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鑽井

新馬集團將預探井放在了一個重磁力的坳陷處,並將裝備最好的挪威勘探隊給派了出來。

預探井屬於投資風險較大的一種探井,多數情況下,打預探井是爲了得到區域的地質構造。對小小的庫瓦克油田來說,爲此付出數百萬美元是有點不值得的。

但在競爭的壓力下,伊藤信重還是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假如競速勘探失敗,這將會是他的嚴重失誤。

若果成功,纔有機會掩蓋過去。

伊藤信重義無反顧。競速勘探進行了2個月不到的時間,伊藤商社和新馬集團分別用掉了2000多萬美元,這還不計算各種隱性的投入。

對伊藤信重來說,只要失敗,那就是慘敗,會不會多一個嚴重失誤,他並不在乎。

他在乎只是速度。

然而,挪威勘探隊並沒有按照伊藤信重的命令,按時出發。

眼看着都到了下午,挪威勘探隊仍然在整理行裝,伊藤信重終於忍不住了,派人出去詢問,自己在辦公室裡對李政夫道:“中國勘探隊說出發就出發,這些號稱專業的勘探隊竟然要用一天時間裝箱。”

李政夫有所預料,,沒有吭聲。

不多一陣,去詢問的人回來了,報告道:“他們的隊長說,道路太顛簸,許多儀器都要等直升飛機運輸,另外,裝備井架等重裝備的卡車狀態很不好,需要一兩天的時間維修。”

“一兩天?”伊藤信重對北歐人的悠閒實在是難以忍受。

詢問的人小聲的解釋道:“他們的那幾輛重卡,確實有點問題。蘇聯人對卡車早就不維護了,我們租賃來以後,也只做了簡單的養護。一些零件早就去買了,結果半個月也沒送來。要是半路拋錨,那就麻煩了。”

“大華的重卡怎麼能用?他們租賃到的卡車更好?”

“中國人對蘇聯的卡車比較熟悉,而且……他們自己的車也挺破的,所以擅長維修,不一定要替換零件。挪威人堅持要換上完好的零件。檢查無誤再出發。勸說也不行。”

伊藤信重一陣無語。難道經常開破車也變成了一個利好消息?

他確實見過中國工人的自制零件,甚至還曾在中國見過自制的法蘭盤,那時候覺得好笑。如今拿出來比較,中國工人明顯比挪威工人可愛多了。

北歐人向來是廢話多,破事多,幹活少……要是平常年份。看在比較高水平的專業能力上,也沒有關係。但在如今混亂的俄羅斯想購買前蘇聯裝備的配件,難度確實大了一些。

他憤憤的罵了一句“巴嘎”,卻不得不解決問題道:“讓他們把需要的配件列一張清單,我讓人到莫斯科想想辦法。怎麼不早點報告車輛問題?”

“可能要的量比較少。後勤部門首先考慮的是勘探部門的需求……”手下儘可能的解釋了一句,同時道歉。

伊藤信重“哼”了一聲。他命令提前一個星期鑽井,的確有點出乎意料,但這不是後勤不作爲的藉口。他冷然道:“告訴後勤人員,我不想再聽到這樣的事,下次的責任人,就回國內養老去吧。”

他的手下滿臉苦笑,不得不提醒道:“有一半的員工在申請調回國內。回國養老。可能不是懲罰了。”

伊藤信重愣了半天。最後氣的說不出話來。

像是他們這樣的日本大公司,都實行年功序列,輕易不會開除員工,就像是中國的國企和事業單位一樣,坐冷板凳就是最大的懲罰。所不同的是,施行年功序列的公司員工。無論工作辛苦與否,薪水基本一樣。30歲的人就拿30歲的工資,40歲的人就拿40歲的工資。互相之間相差無幾。

在日本國內,這種平均主義還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北海道的工人不會因爲自己和大阪的工人薪資相同而鬧情緒。但在國外,西伯利亞和東京的差別就太大了。

在西伯利亞工作的再好,員工們也不會產生榮譽感。遠離家人和朋友,更讓他們的辛苦工作變的有些失去價值。

回國坐冷板凳,或者在西伯利亞得到重用,似乎沒有太大的區別。

時間拖延下來,寧願坐冷板凳的人也就越多。

李政夫輕輕咳嗽一聲,解除了伊藤信重的尷尬,低聲道:“我去解決直升飛機的問題。爭取在一天內找到零件。”

伊藤信重“嗯”了一聲,讓手下再去催促挪威勘探隊。

外包公司只是爲了錢而工作,在不違反合約的情況下,他是沒有斥責權力的。而且北歐的公司非常偏執,說不幹活就真的敢違反合同。經常做國際業務的伊藤信重不願冒這樣的風險。他不出面,也是留着說話的餘地。

第二天。

經歷了忙碌的協調後,挪威勘探隊終於出發。他們的許多裝備要等直升飛機運輸,但也不能所有的裝備都交給直升飛機。不僅是成本高昂,直升飛機的數量也有限,尤其是大功率的重型運輸直升機,非得找俄羅斯軍方纔有辦法。

望着外面堆積如山的裝備,伊藤信重和李政夫商量道:“蘇城似乎親自去鑽井了,如此一來,他們的速度肯定不慢,我們也應該考慮派員去監督,以儘可能的加快速度。”

李政夫聽出他的意思是想讓自己去,立刻說道:“挪威勘探隊的技術先進,進尺速度肯定會超過中國鑽井隊,如果想讓他們加速的話,不如給出獎金。”

“獎金可以,但實地監督也有必要。這是此次競速勘探的核心環節,不能有任何的失誤。”伊藤信重盯着李政夫,他所在的伊藤商社是世界五百強企業,規模遠超新馬集團,雙方所佔的股份是相同的,公司隱性實力則決定了兩方高官的地位。

“我推薦新馬集團的技術副總監邵思漢。”李政夫一咬牙,把老好人邵思漢給賣了。

在臨時營地裡,適合去井區的高管不多。伊藤信重沒想到還有一個,也無所謂的道:“那就派他去吧。第一口預探井的速度一定要快,如果運氣好的話。說不定完井後就能見到油。勘探圖最多一週就能完成,到時候,我們再決定第二支鑽井隊。如果預探井的結果好的話。我們就可以通過第二次分析,追上大華的速度。”

李政夫也不多說什麼,轉頭就去找邵思漢了。

作爲工會代表,邵思漢要求的勞動保護幾乎超過了新馬集團的後勤極限。以世界級的裝備和千萬美元的佣金請來的勘探隊,速度竟然比大華實業的人海戰術慢了一週,這裡面有邵思漢的原因。

李政夫覺得,這樣的道友,死一打也不值援救。讓他自己去西伯利亞的井區談勞動保護去吧。

同一時間,1105終於掙扎到了預定位置。

100多名鑽井隊員,沒有休息的時間,立刻按照計劃,分成小隊工作。

隊長李仁軍鬍子拉碴的鑽出重卡,就高聲道:“所有人都緊着組建房子,這是首要工作。老王,你找兩個人。把水燒起來。熱熱的開水。”

他一邊指揮一邊給蘇城解釋道:“我們在東北的時候也是這樣,零下30度在戶外,是要凍死人的。也不能一直住在車上,休息不好,柴油也不難弄。”

“您有經驗,我聽您的。我就是你的一小兵。”蘇城溫潤的笑着。做了4年多的老闆。他要是還不會表現禮賢下士的那一套,早就被社會給淘汰了。

兩天時間裡。李仁軍也熟悉了蘇城的作風,客氣了兩句。就放開膀子幹了起來。

體力勞動總是容易讓人的思想單純,軍隊和工廠的風格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工作環境所早就的。不像是城市裡工作的人,做勘探和鑽井的工人一向都有良好的決斷力。婆婆媽媽的墨跡,是難以在野外環境下工作的。

雖然着急進行鑽探,蘇城還是抑制住了“指點江山”的衝動,一言不發的把自己當作一名小工人,隨着1分隊做事。

提意見容易,做事太難。

傳統往往不是最好的方法,卻極有可能是最不壞的方法。

在西伯利亞這種地方,晚上的溫度降到零下30度稀鬆平常,零下40度都不稀罕。此等溫度,不一定能滴尿成冰,但要想在戶外上個廁所,還是非常考驗技術和膽量的事。

沒有房屋就開鑽,感覺上節省了時間,風險卻很大。在沒有準確的衛星雲圖支持的情況下,長期睡在車裡不光難受,而且危險。

首批3間房屋搭好了,李仁軍立刻組織人手開始挖水井。

蘇城抑制着強烈的好奇,和另外幾個人一起,半機械化半人力的刨開凍土,累的滿頭大汗。

挖了三四米的樣子,蘇城手上的鑿岩機猛的一鬆,聲音也大不同了。

聽到聲音,李仁軍馬上跑來看,用手抓着土捏了捏,笑道:“還行。比咱們東北的凍層深了點,也還行。”

蘇城不禁問:“這是用來做什麼?”

“做水井。”

“水井?不會凍住嗎?”

“東北老鄉有句俗話,叫凍七不凍八。就是說八尺以下就不凍了。我們以前開鑽的時候試過,挖到地下3米,蓋上保溫蓋,水井基本不凍,如果有必要的話,還可以通一根暖氣管。”李仁軍的話裡有點高興。鑽井是需要水源支持的,沒有水的話,鑽井都開不起來。

蘇城微微點頭,笑道:“李隊長腹中有乾坤啊。”

李仁軍不好意思的摸摸頭,道:“我就是經驗。15歲工作到現在,小30年了。年輕的時候,我就喜歡找老工人和技術員問,以後又常年在井隊,這次出來,少說半年不能回家吧,見不到老婆孩子,那就琢磨鑽井唄,這荒郊野外的,胡思亂想可不行,你得有點愛好。”

蘇城覺得應該笑,莫名其妙的笑不出來。

……。。)

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609章 弱勢總理第651章 風險投資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347章 外出第500章 血壓升高第241章 不平等合約第624章 中央銀行的第545章 奇貨可居第493章 碳纖維第115章 戶口第203章 併購案第140章 b計劃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240章 精誠合作第372章 鑽井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59章 賭油第159章 開標第310章 找到弱點第108章 競相籌款第613章 四面楚歌第122章 找大油田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336章 技術溢出第567章 甘之若飴第519章 卡脖子第636章 15美元第203章 併購案第332章 私掠證第573章 疑探第463章 無功而返第557章 預備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98章 紅燈綠燈第488章 踢出局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431章 股份第620章 封閉第537章 選戰第127章 井涌第304章 深交所第233章 對着幹第328章 終南捷徑第156章 困難第441章 訂單問題第345章 保衛人員第69章 大慶來了第454章 裂痕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278章 榮辱不驚第395章 ……蓄力第631章 統一思想第30章 採油機第112章 心血第205章 期待第364章 物探隊第388章 落實第57章 華僑優惠第459章 中哈線第315章 有信心第610章 金融城第568章 混亂的秩序第202章 新思路第141章 出國指標第569章 競標開始第288章 裝備公司第5章 辦公自動化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46章 蘇哥哥第211章 山寨化第635章 急轉直下第228章 爆發第195章 千金馬買骨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150章 包銷第121章 淺海油田第133章 炫耀第649章 品嚐成功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7章 採油隊第80章 生產標兵第235章 論戰第182章 新合資廠第326章 完工獎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126章 壓力第210章 白菜論價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274章 炮灰第654章 回京第485章 93年的電影第266章 非此即彼第640章 怕他們跑了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426章 高樓大廈第631章 統一思想第182章 新合資廠
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609章 弱勢總理第651章 風險投資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347章 外出第500章 血壓升高第241章 不平等合約第624章 中央銀行的第545章 奇貨可居第493章 碳纖維第115章 戶口第203章 併購案第140章 b計劃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240章 精誠合作第372章 鑽井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59章 賭油第159章 開標第310章 找到弱點第108章 競相籌款第613章 四面楚歌第122章 找大油田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336章 技術溢出第567章 甘之若飴第519章 卡脖子第636章 15美元第203章 併購案第332章 私掠證第573章 疑探第463章 無功而返第557章 預備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98章 紅燈綠燈第488章 踢出局第352章 信用貸款第431章 股份第620章 封閉第537章 選戰第127章 井涌第304章 深交所第233章 對着幹第328章 終南捷徑第156章 困難第441章 訂單問題第345章 保衛人員第69章 大慶來了第454章 裂痕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278章 榮辱不驚第395章 ……蓄力第631章 統一思想第30章 採油機第112章 心血第205章 期待第364章 物探隊第388章 落實第57章 華僑優惠第459章 中哈線第315章 有信心第610章 金融城第568章 混亂的秩序第202章 新思路第141章 出國指標第569章 競標開始第288章 裝備公司第5章 辦公自動化第293章 大華思路第173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46章 蘇哥哥第211章 山寨化第635章 急轉直下第228章 爆發第195章 千金馬買骨第76章 濟南動力機廠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150章 包銷第121章 淺海油田第133章 炫耀第649章 品嚐成功第538章 就怕他們有證據第7章 採油隊第80章 生產標兵第235章 論戰第182章 新合資廠第326章 完工獎第262章 爭取支持第126章 壓力第210章 白菜論價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274章 炮灰第654章 回京第485章 93年的電影第266章 非此即彼第640章 怕他們跑了第491章 暫不介入第426章 高樓大廈第631章 統一思想第182章 新合資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