解釋了兩句,接下去道:“請問蘇城先生,大華實業是不是有一艘萬噸級的貨輪,在不使用船艙的情況下開建了?”

“嗯,都是散裝貨輪。”蘇城指了一下前方,兩艘萬噸級的貨輪明顯要大的多,4000噸級的漁船和它們比起來,就像是兒童排球和籃球的區別一樣。

天有點晚了,趁着落日的餘輝,安尚宇勉強看到正在江邊空地上開建的幾個分段。

巨型總段造船法是在分段造船法的基礎上設計完成的,大華實業還處於摸索掌握當中。因此,正在建造的船舶是分段技術和總段技術共同使用的。

對於己方掌握的分段造船法,安尚宇沒有太多看,眼睛只盯着沒有船塢的場地,一會兒,轉過頭來問:“蘇董,我們能上去看看嗎?”

蘇城擡手看了一下表,道:“別太晚。”

“好的好的。”有這麼好的機會,韓國好說話的很。安尚宇再次道謝,立刻與副手們往那邊去了,沒有絲毫的矯情。

霍昌低聲吩咐了一聲,就有兩名大華的員工跟了上去。來大華船業參觀的工程師很多了,每個人身邊都會帶着各種各樣的順手裝備,大華公關部陪同的人員都陪出了經驗,他們不會完全拒絕工程師們使用儀器,但也僅限於簡單儀器。要是想刮點金屬屑什麼的,則是絕對不允許的。

安尚宇首先拿出裝置來測斜度,以確定船舶的工作面。

他抵達之前,就做好了預案,以決定測試哪些項目。平地造船法是否能夠實現。有經驗的工程師,通過一系列的測試中就能看出來。

安尚宇認真的做測試,做記錄。

緊跟着他的副手捧着本子,或者劃勾,或者劃叉,或者寫注,好像在實驗室似的。

目送他們離開,蘇城再對江南造船廠一票人笑笑。說道:“我們和韓國公司,有合作關係。”

“我知道,南朝鮮的現代重工。”叫了幾十年的南朝鮮,榮尚國還不太習慣韓國的稱呼。

說話間,通勤車也來了,榮尚國跟着人上了車,卻有些心神不寧的看着安尚宇離開的地方。

韓國現代重工集團對大華船業的技術有興趣,對現在的江南造船廠來說,既是個好消息,也是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外國公司的介入讓榮尚國去中船重工爭取的時候,多一個說辭和證據。

壞消息是。南朝鮮的公司很有可能是江南造船廠的競爭對手。

蘇城因此而提高價碼,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搖搖頭,榮尚國將各種念頭拋之腦後,決定明天一早,留下工程師們繼續做審查,自己再回中船一趟。

以他的想法,不見得要出讓15%的股份給大華船業。但拿出5%或者7%的股份做做樣子,也不是不可接受的。中央現在到處說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大華實業的管理制度。要說是現代企業制度,似乎也勉強了。

報着這樣的態度,榮尚國回到中船,繼續參加會議吵架。

蘇城樂得榮尚國回去,沒有了這位部級領導,他也就不用做陪客了,由着大華公關部出面,像是招呼其他船廠那樣,招呼江南造船廠。

蘇城自己每天處理一些公務,就與李滄等人討論船舶製造的問題。

任何工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遇到方向問題。像是LNG船,就有GT薄膜,TZ薄膜,GTT薄膜,球罐型,菱形等數種區分,細化下去,使用的材料、模式,船體大小等等,要決定的地方非常之多。

蘇城雖然沒到能夠指導技術進步的程度,但旁敲側擊的,總能縮小決定的範圍,很多時候,則能直指目標的核心。

例如LNG船的類型方面,他雖然不懂各種薄膜和球罐的區別,但只要盯緊法國大西洋船廠,自然會選擇到正確的薄膜船型。

同樣的,對於新材料的選擇,設備和裝備的更新,蘇城也總能提出有預見性的建議。某些新的設計是否能夠延續,還是比較容易判斷的。

至於許多他不能決定的事項,又能通過大家的討論做出決斷。

加上充裕的資金和研究經費,大華船業的進度一日千里。韓國現代重工也沒有藏私,使得LNG船的研發異常的順利。

其實,韓國現代也沒有藏私的必要和能力,他們的LNG船廠是1991年建成的。經過兩年不到的時間,LNG船技術對他們來說,也只是照貓畫虎的水平,又哪有藏私的餘地。

李滄等人隨便提出幾個問題,他們若是不能回答,就只能拿出原樣的技術來解釋。某些時候,用語言和圖紙不好解釋的,就只能用實物來解釋。

本埠到漢城的飛機線路剛剛開通,裡面就坐了半數的大華工程師,往返於現代重工和大華船業之間。

隨着LNG船廠日漸雛形,詹志芳所造成的迴流潮也失去了效果。大華人力資源部再度發力,四處挖人的同時,到處簽署勞務合作的協議。

各家船廠委曲求全,即使反對,也沒那麼強烈了。

大家還指着大華搞技術擴散呢。

隨着新年的臨近,中船重工終於坐不住了。他們趁着舉辦新年聯歡會的機會,邀請蘇城到中船總部參加。

毫無疑問,這是一根橄欖枝。

蘇城順手就將它給接了下來。大華又不是以航運和船舶製造爲主業的,與中船自然是合作優先的。

而且,以國內的環境來說,私企正大光明的戰勝央企,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隨着中國國力的增強,人民銀行和國家發展銀行,動輒就能提供千億級別的貸款。在這種金融巨獸面前,大華哪有抗衡的餘地。

社會主義的國家企業就是標準的托拉斯企業。它的設計就是如此。

不過,與中船合作,不代表要與詹志芳合作。

這一點,蘇城早就通過榮尚國,傳遞給了中船上層。

1月1日。

蘇城先是參加了大華實業自己的新年聯歡會,然後才前往中船重工。

90年代的國企聯歡會還很少有請明星的,此時的央企景況也都不太好,掛些橫幅彩燈就算是上佳的裝飾了。要說起來,甚至比不上大華實業的聯歡會水平。

這樣的情況,還要持續好幾年。國企人的幸福感,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滑入谷底的。尤其是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持續漲薪,下海的商人和外資白領的炫富,使得許多國企員工更加覺得前途渺茫。

差不多要到2005年前後,國企的待遇纔會慢慢趕超上來。到了那個時候,央企花費幾千萬辦個聯歡晚會,吃十萬元的宴席的消息,纔會重新喧囂四方。

酒宴擺在中船的大禮堂裡。中間的六個大桌放茅臺,圍着一圈的二十多個桌子上劍南春和郎酒。剩下的桌子就只有郎酒可上。倒是涇渭分明。

在許多地方企業吃不飽飯的日子裡,郎酒已是很好的酒了,至少在蘇城的印象裡,20年後的很多人,還會尋着90年代的郎酒喝。

榮尚國親自將蘇城迎上席,然後分別介紹中船的領導給他。

大家都站了起來,詹志芳表情怪異。有點不情願。但是,總經理都起身了,他再坐着也不像樣子。只好慢吞吞的起身,像是屁股上綴着東西似的。

蘇城當作沒看見,一一握手。

酒宴開始,盡是些套話,直到快結束了,榮尚國才放下酒杯,問道:“蘇董,聽說你們和南朝鮮的現代公司,合作的非常順利?”

“嗯,韓國的技術比日本和法國差些,但總還可以。而且,他們也是正在發展造船業,從那裡,我們能學到很多經驗。”

“韓國國內的政策確實優惠,咱們要是也能有一個類似的政策,那就太舒服了。”

“再過十年吧。”蘇城隨口回答了一句。

榮尚國一愣,也不好問爲什麼,繼續按照計劃,裝模作樣的一嘆,道:“就怕10年以後,咱們趕不上人家南朝鮮發展的速度了。別的不說,江南造船廠最近接單的速度就不行了。這幾日,我們收到一組競標的要求,主要是噸位2萬到7萬噸的貨輪訂單,數位船東聯合起來做的,時間要求的很緊張,我們評估了一下,覺得有點來不及,蘇董你看看。”

說着,他就把一張單子遞給了蘇城。

蘇城展開來看,競標的要求除了價格,竟然還有時間,起標的日期就低於1年。

“要求確實很高。”

“蘇董要是有興趣的話,江南造船廠願意共同競標。”

這也算是一個拉近雙方距離的方式了,一起合作競標,一起合作造船,就算沒有直接的好處,總能有點香火情。

蘇城笑眯眯的想着,同時道:“競標當然沒有問題,就怕大華船業拖累了江南造船廠。”

“怎麼會。”榮尚國呵呵的笑了出來,道:“我讓人送資料個大華,你們可以先評估一下。我們的想法,一年左右的時間,抓緊一點,造一艘5萬噸的輪船還是容易的,大華若是幫忙的話,我們也許能把時間壓縮在11個月內。這樣一來,拿下一兩艘船的訂單想來是沒有問題的。”

蘇城笑笑點頭,卻道:“就怕韓國方面,給出的競標時間更短。”

“低於11個月?”

“韓國船業公司,手持的訂單並不多,完全可以騰出時間來。而且,像是韓國現代重工等企業,已經熟練的掌握了分段造船法,時間上肯定比以前要快了。”

他這麼一說,本來沒當回事的榮尚國,還真的有些遲疑了。

……

第54章 入股中石油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533章 迷霧第209章 會場第468章 設局第493章 碳纖維第110章 聚合物驅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618章 平臺一日第616章 戰略的戰役第644章 三分之一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91章 困獸第199章 宣傳事蹟第235章 論戰第388章 落實第367章 如何戰勝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652章 選擇公司第273章 截止日第218章 他們會佔領世界的第158章 最終價格第127章 井涌第608章 又做了什麼第626章 有消息第263章 責任感啊第396章 ……高薪挖人第226章 掙扎第351章 中國的援助第259章 外銷第211章 山寨化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57章 華僑優惠第601章 射孔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291章 輸油管道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287章 調查報告第170章 石化基地第525章 鹿死誰手第411章 130年的船廠第613章 四面楚歌第339章 登記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369章 你不懂第47章 配件廠第523章 推箱子第400章 怎麼能這樣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283章 波瀾不驚第310章 找到弱點第548章 捐款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509章 馬上就有了第340章 力爭上游第96章 拉風第496章 設備第471章 扶貧工程第142章 東京第37章 往來無鴻儒第29章 可樂加冰第236章 等價交換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334章 德語第127章 井涌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23章 明星工程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196章 三方控股第407章 成噸的訂單第388章 落實第556章 儘管提要求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511章 不行!第38章 談笑採油機械第524章 邀約見面第160章 中標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232章 登報道歉第580章 測量船第132章 技術方向第282章 高端地盤第202章 新思路第204章 噴涌的石油第67章 測井技術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第582章 展團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602章 兩隻大象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650章 基金改組第287章 調查報告第141章 出國指標第259章 外銷第247章 帷幕初開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198章 建廠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
第54章 入股中石油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533章 迷霧第209章 會場第468章 設局第493章 碳纖維第110章 聚合物驅第438章 如沐春風第618章 平臺一日第616章 戰略的戰役第644章 三分之一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91章 困獸第199章 宣傳事蹟第235章 論戰第388章 落實第367章 如何戰勝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652章 選擇公司第273章 截止日第218章 他們會佔領世界的第158章 最終價格第127章 井涌第608章 又做了什麼第626章 有消息第263章 責任感啊第396章 ……高薪挖人第226章 掙扎第351章 中國的援助第259章 外銷第211章 山寨化第264章 海滄啓航第57章 華僑優惠第601章 射孔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291章 輸油管道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287章 調查報告第170章 石化基地第525章 鹿死誰手第411章 130年的船廠第613章 四面楚歌第339章 登記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369章 你不懂第47章 配件廠第523章 推箱子第400章 怎麼能這樣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283章 波瀾不驚第310章 找到弱點第548章 捐款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509章 馬上就有了第340章 力爭上游第96章 拉風第496章 設備第471章 扶貧工程第142章 東京第37章 往來無鴻儒第29章 可樂加冰第236章 等價交換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334章 德語第127章 井涌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23章 明星工程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196章 三方控股第407章 成噸的訂單第388章 落實第556章 儘管提要求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511章 不行!第38章 談笑採油機械第524章 邀約見面第160章 中標第404章 後勤保障第232章 登報道歉第580章 測量船第132章 技術方向第282章 高端地盤第202章 新思路第204章 噴涌的石油第67章 測井技術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第582章 展團第543章 國家石油公司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602章 兩隻大象第26章 最平靜的年份第650章 基金改組第287章 調查報告第141章 出國指標第259章 外銷第247章 帷幕初開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198章 建廠第436章 了不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