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盤點

山東宣佈自治如同一石激起千重浪整個天下爲之震驚叫崇禎最爲頭疼的是京杭運河被切斷漕運完全癱瘓京城賴以爲繼的生命線彷彿被我掐在了手裡。所有的糧草和曹銀不得不由6路轉運增加了成本不說一路上也經常被攔截明軍不得不派重兵保護。

與此同時東來增援的洪承籌配合孫承宗在太原於代善部進行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戰雙方均動用了當時各自所擁有的最先進的火器儘管這些火器在我軍看來已經很落伍了可是這卻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一次戰役中使用如此多的火器。雙方互相炮擊長達三日之久太原城牆被轟的千瘡百孔。最後還是因爲八旗兵少害怕被明軍將主力包圍在太原遂主動放棄過汾水、黃河直向陝西撲去。

自蒙古被皇太極佔領明軍補給戰馬的重要渠道被切斷儘管在皇太極撕毀和洪承籌的協議前明軍通過糧食交換了一部分戰馬但是這些戰馬的質量和數量都不足以和八旗相比。皇太極之所以選擇在冬季進攻最重要的一點原因就是北方河流在冬季結冰這樣便於騎兵部隊大規模的機動。

洪承籌求功心切完全不顧己方的持續作戰力和機動力驅趕士兵追擊結果在小河口被代善鑿冰設伏3軍馬陷落冰水代善更率兵從上游掩殺將洪承籌殺得灰頭土臉若不是孫元化手下的大將吳建支援洪承籌損失還會更爲嚴重。

小河口一役使得洪承籌再不敢急功冒進這也拉開了八旗和明軍的距離使得八旗在陝西肆虐一圈後和甘肅的齊爾哈郎部會合後連克寧夏、蘭州最終得以佔領六盤山以西岷山以北的廣大區域至此皇太極完成了他侵吞河套平原以及黃河上游的進一步戰略部署並且擄掠了大量的漢民爲第二年春天以後大範圍農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洪承籌追至洛水之後已經後力不足對於在西北作戰他本應該得心應手可是李自成趁亂取利按照當初我所說的那樣佔領了漢中這讓洪承籌左右爲難無疑同時面對八旗和義軍雙方面的威脅他的壓力很大遂不再前進。

此時天下格局已經漸漸清晰以皇太極爲的滿蒙塞外聯軍佔據了長城以北的大片區域勢力滲透到甘肅青海此時的皇太極並不急於再次侵襲中原每一次侵襲他都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消化和修養這個週期大概是一年左右女真人很少在夏季作戰因爲這個季節他們要耕種捕獵。

李自成爲的義軍主要在秦嶺和伏牛山一代活動勢力範圍囊括了襄陽和漢中憑藉秦嶺和長江暫時站穩了腳跟這時他們正在學我當初那樣打土豪分田地弄得不亦樂乎整個漢中平原的富戶都被洗劫一空闖王的名頭真正響亮起來。

崇禎丟了山海關不算甘肅、青海也相繼失守不過這些他到並不心疼畢竟自己的大明朝暫時還是保住了自己也不用南遷了私下裡崇禎常常感嘆自己當初英明沒有聽那些膽小鬼朝臣的攛掇否則一旦南遷整個北方勢必落入我李開陽和皇太極的手裡雖然丟了一些地方但那些都是不毛之地不足以養兵蓄民丟了也就丟了將來找機會再奪回來。

夜裡崇禎經常看着地圖爲自己沒有效仿南宋而沾沾自喜唯獨讓他如刺在哽的就是整個山東的自治這個該死的李開陽崇禎不知道將我咒罵了多少遍。可是他此時偏偏拿我們有辦法洪承籌的大軍在陝西鎮壓着義軍同時還要防備女真人真不知道明年的冬天這些蠻夷又要從哪裡進攻。別人家過年歡歡喜喜唯獨崇禎愁眉不展因爲每年這時候皇太極都會準時拜年弄得他心驚肉跳。

孫承宗的軍隊此時絕對是京師防備的主力是一兵一卒也不能動不但不能動還要擴增可是如此一來整個北方就沒有任何力量了制約或者是牽制山東了。臥榻之旁豈容他人窺伺我李開陽和孫元化一刻不解決他就一刻也不得安生生怕自己的曹銀被這兩個傢伙搶劫去。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局勢稍一穩定從湖廣江南運送的曹銀就接二連三的被搶劫據回來的士兵報告這些搶劫曹銀的強盜一個個武器精良經常是數百乃至上千人的突然出現讓護送的官兵猝不及防。即使是人數相當的情況下由於對方有先進的火器明軍很難抵擋在保命要緊的前提下只能潰逃。

李開陽又是李開陽我哪裡招你惹你了你要這樣不依不饒我跟你沒完!紫禁城裡從這以後經常能聽見皇宮裡淒厲的叫喊聲。

“曹公公這是誰啊敢在皇宮裡大肆喧譁喊鬧!”一個剛來的小太監向一個老太監問道。

“這個不該你問你只要記得聽見這聲音躲得遠遠的最好千萬不要因爲好奇往跟前湊合除非你不想要你的小命了。”那老太監囑咐道。

“是我聽您的!”小太監回答道可心裡還是對那個聲音充滿了疑惑難道是皇上小太監不敢想了匆匆忙忙的提着燈籠跟着老太監消失在夜色中。

崇禎這些天實在是鬱悶之極只能靠着自己的怒吼來泄自己心中的鬱悶連續拍了四批刺客但是都是有去無回那個李開陽最近居然給他送了一盒禮物他當然是不敢看了誰知道里面是什麼也許是那些刺客的人頭呢古代的時候經常是這樣回敬自己的敵人的。

當殿下的武士將盒子打開時一團黑霧物從盒子裡面彈出來。“快躲開!”大殿中的羣臣有眼睛尖的知道這不是什麼好東西這時沒有定時炸彈這個名詞所以衆人心中想的都是機關一類的暗器在打開盒子前就躲得很遠。但是還是沒有幸免那物體彈到半空然後轟然一聲爆炸腥臭的液體四處飛濺濺得人一身都是害得朝臣們一個個都灰頭土臉以衣襟掩鼻整個大殿裡瀰漫着臭味中人慾嘔。

只見半空中一張紙條慢悠悠的飄落下來君臣們你看我我看你誰都不敢上前觀看還是溫體仁體貼上意壯着膽子湊上去只見上面寫着八個大字“再有下次取爾狗命!”然後是一個骷髏頭。

溫體仁讀了前六個字再不敢讀下去深恐皇帝震怒連忙命人收拾下去崇禎就是再傻也知道後兩個字寫的是什麼心中惱怒不已。偏偏又不能在羣臣面前作一扶袖宣佈散朝。

這當然是我的傑作了崇禎派出的刺客伎倆十分低俗有兩個還沒有進入登州就被俘獲後兩個比他們幸運一些但是我的府邸哪是他們那麼容易進來的有一個仗着自己功夫好試圖半夜偷襲結果被射得滿身都是彈孔另一個乾脆直接自獲得了寬大處理。經此一次崇禎再不敢派刺客行刺我了對於這種來無影去無蹤的“炸彈”他十分恐懼登州以火器聞名不脛而走整個大殿更是一週沒能使用不管太監們用什麼辦法就是無法驅散那股惡臭只有等着它自己慢慢消散。

遠在登州的我心中不斷幻想着“髒彈”爆炸的情景直到從京裡傳來消息證實它的威力這枚髒彈是我受拉登恐怖襲擊的啓示而明的並且經過了數次試驗威力無窮那帶有臭味的藥水更是我精心設計的專門獻給可愛的崇禎皇帝的取得這樣的效果自然是意料之中。

這些天來除了加強山東境內的防衛措施以外我最願意做的就是兩件事第一和孫元化一起沉迷於火器的研究第二就是開時喜歡上作強盜的感覺。不勞而獲真是不錯難怪那麼多人喜歡做強盜不用自己去費心勞神的想怎樣賺錢增加稅收只要伸伸手派出幾支小分隊一箱一箱的銀子就滾滾而來。這樣的好事我快要做出癮來但是還是不得不收拾心情等待朝鮮以及遼東的各路將領到達登州舉行一次特殊的大會。

隨同他們來的還有我近一年沒有見到的妻子們更有阿巴亥爲我生下的小兒子李逍遙。說起這個兒子的名字我可是費了不少腦筋之所以起這個名字一方面我曾經是一個遊戲迷《仙劍奇俠傳》玩了n遍真是懷念那個時代另一方面我不希望這個兒子將來也捲入政治和軍事當中他所生存的年代應該是一個和平富足的年代他的兄長李東寶從一出生就註定肩負了朝鮮這個政治任務而他不應該再有這樣的生活。生在帝王家不是一件好事好像崇禎那樣沒有治國之材偏偏要自不量力一樣那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所以我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逍遙快樂一生纔有了這個名字。

朝鮮和遼東的大船6續抵達登州一年來我的航運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展伊麗莎白級戰艦的數目已經過5艘其他的戰船和商船的數目也在突飛猛進。隨着航運業的展從日本以及美洲來的白銀絡繹不絕的涌入我的口袋而沿海各地的特產也飄洋過海到達日本、歐洲、非洲等地。整個太平洋海面上經常可以看到懸掛龍旗的中國商船就是西班牙和荷蘭等國的商船經過馬六甲時也必須繳納足額的稅金這樣才能懸掛龍旗在海上暢通無阻。凡是沒有龍旗的船隻都會遭到在海上游弋的我海軍戰船的無情攻擊直至其被俘獲或者擊沉。

大量的貿易順差並沒有將物價擡高這是因爲不斷涌入的移民消耗了不少更重要的是鄧希賢依照我們的商定開始積蓄白銀並且由朝鮮政府鑄造銀幣和金幣在市面上流通。當金幣和銀幣充斥整個市場後白銀將會作爲一種儲備逐漸退出市場隨後進入紙幣時代這只是衆多計劃中的一環更多的金銀被當作軍費投入到新武器的試製和量產中。注重火器但不忽視冷兵器是我現在裝備軍隊的觀點畢竟這些火器不是後堂槍更不是衝鋒槍他們在戰場上雖然佔有重要的地位可是還不足以取代刀和劍的地位。短筒火槍只是作爲士兵用來自身防衛的最後一道屏障來減少我軍的傷亡而長筒火槍雖然射程在不斷增加但是必須依賴井然有序的陣型才能揮威力前提條件還是必須有足夠的數量。

因此快的進攻能力以及優良的後勤保障是我追求的目標在這一點上袁崇煥跟我的觀點大致相似。他是最先抵達登州的將領我們整整的在一起討論了一天一夜我將自己在義軍中的見聞向他做了介紹他則向我彙報瞭如今遼東的形勢。

不得不說我是幸運的此時的遼東和朝鮮已經是將星雲集海軍就不必說了柳德恭、樸人傑、安龍煥、李哲、鄧希晨都能堪當大任擁有鄭和級戰艦三艘伊麗莎白級五十餘艘其他戰船近三百艘(舊式戰艦已經全部淘汰改裝成商船或者是倒手給鄭芝龍。)各種作戰人員五萬餘人整個太平洋海域都成了海軍的天下。海軍的軍費也是最足的因爲爲了促進海軍的作戰積極性海軍的軍費除了朝鮮府庫每年的固定撥款以外凡是海上繳獲所得都可以在任意港口公開拍賣。拍賣所得建立海軍展基金這些基金一方面用來投資新的具有增長潛力的行業一方面用來補貼海員的軍餉和購買戰艦火炮所以凡是最先開的火炮海軍總是搶先裝備戰艦升級的度也很快。這已經初見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並且向制度化過渡爲6軍做出了好的榜樣。

難就難在6軍由於作戰人員數目龐大所以都改編成新軍是不現實的加強騎兵和火器部隊成了展的重點在這上面袁崇煥絕對可以說是專家他提出的一些作戰理念和操練方法都是他多年的經驗所得所以他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徹底控制東北。

朝鮮的6軍趨向於預備役朝鮮人不是很能打仗也不願意打戰這和他們過多的受儒家教育有關我也不要求他們個個都作爲優秀的士兵那樣所耗費的精力和錢財實在不值得也不利於將來控制朝鮮。說道士兵蒙古人和女真人才是天生的士兵他們驍勇善戰性格頑強即使是遇到數倍於己的敵人也毫不畏懼退縮是最好的騎兵。其次就是關外的漢人以及中原北方的移民這些人吃苦耐勞堅忍不拔經過訓練後對火器的掌握尤爲熟練是最好的步兵。袁崇煥充分的揮了這些人的特長將他們有機的結合起來重新組成了兩個甲種兵團三個乙種兵團。

兩個甲種軍團此時各一萬人都沒有滿編計劃中是達到總數四萬到五萬人的規模每個士兵配備短筒火槍一支精鋼戰刀一把優良戰馬一匹擔當突擊任務負責摧毀敵人的作戰意志要達到這個標準還需要一段時間那都是無數的銀子堆出來的。而乙種兵團要求沒有那麼高他們的設計編制是每兵團四萬人其中騎兵一萬火器兵一萬(配備長筒戶火槍以及至少百門火炮)其餘的都是輔助兵種他們擔任防衛任務負責防守佔領區必要時支援甲種兵團。隨後的就是後備部隊了這些人沒有固定的人數限制和武器限制他們的武器都需要自備農閒時接受軍事訓練戰時協助乙種兵團作戰略防禦。

目前甲種兵團雖然只有兩萬人但是乙種兵團基本上已經就位總數達到十二萬朝鮮駐有一個以朝鮮和漢軍爲主的混合乙種兵團;東北駐紮兩個乙種兵團一個駐紮在黑龍江流域支援多爾袞的遠征軍另一個駐紮在遼河流域負責山海關的防禦。

另外還有兩支特殊的部隊一支是多爾袞的遠征軍人數將近有五萬主要以騎兵爲主配備有大量的車載火炮目前這隻部隊已經橫掃整個外興安嶺以及阿穆爾河流域正在向貝加爾湖流域滲透迂迴包抄在蒙古高原建立大清國的皇太極並在醞釀向俄羅斯腹地進攻。

另一支是山東孫元化組織的神機軍主要負責山東境內的治安這些人只有不到兩萬人目前按照我的意圖正在擴充兩萬人保衛作爲楔子楔入中原的山東是絕對不夠的何況這兩萬人也就是個花架子作戰能力並不強此時也就是崇禎沒有騰出手來兵力不足否則守衛山東是十分吃力的。這隻部隊計劃擴充到五萬人還需要訓練和重新部署。

此外就是遼東舊部了這些人數目不多作戰力不強如今都劃歸作爲袁崇煥的直屬部隊而從前跟隨袁崇煥的那最先裝備的5人則重新回到我的旗下作爲我的私人部隊。還有一萬人的海軍6戰隊由劉星帶領駐紮在對馬島。

如此盤點一下我手下的6軍總人數已經達到二十餘萬預期目標是三十萬。當然靠這三十萬想打天下不是很容易至於守天下那幾乎是不可能的最爲嚴重不足的就是這三十萬人過於集中在少數人手裡例如多爾袞、佟養性、蘇克薩哈、鰲拜等人漢族高級將領的比例不多。更重要的是這目前的二十萬人每月日常消耗也都在二百萬兩以上還要加上裝備升級換代對財政的壓力實在是很大。

這也僅是在“和平時期”一旦大規模戰役開始那消耗就絕對不是這個數目了打仗打的就是錢。袁崇煥向我介紹完後可以概括爲目前形勢一片大好可是財政略顯緊張說了一大堆他就是伸手管我要錢。

袁崇煥投入朝鮮陣營以後並沒有改掉從前善於要錢並且善於花錢的毛病而且更甚於從前要的理直氣壯花的臉部紅心不跳。

我說我的老哥啊你以爲我弄這些錢容易麼揹負了多少罵名啊看他這麼花我能不心疼麼袁崇煥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好在她也總算不是隻會化不會爭屯兵政策屯出了不少糧草來自給當然還略顯不足可是總是減少了一些開銷。爲此他還向我邀功請賞抱怨6軍的軍費不足。

還怎麼不足啊一年就是將近三千萬兩加上海軍的一千萬兩移民也花費了不少於二千萬兩亂七八糟的加在一起就是七千萬兩。崇禎的國庫纔多少錢按照情報估計至16世紀末明政府除每年徵收21萬兩田稅外還照例徵收1萬兩由力役轉化而來的稅銀2萬兩的壟斷鹽業收入和4萬兩指定交送太倉的其他各種收入。當然這種稅收隨着戰事的緊張而不斷增加目前到底收入多少花費多少崇禎自己心裡都沒有準確的數目。他一年的收入怎麼也不會高過我至於明朝官員的收入就更不用跟朝鮮比了一個二品官一年的俸銀只有152兩不得不靠地方官吏的錢財饋贈爲生。在其年收入中後者可能是前者的1倍。品位較低的官吏未必能得到這種外快只好走借債之路一個六品文官的俸銀只有35兩也許還不夠支付家庭開支(我的一個普通士兵的軍餉也有五十兩就更不要說各級軍官和官員了。)。真不明白爲什麼花了這麼多的錢我才佔了這麼點地皮和人口真是不划算。

請關注獸醫新作《春水流》。給你一段東晉的悲歌點擊下面鏈接可直接閱讀。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第35章 龍歸大海第7章 城下之盟(二)第4章 洪承疇第5章 阿巴亥第9章 獻計第17章 焚村第10章 對馬海戰(二)第27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14章 戰淮海(一)第13章 大獲全勝第26章 鄭和寶船第32章 圍困(下)第21章 戰前第30章 天花第11章 籌備南行第8章 發展大計第26章 鄭和寶船第1章 起航第8章 疽癰第21章 次品第29章 初春(下)第21章 戰前第13章 討論(上)第19章 囤積(上)第28章 吃癟第6章 辯論第15章 戰淮海(二)第3章 有才軍師第2章 攻城第4章 手術第10章 給史可法的一封信第34章 營救第19章 整容第33章 圈套第24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一)第2章 攻城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上)第2章 逼宮第2章 白銀第8章 疽癰第7章 打自己的仗讓別人去說吧第2章 白銀第24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一)第18章 海權第6章 瘟疫降臨(上)第1章 出征第20章 好你個鄧希晨第12章 重操舊業第31章 開張大吉第4章 賭注第5章 初爲人父第3章 生動課堂第2章 逼宮第11章 香菸魅力第10章 給史可法的一封信第29章 婚慶第14章 噩耗第2章 吃飽的感覺真好第29章 大勝利第32章 拍賣第22章 就職大典第32章 招賢第8章 軍火買賣(上)第9章 獻計第29章 大勝利第6章 瘟疫降臨(下)第14章 戰淮海(一)第23章 歷史舞臺第25章 戰後第12章 兵臨城下(下)第36章 赴會(上)第2章 白銀第33章 解困(下)第5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19章 藩鎮第22章 大海戰(一)第19章 整容第16章 劫匪第9章 絞殺第16章 醫壇泰斗第31章 籌備第29章 大勝利第17章 獲益第15章 密謀第14章 反思(上)第12章 兵臨城下(下)第28章 吃癟潘多拉的盒子下潘多拉的盒子下第4章 地緣政治第8章 軍火買賣(下)第17章 雙寶第32章 招賢第24章 忙亂第1章 艱難抉擇第23章 大海戰(二)第24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一)第18章 初抵王京第23章 鏖戰第26章 徐霞客
第35章 龍歸大海第7章 城下之盟(二)第4章 洪承疇第5章 阿巴亥第9章 獻計第17章 焚村第10章 對馬海戰(二)第27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14章 戰淮海(一)第13章 大獲全勝第26章 鄭和寶船第32章 圍困(下)第21章 戰前第30章 天花第11章 籌備南行第8章 發展大計第26章 鄭和寶船第1章 起航第8章 疽癰第21章 次品第29章 初春(下)第21章 戰前第13章 討論(上)第19章 囤積(上)第28章 吃癟第6章 辯論第15章 戰淮海(二)第3章 有才軍師第2章 攻城第4章 手術第10章 給史可法的一封信第34章 營救第19章 整容第33章 圈套第24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一)第2章 攻城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上)第2章 逼宮第2章 白銀第8章 疽癰第7章 打自己的仗讓別人去說吧第2章 白銀第24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一)第18章 海權第6章 瘟疫降臨(上)第1章 出征第20章 好你個鄧希晨第12章 重操舊業第31章 開張大吉第4章 賭注第5章 初爲人父第3章 生動課堂第2章 逼宮第11章 香菸魅力第10章 給史可法的一封信第29章 婚慶第14章 噩耗第2章 吃飽的感覺真好第29章 大勝利第32章 拍賣第22章 就職大典第32章 招賢第8章 軍火買賣(上)第9章 獻計第29章 大勝利第6章 瘟疫降臨(下)第14章 戰淮海(一)第23章 歷史舞臺第25章 戰後第12章 兵臨城下(下)第36章 赴會(上)第2章 白銀第33章 解困(下)第5章 潘多拉的盒子第19章 藩鎮第22章 大海戰(一)第19章 整容第16章 劫匪第9章 絞殺第16章 醫壇泰斗第31章 籌備第29章 大勝利第17章 獲益第15章 密謀第14章 反思(上)第12章 兵臨城下(下)第28章 吃癟潘多拉的盒子下潘多拉的盒子下第4章 地緣政治第8章 軍火買賣(下)第17章 雙寶第32章 招賢第24章 忙亂第1章 艱難抉擇第23章 大海戰(二)第24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一)第18章 初抵王京第23章 鏖戰第26章 徐霞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