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平壤

朝鮮水軍的這次偷襲以失敗告終並且被我軍俘獲了五百人之多損失很大此後的再未敢實施夜襲也難怪在一望無際的雪原上偷襲這根本沒辦法清除那麼多人的腳印又不能趁夜回到海上在騎兵的追擊下只有作俘虜的份。

沒有了騷擾部隊行軍極快離開安州的第三天到達了順州小小的順州已經人去城空休息了一夜繼續向平城進。和順州的情況一樣一路上不當沒有遇到阻擊而且連一個人影也沒見到所有的村寨全部人去屋空連一粒糧食也沒留下。望着空空的平城不管是我心裡其他人心裡也都一樣有種不好的感覺看來敵人是要堅壁清野。平壤是平安道的府經過壬辰衛國戰爭其城牆堅固糧草充足朝鮮軍隊看來是全部收縮到了平壤以此堅城固守。

果然當大軍到達平壤的時候望着高高的城牆和上面飄揚的旗幟證實了我的想法。不光如此連平壤周圍的樹木也被砍伐一光村子裡的門板石頭都被運走看來是什麼都沒留給我們。

沒有辦法只能動用騎兵從很遠處運來木料打造攻城用的雲梯足足費了五天的時間才造好了兩百多部這日清晨隨着號角的鳴響進攻的大軍終於緩緩地向前挪動。伴隨着凜冽的寒風無數八旗士兵像洶涌的大潮一樣向前撲去由於木料不足沒有製造盾車防禦措施很少所以必須加快進軍的度在到達朝鮮火炮射程之前鼓聲開始逐漸加快隨着鼓聲是上萬人急奔跑的腳步聲踩在厚厚的積雪上出令人不舒服的咯吱聲。越過結冰的護城河迎接他們的先是對方的炮火不同於寧遠的紅夷大炮此時朝鮮用來守城的都是三十多年前明軍協助朝鮮打敗倭寇時的武器射程不遠精度也不高對付這種武器八旗士兵很有經驗不斷地將隊形變得疏鬆這樣火炮造成的殺傷力十分有限。終於八旗士兵突破了火炮的攻擊視角來到了城下一部部雲梯架到了城牆上無數虎狼般的士兵蜂擁而上。迎接他們的是鳥銃和羽箭剛剛登上雲梯的士兵還沒來的擊反應就被射落城下幸好此時已經允許救治負傷士兵這些人或自己或被同伴攙扶着離開戰場隨着進攻人數的增加整個戰場混亂起來向回撤退的傷兵和向前攻擊的士兵爲了避免頂牛必須減慢度同時這一相錯也加大了人員密度馬上招來了對方火炮的攻擊。

不得不佩服八旗這種悍不畏死的精神在這樣密集的火炮中八旗士兵並沒有停止向前攻擊而是繼續一往無前的向上衝去。敵人的防守也沒有鬆懈。石塊像雨點一樣落下來砸在人身上出一聲聲悽慘的尖叫砸在雲梯上則梯斷人墜架上城垛的雲梯不斷的被推翻、砸斷即使是這樣也有不少士兵終於登上了城牆開始和敵人展開肉搏可是隨着雲梯的減少登上城牆的士兵沒有辦法繼續擴大優勢相反的不斷被朝鮮軍隊壓縮蠶食沒用一個時辰的功夫二百部雲梯損毀殆盡我們只能看到登上城頭的士兵孤軍奮戰直到最後一個戰死。

“撤退。”阿敏心不甘情不願的下達了撤退的命令離成功只差一步可這一步就怎樣也邁不出去了。

撤退的鑼聲用刺耳的鳴聲告訴還在城下觀望的士兵彷彿也在爲這次不成功的攻城鳴示自己的不平八旗士兵可能從來沒有打過這樣冤枉的仗不少人駐留城下但是還是被一陣陣箭雨趕了回來。看着眼前這種情景衆人不禁想起寧遠一戰來那一站由於火炮的犀利而使攻擊停滯而這一戰雖然敵方火炮並不利害可是我軍的攻城準備顯然不足雲梯被毀後攻擊受到限制無以爲繼失去了寶貴的戰機再加上一切以製造雲梯爲主其他的輔助攻城器械都沒有打造士兵失去了保護的依託受傷的情況十分嚴重戰後清點足足有兩千多人受傷近五百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死在城頭上。

聽了這樣的報告阿敏氣得將馬鞭狠狠地摔在了地上。“這仗沒法打我還從來沒打過這樣窩火的帳呢!”衆人也都明白以阿敏的脾氣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容忍的可是誰又有什麼辦法呢遠近的村寨都被搬光了糧草不斷的減少這裡是平原不同於山區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材料來製造足夠的攻城器械。一個個都互相對視拿不出主意來。放棄進攻平壤等於將後方交給敵人時刻要面臨腹背受敵的危險而且攻克的寧邊和安州也可能被敵人重新奪回倒是恐怕連退路都沒有可繼續攻擊至少要五百部以上的雲梯並且保證一部也不損失才能在第一時間投放到戰場上五百名士兵談何容易這需要時間糧草又不允許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偏偏這時候還來了寒流呼嘯的北風颳過致使當夜氣溫劇降凍傷了很多士兵整支軍隊都被困在平壤城下所有的將領都愁眉不展。

第二天清晨士兵過來稟報朝鮮守軍開始在城頭上倒水得到這個消息所有的人都來到城下只見城牆上結滿了冰層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耀生光望遠鏡中清晰的可見對方城垛上的軍士正用手指着我們這裡彷彿是在嘲笑我們一般。

“真倒黴這讓雲梯如何固定在城牆上啊就算現在有了五百部雲梯又怎樣還是攻不了城。”多爾袞抱怨道難道是老天不幫忙可能是由於我的到來歷史已經開始改變不再按照原來的軌跡前進歷史上是阿敏以快批破襲的方法攻破義州、定州及漢山城過青泉江進攻平壤然後渡大同江逼得朝鮮國王李倧逃往江華島(在開州南海中)遣使請降。而這次顯然不同不同的進軍路線尤其是在沿途耽誤了時間致使敵軍有時間收縮兵力死守平壤。

突然閃閃亮的冰層引起了我的注意這股寒流來的突然朝鮮守軍能用它來助守我如何不能用它來助攻《鹿鼎記》中韋小寶水槍大戰雅克薩之戰一下子浮現在我眼前雖然是但是金庸他老人家想出的辦法斷然不會相去甚遠至今我還記得那一回書叫做“雲點旌旗秋出塞風傳鼓角夜臨關。”韋小寶正是用了土製水炮把個雅克薩冰凍三尺。任憑羅剎鬼的火器如何犀利在水炮面前也無用武之地想到這裡我眉飛色舞大聲吆喝道:“佟養性!”把身邊的衆人都嚇了一跳。佟養性皺着他那苦瓜臉答道:

“先生我在這裡不知先生找我有何事?”

“軍營當中可有水車?那水槍?總之只要能噴水的就好。”我每問一樣他就搖一下頭讓我不得不降低標準最後已經到了能噴水的就行了可是佟養性還是將頭搖得和撥浪鼓一樣把我恨得真想上去踹他一腳。

“吳能呢快去找吳能來。”我這時想起了吳能這傢伙現在成了我的技術總監只要我有什麼想法和他詳細的說一說他總是能按照我的思路霸這東西做出來雖然經常走形變味可是還是有那麼點意思古代是有滅火工具的相信吳能和他的手下能做出我理想的水炮出來。

不大一會吳能一路小跑的過來上前給我見禮這傢伙不像從前那麼瘦了相反的此時變得圓墩墩的條件好了吃的好了自然也就福了。

“先生找我何事?”吳能問道。我用馬鞭指了指遠處的城牆問道:

“你會做水槍或是水車吧我要你在一天內做出一支巨大的水槍能把水射入城中你能做到麼?若是能今後你在朝鮮開辦的作坊我免你五成的稅負。”

“這個……”吳能還在猶豫一聽說我免他五成的稅立刻答應道:

“能啊小的小時候在家鄉就做過這玩藝我保證明太這個時候給先生一具大水槍。”果然吳能沒有讓我失望餘人卻是不懂爲何好端端的我要他造水槍。

“走吧明天我讓各位看好戲這平壤城指日可待衆位不要再擔心了。”說着我撥轉馬頭向營帳騎去。其實大話說出去了我心中難免有些惴惴不安可是處於對金庸老先生的尊重和絕對信任我還是很有一些把握的。

回了營帳卸下盔甲我二話不說就鑽進了吳能的工匠營如今工匠營是整個軍隊中除了軍醫處外待遇最好的單位所有工匠的銀響都要比普通士兵高出三倍。是以工匠們幹活的積極性很高。這時吳能已經開始召集工匠佈置工作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條見我進來他只是點點頭這已經成爲研究所的慣例只有手中有工作可以不必拘於禮節。

他安排完工作開始向我解釋這水槍的製造工藝原來和金庸上說的大同小異看來金老先生是考究過的沒有坑我。先將大木材鋸成兩個半爿每一爿中間挖成半圓的形狀打磨光滑然後將兩個半爿合了起來木材中間就是一個空心的圓筒了。再在末端開一個拳頭大的孔另一端用一條木頭活塞插在圓洞之中。噴水之時將水槍的孔浸在水裡活塞後拉筒裡便吸滿了水再用力推動活塞水槍裡的水就射出去了。

見他說的有道理我讓他將此方法傳授給各人再從軍營中挑選手巧的人分成數隊每隊專門負責一到相應的工序最後再由吳能帶人進行最後一道工序——組裝。這可是現代流水線的原理沒想到讓我用來做水槍了至於製造用的木材我命令蒙古騎兵去遠處山林伐木再託運回來這時積雪甚厚託運並不是很麻煩但是短時間內運送這麼多木材也是難事好就好在這不是雲梯面臨被敵軍損毀的危險是以造的雖然沒有云梯多可是到時或許會比雲梯好用。至於水源我早就想好了平壤四城外的護城河是從大同江引來的活水雖然上面結了冰但是低下沒有這是最後的水源了到時只要鑿冰取水就可以了不用像韋小寶一樣燒雪化水我可沒有那麼多木頭。一想到木頭我連忙命令士兵趁着夜色將白天被毀的雲梯拽回來雖然修不好了可是給士兵取暖還是很好的。

經過一夜奮戰吳能終於在第二天造好了第一支水槍好傢伙足足有五米多長從外形上怎麼看都像一支巨大的注射器在中斷加上了木柄架在支架上士兵將融化的雪水通過尾端的逐漸加入到這支“注射器”的空腔裡隨後固定好四名士兵端着“注射柄”一聲令下向前衝去一道水箭足足射到了二百米開外把在場的諸人全部驚呆了這是什麼傢什啊有如此威力其射程快趕上火炮了。

多爾袞和阿敏繞着這架“注射器”足足走了三圈一個個都瞪大了眼睛在明白我的作戰意圖後這些人都敬佩不已以這種射程從護城河汲水足可以射到城內只是要冒着對方火炮的威脅。

“這不要緊我們可以趁夜將水炮運至指定地點沒等敵人覺就開始進攻相信一次齊射就可以將對面的火炮全部澆溼火藥被澆溼如何還能炮所以最重要的是第一次炮一定要掌握好時間同時就是注意隱蔽。”我解釋道。餘人聽此也就都釋懷了。一個個都下去動員士兵去拉木材的拉木材學習流水作業的去學習整個軍營都被動員起來人喊馬嘶隨後就可以看到一支支巨大的木頭被從遠處的山上運來軍營中敲敲大打的聲音不絕於耳。

隨着流水線的應用水槍的製造度也加快了但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也出現了那就是各個部件的尺寸不一我怎麼把這個爲題疏忽了呢這時後金的度量衡十分混亂無能只是告訴他們每個部件的尺寸可是每把尺子量出來的都有差距。沒辦法只能以吳能所用的尺子爲藍本又造了大量的尺子這樣這個問題就得到了解決。製造度開始不斷上升並且吳能將製造工藝進行了改進在進水孔加裝了一個牛皮管子以便於從護城河中直接吸取河水加快了攻擊的度於是不到三天的時間近八百部水槍製作完畢趁着夜色將這些水槍運到了護城河邊等待第二天黎明的攻擊。

城上的朝鮮守軍對這幾天我軍的動靜自然不會置之不理可是在他們看來我們無非是要打造更多的雲梯或者盾車之類的其它攻城利器心裡擔心也沒有辦法人數有限總不能殺出來和我們打一場正面戰吧那樣他們可得不到任何好處。所以朝鮮守軍只能不斷的往城牆上澆水希望堅硬光華的冰層能阻擋雲梯更是將大量的火藥和炮彈搬上了城樓這一戰是決一死戰了任誰都看的出來它將決定平壤的命運。

第26章 訛詐第6章 進軍第11章 籌備南行第1章 倭亂第23章 狂野作戰第27章 蜜月第38章 斷壁殘垣(上)第4張 雄踞天草第30章 嫌隙第13章 李記運河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上)第2章 白銀第36章 赴會(上)第23章 說媒第25章 戰後第24章 刺殺第3章 生動課堂潘多拉的盒子下第13章 李記運河第1章 倭亂第32章 神效第7章 城下之盟(二)第19章 心計第9章 盤點第11章 香菸魅力第1章 起航第31章 反叛(上)第33章 圈套第4章 洪承疇第28章 鄧家(上)第8章 造反第4章 地緣政治第5章 南遷之議第19章 囤積(上)第33章 圈套第3章 治人第25章 一觸即發第8章 城下之盟(三)第28章 三個女人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下)第21章 戰前第2章 醫狗第36章 赴會(上)第18章 審問第23章 歷史舞臺第31章 反叛(下)第30章 自殺第11章 籌備南行第8章 軍火買賣(下)第31章 血清第27章 接戰第14章 反思(下)第27章 債卷(下)第6章 一樁生意第10章 公審大會第8章 疽癰第14章 戰淮海(一)第30章 天花第16章 毒藥第33章 解困(下)第30章 早有預謀(上)第29章 初春(上)第17章 議戰第23章 弘光退位第22章 就職大典第23章 驚豔(上)第12章 嬉鬧第14章 反思(下)第23章 大海戰(二)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上)第19章 心計第7章 城下之盟(二)第30章 天花第23章 弘光退位第29章 初春(上)第14章 反思(下)第22章 鉅額財產第20章 海上梟雄第4章 妥協第11章 西學人才第23章 驚豔(下)第1章 出征第20章 好你個鄧希晨第21章 次品第24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一)第7章 備戰第24章 刺殺第22章 突騎第17章 焚村第10章 金融危機第24章 刺殺第3章 遭遇第1章 出征第18章 國殤第3章 生動課堂第7章 危機(二)第26章 訛詐第19章 囤積(下)第7章 城下之盟(二)第30章 自殺
第26章 訛詐第6章 進軍第11章 籌備南行第1章 倭亂第23章 狂野作戰第27章 蜜月第38章 斷壁殘垣(上)第4張 雄踞天草第30章 嫌隙第13章 李記運河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上)第2章 白銀第36章 赴會(上)第23章 說媒第25章 戰後第24章 刺殺第3章 生動課堂潘多拉的盒子下第13章 李記運河第1章 倭亂第32章 神效第7章 城下之盟(二)第19章 心計第9章 盤點第11章 香菸魅力第1章 起航第31章 反叛(上)第33章 圈套第4章 洪承疇第28章 鄧家(上)第8章 造反第4章 地緣政治第5章 南遷之議第19章 囤積(上)第33章 圈套第3章 治人第25章 一觸即發第8章 城下之盟(三)第28章 三個女人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下)第21章 戰前第2章 醫狗第36章 赴會(上)第18章 審問第23章 歷史舞臺第31章 反叛(下)第30章 自殺第11章 籌備南行第8章 軍火買賣(下)第31章 血清第27章 接戰第14章 反思(下)第27章 債卷(下)第6章 一樁生意第10章 公審大會第8章 疽癰第14章 戰淮海(一)第30章 天花第16章 毒藥第33章 解困(下)第30章 早有預謀(上)第29章 初春(上)第17章 議戰第23章 弘光退位第22章 就職大典第23章 驚豔(上)第12章 嬉鬧第14章 反思(下)第23章 大海戰(二)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上)第19章 心計第7章 城下之盟(二)第30章 天花第23章 弘光退位第29章 初春(上)第14章 反思(下)第22章 鉅額財產第20章 海上梟雄第4章 妥協第11章 西學人才第23章 驚豔(下)第1章 出征第20章 好你個鄧希晨第21章 次品第24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一)第7章 備戰第24章 刺殺第22章 突騎第17章 焚村第10章 金融危機第24章 刺殺第3章 遭遇第1章 出征第18章 國殤第3章 生動課堂第7章 危機(二)第26章 訛詐第19章 囤積(下)第7章 城下之盟(二)第30章 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