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討論(上)

“攝政王閣下您到底想要什麼如何才肯罷手呢?”規伯玄方一忍再忍但是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我的態度十分不友善。

“這個麼我還沒有想好也許是銀子吧我承認我很貪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所以我是帶兵來對馬島的靠自己的力量來謀求屬於我的財富這沒有什麼不對吧!當初你們的倭寇不也是這樣到朝鮮和中原的麼至於土地我不稀罕對馬島的土地太貧瘠根本養活不了幾個人。哦對了對了還有美女但是我說話一向很直不是我侮辱你們倭國女人可是說句實話你們的女人卻是長得沒有什麼特點說到美女簡直就是貧乏所以我也不是爲了美女來的!哎想來想去都想不出一個好理由來或許是一時高興吧!”

我話音一落再次引來衆將的大笑把規伯玄方氣得好懸沒有倒仰過去。

“不過要說真的看上什麼或許就是你們日本刀的鑄造技術吧明人不說暗話對馬島上我只看重兩樣東西刀和銀子。既然玄方先生已經等的不耐煩了那好吧請你轉告你家宗主我李開陽就要這兩樣東西如若滿足我可以考慮退兵。”我可不想像帝國主義一樣明明是侵略還要冠冕堂皇的說來解救世人剛纔一頓搶白把規伯玄方氣得那樣我也就解氣了算是一種報復替“後人”出氣。

“這這我還要和我家宗主商量玄方此次前來只是代表宗主表示善意願意和解所以攝政王閣下提出的條件必須要經過我家宗主同意才行。”規伯玄方沒料到我說話如此直白又不好當場拒絕我只得唯唯諾諾的說道。

“那好如此就請玄方先生轉告宗義成就說我李開陽恭候他的大駕希望他能來親自和我談。”規伯玄方自然是滿口答應他心思早就不在這了惦記着早點回去覆命所以匆匆告辭。

“先生難道就真的這樣便宜了宗氏如此輕而易舉的撤軍?”鰲拜不解的問道看着這個將來的梟雄我不溫不火的說道:

“那還想怎麼樣難道把對馬島夷爲平地這樣的話誰給我們挖銀子誰給我們生產戰刀。不能涸澤而漁這個道理你總是懂吧要留給敵人以希望否則他們就不會努力會狗急跳牆到時我們就得不償失了。”

“是末將受教了。”鰲拜恭敬的說道對於這個人我一直都有戒心這種戒心比多爾袞還大畢竟阿巴亥現在是我的女人而且多爾袞的個性張揚這就決定了他不足以成爲帝王歷史上多爾袞死後被被撤去帝號連同屍體也被挖出來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後砍掉腦袋暴屍示衆。足見多爾袞在這方面做得很失敗要不是武力強大他生前就被整治了當然這也是他咎由自取史書歸罪爲他想當皇帝而乾隆帝以爲這是“誣爲叛逆”。

中國歷史上那些當了皇帝的人包括乾隆的父親雍正帝在內在他們沒有當皇帝之前有誰沒有想當皇帝的念頭和動作?想當皇帝的人爲什麼當了皇帝就沒有罪沒有當上皇帝就有罪呢?問題就在於做皇帝的怎樣對待反對派。對於反對派如果多爾袞能像李世民收用魏徵那樣那就稱得上胸有成謀了或者退一步說他生前能在反對派的挑剔監視下嚴於律己謹慎從事與朝廷大臣之間的距離不要拉得太遠反對他的人就不會那樣蜂擁而上以至於讓他死無葬身之地造成全局的敗亡。

鰲拜則不同此時的鰲拜做事從來都是小心謹慎凡是交給他的任務也都是盡善盡美的完成並且十分善於籠絡別人再看他的軍隊戰鬥力也十分強悍所以我一直不敢大用鰲拜。歸結起來鰲拜的失敗在於小窺了康熙也在於它的野心膨脹這樣的人最可怕所以我不能不防可是偏偏這樣的人才若是不用又是浪費真是很難取捨啊!

“對馬宗氏在對馬經營這麼多年不可能被我們一下子打垮即使他真的垮了對我們也沒有好處對馬的住民會更難管理總不能我們將他們都殺了吧那樣的話誰來開採銀礦誰又來鑄造戰刀。所以我們現在就是要逼宗義成就範同時也是尋機消滅倭人的水軍打開倭國的大門讓貿易順暢從倭國攥取更多的金錢。”我苦口婆心的給衆人解釋道。

“可是先生我不明白我們爲什麼不像征服對馬島一樣征服整個倭國呢那樣倭人都是我們的奴隸銀礦開採還不是源源不斷哪像現在這樣需要靠海上貿易從中攥取差價太辛苦了直接一些不是很簡單麼。”蘇克薩哈說道其餘女真衆將也都紛紛點頭甚至包括朝鮮和中原的一些將領也表示贊同畢竟這樣的效果很明顯很快不用辛苦的去掙。

這是女真人乃至蒙古人標準的劫掠邏輯生產不是他們的事他們只要將別人的勞動所得佔爲己有就行大草原上祖祖輩輩都信奉着這條宗旨是以中原近千年來都受到來自北方草原的威脅這也正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

“難道你們真的認爲可以輕易的征服一個民族麼尤其是倭人這樣的一個民族除非徹底將他們從這個世界上抹去但是那又談何容易。”我向衆人問道同時也是在問我自己。真的我真的有一種衝動就是將日本這個民族徹底從地球上抹去因爲它給我們留下了太多不愉快的記憶了。可是我有這樣的權利麼我真的有權力剝奪別人的生命麼?自從我的兩個孩子出生以後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作爲父母我終於也體會了那種牽腸掛肚的感覺人是都有生存權利的每每想到這裡我經常在動搖是否繼續下去孩子出生以後我十分留戀於這種溫馨和諧的家庭生活竟然萌生了退意就在朝鮮建立一個世外桃源多好何必還去管中原的事或者是什麼日本還是俄羅斯。

但是可能是一種責任感吧像我這樣生在七十年代末的人總是莫名其妙的有一種責任感對於自己對於國家和民族的責任經歷了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巨大變遷影響最深遠的或許就是我們這代人生於七十年代。哈哈感慨那麼多沒用我已經到了古代還能說什麼呢只有自己多做一點讓將來的後世子孫少受一些苦吧所以想到這裡我又不得不收拾情懷抱着悲天憫人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整裝待。

第23章 弘光退位第7章 疫苗(上)第13章 討論(上)第20章 洞林驚魂(上)第17章 各朝各代第24章 騙婚第12章 未雨綢繆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下)第14章 戰淮海(一)第30章 早有預謀(上)第2章 逼宮第11章 籌備南行第1章 倭亂第25章 戰後第2章 兩面夾擊第7章 城下之盟(二)第34章 攻其必救第16章 攻城第18章 提親第32章 歸途第24章 騙婚第12章 瞞天過海(下)第4章 賭注第28章 拔絲地瓜第24章 忙亂第37章 黃雀在後(下)第28章 較量第14章 反思(下)第17章 議戰第36章 赴會(上)第15章 激戰第25章 軍事改革(上)第5章 阿巴亥第16章 攻城第22章 大海戰(一)第11章 圈錢第23章 驚豔(上)第15章 香豔旅程第31章 反叛(下)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中)第7章 打自己的仗讓別人去說吧第1章 大移民第9章 獻計第11章 籌備南行第20章 好你個鄧希晨第24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一)第23章 驚豔(上)第4張 雄踞天草第24 爲了讓孩子不再學英語第6章 瘟疫降臨(上)第13章 鼓動第23章 歷史舞臺第27章 債卷(下)第21章 洞林驚魂(下)第19章 心計第26章 徐霞客第21章 政體第8章 軍火買賣(下)第31章 反叛(上)第12章 兵臨城下(下)第3章 新城(下)第20章 謠言第16章 戰淮海(三)第14章 密謀第33章 解困(上)第28章 較量第23章 弘光退位第14章 盟誓第2章 吃飽的感覺真好第9章 對馬海戰(一)第19章 心計第10章 公審大會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上)第32章 歸途第4章 陷入困境(下)第13章 授課第22章 商路(下)第7章 平壤第28章 鄧家(上)第9章 對馬海戰(一)第27章 我家的醋罈子第17章 和解第2章 醫狗第2章 賭注(上)第2章 地第15章 戰淮海(二)第24章 射馬擒王第17章 議戰第3章 新城(上)第7章 疫苗(上)第30章 早有預謀(上)第16章 劫匪第14章 戰淮海(一)第12章 兵臨城下(下)第3章 新城(下)第22章 鄧希晨的情史第14章 戰淮海(一)第9章 獻計第21章 次品
第23章 弘光退位第7章 疫苗(上)第13章 討論(上)第20章 洞林驚魂(上)第17章 各朝各代第24章 騙婚第12章 未雨綢繆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下)第14章 戰淮海(一)第30章 早有預謀(上)第2章 逼宮第11章 籌備南行第1章 倭亂第25章 戰後第2章 兩面夾擊第7章 城下之盟(二)第34章 攻其必救第16章 攻城第18章 提親第32章 歸途第24章 騙婚第12章 瞞天過海(下)第4章 賭注第28章 拔絲地瓜第24章 忙亂第37章 黃雀在後(下)第28章 較量第14章 反思(下)第17章 議戰第36章 赴會(上)第15章 激戰第25章 軍事改革(上)第5章 阿巴亥第16章 攻城第22章 大海戰(一)第11章 圈錢第23章 驚豔(上)第15章 香豔旅程第31章 反叛(下)第24章 堂吉訶德計劃(中)第7章 打自己的仗讓別人去說吧第1章 大移民第9章 獻計第11章 籌備南行第20章 好你個鄧希晨第24章 羣英會蔣幹中計(一)第23章 驚豔(上)第4張 雄踞天草第24 爲了讓孩子不再學英語第6章 瘟疫降臨(上)第13章 鼓動第23章 歷史舞臺第27章 債卷(下)第21章 洞林驚魂(下)第19章 心計第26章 徐霞客第21章 政體第8章 軍火買賣(下)第31章 反叛(上)第12章 兵臨城下(下)第3章 新城(下)第20章 謠言第16章 戰淮海(三)第14章 密謀第33章 解困(上)第28章 較量第23章 弘光退位第14章 盟誓第2章 吃飽的感覺真好第9章 對馬海戰(一)第19章 心計第10章 公審大會第10章 鄭芝龍的麻煩(上)第32章 歸途第4章 陷入困境(下)第13章 授課第22章 商路(下)第7章 平壤第28章 鄧家(上)第9章 對馬海戰(一)第27章 我家的醋罈子第17章 和解第2章 醫狗第2章 賭注(上)第2章 地第15章 戰淮海(二)第24章 射馬擒王第17章 議戰第3章 新城(上)第7章 疫苗(上)第30章 早有預謀(上)第16章 劫匪第14章 戰淮海(一)第12章 兵臨城下(下)第3章 新城(下)第22章 鄧希晨的情史第14章 戰淮海(一)第9章 獻計第21章 次品